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组成观察组,按照病例对照研究1:1配比的设计思路,以年龄和性别为配比因素,选择同期就诊的单纯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含有37例病例。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血液透析不规律和C反应蛋白升高是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给予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生化指标等措施,并保证患者血液透析规律性,以尽可能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肾综合征(CRS)发病风险及相关性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确诊为CHF的146例老年患者,按照Cr变化值分为CRS组43例和非CRS组103例,对老年CHF合并CRS发病风险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S组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率大于非CRS组(P<0.05),化验指标ALB、Hb、Hct均低于非CRS组(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BUN、CRP均高于非CRS组(P<0.05),CRS组心功能指标LVPWT较非CRS组明显增厚(P<0.05),LVEF水平较非CRS组低(P<0.05),显示阵发性呼吸困难、ALB、Hb、H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BUN、CRP、LVPWT、LVEF是老年CHF合并CRS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阵发性呼吸困难、ALB、Hb、H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BUN、CRP、LVPWT、LVEF是老年CHF合并CRS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二者具有多项共同易患因素。一方面,COPD通过多种病理生理机制促进房颤的发生、发展,是影响房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可导致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合并房颤同样影响COPD患者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因此,房颤合并COPD使患者的治疗面临极大挑战。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房颤合并COPD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学机制、患者管理、转归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房颤合并COPD患者的多学科综合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9年12月在某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功能Ⅲ或Ⅳ级CHF 153例患者资料,根据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为低钠组30例(血钠<135 mmol/L)和正常组123例(血钠≥135 mmol/L),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心脏起搏频率在慢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比较28例标准药物治疗的慢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起搏频率由60次/min提高至70次/min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及心脏超声资料。结果植入VVI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的服用率分别由17.9%和14.3%上升至100%和85.7%(P<0.05);提高起搏频率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为75%;超声指标LVEF、SV、LVEDD并无明显改善(P>0.05),但CO较调整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70次/min心脏起搏在慢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均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性别、体质量、治疗前ALT水平以及HBV DNA水平等与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未获得HBV DNA阴转相比,获得HBV DNA阴转患者ALT水平高(t=3.182,P<0.05);HBV DNA水平低(t=2.828,P<0.05)。与未获得HBeAg-HBe血清学转换相比,获得HBeAg-HBe血清学转换患者ALT水平高( t=13.210,P<0.05);HBV DNA水平低( t=2.215,P<0.05)。与未获得IVR相比,获得IVR患者ALT水平高(t=3.215,P<0.05);HBV DNA水平低(t=2.984,P<0.05)。结论体质量低、ALT水平高以及HBV DNA水平低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容易对阿德福韦酯产生病毒学应答( IVR),对于体质量高患者可以增加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7.
稳心颗粒控制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房颤动心室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控制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房颤心室率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房颤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每次9g,每天3次。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心室率达标时间。结果:对照组心室率达标时间为(23.5±6.9)天,观察组(13.1±6.2)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房颤可缩短心室率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已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53例,进行询问的方式,了解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以依从性好差分两组作对比分析。结果:依从性好的患者60例,占全部心衰患者的39%,两组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治疗费用、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了解、伴有其他疾病和专门健康教育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我们县慢性心衰的患者中,治疗的依从性并不很好,多种因素影响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12~2012-02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增高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通过查房随访和健康讲座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心衰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与别嘌呤醇(0.25 g),1次/d.随访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和随访期心功能(NYHA)分级及超声心动图中心功能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3个月治疗后血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血清中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对照组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总有效率为85.3%,治疗组为60.8%,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别嘌呤醇治疗伴有血尿酸增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血尿酸水平,同时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发生率及与心脏形态功能的关系,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5年内392例住院心衰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等资料,对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明确其类型及发病率与原发病、心脏形态功能的关系。结果各种心律失常中房颤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室早及房早,原发病中以风湿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多见,而心腔内径越大越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心律失常以房颤为主,风湿性心脏病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较其它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心腔内径大小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总结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价值与安全性,我们对150例慢性心衰病人的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本院住院的CHF病人150例,男性10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58.4±14.8)岁,其中冠心病56例,高血压心脏病47例,肥厚性心肌病18例,扩张性心肌病11例,慢性心脏瓣膜病9例,先心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排除心动过缓、血压偏低(低于90/60mmHg)及合并严重的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病窦、严重的慢性肺部疾患、周围血管病变、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疾患等。观察组104例,对照组46例,两组在年龄、病程长短、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得到实施,以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为基础的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将大大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死亡率及心衰加重的再住院率。各种药物如何具体运用,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个人的临床经验而定。利尿剂对体液潴留患者是必需的使用;地高辛应用于开始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但症状没有缓解的严重心衰患者;当然对于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仍持续存在心力衰竭患者,建议使用双心室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13.
1用药原则 1.1用药目的 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降低病死率和住院率。  相似文献   

14.
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应用结果都能改善临床症状,对轻、中、重度心力衰竭均有效,使死亡危险性下降,可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5.
杨晔  刘英明 《人民军医》2007,50(3):140-143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损害了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而导致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1病因、分类和临床评估(1)病因:大多数症状性心衰是因左心室心肌功能受损造成的,如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邢信好 《武警医学》2008,19(1):68-69
卡维地洛是一种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非选择性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α受体的阻滞作用,笔者于2005年1月~2006年1月对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慧俐  胡建军 《西南军医》2009,11(5):813-8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肾综合征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心肾综合征发生率24.2%(86/356);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其发生的三大主要原因;肾功能损伤以中度为主,GFR30~59ml/min占72.1%(62/86),15—29ml/min占12.81%(11/86),〈15ml/min占15.1%(13/86);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液净化、促红素和铁剂有一定疗效。结论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发生心肾综合征,肾功能以中度损害为主,临床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乙胺碘呋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胺碘呋酮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快室率房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F合并快速房颤患者42例。在治疗心脏原发病及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静脉和口服用乙胺碘呋酮。静脉首次负荷量150mg/10min,视效果可再次给予首次负荷量,后以0.5~1.0mg/min维持,静脉的同时给予口服0.2g,3次/d;5—7d,0.2g,2次/d;5—7d,0.2g,1次/d维持,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2例快速房颤总转复率达78.5%,未能复律的9例,心室率亦下降至72~90(83.2±14.1)次/min(P〈0.05),心功能改善Ⅱ级28例,Ⅰ级14例。3例出现低血压,2例出现Ⅰ。房室传导阻滞,4例出现恶心、腹胀。结论:乙胺碘呋酮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房颤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白雪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248-249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复杂、发病率高、采取综合治疗的特点要求患者通过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重复住院率及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状况、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指导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存质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明尼苏达生存质量量表对132例CHF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心功能Ⅳ级组的生存质量分与Ⅲ级组、Ⅰ~Ⅱ级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女性组的生存质量计分大于男性组的生存质量计分(P〈0.05);年龄〉65岁组的生存质量计分大于55-65岁组及〈55岁组。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心功能分级、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