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癌性骨转移原发病灶常见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转移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疼痛机制目前不十分明确。止痛治疗尤其是对广泛骨转移性疼痛的治疗是临床医师面对的主要挑战,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价廉、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法,对广泛转移的止痛治疗及微转移患者的治疗独具优势,目前有待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5.
6.
153Sm-EDTMP治疗转移癌性骨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153Sm-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盐(EDTMP)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国际原子能机构区域合作计划组织中国多中心研究,3年内收集^153Sm-EDTMP治疗转移癌性骨痛234例,根据治疗响应分为有效及无效2组,比较其个人情况,临床特点,原发病种,骨转移特点及治疗方法等因素,以SAS软件进行分组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183例治疗有效,51例治疗无效,2组间在年龄、非核素治疗、^153Sm-EDTMP用量、转移灶数目、占骨骼比重、放射性摄取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别。但无效组中男性(43例,84.3%)、肺癌(34例,66.7%)、脊柱、骨盆与下肢转移的比例明显不同于有效组。多因素分析证实患者性别、肿瘤类型和转移部位与治疗效果相关。结论 ^153Sm-EDTMP治疗对肺癌、男性和下半身转移者效果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1药物治疗1.1非甾体消炎药物和阿片类药物治疗非甾体消炎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损伤组织中炎症介质的生成;阿片类药物则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效果,两者镇痛机制不同,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非甾体消炎药物对轻度疼痛非常有效,但其镇痛作用有极限,且有肝、肾损害和出血、溃疡等不良反应,因此,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阿片类药物没有镇痛极限,可把剂量调整至获得最大疗效。 相似文献
8.
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李智岗,王兴远,赵俊京,耿进朝,徐贯杰,刘晓立,张立生近年来,国外应用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取得较好疗效 ̄[1],国内罕见报道,我院对16例晚期上腹部癌痛病人进行了NCPB治疗,现报告如下。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疼痛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 ,解除疼痛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单纯用西药或中药治疗癌痛 ,效果多不理想。 1999年 12月~2 0 0 1年 7月 ,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 ,用硫酸吗啡控释片 (商品名 :美施康定 )加中药治疗癌痛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相对照 ,前者效果较好。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中、晚期癌症 76例 ,男 4 2例 ,女 34例 ;年龄 17~ 76岁 ,平均 4 8 6± 2 6岁。头颈癌 17例 ,肺癌 2 5例 ,泌尿系肿瘤 11例 ,消化道恶性肿瘤 9例 ,妇科癌 6例 ,软组织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泰勒宁胶囊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中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口服泰勒宁胶囊及曲马朵胶囊,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及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疼痛强度差、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及重度疼痛患者完全疼痛缓解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对于中度疼痛患者,泰勒宁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曲马朵(P<0.05)。结论泰勒宁胶囊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适用于癌痛“三阶梯治疗”的第二,三阶段,尤其是第二阶梯治疗阶段。 相似文献
12.
153 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53Sm-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治疗癌性骨痛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6例首次应用153Sm-EDTMP治疗的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分别按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病灶骨与正常骨组织(T/NT)放射性比值、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放射性总计数的百分率以及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总面积的百分率进行分组疗效与统计检验,并对以上6种因素及性别、年龄和治疗剂量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76例患者首次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69.74%.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疗效明显好于肺癌(χ2=11.186,P<0.01);腰痛和腰痛伴其他部位疼痛疗效明显好于髋关节或下肢疼痛(χ2=18.980,P<0.01);T/NT比值为1.2~2.0时疗效明显好于T/NT<1.20时(χ2=12.894,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疗效的显著因素依次为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放射性总计数的百分率,而治疗剂量、骨转移数目、性别、年龄等对疗效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原发癌为前列腺癌与乳腺癌骨转移者、疼痛主要以腰痛或腰痛伴其他部位疼痛者及T/NT为1.2~2.0者,行153Sm-EDTMP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重度癌痛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太尼透皮贴剂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是一种控制癌痛的新型制剂 ,不含吗啡 ,可持续 72h平稳镇痛 ,并通过皮肤吸收而发挥疗效。从 2 0 0 1年2月起 ,我们对曾用吗啡或其他镇痛剂治疗的重度癌痛 36例 ,选用芬太尼 (多瑞吉 ) 72h透皮贴剂镇痛 ,并观察其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使用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5 7岁。癌症原发部位 :肺癌 8例 ,食管癌 6例 ,乳腺癌 6例 ,胃癌 4例 ,大肠癌 4例 ,胰腺癌 4例 ,肝癌 4例。疼痛部位 :胸 8例 ,腹 6例 ,背 5例 ,上肢 4例 ,下肢 2… 相似文献
14.
16.
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剂量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EDTMP)内照射治疗剂量。方法以C语言编制SmDOSE程序,剂量分析根据ICRP1987年和TurnerJH1989年的药物动力学资料,对116例用153SmEDTMP(153217±27602MBq,2627MBq/kg)治疗的癌性骨痛患者进行骨辐射剂量和剂量效应关系分析。结果尿排出活度、骨吸收活度和骨累积活度分别为4810±23902MBq、105117±2801MBq和6746802±1949290MBq·h。红骨髓吸收剂量为21697±6279cGy,低于285cGy安全剂量范围。结论153SmEDTMP内照射治疗剂量的分析有助于临床治疗剂量和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定向透药治疗对中重度癌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967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8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34例。A组患者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B组患者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治疗12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以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剂量。结果 A组显著缓解2例,部分缓解21例,无缓解11例,缓解率为67.7%(23/34);B组显著缓解9例,部分缓解22例,无缓解3例,缓解率为91.1%(31/34)。B组缓解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d后,B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剂量为(37.65±11.82)mg/d,明显少于A组的(51.18±16.47)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定向透药治疗可显著提高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并减少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癌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腹部癌痛的临床效果 ,并探讨影响止痛效果的因素。方法 8例腹部癌肿患者 ,出现顽固性腹痛的时间 7~ 2 0d不等 ,均经临床三级止痛效果不佳而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行双侧穿刺者 ,每侧注入阻滞剂无水乙醇 10ml;单侧者注入无水乙醇15ml。止痛评分采用 1~ 4分制。通过CT扫描观察阻滞剂分布情况。结果 经术后 1周、1、2、3、4、5和 6个月的随访观察 ,8例中止痛评分≥ 2分者分别占 7、7、6、5、4、3和 3例。术后即刻CT扫描显示 ,8例患者中 ,7例阻滞剂分布良好 ,1例分布不理想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癌痛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简称体部伽玛刀)治疗156例骨转移癌痛患者,用5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7.5~10Gy,周边总剂量控制在30Gy,分割3~4次,1周内完成治疗总剂量控制在30Gy,分割3~4次,1周内完成治疗。结果 156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110例(70.51%)、部分缓解43例(27.56%),总有效率为98.08%。治疗后随访时间2~20个月,疼痛的中位缓解时间为12.6个月。结论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满意,治疗时间短,止痛起效快,缓解时间长,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肝癌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死因,据统计,每年新增的肝癌患者中45%发生在中国大陆。近年来,随着放疗介入生物技术及相关科学的发展,使肝癌的预后有明鼎的改善,但术后复发率仍高达60%,严重影响疗效。其原因之一就是肝癌细胞极易侵入门静脉系统,形成门脉癌栓PVTT,使门静脉压力升高,腹胀腹水加重,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是肝癌患者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