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119例,起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进行剂量滴定,评价镇痛疗效、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104例患者在服药后1h内疼痛开始减轻,平均剂量38.6mg/d。119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中,部分和完全缓解112例,缓解率94.1%。QOL评分:用药第1w后QOL评分提高4~12分,睡眠、精神及食欲均有好转。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但均为轻中度。结论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伴有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笛I粒子植入.分别在术后24 h、3d、7d、30 d、90d5个时间点评价患者疼痛指标的变化并评估肿瘤近期疗效.结果 43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手术操作成功率100%,治疗后各时间点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植入后24 h疼痛缓解有效率67.4%(P<0.01);植入后3d、7d、30 d、90 d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6%、83.7% 、79.1% 、79.1% (P<0.01).临床近期疗效,CR 4例,PR 16例,SD 17例,PD 6例,总客观有效率(RR)为55.8%,疾病获益率(CR+PR+SD)为83.7%.不同疼痛缓解程度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及获益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伴癌性疼痛的难治性恶性肿瘤起效迅速、疗效持续,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设计一种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I评分方法,探讨其诊断梅尼埃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65例(65耳)梅尼埃病和51只无症状对照耳(对照组),行外淋巴间隙钆成像,根据MRI上迷路各部显影情况提出如下评分方法:(1)半规管不显影0分;部分显影1分;完整显影2分.(2)前庭内有高、低信号区,低信号区局限于水平半规管下缘平面以上为6分;低信号区向下超过该平面为3分;前庭内无高信号区为0分.(3)耳蜗底转整圈显影3分,部分显影且前庭阶面积不小于鼓阶2分,前庭阶面积小于鼓阶1分,底转不显影0分;中转完整显影2分,部分显影1分,不显影0分;顶转显影1分,不显影0分.由1名熟悉内耳解剖的放射科医师评分.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比较梅尼埃病与无症状组得分,建立基于总分的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联合ROC曲线评估评分体系,分析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I评分对于梅尼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1)梅尼埃病组总分在0~12分之间,中位数9分(1 ~17分);无症状组总分为15 ~ 18,中位数17分(15 ~ 18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U=-9.118,P=0.00).(2)基于总分诊断梅尼埃病界值为14.5,Youden指数0.969,特异度100.0%,敏感度96.9%.(3)以耳蜗、前庭、半规管评分为协变量,得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 =61.216 -7.381×前庭-3.056×半规管,基于预测值P值的ROC曲线,诊断界值0.651(前庭≤3分或半规管≤4分),Youden指数0.969,特异度为100.0%,敏感度为96.9%.结论 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评分对诊断梅尼埃病有实用价值.符合以下一点即可诊断:(1)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总分<14.5分;(2)前庭内低信号区向下超过水平半规管下缘平面,即前庭≤3分;(3)半规管得分≤4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引导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经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术(TFESI)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79例,病程8周~22年,平均3.6个月。采用11点疼痛评分(VSA)和5点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进行疼痛评估。结果穿刺点距棘突正中线3.8~8.0cm,穿刺成功率100%。TFESI术前,79例VAS评分3.5~9.5分,平均6.5分。6个月随访,VAS评分0~9.5分,平均3.8分;其中疗效优45.5%,良35.4%,无效18.9%,有效率80.9%。12个月随访,VAS评分0~9.5分,平均4.1分;其中优45.5%,良32.9%,无效21.4%,有效率78.4%。术中血管内穿刺7例,术后15min内,发生头痛2例,血压升高、血压降低各l例;术后24h内腰腿痛加剧4例;术后1周发生皮疹1例,月经紊乱1例;以上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处理后好转。未发生穿破硬脊膜、硬膜下注射、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TFES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坐骨神经痛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氢质子MR波谱成像(3D 1HMRSI)对前列腺移行带癌的检出价值,并评估3D 1HMRSI判断移行带癌侵袭性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常规MR成像疑诊为移行带癌患者的3D' HMRSI资料.参照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记录移行带癌和前列腺增生体素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 Cho+ Cre)/Cit]比值.采用独立大样本t(’)检验比较移行带癌组和增生组(Cho+Cre)/Cit比值,应用ROC分析评估(Cho+ Cre)/Cit比值对移行带癌的诊断效能.根据Gleason评分将移行带癌分为低危(Gleason评分<7分)、中危(Gleason评分=7分)和高危(Gleason评分>7分)3个组,将3个组移行带癌的( Cho+ Cre)/Cit比值进行秩和检验.采用秩相关分析(Cho+ Cre)/Cit比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5例为移行带癌,35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获取移行带癌体素177个,160个体素3D1HMRSI表现为Cho峰与Cit峰倒置,(Cho+ Cre)/Cit比值增高.前列腺增生体素517个,大多数谱线形态类似正常外周带.移行带癌组与增生组( Cho+ Cre)/Cit比值分别为2.17±1.29和0.77±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P<0.01).(Cho+ Cre)/Cit比值用于诊断移行带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P<0.01),当(Cho+ Cre)/Cit比值取1.08为诊断临界值时,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4.2%,准确度为93.8%.低、中、高危组移行带癌的体素数分别为57、64和56个,( Cho+ Cre)/Cit比值分别为1.43(1.16 ~1.87)、1.66(1.43~2.36)和2.32(1.86 ~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82,P<0.01).(Cho+ Cre)/Cit比值随着Gleason评分的升高而增大,二者呈正相关(r =0.555,P<0.01).结论 3D 1HMRSI有助于移行带癌的早期检出,(Cho+ Cre)/Cit比值能鉴别移行带癌和增生组织,是有价值的评估移行带癌侵袭性的影像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00 kV对不同体质量者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图像质量、噪声及剂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搜集采用100 kV进行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者472例,男254例,女218例,平均年龄(60.5±12.2)岁.其中15例心律不齐,4例频发早搏.心率<65次/min者,曝光70% ~80% R-R时间窗;心率>65次/min者,曝光30%~80% R-R时间窗.按体重指数(BMI)< 20 kg/m2、20 kg/m2≤BMI≤25 kg/m2、25 kg/m2< BMI≤30 kg/m2分为3组.图像质量采用双盲5分评分法(1分为不能诊断,5分为图像质量优),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以感兴趣区(ROI)大小为2 cm×2 cm进行升主动脉根部层面噪声标准差(SD)的测量.评价每组间图像质量、SD及ED的差异.结果 图像质量评分4分以上占90.25% (426/472).3组图像质量评分、SD及ED分别为(4.71±0.65)分、(4.60±0.78)分、(4.62±0.80)分;(26.13±6.59) HU、(30.25 ±7.15)HU、(33.94±7.44)HU; (4.80 ±2.67)mSv、(4.70±3.04) mSv、(4.20 ±2.81)mSv.3组间比较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图像质量评分及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在25 kg/m2< BMI≤30 kg/m2时采用100 kV行CTC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使用70%~80% R-R时间窗曝光,可进一步有效减少ED.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排毒化肿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淋巴瘤(癌)、胰腺瘤(癌)、无名肿块(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排毒化肿胶囊分别对患有子宫肌瘤、淋巴瘤(癌)、胰腺瘤、无名肿块(痛)患者分组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排毒化肿胶囊对子宫肌瘤、淋巴瘤(癌)、胰腺瘤、无名肿块(痛)的有效率分别为76%、69.5%、69.12%、73.53%。结论排毒化肿胶囊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消肿和抑菌作用,对子宫肌瘤、淋巴瘤(癌)、胰腺瘤(癌)、无名肿块(痛)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A)与其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的关系,评价ADC值与FA值对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及评价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3.0TMR对7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行DTI检查,b值为0和800 s/mm2.测量前列腺癌的ADC值及FA值,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按Gleason评分系统分为高、中、低危三组:Gleason≥8分、Gleason=7分、Gleason≤6分.对三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前列腺癌ADC值及FA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将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与Gleason 评分≥8两组之间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判断低中危组与高危组诊断界值.结果 三组前列腺癌区平均ADC值分别为(0.96 ±0.10)×10-3mm2/s、(0.76±0.15)×10-3mm2/s和(0.62 ±0.12)×10-3mm2/s,FA值分别为0.39 ±0.06、0.31 ±0.09和0.22±0.06;三组ADC值、FA值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FA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ADC值r=-0.768,P<0.05;FA值r=-0.662,P<0.05),两者均随Gleason评分的增高而减小.以ADC =0.68×10-3mm2/s为临界点,区分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癌灶的诊断敏感性84.2%,特异性76.9%,准确性87.1%;以FA =0.24为临界点,区分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癌灶的诊断敏感性79.5%,特异性75.8%,准确性78.4%.结论 前列腺癌ADC值及FA值与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之间呈负相关,具有预测癌灶恶性程度的潜力,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MRS检查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 Cr)/Cit,CC/C]值对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及Gleason评分的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5枚标本,将每枚标本按照MRS检查中最大横径兴趣层面剖开、取层,将层内每一兴趣区的CC/C值和病理切片的Gleason评分结果进行对照,通过绘制散点图及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再根据CC/C值分别进行中高分化前列腺癌组(Gleason评分≤7分)及低分化癌组(Gleason评分>7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的假设检验,计算最佳诊断阈值(Cutoff值).结果 共取得有效病理诊断结果90个,其中有癌区70个,无癌区20个.MRS检查共得到CC/C值90个,以CC/C值>0.86为确定癌标准,诊断前列腺癌区65个,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正确区域59个;诊断无癌区25个,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正确区域14个.经Spearman相关分析,CC/C值与对应区的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746,P=0.000).中高分化前列腺癌组中,以ROC曲线下面积计算Cutoff值的假设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组中,以ROC曲线下面积确定CC/C值为0.948最佳诊断阈值,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75.0%,经Spearman分析低分化癌组中的Gleason评分与CC/C值亦呈正相关(r=0.605,P=0.000),提示CC/C值与低分化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当CC/C值大于0.948多为低分化癌,Gleason评分多>7分.结论 CC/C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MRS检查可用于预估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1.5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舌鳞状细胞癌及舌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舌部粘膜鳞状细胞癌23例及经临床介入硬化治疗证实的舌静脉畸形13例。所有病例均行1.5T MRI检查,除常规颌面部MRI平扫及增强外,所有患者均接受SWI扫描。记录并分析病变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上的信号特征,并比较两者在病灶内部结构显示的差异。对于病理证实的舌癌患者,依据临床分期分成早期、中晚期组,记录病灶内磁敏感区域(ITSS)的数量并对其按照0~3分进行评分,比较ITSS评分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SWI可清晰显示舌鳞状细胞癌及静脉畸形,且其对疾病内部静脉结构及血液降解产物等微观结构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其中舌静脉畸形的ITSS检出率明显高于舌鳞状细胞癌(P<0.05);在舌癌病理分期方面,早期组舌癌的ITSS检出率为5/12,ITSS评分分别为0分7例、1分4例、2分1例,3分0例;中晚期组中,ITSS检查率为11/11,ITSS评分为0分0例、1分7例、2分3例、3分1例;ITSS评分与舌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参数ITSS评分有助于病灶的性质判定及舌癌的病理分期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尿道射频热疗(TURF)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一种安全疗法,据国外文献报告该疗法的主、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和45%。如何提高TURF的有效率,预测其疗效,严格筛选病人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确诊的伴有中度尿路梗阻的BPH病人79例。AUA前列腺症状评分≥25分;最大尿流率≤10ml/sec。TURF前所有病人服用α—受体阻滞剂,服药一周后复查,其中68例症状评分≤15分,MFR增加5ml/sec以上,该组为对α—受体阻滞剂反应良好者。另11例病人服药后,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12.
某些肿瘤以疼痛为首发症状 癌痛与非癌性疼痛相比,对患者的影响更严重.主要表现为:癌痛会导致患者有痛不欲生的感觉,使患者失去生活信心,自杀率提高;癌痛会令患者产生坐卧不安、生活全无乐趣的感觉;癌痛往往持续存在,使患者本人和亲友难以正常生活;癌痛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而加速癌细胞的扩散;最后,癌痛常使患者情绪低落,甚至导致抑郁,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抗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前列腺癌动态增强MRI (DCE-MRI)的相关参数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探讨DCE-MRI评价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3.0 T MR扫描仪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通过GE4.3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双侧外周带癌区与非癌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计算出达峰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和最快强化率(Rmax),并分别分析与Gleason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癌区Tmax、SImax%、Rmax的平均值分别为(17.13±3.33)s、(1.60±0.26)%、(9.31±2.43)%,癌区动态增强参数与非癌区具有显著差异(P<0.01).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2~6分、7分、8~10分的Tmax、SImax%、Rmax的平均值经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Tmax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SImax%、Rmax与Gleason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43、0.52,P<0.05).结论 前列腺癌动态增强相关参数与Gleason评分具有相关性,可以对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癌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腹部癌痛的临床效果 ,并探讨影响止痛效果的因素。方法  8例腹部癌肿患者 ,出现顽固性腹痛的时间 7~ 2 0d不等 ,均经临床三级止痛效果不佳而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行双侧穿刺者 ,每侧注入阻滞剂无水乙醇 10ml;单侧者注入无水乙醇15ml。止痛评分采用 1~ 4分制。通过CT扫描观察阻滞剂分布情况。结果 经术后 1周、1、2、3、4、5和 6个月的随访观察 ,8例中止痛评分≥ 2分者分别占 7、7、6、5、4、3和 3例。术后即刻CT扫描显示 ,8例患者中 ,7例阻滞剂分布良好 ,1例分布不理想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癌痛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超弹性成像及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自2010年8月~2013年10月,28例经手术证实TMC患者的35个甲状腺结节的彩超弹性成像特征及SR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8例患者中35个甲状腺结节弹性评分:1分的0个;2分2个~3分的4个,二者占17.1%,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呈略低回声,边界较清晰、规则,有声晕,血运不丰富;SR平均2.3;4分22个~5分7个,二者占82.9%;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27个,呈略低回声,边界不甚清晰,不规则,后方略衰减;髓样癌结节1个,较低回声,边界欠清晰,不规则;SR均≥3.8.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1个,略低回声,边界较清晰;SR>3.9.彩超弹性成像及SR诊断TM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敏感性96.5%,特异性85.7%,准确率91.5%.结论 彩超弹性成像及SR对TM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烟酰胺和碳合氧(Carbogen)增敏^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作用、骨痛的缓解及毒副反应。方法97例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4组:烟酰胺+Carbogen+^89Sr治疗组(A组);烟酰胺+^89Sr治疗组(B组);Carbogen+^89Sr治疗组(C组);^89Sr治疗组(D组)。^89SrCl2治疗采用1.48-2.22MBq/kg,静脉注射。注射^89Sr前1h开始给予烟酰胺,6g/d,分3次口服,连服5d。首次口服烟酰胺后开始吸入Carbogen(95%O2+5%CO2)气体,6L/min,10min,每日1次,连续5d。结果A组治疗后骨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较B组、C组及D组有效率高(91.7%、77.3%、76.0%和69.2%),且A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治疗后3个月复发性骨转移癌全身骨显像反应,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病人治疗后均有Ⅰ-Ⅱ度骨髓抑制,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烟酰胺+Carbogen+^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对骨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更好的疗效,且未增加^89Sr的治疗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腹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腹腔神经节植入治疗不可切除及复发胰腺癌顽固性癌痛的疗效以及其安全性。 方法对15例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及10例术后局部复发胰腺癌患者行经腹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腹腔神经节植入术,术后每周随访1次,观察腹痛评分、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平均每例患者植入4枚粒子(2~8枚)。术后2周,患者的疼痛评分由平均7.56分降至3.36分(P<0.05),所需要麻醉药物的剂量由术前87.60 mg迅速减少到50.00 mg(P<0.05),随访过程中在其生存期内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无1例出现进展;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并发症分析胃潴留1例,腹泻2例,站立性晕厥1例,辅助治疗后消失。 结论经腹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腹腔神经节植入术,对缓解不可切除及复发胰腺癌顽固性癌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退行性改变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评分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因腰椎管狭窄退行性改变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102例,根据术前HAMA评分分为HAMA>7分组和HAMA≤7分组,分别随访计算两组术后第3、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手术节段活动度(ROM)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JOA)评分、临床疗效及与HAMA评分的关系.结果 HAMA>7分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ODI评分、VAS评分显著高于HAMA≤7分组(P<0.01),手术节段ROM和JOA评分显著低于HAMA≤7分组(P< 0.05);HAMA>7分组的术后6个月有效率显著低于HAMA≤7分组(P<0.05).结论 术前HAMA评分>7分的腰椎管狭窄退行性改变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较HAMA评分≤7分组差,对该部分人群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加强心理干预,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行不稳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再将狭窄节段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并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其中,切口浅部感染2例,经换药痊愈;术后1周出现切口内血肿1例,经止血和引流后治愈;再关门1例,但无症状加重.无螺钉穿破椎弓根;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和移位.颈椎生理弧度较术前明显纠正,较术毕无明显变化.按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患者由术前的4~15分提高到9~17分,其中13例恢复率≥80%,6例50%≤恢复率<80%,2例5%≤恢复率<50%,平均恢复率为75%.结论 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并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定节段,既能避免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时脊髓再损伤的风险,又能恢复颈椎的生理弧度,为脊髓向后飘移提供坚实的基础,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腹部癌痛的临床效果,并对影响止痛效果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8例腹部癌肿患者,出现顽固性腹痛的时间7-20 d不等,均经临床三级止痛效果不佳而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行双侧穿刺者,每侧注入阻滞剂无水乙醇10 m1;单侧者注入无水乙醇15 ml。止痛评分采用1-4分制。通过CT扫描观察阻滞剂分布情况。结果:经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的随访观察,8例中止痛评分≥2分者分别占7例、7例、6例、5例、4例、3例、3例。术后即刻CT扫描显示,8例患者中7例阻滞剂分布良好,1例分布不理想;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癌痛,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止痛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