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清除血肿,抢救生命,其次是尽可能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致残率、致死率。通过对我院脑外科2008~2012年收治的10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分析,提高了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微创技术治疗后,观察抽吸出的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方法对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吸出的脑组织进行HE和刚果红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其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的不同观察炎细胞浸润及脑组织水肿情况也不同。结论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肿周围的脑组织损伤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
郝彬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150-151
目的评价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清除血肿达75%以上20例,清除血肿达60%以上25例,经过2~3次血肿液化剂液化后引流,血肿残余量<10ml再出血4例;死亡6例,其中3例入院时GCS评3~5分,术后24h内死于脑疝、严重脑功能衰竭,3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于术后一周;恢复良好59例,随访6个月,生活均能自理。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可在短时间内将部分或大部分血肿清除,减轻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使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复位,扩张的脑室及时复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脑脊液循环,减轻脑水肿、脑低氧,有效地保护神经功能,避免或解除脑疝,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尽早清除,可以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损伤,但早期清除血肿,脑内压力下降,又可能产生继续出血的风险。笔者采用颅内血肿清除并血肿腔内止血的办法于超早期救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总生存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绝大多数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壳核及内囊区,约占脑出血的70%,脑叶、脑干及小脑齿状核区约占30%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内血肿量幕上小于40ml,中线移位小于1.Ocm的患者,在临床上未达到手术指征,多行保守治疗,但继发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水肿、缺血可加重进一步损害,可使患者产生较严重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从2000至今采用CT引导头颅锥孔脑内血肿定位抽吸术治疗患者4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内血肿是神经内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脑内血肿主要是指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中年人常见的急危症,病死率病残率均高。我们2003年引进了立体定向仪,开展了立体定向靶点血肿碎吸排空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0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血肿清除率70%~85%,治疗组的死亡率23.86%,明显低于对照组45.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简便安全,定位准确,早期进行该手术,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试验组采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1试验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疗效总有效率(75.6%)(t=2.826,P=0.038<0.05);2试验组治疗后的血肿量以及血肿吸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量以及血肿吸收率。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大骨瓣开颅术,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救治的新途径。已被广泛采用,在救治过程中,经验表明在发病后手术时间及对颅内血肿冲洗,溶解脑内血肿是影响患者救治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对部分患者血肿腔注入自体体血清和尿激酶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血肿的压迫造成脑组织直接受损及其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临床治疗首要原则为清除血肿及减轻脑水肿。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不用全麻、床旁即可操作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现将2001年6月~2004年5月收治的行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54例脑出血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犹如局部地区闹水灾,脑内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使其缺血、缺氧、水肿、颅内压升高,阻碍静脉回流。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内囊出血、脑叶出血、桥脑出血、小  相似文献   

12.
李智高  王嘉沪  李俊君 《河北医药》2012,34(10):1527-1528
高血压脑出血系由脑内小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是高血压病在脑部的一种严重的表现,属常见多发病,约占脑血管疾病30%~40%,病死率居脑出血性疾病的首位[1].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目的是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及尽早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但目前治疗尚缺乏统一的共识及指南,需进一步探讨[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应用超早期小骨窗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90%以上血肿得以清除,24例患者80%~90%血肿得以清除,3例患者70%~80%血肿得以清除,发生术后再出血的患者为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1例死亡,1例持续昏迷。结论通过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减轻了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且手术操作路径缩短,脑组织损伤轻微,最低程度上降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75-876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在我国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内科保守治疗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对血肿较大者不能有效减轻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造成后遗症大,甚至形成脑疝,危及生命。神经外科常规开颅清除血肿手术,侵袭性大,常会对脑组织造成医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处理资料。结果全组无麻醉手术期间死亡病例。麻醉手术期间血压过低2例,其余均能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满意。术后均带气管导管回神经外科监护室。术后脑干功能衰竭死亡4例,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其余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掌握好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和药物,麻醉中严密监测及合理调控,加强术中液体管理,保证脑供氧和脑灌注压的稳定,可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应用超早期小骨窗显微镜下经外侧裂一岛叶入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1例患者90%以上血肿得以清除,24例患者80%~90%血肿得以清除,3例患者70%~80%血肿得以清除,发生术后再出血的患者为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1例死亡,1例持续昏迷.结论 通过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经外侧裂一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减轻了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且手术操作路径缩短,脑组织损伤轻微,最低程度上降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应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微创碎吸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6例,实施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肿穿刺引流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近6年来我院采用脑血肿穿刺引流法治疗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用此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总有效率达86.7%,近期基本治愈率及显著进步率达70%,比传统内外科治疗方法疗效更高,且本法定位准确,临床使用穿刺成功率达100%。结论脑血肿穿刺引流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可靠,手术简单,容易掌握,适宜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9.
杨富 《临床医药实践》2013,22(7):553-55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9例,药物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37例,其中局部麻醉下行脑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12例,全麻下行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10例,大骨瓣减压脑内血肿清除术15例,破入脑室者,均同时放置侧脑室外引流。结果:死亡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中残9例,生活基本自理14例。结论:一旦发生脑出血,在保证患者生命的前提下,才能考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恢复,不能一味追求手术方式。脑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和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效果已经得到肯定,但对于术后缓解脑水肿方面不及大骨瓣减压脑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模式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5 d脑代谢指标水平、穿刺情况及术后5 d血肿清除效果.结果 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