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是一种较少见的引起急腹症的原因,若诊治不及时,易威胁患者生命。我院收治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eimyolipoma,ALL)是肾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其在CT表现上不典型肾ALL易误诊为肾癌。故术前作出诊断有助于临床制定手术方案。笔者收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ALL,,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2 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IVP、B超、CT、MRI的表现,提高对RAML的认识。方法 2 0个病例中4例行MRI检查,其余均行IVP、B超、CT检查。结果 大部分病例IVP表现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显影延迟;B超表现18例为混合回声实质性肿块,2例为密集均匀的高回声影,边缘清楚,无声影,准确率80 % ;CT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缘清楚,瘤体最低密度区的CT值- 10 0~0HU ,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内见有明显的强化区及无强化区,准确率90 % ;MRI表现T1WI呈等高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低密度区未见强化,准确率10 0 %。结论 IVP检查只能提供肾占位性病变的间接征象,不能对病变作出定性判断。B超、CT、MRI能对瘤体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尤以CT、MRI准确率最高,能发现其中的脂肪组织,对定性诊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临床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2例患者中共发现47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右肾29个,左肾18个;肾上极16个,肾中部7个,肾下极24个。多脂肪型20个,占42.6%;少脂肪型15例,占31.9%;很少或无脂肪型12个,占25.5%。32例行CT扫描患者诊断正确30例,准确率93.7%。结论: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可清晰地显示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的脂肪成分及血管成分,对确诊并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CT特征较明显的肾良性肿瘤,随着CT的广泛应用,检出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的无症状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检查方法及诊断,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直径小于10mm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6例,在不同扫描野,不同层厚的扫描图像上分别应用感兴趣区测定(Roi)及吸收值测定(Vowel)脂肪成分。结果:36例病人应用感兴趣区测定(Roi),28例患者RoiCT值≤-10Hu为脂肪密度,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病人Ct值为-10Hu~0Hu为可疑脂肪密度。该8例患者选择小视野10mm扫描,2例测得明显脂肪成分;小视野5mm扫描,5例测得明显脂肪成分;小视野3mm扫描,7例测得明显脂肪成分;小视野2mm扫描,8例均测得明显脂肪成分。该8例再应用吸收值测定(Vowell)。选择最小视野10mm扫描,5例测得明显脂肪成分;小视野5mm扫描,6例测得明显脂肪成分;小视野3mm扫描及小视野2mm扫描,8例均测得明显脂肪成分。结论:扫描野越小,层厚越薄,越有利于少量脂肪的显示。吸收值测定(Vowel)CT值优于感兴趣区测定(Ro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患者18例,临床表现突发腰腹部剧痛者15例,腰部酸胀者3例;其中伴休克7例、血尿2例、恶心呕吐2例、发热1例。18例患者均行B超及CT检查。结果术前确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11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确诊者3例,误诊为肾癌者2例。行肾肿瘤剜除术8例,肾部分切除术5例,肾切除术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加栓塞术1例。结论应提高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的术前诊断水平,采取各种措施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是最常见的肾良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实时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有独到之处.现将本院1996-2006年诊治的、有完整资料的42例RAL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自觉左肾区不适1周。体检左上腹触及一不活动包块,质韧无压痛;无腹痛、腹泻,大小便性状无改变,无发热、咳嗽、咳血等不适,生命体征正常。CT检查:平扫左肾门及肾上腺区见一哑铃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6.1cm×4.8cm×3.4 cm,边缘清楚,密度均匀,CT值约45HU,未见钙化及脂肪密度影,亦未见  相似文献   

10.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十分少见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它是由不同含量的脂肪组织、平滑肌和异常血管组成,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但术前半数病例易误诊为肝癌、肝血管瘤等,术后病理诊断误诊亦多见,本文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HAM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刘延浩  王新志 《光明中医》2011,26(3):466-467
摘要:结节性硬化症是由单一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所引起的复合性发育不良。本病常侵犯多个脏器及组织,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复杂多样,以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力减退为典型临床特征。目前西医对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对症治疗。笔者从“痰”论治本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脊髓血管脂肪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血管脂肪瘤好发于硬膜外,以中胸段居多,系良性肿瘤,病理特点是大量成熟的 胞和表血管呈比例性分布,手术全切多能治愈。  相似文献   

13.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600-1/15400,以皮脂腺瘤,癫痫,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癫痫发作为儿童最常见的主诉症状,发生率可达80% ~90%,开始常为痉挛样发作或失张性发作,随年龄增长,渐变为局限性发作或强直阵挛性发作,多数在2岁内发病,用抗癫药物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600-1/15400,以皮脂腺瘤,癫痫,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癫痫发作为儿童最常见的主诉症状,发生率可达80% ~90%,开始常为痉挛样发作或失张性发作,随年龄增长,渐变为局限性发作或强直阵挛性发作,多数在2岁内发病,用抗癫药物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脊髓血管脂肪瘤好发于硬膜外,以中胸段居多,系良性肿瘤,病理特点是大量成熟的脂肪细胞和畸形血管呈比例性分布,手术全切多能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患者们结节性硬化症的早期诊断率,尽最大可能的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确诊的90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该病以皮肤改变、癫痫、智能低下为特征。结论:注重患者们的皮肤特征性改变尽可能早的检查作出早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陈腾飞  姜思竹  刘清泉 《中医杂志》2014,(19):1708-1710
报告脑部结节性硬化症病例1例,患者诊断明确,经辨证使用中药治疗1年,达到临床治愈,且随访10个月病情未见反复。该患者中医辨证为肾精不足、肝郁化火、络脉瘀阻,采用补肾填精、疏肝清热、活血通络法治疗,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并配合中成药。  相似文献   

18.
郭华 《中医药研究》2013,(12):1526-1527
目的分析小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研究其与结节性硬化症的关系.方法总结小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对已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的患儿运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心脏进行多切面扫查,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12例已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的患儿中,发现有心脏横纹肌瘤的7例(58.3%),其中2例为超声首先发现心脏横纹肌瘤,后经临床其他检查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7例心脏横纹肌瘤患儿中,心脏多发部位6例,以左心室内最多,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偏高回声结节为特点,与心肌分界清楚.结论心脏横纹肌瘤与结节性硬化症关系密切,心脏横纹肌瘤是结节性硬化症在心脏上的病变.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5岁.因"右侧鼻出血反复发作10余年"为主诉于2006年8月5日以鼻中隔肿物之诊断收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侧鼻出血,起初量较少,可自止,继之反复发作,近来肿物增大明显,无鼻塞,无头痛,体检:T36.5℃, P76次/min, R18次/min, BP140/90mmHg(1mmHg=0.133kPa).耳鼻咽喉专科检查:右侧鼻中隔前下部见一暗红色玉米粒大小肿物,广基样,触之较软,活动较差.  相似文献   

20.
大黄素(emodin)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同时大黄素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国内外的多项研究都已证实大黄素能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并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关机制的探讨。同时,结合临床的转化性研究和应用探索也已展开。现就大黄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