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性保留大隐静脉五大或四大分支,观察大隐静脉主干及迂曲静脉团改良剥除的疗效。结果随访半年~3年,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保留了血管移植的材料,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且少,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手术方法在减少手术时间及微创方面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 手术时改用双股20号细铜丝从大隐静脉远端踝关节处向近端穿入,一次性剥除大隐静脉主干,小腿处曲张静脉用套管针穿刺后电凝或钳夹破坏一段血管.结果 改良手术方法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切口符合当今微创的治疗方向.结论 改良手术方法较传统方法更简便易行更符合病人美容心里需求,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的微波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通过CEAP分级,将收治的84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改良的手术方式,而对照组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大隐静脉曲张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主要客观表现。治疗中。传统的手术方式为高位结扎 抽剥术。而今因其较大的创伤及术后多处切口瘢痕,越来越难于被患者接受。从2O01年至2003年底,我院对89例103条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取选择性术式改良方案,包括单纯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点状切口抽剥或缝扎,经皮环扎等.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990年 10月~ 1998年 3月 ,我院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下小切口分段结扎及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线 83例患者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55例 ,女 2 8例 ,年龄 2 9~ 63岁 ,平均 4 6岁 ,病程 5年~ 30年不等 ,平均 17年。病变肢体 :左侧  相似文献   

6.
经微小切口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微小切口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式的优点。方法:用微小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肢体 2 6条。用 1.5~ 2 cm切口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保留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和阴部外静脉。经 0 .3~0 .5 cm的微小切口剥除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皮下缝扎曲张较轻的属支。结果:2 5条肢体术后恢复良好 ,切口愈合好 ,疤痕小 ,1条肢体术后 3周产生深静脉血栓。结论:微小切口的手术方法可彻底剥脱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肢体皮肤及软组织的损伤 ,是一种治疗效果良好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8.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后强  曹道成  刘毅  陶洪  蒋俊豪 《上海医学》2003,26(10):734-735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25例,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术后无血肿发生,下肢湿疹样皮炎均明显好转。6例下肢溃疡均愈合,色素沉着明显减退。皮肤点式切口的疤痕在术后3~6个月逐渐消失。结论 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且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9.
李权  陈熙 《医学文选》1999,18(3):406-407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指病变范围位于下肢浅静脉者,起病原因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久地增高[1]。我们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曲张静脉剥脱术及交通支结扎术治疗30例35条肢体,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9岁。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左下肢10例,右下肢8例,双侧12例,病理为6个月~30年,平均85年。12 症状及体征 全部病例均有大隐静脉曲张的表现,其中伴患肢…  相似文献   

10.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临床上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类型。首先,最多见的是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发的大隐静脉曲张;其次,是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率约占16.6%。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发的大隐静脉曲张约占55.6%。目前对该病已有许多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剥脱曲张静脉,结扎切断交通静脉。对于中、重度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施行深静脉瓣膜重建术。  相似文献   

11.
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新手术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玉琦  庄舜玖 《上海医学》1991,14(2):109-110
高位结扎和剥脱器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基本术式已应用近百年。手术的原理是去除曲张静脉,解除症状。切断大隐静脉自上而下的全部逆流,防止复发和出现新的曲张静脉。如果小腿有多数曲张静脉,往往需要另做切口才能剥除,不但损伤大,而且术后疤痕影响外观。若不另做切口彻底剥除,  相似文献   

12.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不同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3~2010年12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5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标准将5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观察组采用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的方法.患者出院后随访1~3年,复发者视为无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27人,有效率为89.65%;复发3人,无效率11.35%;观察组治愈28人,有效率为96.55%;复发1人,无效率为3.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95±10min,平均住院时间6.5±1.5d,术后伤口感染3例.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65±8mi n.平均住院时间5.5±1.0d.术后无伤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曲张手术治疗选择高位结扎术加皮内缝扎法,术后效果显著,患者感染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隐静脉曲张如逐渐加重,易产生相应的并发症,需手术治疗。我科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56例大隐静脉曲张(68条肢体)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为主,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并切除蜿蜒、扩张的属支[1],获得满意疗效。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现将手术治疗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下肢深静脉栓塞 (DVT)是大隐静脉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可以导致梗死 ,危及患者生命 ,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 ,长期影响生活质量 ,积极防治DVT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 1990年以来外科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2 32例 ,2 4 4条肢体大隐静脉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剥脱术 ,其中术后并发DVT3例 ,现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4 8岁 ,因左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4年 ,小腿溃疡不愈 1个月入院手术。术后第 6d ,下肢肿胀变硬疼痛 ,肿胀波及阴囊会阴部 ,伴有低热 (T38℃左右 ) ,呈典型股青肿症状 ,术后第 8d ,患肢肿胀达最高峰 ,健患侧肢体周…  相似文献   

16.
17.
刘启 《当代医学》2013,(36):51-51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5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分别采用微创点状抽剥术(观察组,n=54)或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对照组,n=51)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以及并发症率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可以作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改良微创法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自内踝大隐静脉起始处置入静脉剥脱器抽拨大隐静脉主干后,在小腿段驱血带辅助下行曲张静脉团多点状切口绞拉法切断,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手术时间50~70min,出血量50mL左右,患肢疼痛轻微,外观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病例。结论改良术式实用、疗效肯定,出血少、并发症少,病人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是目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就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斌 《中国当代医学》2004,3(11):106-106
下肢静脉病是外科常见病,我院自1997年至2003年共收住大隐静脉曲张病人138例,其中19例并发足靴区溃疡,经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