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关节松解术是治疗膝关节的有效方法,如术后缺乏正确的功能训练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2003年3月~2006年1月我院采用膝关节松解术后应用CPM机连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僵直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9~53岁。股骨下段骨折8例,股骨髁或髁间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3例,单纯性骨折7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膝关节僵直是下肢外伤,手术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总结本院48例膝关节僵直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方法术后根据不同病例制定护理计划。采用定时、定量、动静结合,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方法。结果术后对34例病人进行随访3-36个月,膝关节屈曲度增加70~105度。结论通过术后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大部分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僵直是下肢骨折及关节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原因是伸膝装置的粘连、挛缩及关节内粘连。应用股四头肌成形、关节内松解,使粘连因素消除,术后应用髌骨牵引,使挛缩的股四头肌在持续牵引力作用下得以延长,以维持和加强术中效果。1股四头肌成形术及松解术手术方法切...  相似文献   

4.
胶原酶预防膝关节粘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部损伤后由于治疗不当,少数病人可继发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手术松解术后关节功能锻炼能部分改善功能,但术后再粘连仍不可避免.我院1998年2月至2001年3月,采用胶原酶减轻膝关节松解术后再粘连发生,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富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04-504
膝关节内骨折、出血,膝关节长期制动,滑膜切除、韧带损伤后修复重建,甚至半月板切除术后均可能发生关节内粘连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以往多采用关节切开松解术治疗,创伤大,愈合慢,术后剧烈的疼痛造成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治疗效果。2008年以来,我们对10例膝关节僵直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创膝关节松解术和常规膝关节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创伤后僵直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伸直性膝关节僵直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微创膝关节松解术,对照组则采取常规膝关节松解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Judet疗效评定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膝关节松解术较常规膝关节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创伤后僵直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松解术是治疗膝关节的有效方法,如术后缺乏正确的功能训练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2003年3月~2006年1月我院采用膝关节松解术后应用CPM机连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僵直20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由于膝关节周围骨折出血肿胀、制动时间长及骨折无移位石膏固定引起的关节粘连、功能障碍,行微创松解术后及时功能康复减轻障碍、减少致残率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将3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实验组进行微创小切口松解术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实验组19例患者进行微创小切口松解术,由于膝关节周围骨折粘连造成关节功能障碍,行髌骨上缘近侧处2~4cm纵行切口,松解膝关节粘连处,术中将关节屈伸关节活动度基本松解到0°~120°,术中出血量平均60ml。术后镇痛泵留置3d,抗菌5~7d,并且术后6~8h鼓励病人肌肉收缩练习,术后24h在CPM机上功能康复,2~3d后康复手法治疗直接介入,防止再次粘连影响关节功能。结果:微创松解膝关节术后功能障碍,术后及时介入康复治疗,关节基本达到正常活动范围,下肢肌力4~5级基本正常。实验组治疗后优良率达94.5%,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42.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由于采用微创术中松解粘连关节,改变了过去切口大、创伤大、出血多、术后2次粘连功能障碍。减少了对膝关节的再次创伤,关节功能锻炼,使关节基本达到术中的松解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多并发膝关节僵直,对骨折的正确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膝关节的活动功能。方法①外固定架应注意弹性,多平面固定,即固定骨折,又可以早期活动关节;②皮肤软组织损伤缺损严重的应及时彻底清创,尽早皮瓣移植,后上外固定;③极度粉碎骨折,牵引2个月,骨折基本稳定后上外固定架,同时行膝关节推拿松解;④如果膝关节已僵直则行松解术和股四头肌成形术。结果本组患者没有发生膝关节僵直病例,即使是较复杂严重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缺损严重的骨折,膝关节的活动度也能超过110°。结论正确掌握预防和处理措施,是治疗下肢骨折所致关节僵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微创治疗效果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在本院接收的创伤后膝关节僵直实施关节镜松解术的病人随机选择100例进行分析。将其分成两组,给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给实验组采取专业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在通过专业的护理干预后,其康复结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对创伤后膝关节僵直实施关节镜松解术的病人,实施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等,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增强治疗效果,并可以预防关节的再粘连。  相似文献   

11.
正1目的意义探讨膝关节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膝关节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关节,膝关节包括由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构成的内侧和外侧胫股关节,以及由髌骨和股骨滑车构成的髌股关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下肢骨折及关节周围韧带损伤,长期制动、或炎症引起关节的滑动装置纤维化、挛缩、粘连、而导致其僵直,功能障碍。其中以创伤后未能早期进行股四头肌及膝关节功能锻炼,膝关节长期处于伸直位,已致在股四头肌与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采用序贯型手术治疗轻型膝关节僵直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整群选择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轻型膝关节僵直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采用关节镜松解术与股四头肌部分切除法或股四头肌成形术结合成为膝关节僵直序贯性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关节镜松解术联合小切口松解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屈曲度和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屈曲度大于对照组(t=4.63,P=0.00),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47,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性手术可在术中根据膝关节僵直缓解效果逐步实施操作,贯穿性地解决膝关节僵直粘连多样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髌骨近侧小切口,对18例膝关节僵直患者粘连组织进行松解,术中应用手法逐渐屈曲膝关节,以达到有效的屈曲角度。术后随访6月~8年,参照佟纪元等膝关节粘连松解后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提示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9%。提示:小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直,具有刨伤小、感染发生率低、皮肤不易坏死、屈曲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许敏昭  覃志华 《右江医学》2005,33(5):566-566
膝关节僵直畸形,是由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或下肢骨折后,常因感染、手术、石膏固定等原因而引起股四头肌与周围粘连或关节内血肿机化而发生粘连造成的,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或消失。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是人工被动活动加主动锻炼,患者因疼痛剧烈难以配合,收到的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对四肢骨折并发膝关节僵硬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136例下肢骨折手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术后进行功能锻炼,观察治疗前后患者(VAS)疼痛评分和Lyshlo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8个月,膝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Lyshlom评分、股四头肌肌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四肢骨折手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硬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膝僵直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并得到随访的34例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患者,采用切开松解术并配合无痛下应用肢关节功能康复器(CPM)锻炼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2-60个月,平均26.8个月,术后屈膝活动度75&#176;-140&#176;,平均102&#176;,较术前平均增加76&#176;。按照Judet的疗效评定法.本组中优26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1.18%。结论切开松解术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有效方法,手术时应根据病人具体临床特点,彻底松解发生不同病理改变的膝关节周围组织;同时辅以术后长效镇痛,CPM及关节腔内应用透明质酸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股四头肌粘连松解术结合CPM治疗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僵直是膝关节及关节周围创伤及手术后严重并发症.重度关节僵直指膝关节活动范围小于90°,同时伴有髌骨活动度减少甚至消失[1].以往采用理疗或麻醉下手法推拿松解,或单纯手术松解均效果欠佳,且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4年6月~1999年7月对20例患者采用切开股四头肌粘连松解术,术后应用CPM机连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僵直,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粘连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创伤性膝关节粘连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松解术,通过3个阶段进行被动及主动功能锻练等康复护理。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创伤性膝关节粘连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小针刀黏连松解术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作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6例,均接受小针刀黏连松解术治疗2-3疗程,根据治疗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kss评分显著提高,膝关节疼痛情况明显缓解,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僵硬是关节创伤、手术、长时间固定、感染等之后的常见并发症。外科治疗多采用膝关节切开粘连松解术及股四头肌成形术,但手术创伤大,容易导致肌力下降,同时,术后疼痛往往使功能锻炼难以进行,容易出现再僵硬。我们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僵硬52膝,疗效满意,并对手术方法、粘连的位置和特点及其与术后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