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口腔黏膜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口腔黏膜病老年患者共计90例,将其视为研究组,选取同时间来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非口腔黏膜病老年患者共计90例,视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口腔黏膜疾病相关因素的情况,比较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人员不同高低人均月收入人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辣食品、烟熏食品以及烫饮食和吸烟等习惯将会导致出现口腔粘膜病发病率增加,研究组中坚持早晚刷牙的人员以及仔细轻柔刷牙人员的数量要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多病人数和长期用药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患者中,饮食习惯、刷牙情况以及健康状况将会影响患者的发病率,较差的情况将会导致患者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提高,因此以上几方面是临床中进行疾病预防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32-135
目的 了解湖州地区农村居民口腔黏膜疾病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湖州地区农村居民1000 例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入选者行口腔黏膜健康状况检查,分析诱发口腔黏膜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调查共有86 例(8.60%)患有口腔黏膜病,共检出10 种口腔黏膜疾病,其中萎缩性舌炎22 例、扁平苔藓9 例、阿弗他口腔溃疡16 例、沟纹舌7 例、口角炎1 例、唇炎1 例、白斑1 例、地图舌4 例、灼口综合征7 例、创伤性溃疡18 例。30~49 岁组、50~70 岁组、>70 岁组的口腔黏膜病总发生率均高于<30 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49 岁组、50~70 岁组、>70 岁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口腔黏膜疾病发生率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在性别、吸烟、饮酒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喜食辣食、食用蔬菜水果频率、生活压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经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 岁、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喜食辣食、生活压力、喜食烫食是诱发口腔黏膜病的危险因素(OR>1,P<0.05);经常或每天食用蔬菜水果是口腔黏膜病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湖州地区农村居民口腔黏膜疾病发生率较高,发病与受教育程度、喜食辣食、喜食烫食、食用蔬菜水果频率、生活压力等有关,临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丁硼口腔膏对正畸儿童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正畸儿童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丁硼口腔膏刷牙,对照组采用普通牙膏刷牙.分别检测刷牙前和刷牙后30 d的出血指数(BI)、茵斑指数(PLI)和探诊深度(P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的临床牙周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试验后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前相比,观察组试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硼口腔膏能够改善正畸患儿临床牙周指标,有效地对牙龈炎症进行控制,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南宁市某社区1 222名老年人(年龄≥60岁)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跌倒的情况,对可能影响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222名老年人中,在1年内有363例发生1次跌倒(29.8%),男性跌倒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生活自理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心功能不全、骨折脱臼、晕厥、痴呆、卒中、帕金森病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与衰弱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280例老年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共病数量和服药种类,采用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进行衰弱评估.根据FI值,将患者分为衰弱组(0.45≤FI<1,88例)、衰弱前期组(0.20< FI< 0.45,79例)及非衰弱组(0<FI≤0.20,113例),比较各组患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0例患者中,检出衰弱、衰弱前期及非衰弱的比例分别为31.4%、28.2%及40.4%;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患者共病数量多于非衰弱组,衰弱组患者≥2种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P< 0.01);从非衰弱组到衰弱组,多重用药的比例呈增加趋势,分别为29.2%、34.2%及52.3%(P<0.01).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I水平与共病数量、多重用药和年龄呈正相关(P<0.01),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高,同时合并多种疾病且服药数量较多,提示临床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衰弱情况,全面评估患者,提供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雅冬  李奕  彭方毅  姜海蓉 《重庆医学》2016,(31):4399-4401
目的 了解重庆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口腔健康现状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方法 抽取重庆市部分区(县)432名65~74岁的老年人,应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口腔健康调查表和自制的口腔健康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共428份,根龋209例,牙龈出血297例,牙周袋大于或等于4 mm共178例,人均存留牙数(20.69士3.02)颗.良好行为组和不良行为组根龋、牙龈出血和牙周袋大于或等于4 mm的发病率和人均存留牙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根龋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疼痛与不适评分明显下降,与未患根龋的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袋大于或等于4 mm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疼痛与不适评分明显下降,与无牙周袋或牙周袋小于4 mm的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保障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应促进老年人的良好口腔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平度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口腔健康状况.方法 采取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按男女性别和年龄分组(每5岁为1组),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包括刷牙习惯、牙列状况、修复状况以及缺失原因,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刷牙习惯、龋失补均数(DMFT)和牙齿缺失原因.结果 共调查772例,DMFT随年龄递增,40~45岁组最少(5.46±3.95),65岁以上组最多(18.59±10.07),40~45、46~50和65以上年龄组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2~3.66,P<0.05).各年龄组缺失牙占DMFT的大部分(62.5%~94.7%).龋损占牙齿缺失原因的53.0%以上.在65岁以下各年龄段人群中,每天刷牙1次的人数占41.1%~53.7%,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不刷牙者占46.2%.结论 平度市农村地区成年人DMFT较高,缺牙因素主要为龋损,口腔卫生习惯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中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评价口腔健康宣教对改善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方法 抽取某中等专科学校16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刷牙行为及影响口腔卫生状况的相关因素;将16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3月后,评价两组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简化牙石指数( calculus index-simplified,C1-S)、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U)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刷牙行为和饮食习惯与中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关系密切,而家庭环境、来源地对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无影响.结论 通过口腔健康宣教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或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和对照组(62人),实验组采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对照组采用局部涂擦鱼肝油.比较2组患者初诊和治疗1周后的疼痛指数VAS值及3周后的综合判定疗效.结果:实验组1周后疼痛指数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周后综合疗效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周后综合疗效数值中,实验组的白色损害面积变化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实验组粘膜充血程度改变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对照组的白色损害面积变化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对照组黏膜充血程度改变与疼痛指数变化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曲安奈德较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县长寿区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巴马县长寿区和非长寿区分别抽取337名和189名60岁以上健康居民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对血脂异常检出率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巴马长寿区老年人群血清TC、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P<0.01),而TG、LDL-C水平与非长寿区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长寿区人群(P<0.01).性别、血压和腰围是巴马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每周食用玉米次数与长寿区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呈负相关.而性别、体重指数是巴马非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巴马长寿区和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谱、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