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是由于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血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采血技术等多种因素,引起献血者出现以血容量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某血站一年间共接待无偿献血9 800人次,发生献血反应65人次,占献血人数0.66%。将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肇庆地区无偿献血者人口学特征及再次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肇庆地区606名无偿献血者为调查对象。统计无偿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和再次献血意愿,并对可能影响其再次献血意愿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606名无偿献血者中,有再次献血意愿340名(56.11%),无再次献血意愿266名(43.89%)。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在编人员、医护人员、学生,血站赠送小礼物、献血便利,献血者满意献血服务、不恐惧针头与疼痛、献血认知度高均为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职业为在编人员、医护人员、学生,血站赠送小礼物、献血便利,献血者满意献血服务、不恐惧针头与疼痛、献血认知度高均为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过程中献血者发生晕厥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求预防对策。方法对该市血站2012年6568例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68例献血者中发生献血晕厥反应68例,分析晕厥原因是由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等诸多因素引起的。通过及时救治,所有晕厥者意识逐渐恢复,均在半小时内晕厥症状得到缓解,且未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可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献血反应与环境设施的关系,探讨降低献血反应的对策。方法本血站2005~2008年间的献血者64748人,按采血场所及献血体位分组,由于环境舒适度存在差异及献血体位不同。结果不同采血场所献血反应发生率经χ^2检验(P〈0.01),不同献血体位献血反应发生率经并。检验(P〈0.01),两组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境舒适度好,配备采血床,半卧位献血,献血反应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献血者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以提高献血服务质量的效果评估。方法调查2008年9月献血者献血过程的心理状态:制定系统性心理护理措施;将2008年10月的献血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行系统性心理护理)和对照组(一般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心理咨询满意率,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满意率、献血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意愿率。结果行系统性心理护理献血者心理咨询满意率X^2=80,P〈0.005,差异有显著性;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满意率X^2=68.7,P〈0.005,差异有显著性;献血反应发生率X^2=19.1,P〈0.005,差异有显著性;再次献血的意愿率X^2=85.1,P〈0.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献血者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献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胡伟伟 《吉林医学》2010,31(12):1703-1703
目的:探讨献血者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措施,促进无偿献血健康的发展。方法:本血站有资料记载的无偿献血者所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采取的防护对策及其效果,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显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4%,分析原因主要为精神紧张,其次为献血前过度疲劳、献血环境不理想、医护人员服务欠佳,经及时处理无一例出现后遗症。结论:通过改善献血环境,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加强心理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对血站献血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对献血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对2016至2017年度的无偿献血者,每月通过电话随机抽取100例无偿献血者,对服务态度、采血技术、采血环境、献血后纪念品及献血后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2400例献血者对血站献血服务工作综合满意度为98.4%。结论血站医护人员服务态度,采血环境及献血后所发放的纪念品都较好,采血技术及献血后信息反馈及时方面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献血反应的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健康适龄献血者 ,很少发生献血反应。但在献血过程中 ,由于精神因素、采血环境、服务态度、采血技术等原因 ,引起一部分人的献血反应的发生 ,给无偿献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正确宣传解释献血反应是推行无偿献血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而保证无偿献血的顺利进行。本文就本单位 1998- 10 - 0 1以来 ,78例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从 1998- 10~ 2 0 0 1- 0 4,我站共接待无偿献血者 15 ,0 6 5人次 ,共发生献血反应 78例 ,占无偿献血采血人次的 0 .5 %。其中男性 5 2人 ,女性 2 6人 ,18~ 2 5周岁 41人 ,占 5 2 .6 %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献血反应与环境设施的关系,探讨降低献血反应的对策. 方法 本血站2005~2008年间的献血者64748人,按采血场所及献血体位分组,由于环境舒适度存在差异及献血体位不同. 结果 不同采血场所献血反应发生率经χ2 检验(P<0.01),不同献血体位献血反应发生率经χ2检验(P<0.01),两组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环境舒适度好,配备采血床,半卧位献血,献血反应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街头献血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街头献血发生的4例连锁性献血反应进行回顾与原因剖析。方法对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的4例献血者立即停止采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4位献血者均恢复正常,电话回访自述无任何不适。结论精神因素是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为避免或减少其发生,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创造温馨的献血环境;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做好献血前、中、后对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无偿献血促动因素,探索有效促进无偿献血招募思路.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尊重,而非献血者的主要需求是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献血程序繁琐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奉献爱心;而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不献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社会压力.结论:加强血站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会压力,鼓动人们广泛参与献血是当前强化献血招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在献血者招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浮市无偿献血者的服务需求,为建立固定自愿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及改进献血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表,每年2次每次200份随机发放给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献血者对该站的总满意度由2008年的90.4%上升到2010年的96.5%,无偿献血人次由2008年的15 639人次上升到2010年的17 186人次,街头无偿献血人次由2008年的1 157人次上升到2010年的3 278人次,献血400 ml人次由2008年的149人次上升到2010年的4 072人次,固定献血者人数由2008年的1 720人上升到2010年的4 812人。结论:开展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能及时改进献血工作中的不足,提高献血服务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ROC曲线分析方法探讨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筛选标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温州市2007年至2018年间共40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以及166名尚未完成捐献的入库志愿者信息,构建捐献认知、捐献意愿、捐献态度及三种得分联合检验的ROC曲线。结果:综合了捐献认知、捐献意愿及捐献态度的联合筛选方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81~0.93),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90.96%,一致率为86.89%,Youden指数为0.61。结论:增强入库志愿者对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程度,提高入库志愿者的捐献意愿与态度,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捐献可能性,降低悔捐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及献血动机,为今后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实践依据和宣传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乌鲁木齐市2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服务人员、私营业主、城镇户籍及常住本市的外来人口是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奉献爱心"是公民献血的主要原因(87.2%),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动机有明显差异(χ2文化程度=59.780,P〈0.05;χ2职业=102.339,P〈0.05);"街头宣传"、"周围环境影响"、"大众媒体宣传"是献血人群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加强不同形式的宣传力度,挖掘不同人群的血源潜力,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广西柳州市多次无偿献血者保留情况及保留主要原因进行调查,为稳固多次献血者队伍的招募提供依据。方法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利己原因和利他原因,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保留情况,总体保留率为18.69%,男女性别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低于女性;年龄间、文化程度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保留原因,利他原因占59.23%,利己原因占16.53%,复合原因占24.23%,主要为"积德行善奉献社会"占45.77%、"响应献血呼吁"占13.46%、"献血后身体有爽朗感受"占8.85%。③主要保留原因对保留的影响,"积德行善奉献社会"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响应献血呼吁"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身体有爽朗感受"对性别、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年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州市多次献血者保留率偏低,大部分多次献血者信奉行善奉献的利他精神而保留,女性、≤35岁、大专以上多次献血者对紧急献血呼吁响应较好,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多次献血者更能体验到献血有利于健康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质量,以满足临床需要。方法:详细介绍捐献血小板的常识,加强机采过程的护理指导及献血后的人性化服务。结果: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过程满意,成为固定的、志愿的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服务,可促进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壮大。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Organ shortage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in transplantation medicin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public’s willingness to donate organs and to observe whether increased knowledge about organ donation has an effect on the attitude toward organ donation. The study in particular tested the efficacy of us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s a means to distribute information.

Methods

In 2011, an Email invitation to participate in a survey was sent to the employees of the University Duisburg-Essen. The survey consisted of a two-piece questionnaire with an informational intervention on organ donation between the questionnaires. The technical design ensured that interviewees remained anonymous and could participate only once.

Results

In total, 1,818 interviewee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respondents, 42% were organ-donor card holders (which was consistent among genders and age groups), whereas 87% of the interviewees would support an organ donation for themselves. Of the interviewees who did not possess an organ-donor card, 67% were positively inclined toward holding one in future after reading the interventional information.

Conclusions

The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in attitude toward carrying an organ-donor card after reading the information illu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tributing concise information on organ donation. To increase the willingness to donate organ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nform the public and facilitate the documentation of a decision to donate. The present study has proven the use of Email communication to be an important asset to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莆田市无偿献血者相关信息及将来献血意愿,进一步探索其献血需求及改进措施。方法:在莆田市区随机抽取三个献血站,采用自制问卷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实际访问503人,有效回收479份,有效应答率95.2%。结果: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无偿献血者中表示以后仍愿意加入献血队伍占89.4%,表示不确定或不愿意者占10.6%;影响后者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担心自身健康(39.2%)和怕感染疾病(31.4%);对于改进的措施中多数建议应提高献血安全性(43.8%),加强媒体广告宣传(58.5%)。结论:无偿献血者普遍担忧献血现况,特别是安全性问题,改进无偿献血者的相关需求,各献血站及责任机构根据相关因素进行改进,可更好的发展和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9.
叶兰  胡萍  洪缨  冯伟  康建勋   《四川医学》2017,38(11):1288-1291
目的调查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流失情况,以便做好单采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方法采用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9.0统计查询功能,查阅流失献血者的个人信息,用SPSS17.0软件按流失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献血次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电话回访以了解和分析流失原因。结果 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处于正常献血状态的10696名单采献血者中有流失献血者6372名,占59.6%;其中男性流失率(60.5%)高于女性(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9,P<0.01);各年龄段的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7,P<0.01),其中26~35岁流失率较高为61.9%;不同职业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33,P<0.01),其中自由职业流失率为64.4%;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1,P<0.01),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献血者人群流失率较高为65.3%;献血次数≤2次的献血者(60.0%)较≥3次的献血者(54.8%)流失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P=0.008);6372名流失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主要原因是手机号码变更或空号1902人(29.85%);其次是工作忙、没人通知、忘记了等1537人(24.12%)。结论本地区血小板献血者流失率较高,需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和献血者满意度,加强献血后联系,尤其是初次献血者,以保留更多的献血者,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从管理角度降低献血者抱怨与投诉提高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忠诚度。方法:收集1999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间,通过电话、信件、现场及来人记录的107例抱怨投诉资料。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从献血者和采供血机构两方面分析抱怨投诉情况。结果:献血者被拒在107例抱怨投诉中,因献血者自身原因如献血年龄、献血间隔期、疾病等而未能参加献血引起的抱怨投诉共61例,占总数的57.01%。献血服务方面的抱怨投诉有46例,占总数的42.99%。结论:推行无偿献血制度,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让人们在充分了解献血法规、血液生理知识、献血要求、献血常识、免费用血政策等的基础上,对无偿献血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以减少抱怨投诉;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和穿刺技能培训及礼仪培训,提高业人员的沟通能力。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把优质服务贯穿于献血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