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门旁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肾门旁肿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应用于肾门旁肿瘤患者,有助于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膜后腹腔镜与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29例肾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4例,经腹膜后腹腔镜行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开放手术组15例,行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54±68)min]长于开放手术组[(119±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热缺血时间[(18.7±6.1)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7)d]、术后住院时间[(9.0±1.9)d]及术中出血量[(233±30)mL]均低于开放手术组[(27.1±2.2)min、(3.0±1.4)d、(13.8±3.9)d、(368±4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腔镜组1例发生皮下气肿,72 h后自然消退.开放手术组出现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均愈合.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治疗肾肿瘤具有安全有效、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法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肾肿瘤患者35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肠道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肠道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肿瘤患者应用后腹腔镜下的保留肾脏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与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肾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可有效降低肾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郑州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开放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引流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血肌酐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总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血肌酐和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远处转移、无复发、无癌特异性死亡事件发生。结论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肾功能损害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肾肿瘤患者开放性手术与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切除术,比较两组临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围术期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1.6±24.9)min,出血量(171.7±18.4)ml,肾脏热缺血时间(33.2±6.9)min,住院时间(9.4±2.4)d,并发症发生率为9.4%,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肌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性肿瘤切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T1a期肾细胞癌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和30例T1a期肾细胞癌并施行开放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随访情况。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后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后腹腔镜组患者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住院费用后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术中需要输血患者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功能性肾单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疗效,以评价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肾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62例肾脏肿瘤患者,将其按入院随机号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OPN)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LPN)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热缺血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肾热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停留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肿瘤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患者痛苦少,可作为肾脏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照影像学图像实施手术,观察组利用数字化重建图像制作等比例肾脏3D打印模型,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肾动脉或肿瘤供支血管找出时间),术后指标(住院时间、术后1d血肌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肾动脉或肿瘤供支血管找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技术能有效缩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膜后途径腹腔镜切除患者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行经腹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腹膜后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9%,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膜后途径腹腔镜切除患者肾上腺肿瘤的效果优于经腹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100例肾肿瘤患者,时间均集中在2010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耗时、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总耗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总耗时为(107.89±2.89)min、术中出血量为(156.89±2.89)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4.98±2.98)h、住院总耗时为(5.68±1.78)d,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00%和2.00%,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经腹腔与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20例,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实验组(10例,采用后腹膜入路手术)和对照组(10例,采用经腹腔入路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局限性肾癌患者76例,采用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各38例,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估计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输血率一样。后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相比于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开放性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台前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33例。开放组行开放性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通气恢复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均P<0.05);两组术后12 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肠粘连、肺部感染、肠瘘、腹盆腔脓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较开放性阑尾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通气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放行肾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组优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组。结论: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更少的出血量、更短的手术时间和更短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孔多通道腹腔镜在肾脏手术种的应用价值,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实用性。方法 22例患者接受经腹膜后入路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其中包括无功能肾切除术10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标准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估计出血量、平均术后拔管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后入路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会忠 《当代医学》2013,(26):88-89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肾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老年肾脏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组与手术组,每组39例,腹腔镜组应用后腹腔镜进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组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切除肾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25.8±32.5)min,术中出血量为(135.7±42.8)mL;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149.4±16.8)min,术中出血量为(350.4±56.9)mL,腹腔镜组两项指标均明显少于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为(42.6±1.9)h,手术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为(79.5±6.5),腹腔镜组明显少于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住院天数为(7.9±3.7)d,费用为(13461±2869)元;手术组的住院天数为(14.8±6.9)d,费用为(17645±3294)元,腹腔镜组两项指标均明显少于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51%,腹腔镜组明显低于手术组(P<0.01)。结论后腹腔镜下进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老年肾脏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患者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和疗效的确切性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70例肾肿瘤患者,35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为观察组,另35例采用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失败。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而术中平均热缺血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并发症6例,观察组为1例,两组并发症亦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上应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快速寻找并处理肾蒂技巧。方法: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43例,根据肾蒂寻找和处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于肾脏背侧肾门隆起处寻找肾蒂;观察组22例行解剖性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沿下腔静脉表面(右侧)或腹主动脉表面(左侧)寻找肾蒂。比较2组肾蒂寻找并处理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量、引流管拔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4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肾蒂寻找并处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采用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表面法寻找并处理肾蒂,解剖层面清晰,操作视野好,可快速寻找并处理肾蒂血管,并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有助于手术规范化、标准化及技术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膜后腹腔镜与开放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69例71侧,腹膜后腹腔镜组42例,开放手术组27例,比较两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腹膜后腹腔镜组较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少2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少40.5mL,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15.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73.81%,下床活动早24~57h,肠功能恢复早30~48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少3.6d,恢复正常劳动平均早20d。腹膜后腹腔镜组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开放手术组随访24~36个月复发2例。术前血清蛋白低于正常者术后恢复正常。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康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可完全替代开放手术成为治疗乳糜尿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