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志仪 《中外医疗》2013,32(17):182+184-182,18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比分析2008年7月—2011年9月期间该院56例绝经后患子宫内膜疾病的妇女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并与其病理对照。结果该组56例患者中,良性病变49例(包括萎缩型宫内膜、内膜增生、内膜炎、内膜息肉),内膜癌7例。子宫内膜厚度〈5mm的6例,子宫内膜厚度≥5mm的50例。经腹超声(TAS)诊断符合率为73.2%;经阴道超声(TVS)诊断符合率为94.6%。结论超声能初步鉴别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与经腹部超声比较有更高的准确性,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9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89例患者经宫腔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符合率为91%(81/89),误诊8例,误诊率为9%(8/89)。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价值,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彩超对5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临床疑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并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所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其中单发性息肉30例,多发性息肉28例,息肉直径在1~45 mm之间,平均(14±3.6)mm。本组误诊5例,占8.62%,漏诊3例,占5.17%,检出率为86.2%。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是最为简单方便的一项检查,由于超声探头直接接触靶器官,图像清晰,并可快速检出,从而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表现,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方法2008年4月~2009年7月间68例在我院住院手术的子宫内膜息肉,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采用Aloka ProSound SSD-3500和Philips 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为2。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为5~9MHz。结果本组68例病例中经阴道超声正确诊断44例(64.71%),误诊7例(10.29%),漏诊17例(2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较经腹超声明显提高,虽然还有较大的误诊漏诊率,但目前还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幼英  陈梅娟  李晓玲  李亚梅 《西部医学》2010,22(11):2120-212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8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9.4%(76/85),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31例,诊断符合率93.6%(29/31);子宫内膜息肉54例,诊断符合率为87.0%(47/54)。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各具一定声像特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能更清晰显示病变以及病变与宫内膜和肌壁间的关系,捕捉敏感血流信号,对两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32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表现与宫腔镜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2例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38%(27/32),误诊5例,误诊率15.62%.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 应用HD11超声诊断仪对5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者经阴道超声诊断检查,并与宫腔镜检查,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为88.1%(52/59).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后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0例。结果选取的140例病例包括异常子宫出血98例、月经无改变者42例;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占位病变的113例、子宫内膜增厚27例。宫腔镜手术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宫腔粘连患者12例、合并子宫黏膜下肌瘤者5例,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者10例,增生合并感染者32例。全程平均手术时间为(14.66±5.08)min,所用的灌洗液量为(977.23~3428.14)ml,术中出血量为(11.55±4.98)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0.51%。结论阴道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联合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经阴道超声探查和经阴道超声下生理盐水宫腔造影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及不孕症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方法:对1200例各种原因的不孕症患者常规在卵泡早期经阴道B超扫查盆腔,对子宫内膜回声强弱不均匀,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或减弱者,排卵期复查,并在严格消毒下行宫腔置管生理盐水造影术。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行宫腔镜检查及息肉摘除术,并行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1200例不孕症患者中,阴道超声诊断内膜息肉104例,超声造影诊断87例,以宫腔镜为诊断标准,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83.65%,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3.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7.75%,其中不明原因者67例,占内膜息肉的72%。结论:不孕症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不可忽视,阴道超声结合宫腔造影有利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统计子宫内膜厚度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89例患者中, B 超诊断子宫内膜厚度<5 mm 者32例,超声显示内膜较薄,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厚度(5~10) mm 者49例,超声显示内膜增厚、回声欠均匀,部分患者可见小囊腔病变,行刮诊确诊;子宫内膜厚度>10 mm 者8例,超声表明内膜明显增厚,且呈现不均匀高回声,子宫内膜形态不规则,行刮诊确诊。主要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癌(3.37%)、内膜炎性渗出(9.10%)、内膜息肉(9.10%)及宫颈糜烂(58.43%)。其中,子宫并内膜厚度≥10 mm 组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比例高于子宫内膜厚度为5~10 mm 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经阴道出血的致病原因较多,但多数患者均为良性病变。经阴道超声可通过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判断并结合病理检查确定阴道出血的原因,为子宫内膜病变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以提高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49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后并经病理检查的资料。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49例患者经病理证实符合率为89.9%(134/149),误诊率为10.1%(15/149)。声像图呈中等回声至高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90例(60.4%);未显示血流信号59例(39.6%),SPV:(10.0±3.7)cm/s;RI:(0.56±0.08)。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最为简单、方便的检查,由于超声探头直接接触靶器官,图像清晰,通过鉴别诊断从而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四维阴道超声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D11超声诊断仪对51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检查,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比较。结果经四维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率约为82%。结论四维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54例患者的超声图象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为85.2%.结论 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郭东蔚 《吉林医学》2014,(15):11-12
目的:对比观察经阴道与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并分析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7例,均依次实施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等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相比经腹超声检查其诊断价值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徐凤英  陈静坤 《上海医学》2001,24(8):475-477
目的 评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的价值。方法 对5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于诊刮术前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诊刮,诊刮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B超检测发现,有4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5mm,其中24例(58.6%)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而11例子宫内膜<5mm者,病理检查未发现一例子宫内膜癌(P<0.01)。结论 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无创无痛,可作为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5mm时,再结合其它临床检查可考虑避免诊刮。当内膜厚度≥5mm,要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经官腔镜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6例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91.86%(79/86)。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方法比较简易,具有无创、廉价、准确率高等特点,是现今常用的检查手段,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EP)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7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EP)者再行宫腔镜检查,并行息肉摘除或诊断性刮宫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3.59%,误诊率为6.41%。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检查方法,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作宫腔镜术前筛查及术后随访;是提示EP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EP)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经阴道超声疑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病例,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80.23%,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88.89%.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经宫腔镜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内膜息肉的6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做阴道超声检查。结果阴道超声正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2例,误诊6例,诊断符合率为91.2%。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曹亚芳  李瑛 《中外医疗》2008,27(13):113-11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及图像特征.方法 我院近二年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96例超声图像与宫腔镜及病理学对照.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88.50%(85/96).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二维图像呈边缘尚清的略强回声团块,小息肉(<5 mm)内部多无血流信号,较大息肉内部可显示点状,条状及分支状的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