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腕关节背伸角、掌倾角和尺偏角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管型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将1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取石膏管型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可取得满意疗效,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中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03%)略低于对照组(15.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易恢复等优势,且具有较佳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方法将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分别给予闭合复位治疗、切开复位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掌倾角、桡骨长度以及尺偏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让桡骨长度有效恢复,促进恢复腕关节功能,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天即联合化瘀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情况,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骨折处肿胀和疼痛,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施行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以及治疗6个月后掌倾角和尺偏角明显比对照组恢复快,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能明显促进腕关节功能复位,患者预后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5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根据AO分型的不同类型骨折及其粉碎程度采用C型臂X线机下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 对32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7例,良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8%.结论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最大限度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和外固定支架的合理适时调整至功能位,能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医学》2017,(8):772-773
目的探讨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通过对2015-01—2016-01间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腕关节功能显著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夹板外固定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腕关节恢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徐丽辉 《重庆医学》2013,(28):3368-3369
目的观察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闭合复位后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闭合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复位效果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位评分优良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4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观察组患者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4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达到满意复位和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后期愈合过程中采用中药熏洗对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各62例,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55%)高于对照组(80.65%),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恢复过程中,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对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梁就积 《当代医学》2013,(13):20-21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桡骨骨折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骨折复位:观察组优10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优8例,良6例,可12例,差4例。对照组桡骨骨折复位优良率为46.7%,功能恢复优良率为43.3%。功能恢复:观察组优10例,良18例,可1例,差1例;对照组优5例,良8例,可14例,差3例。观察组桡骨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0.0%,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在骨折复位情况、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保守与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用闭合手法复位塑性小夹板外固定;研究组患者经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降低其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上蔡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予以对照组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桡骨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3年6月于偏关县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伸屈度、尺桡偏度、前臂的旋转度、手握力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患者腕关节伸屈度、尺桡偏度、前臂的旋转度、手握力值均接近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504-1505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型骨折患者53例,其中27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A组),26例采用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B组),术后12~14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进行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疗效根据Dienst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比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早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患者经治疗,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者66例、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者12例、腕关节遗有轻度畸形者2例,总痊愈率100.0%。结论早期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简便,经济实惠,疗效确切,值得在广大基层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20例)与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20例)在术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评分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后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均无典型差异(P0.05);C1、C2两种类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术后腕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C3型骨折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C3型骨折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更佳,建议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切开复位组(33例)与闭合复位组(33例),切开复位组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复位组予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恢复与功能情况。结果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2±2.3)周和(10.8±2.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恢复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评价情况均优于闭合复位组。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可靠恢复桡骨长度,可早期功能锻炼,缩短康复时间,获得理想的复位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和支架固定组(n=30)。给予闭合复位组患者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给予切开复位组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给予支架固定组患者支架外固定,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闭合复位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显著优于切开复位组(80.00%)和支架固定组(70.00%),闭合复位组的患者满意度(100.00%)显著优于切开复位组(73.33%)和支架固定组(6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结合患者身体素质及经济状况选择桡骨远端骨折的具体治疗方案,支架外固定法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法相比,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66-72
目的通过对CooneyⅣ型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其骨折复位及后期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与石膏固定组和内固定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治疗效果,从而指导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2016年1~10月,选择我院CooneyⅣ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石膏固定组、外固定架组、钢板内固定组),各12例。治疗6个月后根据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比较各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外固定架组与石膏固定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外固定架组疗效较石膏固定组优越;外固定架组与钢板内固定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外固定架组疗效与钢板内固定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外固定支架透视辅助下复位骨折,不切开和暴露骨折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术后6~8周即可拆除外固定架,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无需二次手术,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