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京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萧黎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66-367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及流行分布特征,以便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南京市4 067名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过去1 a中发生的伤害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1.4%,前3位伤害依次是体育活动伤(39.4%)、跌伤(31.1%)、刀割伤(30.4%);高中生伤害发生率最高(58.7%);伤害的发生与学生的性别、活动行为、父母职业等因素有关联.结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需针对原因加强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8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为制定中学生伤害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11所中学初一-高二年级学生4006名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分别有10.5%,7.4%和16.7%的中学生有骑车违章、到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和校内打架行为,男生和普通初中生报告率较高。17.4%的中学生有自杀意念,女生、重点初中生和重组/单亲家庭报告率较高。结论 不同社会特征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特点不同,应早期开展生活技能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霍红  贾喜平  刘涛 《中国学校卫生》2023,(5):756-760+764
目的 探讨留守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的分布特点,为划定伤害高危人群和开展伤害精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平凉市3个乡镇9所小学四至六年级3 76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伤害影响因素。结果 非留守小学生伤害检出率为21.8%(573/2 631);留守小学生伤害检出率为40.9%(466/1 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1,P<0.01)。留守小学生伤害中跌落263名,占比最高(56.4%);是否独生子女及不同年级、性别、性格、心理状态、监护类型、母亲文化程度伤害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05,96.69,143.00,155.80,461.39,285.35,17.10,P值均<0.01)。多重对应分析显示,跌落、钝器伤和锐器伤在男生、外向型性格、隔代监护类型的留守小学生中检出率较高;动物咬伤、烧烫伤、其他伤害类型在内向型性格、同代监护和其他监护类型、心理亚健康特征的留守小学生中检出率较高;未检出伤害者多为中间型性格与心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伤害的发生情况,探讨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SCL-90和伤害调查表对安徽省3所卫生学校学生2 37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CL-90呈阳性结果(总分≥160)的检出率为34.75%;伤害发生率为61.20%;心理测查阳性者有7种伤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心理测查阴性者;伤害发生次数越多,心理测查各因子得分就越高.结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伤害发生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2所中专学校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中专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伤害发生率。方法:整群选取2所中专学校在校学生2427人,无记名填写1年来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伤害发生率为44.71%,其中男生为50.15%,女生为42.58%伤害类型主要为跌伤、碰伤、交通伤、烧烫伤等。结论:西宁地区中专学生伤害发生情况较严重,且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331例初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害(Injury)具有常见性、多发性、死亡率、伤残率高的特点,在年轻人中更易发生[1].为了解初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遂对1 433名初中学生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将获得的331例意外伤害与无伤害学生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宿州市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调查表对宿州市农村15642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24.36%,学校类别,学校地址,学生性别,父母职业,日常监护人是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特点和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8.
了解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应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调查问卷”,对重庆、山东、河南、陕西、湖南、四川部分农村地区56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近1 a内农村小学生,除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外的伤害发生率为71.3%,其中以扭伤、跌伤或碰伤发生率最高(54.1%),其次为刀(或锐器)割伤或刺伤(26.3%)、烧伤或烫伤(21.2%);而自杀倾向报告率为6.4%,自杀行为报告率为2.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使用互联网、生活自信程度、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伤害是农村小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议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教育方面提出控制伤害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学生学习成绩与伤害的关联,为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辽宁省初中、高中/职高、大学/大专学生23213名,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种伤害类型中,不同学习成绩间男生有14种,女生有10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学校类型间女生有1种伤害类型,男生有7种伤害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重点高中跌坠伤、扭伤的报告率高,职业高中烧伤/烫伤、动物咬伤、电击伤、中毒、爆炸伤的报告率高.结论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伤害报告率高.职业高中、重点高中有着不同的伤害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非故意伤害是指无意识、无目的造成的伤害,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中毒等12种伤害类型[1-2]。非故意伤害因常见、多发、致残率高、后遗症多和年轻人高发等特点,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2-4]。尤其是刚进入小学的儿童活泼好动,对各种新鲜、刺激、危险的事物充满好奇,然而伤害预防知识匮乏、对外界致伤因素警惕性较低、防范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11.
娄底市初中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娄底市初中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生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娄底市4所中学3 830名初中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的伤害发生率为30.76%,且随年级上升而升高,初三学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区学生,分别为36.76%和25.61%.伤害类型以跌伤、刀(锐)器伤、碰伤为主,占66.91%,且居前3位.伤害发生的原因以玩耍与游乐(31.07%)、走路与骑自行车(19.19%)、运动(14.60%)占前3位.伤害程度中、重度伤占7.98%,致残(死亡)率为104.44/10万.伤害平均每人次引起缺课3.78课时,活动受限2.11 d,家长误工0.86 d,直接医疗支出37.19元.伤害的发生与父母监护及收入有关.结论娄底市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伤害预防重在行为规范,宜采取健康促进的方法,实行综合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皖南地区卫校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伤害调查表对皖南地区卫生学校学生158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伤害年发生率为61.23%,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23.97%)、碰伤(23.59%)、刀或锐器伤(21.51%)、动物咬伤(16.00%)、烧烫伤(15.12%);伤害发生率与父母文化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密切相关。结论卫校学生的伤害发生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城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应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城市中学生6911名,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四川省城市中学生骑车违章、打架、自杀意念、感到绝望、到非安全场所游泳、受欺侮、计划自杀、步行过马路违章、尝试自杀的报告率分别为45.5%,33.2%,27.9%,20.2%,14.8%,14.5%,11.2%,7.0%,4.4%。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曾使用过毒品、尝试吸烟、尝试饮酒、学习成绩和城市经济水平。结论四川省城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况较严重。应对青少年开展预防伤害健康教育,尽早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预防暴力干预;有吸毒、吸烟及饮酒等不良习惯的青少年群体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14.
蚌埠市初中生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初中生行为问题现状及分布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蚌埠市4所中学的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3559人,以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凋查并评定学生的行为问题,以自编的问卷调查学生父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儿童出生情况、母亲妊娠史等。计算6种行为问题和总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析行为问题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分布特征,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初中生总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0%。初一学生为74%,初二学生为8.6%,差异无显著性(70=1.51,P=0.22);独生子女为8.0%,非独生子女为8.1%,差异无显著性(X^2=0.026,P=0.87);各年龄组(11~16岁)检出率差异亦无显著性(X^2=6.687,P=0.083);男生总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9%,女生为10.1%,差异有显著性(X^2=20.51,P=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行为问题危险因素主要有女孩、母亲文化程度低、教育子女为父亲或母亲一方的、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采取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不和睦、母亲年龄偏大或偏小、母亲人工流产史、母亲孕期贫血、母亲妊娠早期高热、儿童出生时窒息和新生儿期因黄疸住院。结论对青春期学生的行为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女生。家长应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同时应重视围产期保健,以减少青春期学生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保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张虎祥  杨建文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09-1010
目的探索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损伤的特点与原因,以减少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方法选取兰州市6所高校的553名学生,调查其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性质、项目及损伤原因。结果体育运动中受过伤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69.62%,在不同部位共发生损伤763人次,平均每人1.98次,其中课余体育(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运动竞赛)损伤占81.8%。运动损伤以关节扭伤最多,占37.34%;大球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是最易受伤的运动项目,占运动损伤的41.15%。结论课余体育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思想因素、场地不良、学生的身体状况处于不良期等。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情况,为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4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和二类农村各3个县区进行调查,每个县抽取1所学校,共对6352名学生进行调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面对面访谈,三~六年级学生在调查员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初、高中生自填。结果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0.4%,次数发生率为48.0%,每例伤者年均伤害1.58次。伤害的前6位原因是扭伤(23.4%)、割伤(23.2%)、跌倒(21.4%)、碰撞/挤压(11.7%)、热/火烫(5.8%)和交通事故(5.5%)。46.9%的伤害是浅表伤,其他依次为脱位/扭伤(23.0%)、烧烫伤(6.2%)和开放性伤(5.7%);伤害最常发生的地方是家中(37.1%)、学校(29.9%)和路上(20.0%);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的比例最高(占28.3%),其次为娱乐活动(18.8%)和家务(16.6%)。95.8%伤害是轻度伤害,3.9%是中度伤害,0.3%是重度伤害。没有休息的伤者占70.2%,休息1周以下者占24.3%,大于1周者占2.5%。结论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高,疾病负担沉重。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辽宁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辽宁省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4 593人进行调查。结果有心理问题者占26.3%,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5.0%。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女生的抑郁和恐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偏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和校外补习是心理问题增加的相关因素。家庭温暖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结论辽宁省中学生心理问题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家庭环境和校外补课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