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是由于婴儿期维生素K缺乏所致,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小儿健康。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20例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婴儿颅内出血病因中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占首位。该病起病急,病情来势凶险,病死率高,存活多有明显后遗症,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点课题之一。我所1994-01/1998-12收治因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3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取或吸收不足,或是由于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而导致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常早期发生颅内出血,是婴儿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达30%。笔者对本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40例确诊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用药的必要性。方法:对1998年1月-2000年10月6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治愈47例,其中近期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15例,放弃治疗12例,死亡1例。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起病急,预后差,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5.
婴儿维生素B6缺乏症是一类营养性疾病,常导致抽搐,反复长期惊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损害表现,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4年至2002年收治的30例婴儿维生素B6缺乏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临床不多见,误诊率高。为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的25例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4例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_1缺乏症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因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个案来自于海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个案调查表。结果4例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均为1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的儿童,且均为母乳喂养,儿童自身的营养状况、健康状况是发生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及症状轻重的影响因素。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通过及时补充维生素K1可以治愈,且可以据此诊断维生素K1缺乏症。  相似文献   

8.
马平  于艳梅 《吉林医学》2008,29(5):432-432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婴儿期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自发性出血性疾病,其中颅内出血最常见,多在出生后2周-3个月发病,由于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近年来已引起我们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在此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5月收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18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在儿科较为常见,该病以其高颅内出血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而引起大家的关注。现将该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22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要儿特有的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多引起严重脑水肿、颅内高压及脑疝.现将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科收治的4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1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了1998-2001年4年间收治的115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一般情况,发病诱因,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的病死率为26.09%(30/115),合并颅内出血和脑疝是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结论: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婴儿性维生素K缺乏症,及早诊断和治疗,同时除在婴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外,应在婴儿及乳母中大力推广口服维生素K1,以补充母乳中维生素K的不足,减少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我院儿科自1995年1月~2005年2月共收住6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大多数为3个月以内的婴儿,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及颅内出血,经维生素K及输血,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帆 《四川医学》2008,29(5):581-582
目的 探讨小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2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易发生颅内出血,本组颅内出血24例(75.0%),临床易误诊.结论 <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儿易发生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应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同时应加强农村纯母乳喂养儿监护,降低小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生后1-3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我们常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我院1995-2000年,收住3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8例,均符合1981年日本学者松板哲应制定的诊断标准:①母乳喂养儿;②出生后2周~3个月突然发病;③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经腰穿、硬脑膜下穿刺、CT等证实);④呕血、便血、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⑤给予维生素K后出血停止;⑥维生素K、输血等治疗后不能查明导致颅内出血的其他原因。现将2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中发生胆汁淤积性肝炎综合征的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最常见于单纯母乳喂养、1-3个月小婴儿.本病极易合并颅内出血,是婴儿期危重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病死率高,如不及时治疗,易留有后遗症.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对此病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残疾儿.现将我科2005-2007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欧尔兰  栾俊强 《农垦医学》2004,26(2):116-116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常早期出现颅内出血。我院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36例,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使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Ⅸ、Ⅹ活性降低,凝血功能失常而发生的出血性疾病。为避免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的发生,现对我科3年来收治的维生素K缺乏症36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对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维生素K鼓乏症政颅内出血的发生,降低婴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3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进行分析。结果:5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纯母乳喂养36例,占94.798%,出生后曾用维生素K1肌注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17例、占44.7%,未做任何预防措施21例,占55.5%。发生压内出血18例,占47.4%,死亡1例,占55%。38例血小板检查奎部正常,PT、APTT时间明显延长,〉30秒有31例,占81.6%。维生素K1及输血治疗24小时内病情得到控制。结论:维生素K缺乏症纯母礼喂养发生率高,维生素K1及输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婴儿期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又称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多合并自发性颅内出血,严重危害小儿健康。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22例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