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齿蛇葡萄A 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又称藤茶.全株药用,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民间常用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经过类似茶叶加工的方法制成保健茶,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急性结膜炎,痈疖等[1].药理研究表明显齿蛇葡萄具有抗氧化、抗菌、保肝、降血脂、降血糖、抗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2].显齿蛇葡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成分,其黄酮类成分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我们通过采集福建省尤溪县不同海拔、不同部位的显齿蛇葡萄测定其二氢杨梅素含量,为闽产显齿蛇葡萄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二氢杨梅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来源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又名双氢杨梅素、蛇葡萄素,为二氢黄酮醇化合物,存在于葡萄科、杨梅科、杜鹃科、藤黄科、大戟科及柳科等植物中,其中在葡萄科藤茶尤为特别。二氢杨梅素广泛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贵州、  相似文献   

3.
蛇葡萄素亦称二氢杨梅素,化学名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醇,主要存在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显齿蛇葡萄、粤蛇葡萄、白蔹等藤本植物中,在于北枳椇、朱砂杜鹃等植物中也有发现[1-2]。在我国西南民间,自古就有将显齿蛇葡萄或粤蛇葡萄等的茎叶炮制成类茶饮品的记载,俗称“藤茶”、“无莿根”等,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皮肤疮疖及黄疸肝炎等症。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中草药认识的不断提升及生化技术的日益进步,不少学者对蛇葡萄素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多集中于抗炎镇痛、抗氧化、保肝护肝、抗肿瘤及降糖减脂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中药粤蛇葡萄的炮制品中分得两种黄酮醇类结晶成分,经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蛇葡萄素(Ampelopsin)和杨梅素(Myricetin)并测定了生药和炮制品中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了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杨梅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C18不锈钢柱,检测波长为254nm,用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结果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2.763%,平均回收率为97.4%,最低检测量为15ng。湖南显齿蛇葡萄植物中不同部位的杨梅素含量为1.57%-2.17%。结论 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作为显齿蛇葡萄植物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杨梅素滴丸和杨梅素分散片的抗血栓作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杨梅素滴丸与杨梅素分散片的抗血栓作用。[方法]用毛细玻璃管法观察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用ADP诱导小鼠急性肺栓塞方法,观察其抗血栓作用。[结果]在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实验中,第一批实验结果显示,杨梅素滴丸大剂量组有效(P〈0.01),小剂量作用不明显,而杨梅素分散片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P〈0.05):第二批增加剂量的重复实验中,杨梅素滴丸及杨梅素分散片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P〈0.01)。在抗ADP诱导小鼠急性肺栓塞的第一批实验中,杨梅素滴丸及杨梅素分散片大小剂量组未能明显缩短小鼠急性肺栓塞时间;第二批增加剂量的重复实验中,杨梅素滴丸小剂量组及杨梅素分散片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小鼠急性肺栓塞时间(P〈0.01)。[结论]综合两批实验结果看,杨梅素分散片的抗凝血及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比滴丸稍强一些。  相似文献   

7.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中的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嫩茎叶[1],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区[2]。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境内东西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错综;中部尤溪河谷斜贯南北。各地海拔差异较大,最高峰大模山海拔1472米,最低处尤溪口码头闽江江面海拔仅31米。尤溪县地貌差异较大,主要有有四大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蛇葡萄有效成分双氢杨梅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建立小白鼠催眠状态模型,观察双氢杨梅素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并用乙醇灌胃观察双氢杨梅素的解酒作用。结果:双氢杨梅素可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潜伏期,缩短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时间,并能明显降低乙醇所致酒醉反应。结论:双氢杨梅素可减弱戊巴比妥钠或乙醇的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肝药酶,促进戊巴比妥钠或乙醇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grossedentata ( Hand.- Mazz.) W. T. Wang的嫩茎叶经传统加工揉制、干燥而成[1] 。该植物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福建等省区 [2 ]。其主要成分为双氢杨梅黄素 ( DIH)和杨梅黄素 ( MYR) [3 ]。DIH具有明显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和高 K+所致的兔胸主动脉条收缩反应及钙拮抗作用 ,且毒性很低[4,5] ,并有祛痰止咳 ,降血脂和保肝等作用 [6] 。 MYR有抗菌、抗癌、止咳、祛痰、利尿等作用 [7]。目前已报道的该药材中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 [8]和分…  相似文献   

10.
藤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茶 ,又名甜婆茶、甜茶藤、田婆茶 ,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 Mazz) W.T.Wang的嫩茎叶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 [1 ] 。我国广西、湖南等省区壮族和瑶族人民常用其茎叶作饮料 [2 ] 。藤茶味甘、淡 ,性凉。主要成分为杨梅树皮素、双氢杨梅树皮素、福建茶素等 [3,4 ]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消肿止痛之功效 [5,6 ] 。主治皮肤癣癞、黄疸型肚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痈疖 [5~ 7] 。近年来 ,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菌、…  相似文献   

11.
<正>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嫩茎叶,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湖南等省,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主治黄疸型肝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痈肿疮疖等[1]。研究[2]发现,藤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含量高达45.52%。已报道的藤茶总黄酮提取方法多是热水提取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用超声提取的报道少见。国内采用正交旋转设计或均匀设计来优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这2种方法采用线性数学模型,具有简便、试验次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叶蛇葡萄Ampelopsis megalo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技术提取分离其化学成分,用UV、1H-NMR、13C-NMR、HSQC及HMBC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Ⅰ)、β-谷甾醇(Ⅲ)、花旗松素(Ⅳ)、杨梅素(Ⅴ)、蛇葡萄素(Ⅵ)、槲皮素(Ⅶ)、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Ⅷ)、杨梅苷(Ⅸ),其中化合物Ⅱ结构待定。结论化合物Ⅰ、Ⅲ~Ⅴ、Ⅶ~Ⅸ等7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山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寻山葡萄(Ampelopsis breuipedunculata(Maxim.)Trautv.)的活性成分及新的药理活性,更好地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法以及4大光谱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出分得的化合物为I杨梅素(Myricetin),Ⅱ木犀革素(Luteolin),Ⅲ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Ⅳ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V 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 为山葡萄的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化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低分化人鼻咽癌细胞(CNE2)在对照组及杨梅素浓度125μg/ml、250μg/ml、500μg/ml不同环境中G1期,S期,G2M期细胞比例,分析黄酮类化合物对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杨梅素影响CNE2细胞的细胞周期,使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结论杨梅素能影响CNE2细胞的细胞周期,诱导CNE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杨梅素(Myricetin)诱导膀胱癌细胞株BIU-87凋亡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加入不同浓度杨梅素干扰,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利用MTT及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杨梅素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凋亡的影响;后用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及caspase-3转录水平的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杨梅素能诱导BIU-87细胞凋亡,并明显抑制survivin的转录和表达,同时对caspase-3有上调作用.结论:杨梅素能诱导膀胱癌细胞BIU-87凋亡,其机制与抑制survivin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是否对顺铂有协同抗乳腺癌效应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MTT法和Annexin V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二氢杨梅素和顺铂处理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二氢杨梅素是否影响MDA-MB-435细胞中SIRT1的表达。运用二氢乙啶(DHE)染色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二氢杨梅素联合顺铂对MDA-MB-435细胞ROS/JNK通路的影响。结果: 顺铂联合二氢杨梅素对MDA-MB-435的细胞活力抑制率(61.5±5.1)和凋亡诱导率(36.8±2.9)显著高于顺铂单治疗组的的细胞活力抑制率(15.2±1.4,P<0.05)和凋亡诱导率(7.6±0.6,P<0.05)。流式细胞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二氢杨梅素处理可显著抑制MDA-MB-435细胞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显著增强顺铂对MDA-MB-435细胞活性氧簇(ROS)的诱导、JNK蛋白的磷酸化和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另外,顺铂+二氢杨梅素+SIRT1组MDA-MB-435的细胞活力抑制率(19.7±1.6)和凋亡诱导率(10.8±0.9)显著低于顺铂联合二氢杨梅素组MDA-MB-435的细胞活力抑制率(61.5±5.1,P<0.05)和凋亡诱导率(36.8±2.9,P<0.05)。结论: 二氢杨梅素通过抑制SIRT1的表达增强顺铂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7.
霉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鉴别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鉴定霉茶及其原植物大叶蛇葡萄中黄酮类成分,测定两者以杨梅素计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杨霉素为对照品,用TLC法鉴定两者中黄酮类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者中以杨霉素计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两者均含杨梅素等黄酮类成分,以杨梅素计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222±1.09%、0.729±0.14%.结论: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胡婕  李辉敏 《九江医学》2009,24(2):86-87,90
葡萄科蛇葡萄属(Ampelopsis Michx)植物约25种,我国境内有15种,自西南、华南至东北广泛分布[1].其中一部分药用植物作为中国的民间药在国内外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国内外专业人员纷纷针对蛇葡萄的成份、药理作用及其发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杨梅素具有抗肿瘤效果的具体机制还未被阐明。目前有研究表明,杨梅素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凋亡是一种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其经典诱导途径主要为:线粒体途径介导凋亡、内质网(ER)应激所介导的凋亡、以及由DNA双链断裂损引起的细胞凋亡。为此,我们想探究杨梅素在诱导SKOV3细胞凋亡中,是否也存在内质网(ER)应激和DNA双链断裂损伤途径所介导的凋亡。方法:采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给予杨梅素进行体外实验。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杨梅素作用于SKOV3细胞后,能够抑制其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结合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和促凋亡转录因子CHOP(C/EBP同源蛋白,GADD153)的表达,发现杨梅素上调了GRP78和CHOP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DNA断裂的标记性物γ-H2AX,发现γ-H2AX也明显上调。结论:杨梅素能诱导SKOV3内质网应激途径和DNA损伤所介导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杨梅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按杨梅素给药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杨梅素组,杨梅素给药浓度分别为0、20、40和60 mg·L-1。MTT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SKOV3细胞核形态变化并计算异常细胞核比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active 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中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浓度杨梅素组SKOV3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t=-12.35,t=-11.42,t=-10.21,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各浓度杨梅素组细胞出现核皱缩等凋亡形态学改变,且细胞中异常细胞核比率高于对照组(t=6.87,t=9.35,t=7.22,P<0.05),高浓度杨梅素组异常细胞核比率高于低、中浓度杨梅素组(t=9.55,t=7.25,P<0.05);随着杨梅素给药浓度的增加,SKOV3细胞中active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各浓度杨梅素组SKOV3细胞中γ-H2AX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5.41,t=3.21,t=6.58,P<0.05)。结论:杨梅素可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DNA双链断裂可能是其促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