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针刀刺激足三里穴对肌痛共病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receptor protein,NLRP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肌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针刀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对应处理。检测各组大鼠Open field行为学以及机械痛敏程度,智能热板仪检测各组大鼠热缩足阈值,应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NLRP3和IL-1β表达量。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针刀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明显改善(P<0.01);与阿米替林组比较,针刀刺激足三里可显著提高大鼠热缩足阈值(P<0.05)。在Open field行为学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及穿格次数比较中,小针刀组大鼠旷场水平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穿格次数有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体NLRP3和IL-1β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小针刀组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针刺足三里可抑制大鼠海马NLRP3的表达,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针刀可以改善利血平导致的肌痛共病抑郁大鼠的病理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海马内NLR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屈伸肌肌张力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观察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KOA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42~72岁,平均61岁;单膝8例,双膝12例。推拿手法:滚法(操作频率120~140次/分)、按揉法、拿法、擦法。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1个疗程结束后测量双侧膝关节股直肌、腘绳肌肌张力,得出500g压力时该点的位移大小(L500g);在治疗前后分别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包括疼痛、僵硬、功能活动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膝治疗后屈伸肌(股直肌和腘绳肌)L500g较治疗前增加,WOMAC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膝治疗后股直肌L500g、腘绳肌L500g改善率与临床疗效改善率呈线性正相关(P〈0.01,r2=0.764)、(P〈0.01,r2=0.533)。结论:推拿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屈伸肌肌张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股薄肌异位寄养后恢复神经再支配的方法。方法取8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400~500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运动神经吻合组和感觉神经吻合组。将右侧股薄肌切取后寄养于左侧股部,对照组:离断的闭孔神经不作处理;运动神经吻合组:离断的闭孔神经与左侧股神经分支吻合;感觉神经吻合组:离断的闭孔神经与左侧隐神经吻合。术后25周观察股薄肌大体形态并测量肌湿重,组织学切片嗜银染色观察神经末梢情况及神经吻合口横断面的结构。结果对照组股薄肌萎缩明显,肌肉色泽苍白,肌湿重为204.0±15.3mg;运动神经吻合组和感觉神经吻合组股薄肌与神经连接佳,萎缩不明显,肌湿重分别为394.8±12.9mg和389.2±13.5m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吻合组的组织学观察可见神经再生轴突弥散生长,无完整的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吻合组再生的神经轴突向肌纤维生长并终于运动终板。结论运动或感觉神经吻合能有效减轻异位寄养的骨骼肌失神经性萎缩,促进神经再支配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小针刀对肌张力增高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P物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骨骼肌受压后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递质(substance P,SP)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内的合成、脊髓中枢端末梢的释放机制,观察小针刀针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股薄肌70kPa受压模型。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压迫组、针刀组。除空白组6只外,其余18只大鼠左侧设为压迫组,右侧设为针刀组,组内分1、2、3d不同组,每组6只。两组同时进行70kPa压强压迫,每天压迫1次,每次2h。同时于造模后对针刀组股薄肌进行小针刀针刺。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股薄肌受压后及针刺后背根神经节和相应脊髓节段内P物质的表达变化。结果:在DRG中,空白组针刀侧阳性反应明显强于对侧,P0.01;针刀1、2d组SP表达整合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较压迫组低,P0.05。在脊髓中,与压迫组比较,针刀1、3d组SP阳性表达area和IOD数值较高,P0.01;2d组两指标则低于对侧。结论:小针刀针刺可明显减低骨骼肌受压后DRG内疼痛物质SP的合成,SP在中枢末梢的释放在短期内(3d)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外阴癌根治术后较大外阴缺损的即刻修复。方法1992年3月~1995年12月,对4例癌肿位于外阴前庭后半区,大癌肿的患者,在行根治术后即刻应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外阴缺损。结果术后外阴切口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1例,为患者合并Ⅱ型糖尿病。术后经3~6年随访,1例术后2年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后1年死于意外事故。余3例患者健在,无癌肿复发及并发症。结论外阴癌根治术后同期应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外阴较大缺损能大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应用缺血后处理的时机.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采用切断患肢全部皮肤、肌肉和神经,保留患肢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通过夹闭和开放股动静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采用测定骨骼肌缺血4 h.再灌注1 h后血清丙二醛(MDA)、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再灌注6 h后骨骼肌的死亡程度来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是否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结果 对骨骼肌缺血4 h再灌注6 h的损伤,再灌注开始后即刻应用30 s缺血、30 s再通,三次循环的缺血后处理对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即有保护作用,不仅减少了骨骼肌再灌注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MPO)和血清氧自由基水平(MDA)水平,而且减少了骨骼肌的死亡程度;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并没有降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区域的MPO和血清MDA水平,也没有降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死亡程度,与直接缺血再灌注组相同,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没有保护作用.结论 骨骼肌缺血后再灌注开始前立刻应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可以减少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死亡程度;缺血后处理应用时机非常重要,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则失去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为16例直肠癌病人,行根治术后,即时经Miles手术建立直肠角,以带血管神经蒂的股薄肌移转替代肛门括约肌,在原位重建肛门,保持了肛门的正常位置和排便自控功能,效果满意。原位重建肛门,恢复了括约肌功能,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总结32例直肠癌根治会阴部造口术后二期股薄肌移植肛门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Williams 5级评分法对重建前后肛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二期股薄肌移植肛门成形术前,32例患者肛门功能均在4级以上[4级28.4%(9/32),5级71.6%(23/32)],二期股薄肌移植肛门成形术后肛门功能明显好转。结论 二期股薄肌移植肛门成形术是直肠癌根治会阴部造口术后有效的肛门重建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小针刀对近端颈神经根受压合并远端神经卡压(上肢周围神经双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近端颈神经根受压合并远端神经卡压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32~73岁,平均48.6岁。左上肢15例,右上肢33例。48例均利用针刀进行治疗,根据术后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分析小针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根据术后症状、体征改善的程度分优、良、中和差4级。本组优22例,良18例,中5例,差3例,共计40例治疗后疗效优良,占83.3%。结论:采用小针刀治疗颈神经根受压合并远端神经卡压的双卡综合征,具有微创、恢复快、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和疗效可靠等优点。正确及时的诊断及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针刀辅助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除去额部、眉间、鼻唇沟等部位皱纹及充填面部凹陷的效果。方法利用自制小针刀,离断真皮与其下方的"纤维粘连",然后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除皱和充填凹陷部位。结果本组共68例。修复面积最大约10cm×8cm,最小约1.5cm×0.5cm。随访45例,随访时间3~18个月,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小针刀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具有操作简单、快捷、价廉、安全、无排异、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是除去额部、眉间、鼻唇沟等部位皱纹及填充面部凹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针刀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11例,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36.2岁(25~46岁),病程2个月~3年,均采用小针刀治疗,在颈部压痛最明显的颈椎横突后结节上用小针刀对前、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作切割和剥离。结果:所有患者均无血肿形成,术后10 min 10例的症状、肌力和感觉明显好转。6个月后随访6例症状消失,肌力、感觉恢复正常,2例有好转,2例无效。4年后仍有7例有效。结论:小针刀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2弛豫时间(T2值)测定在不同时间段去神经骨骼肌退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七组,每组5只,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去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于模型制成后1、24、48 h,1、2、4、6周不同时间段行双侧下肢MR扫描,测量不同时间段腓肠肌的T2值,扫描后分别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去神经肌肉1及24 h各扫描序列上信号均无异常,去神经侧腓肠肌1~24 h的T2值:(31.76±1.23)ms,假手术侧T2值为:(30.65±1.05)ms,T2值与假手术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3.884,P0.05)。48 h后T2图上可显示去神经支配腓肠肌信号轻度增高,T2值为(40.75±1.02)ms;1~2周时肌肉T2值继续升高,6周达高峰(57.04±1.79)ms,T2值时间曲线呈缓慢上升型。假手术侧T2值与48 h的T2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346.903,P0.01);T2值增加与病理上出现肌肉水肿、变性,肌细胞间毛细血管增多,扩张相一致。结论损伤后48 h的T2值测定可早期发现去神经肌肉的异常改变,明显早于肌肉萎缩的形态学改变,T2值随着去神经骨骼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T2值时间曲线可客观反应去神经后肌肉的退变,可作为检侧去神经肌肉异常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铍针松解与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双足负重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和扶他林组(37例)。其中铍针组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87±7.72)岁,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针刀组男11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11±7.07)岁,采用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扶他林乳胶剂组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7.62±8.08)岁,采用扶他林乳胶剂3~5 cm涂抹膝关节疼痛部位,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另取正常人36例为正常组,男1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28±7.55)岁,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重力四格秤测量双足前后四点负重的方法来观察3组患者双足负重情况,测算重心到原点的距离d值,并以d值为观察指标,以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患者脱落,其中铍针组2例、针刀组2例、扶他林组1例。其余10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8~35 d,平均30 d,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与正常组d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d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较治疗前d值均减小。参照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各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及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早中期KOA患者后,治疗后重心更接近原点、负重情况得到改善。四格秤测试KOA患者治疗前后重心的变化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结合小针刀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浅层治疗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存在膝关节内侧间隙局限性疼痛、绞锁、屈曲受限,X线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Ⅱ级,MRI提示为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Ⅲ度)患者56例(56膝),其中男30例(30膝),女26例(26膝),采用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成形加小针刀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判断手术效果。结果:5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末次随访膝关节评分(85.72±5.28)分,较术前(37.24±1.32)分提高(P0.05)。结论:关节镜结合小针刀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浅层治疗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内外侧力学平衡,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阻滞大鼠骨骼肌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ε-nAChR)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法构建表达ε-nAChR的HEK293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七氟醚、异氟醚和罗库溴铵孵育后乙酰胆碱激动ε-nAChR的内向电流,拟合七氟醚、异氟醚和罗库溴铵浓度与ε-nAChR内向电流抑制率的浓度-效应曲线,计算3种药物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5%的浓度(IC5)、25%的浓度(IC25)和50%的浓度(IC50).分别用IC5、IC25和IC50七氟醚和异氟醚孵育重组HEK293细胞,然后加入IC25罗库溴铵共同孵育;用IC25七氟醚和异氟醚孵育重组HEK293细胞,然后用IC5、IC25、IC50罗库溴铵共同孵育;分别计算ε-nAChR内向电流抑制率.结果 IC5、IC25和IC50七氟醚或异氟醚与IC5和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呈协同作用,而与IC50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呈相加作用;IC50七氟醚与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弱于异氟醚,而IC50七氟醚与IC2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强于异氟醚,IC25七氟醚与IC5罗库溴铵抑制ε-nAChR内向电流的效应弱于异氟醚.结论 七氟醚或异氟醚与低浓度罗库溴铵阻滞大鼠骨骼肌ε-tAChR的效应呈协同作用,而与高浓度罗库溴铵的效应呈相加作用;低浓度七氟醚强化罗库溴铵阻滞ε-nAChR的效应弱于异氟醚,而高浓度七氟醚的效应强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腰部软组织张力测定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作为疗效评价客观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以1∶1的比例分为银质针与中药熏蒸组。银质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55岁,平均(45.70±4.15)岁,采用银质针透热治疗;中药熏蒸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7~55岁,平均(43.03±5.86)岁,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力-位移距离(FDD)、能量吸收比(S)的变化,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积分(VAS)、罗兰德-莫里斯功能障碍量表(RMDQ)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银质针组VAS评分分别为4.77±0.78、1.99±1.08、2.55±0.94,中药熏蒸组分别为4.43±0.61、2.48±0.71、3.05±0.86。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银质针组较中药熏蒸组镇痛效果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时银质针组RMDQ分别为13.63±1.96、5.87±2.33、6.53±2.89;中药熏蒸组分别为13.40±2.01、6.90±2.31、9.23±2.87。组间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质针组与中药熏蒸组都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腰痛所引起的功能障碍,银质针的治疗效果更为持久。②治疗后1周及3个月随访时,银质针组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健侧多裂肌的FDD均明显增加(P〈0.05);中药熏蒸组治疗后1周患侧和健侧多裂肌及竖脊肌的FDD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3个月时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银质针组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DD增加更为明显(P〈0.05),而健侧多裂肌及竖脊肌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银质针组患侧及健侧两组肌肉的FDD均明显较高(P〉0.01)。③患侧多裂肌与竖脊肌的FDD差值与VAS及RMDQ差值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7,0.811,0.746、0.625,P值分别为0.015,0.041,0.045、0.017。腰部软组织张力指标改善的变化趋势与症状、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的变化趋势一致,具有相关性。结论:软组织张力的测试可以有效地反映慢性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腰部功能障碍的程度,提高慢性腰痛的疗效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