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黏膜对阿司匹林适应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胃黏膜对阿司匹林的适应性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连续数天经胃管给大鼠灌入酸化阿司区林(acidified aspirin,ASA),计算胃黏膜损伤面积和损伤深度。用RIA法检测胃黏膜组织内EGF的含量。为观察一氧化氮(NO)在胃黏膜对ASA适应性中的 应用ASA前30min经大鼠性静脉分另注入L-精氨酸(Arg)、L-NAME及L-Arg+LNAME,观察胃黏膜损伤面积及深度。结果 初次应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在肝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分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六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给予10%D-半乳糖胺(D-Ga1N)0.6g/kg及大肠杆菌O111B4脂多糖(LPS)0.1mg/kg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分别于给D-GalN前20分钟及后6小时、11小时,精氨酸(Ars)组给子L-Arg0.5g/kg腹腔注射;Arg一硝基精氨酸甲酯(NAME)组给予L-Arg0.5g/kg加L一NAME50mg/kg;NAME组给予L-NAME10mg/kg;地塞米松(Dex)…  相似文献   

5.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哮喘大鼠气道高反应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一氧化氮合成前体L精氨酸(LArg) 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哮喘大鼠气道高反应性中的作用,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卵白蛋白作为致敏原制备哮喘大鼠模型,建立大鼠离体气管环张力的测定方法,并用LArg、LNAME和LArg+ LNAME孵育离体气管环,观察气管环乙酰胆碱浓度反应曲线和最大收缩反应的变化,同时观察去上皮对哮喘大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哮喘大鼠(10 只) 离体气管环经LNAME105 mol/L孵育后对乙酰胆碱的最大收缩反应从孵育前(124±39) mg 上升到(187 ±53) mg,孵育前、后最大收缩反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1),浓度反应曲线上移,而LArg 可以逆转LNAME的作用,单用LArg 2×105 mol/L和LArg103 mol/L孵育气管环,对哮喘大鼠气管环的最大收缩反应和浓度反应曲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去上皮哮喘大鼠气管环的反应性与上皮完整气管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05) ,而LArg、LNAME+ LArg 和LNAME孵育去上  相似文献   

6.
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合成前体降压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研究试图探讨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的降压机制。从实验动物、临床及离体与整体功能上观察其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显示:给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EDRF合成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以及高血压病(EH)患者静脉滴注L-Arg,均能产生明显的降压作用,其大鼠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及内皮素(ET)收缩反应明显减低,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增强,EH患者的心排血量明显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减低,并伴有体内主要的收缩因子ET水平明显下降,EDRF效应产物cGMP明显升高,且尿亚硝酸盐试验阳性。结论:本研究提示L-Arg通过增加体内EDRF的合成释放,产生有效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对缺氧性肺动态高压(HPH)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40只分为四组:对照组(n=10),缺氧组(n=10),缺氧+L-NAME组(n=10),缺年头+L-Arg组(n=10)。通过P50压力传感器测量定四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缺氧+L-Arg组的PAMP显著低于缺氧组(P〈0.05);缺氧组的右室(RV)干重/左室  相似文献   

8.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平衡在哮喘犬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平衡失调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吸入猪蛔虫抗原复制过敏性哮喘犬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五组,即对照组(A组,6只),哮喘组(B组,6只)生理盐水+哮喘组(C组,6只)N^G-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哮喘组(D组,6只)和左旋精氨本-arg)+哮喘组(E组,6只),观察了ET-1和NO对犬气道平滑肌的影响。结果 ET-1使呼  相似文献   

9.
L一精氨酸及L-NAME对大鼠胃粘膜保护因素影响的研究侯晓华,刘劲松,钱伟NO(一氧化氮)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参与体内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1989年发现其与胃粘膜保护功能有关[1]。我们通过NO的前体L-精氨酸(L-Arg)和抑制剂L-NAME对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模型,通过注入N^ω--硝基--L--清氨酸甲酯(L--NAME)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地CHPH的调节作用。方法:Wistar大鼠(n=30)进行1周及2周缺氧,每时程缺氧大鼠按性别、年龄、体重配伍、分至对照组、缺氧组、缺氧+L-NAME组。缺氧采用常压氧舱法(O211%,CO2〈3%),缺氧前腹腔注射L-NAME。在1周及2周缺结束时对肺动脉平均  相似文献   

11.
精氨酸及其衍生物体外血管活性作用评价(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药剂科王峰,吉小莉用L-精氨酸(L-Arg)及L-精氨酸N衍生物N-乙酰精氨酸(N-Ac-Arg)、苯甲酰L-精氨酸(Be-Arg)对正常血压大鼠及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离体动脉血管的舒张...  相似文献   

12.
静滴L—精氨酸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辉  于宏伟 《高血压杂志》1998,6(4):246-248
从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学两方面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通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26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静滴L-Arg,一组静滴生理盐水,观察其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变化,同时检测血中NO、cGM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以探讨其降压机理。结果在L-Arg静注期间,病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增加,总外周阻力(TPR)降低,NO的标志物cGMP升高。而在滴注60'时,随着cGMP浓度的降低,CO、SV、EF也随之降低,而TPR复又回升。E、NE、Nitrite及Nitrate在静滴前后无显著性改变。结论L-Arg通过使cGMP浓度升高,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L-Arg可能抑制血压过低所致的反应性E及NE的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n=19)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6)及低氧+L-Arg组(n=6)。经右心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和右室(RV)/左室+室间隔(LV+S)比值,以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和右室(RV)/左室+室间隔(LV  相似文献   

14.
钙拮抗剂及一氧化氮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和一氧化氮(NO)对肝细胞的作用及钙拮抗剂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方法本文用钙拮抗剂(维拉帕米、汉防己甲素)、NO前体物左旋精氨酸(L-Arg)及NO合成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L-NNA)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肝细胞,用MTT法测定肝细胞增殖。结果L-Arg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肝细胞增殖,LNNA作用相反;维拉帕米抑制肝细胞增殖,汉防己甲素促进肝细胞增殖。结论NO能够促进肝细胞增殖;钙拮抗剂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因其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哮喘发病中Th1和Th2细胞间功能不平衡的原因及调节机制,本组观察了哮喘发作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白细胞介素(IL)4、IL5和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及分泌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体外实验中左旋精氨酸(LArg)及Nω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其的影响。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哮喘组:根据1997年全国哮喘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诊断的10例哮喘发作期患者,男女各5例,平均年龄34岁,均为支气管舒张试验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15%或乙…  相似文献   

16.
L-精氨酸对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将大鼠预先用一氧化氮(NO)的底物L-精氨酸(L-Arg)处理后,用甘油诱导ARF,观察L-Arg对ARF的保护作用并探讨NO产生异常在ARF发生、发展中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170~230g(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药物和试剂 L-精氨酸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1.3 方法 甘油诱导ARF动物模型的制备参照…  相似文献   

17.
观察高脂饲养兔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及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对NE的反应性降低,组织cGMP的含量减少。左旋精氨酸(L-Arg)和硝普钠(SNP)可恢复此反应性,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阻滞剂L-硝基精氨酸(L-NNA)却加重其降低的反应性。提示高脂饲养兔血管环中的一氧化氮(NO)减少,L-Arg及SNP可以逆转之,暗示L-Arg/NO通路障碍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又一机理。  相似文献   

18.
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与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与高血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张大红刘晓平综述燕纯伯吴发琼审校左旋精氨酸(L-Arg)在一氧化氮合酶(NOsynthetase,NOS)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NO)这一生化过程,其英文名称为:L-arginine-NOpath...  相似文献   

19.
人类高血压与内皮功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865年生理学家His首先提出内皮(Endotheli-um)这一概念,其研究历史可概况如下:1976年Vane发现内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前列腺素I2(PGI2),1980年Furchgote首先提出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的概念。1987年Palmer和Lgarro提出EDRF为一氧化氮(NO)样物质,并发现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为NO前体。1993年证明NO的舒张作用由环鸟苷酸(cGMP)介导完成…  相似文献   

20.
左旋精氨酸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家兔MIRI模型,观察L-Arg对血清中和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P)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L-Arg保护组和非保护组比较,血清及心肌NOP明显升高(P<0.05);心肌LDH显著增高(P<0.05),而血清LDH无明显变化;心肌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明显减轻。结论L-Arg通过提高机体一氧化氮水平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