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昏迷患儿预防褥疮,传统方法是勤翻身,受压部位势棉垫、气圈,以减轻局部压力,对于长时间昏迷的患儿,既费时又费神,一旦形成褥疮,可加重病情,继发感染,危及生命,我科近年收住2例动脑昏迷患儿,使用液势预防褥疮,降低体温,效果颇佳,观介绍如下:1;因床资料倒1:患儿,男10个月,住院号11887入院时呈昏迷状态,肛温42℃,即按昏迷常规进行护理,为预防褥疮,降低体温,我们使用冰液垫,配合药物降温,超高热得到及时控制,4日后体温正常,近60日昏迷期中,未发生褥疮。例2:患儿,男,14月,住院号1206i人院时肛温39t,入院2日后…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在老年科预防褥疮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多,随之而来的老年性疾病也在增多,部分老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褥疮是长期卧床老年病人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对老年病人褥疮的预防是老年护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科于2003年10月-2004年10月对卧床病人褥疮的预防进行了循证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褥疮在临床上已是卧床病人的常见合并症.也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让人头痛的问题,因神经外科病人病情相对较重,卧床病人多,病程长,容易出现褥疮.一旦出现褥疮,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创苦,甚至可因感染导致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生命.我科自2005年至今对不同程度的褥疮20余例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包括外院带来的褥疮8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4例).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2006年4月~2007年4月共收治护理了50例长期卧床患者,卧床时间2~13个月,平均卧床时间5个月,50例患者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经过精心护理、治疗,均未发生褥疮、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等护理并发症。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我们着重抓好皮肤、呼吸、口腔、泌尿系的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践证明此措施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因运动障碍、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原因,极易并发褥疮.据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卒中瘫痪患者褥疮发生率为70%[1].长期以来,国内将褥疮的预防重点放在加强基础护理上,对预防褥疮发生缺乏定性定量分析,常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为降低脑卒中瘫痪患者褥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预防褥疮发生的主动性.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褥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神经内科收治长期卧床患者,卧床时间2个月~13个月,平均卧床时间5个月,这些长期卧床患者在经过精心护理、治疗后,均未发生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护理并发症.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我们重点做好皮肤、呼吸道、口腔及泌尿系的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践证明此措施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其发生原因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 ,常见的有 :长期卧床病人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皮肤经常受摩擦、潮湿等物理性刺激 ;全身营养缺乏 ;继发感染等。一旦发生褥疮 ,不仅影响病情给病人增加痛苦 ,甚至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 ,褥疮的预防非常重要。我科自 1998年 1月至今收治并护理老年脑血管疾病 (主要是脑出血、脑梗塞 )患者 5 9例 ,由于重视褥疮的预防 ,精心护理 ,无 1例发生褥疮 ,现总结体会如下 :一、防止局部长期受压 :在形成褥疮的多…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多发生于病史长的中老年糖尿病人和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病人全身血管内膜有病理性改变,合并症多,病情复杂,死亡率高。由于糠尿病病人皮肤修复能力差,创口不易愈合,容易继发感染,因此糖尿病病人褥疮一直是困扰着护士的难题。近6年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人112例,占心脑血管病人784例的7%,其中褥疮发生率占糖尿病病人的24%,共27人次,都是在院外形成的褥疮。我们在对褥疮实施治疗的同时,加强了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人的卫生宣传和护理指导。加强褥疮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其它部位形成褥疮。褥疮的预防糖…  相似文献   

9.
昏迷患儿预防褥疮,传统方法是勤翻身,受压部位垫棉垫、气圈,以减轻局部压力,对于长时间昏迷的患儿,既费时又费神,一旦形成褥疮,可加重病情.继发感染,危及生命,我科近年收住2例乙脑昏迷患儿.使用液垫预防褥疮,降低体温,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所自1997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6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男53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42.9岁。其中男∶女=66∶1。通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95%的患者好转出院。 1 一般护理 肝硬化腹水病人轻者应限制活动,重者绝对卧床休息。对于长期卧床病人应预防褥疮发生,经常更换体位,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按摩受压部位(乳液或红花酒精)。观察病人的神志及是否有扑翼样震颤,  相似文献   

11.
褥疮为身体任何部位骨隆起处常时间过度受压迫,局部皮肤发生坏死及溃疡。褥疮发生的重要因素是局部过度受压,常见于截瘫、大面积烧伤、深度昏迷、长时间全身麻醉、石膏绷带包扎过紧的病人,此外还有慢性消耗、营养不良、长期卧床不起者。我们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法,避免了褥疮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艳其 《内科》2009,4(1):160-160
临床上用气圈垫于骨骼突出部位下,可减轻或避免长期卧床病人(尤其是极度消瘦者)局部受压,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能有效预防骨骼突出部位发生褥疮,对形成褥疮者可促进褥疮愈合。气圈充气费力又费时,我们采用两种改进的气圈充气方法,省时省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骨折所致的外伤性截瘫,在日常生活中和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由于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褥疮,影响治疗及预后。我们2002~2004年共收治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截瘫病人22例,在住院期间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谭莉娟 《内科》2009,4(5):832-833
便秘是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疾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脑血管病发病后常出现偏瘫、意识障碍、失语、吞咽困难等,患者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当便秘发生时.昏迷患者有躁动不安、消化不良、粪结石形成等表现,清醒患者可出现腹胀、暖气、食欲减退、排便困难等不适。如用力排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加重病情,甚至诱发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针对脑血管意外卧床病人从多方面总结和分析预防及护理便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褥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以慢性长期卧床、中风、脊髓损伤及老年病人及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时更易发生,使用红外线配合九维他对32例褥疮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 将96例脑梗死卧床病人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瘫痪肢体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加弹性压力袜套等预防措施。结果 预防组深静脉血栓发生1例,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4,P〈0.01)。结论 及时预防可基本控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肺栓塞对脑梗死卧床病人的致命威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病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复苏病人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亚低温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只进行心肺复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亚低温以及冰毯冰帽全身降温治疗方法。评价两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测定血糖、血乳酸水平,观察并发症,评价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亚低温治疗组GCS评分、血糖、血乳酸水平、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方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神经外科老年昏迷患者由于卧床、抵抗力差、排痰不畅等原因,肺部感染较难控制,肺炎是他们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本文探讨神经外科老年昏迷患者并发肺炎的特点及其诊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自1997年至2002年共收治并发肺炎的老年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无针对西尼罗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轻症患者呈自限性经过,但脑炎患者需积极治疗,常用措施如下。(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对病人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注意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吸氧,防止发生褥疮。注意精神、意识、生命体征以及瞳孔的变化。给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保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脑外伤22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入院时GCS评分:3~4分5例,5~6分7例,7~8分14例。入院体温37~38℃6例,38~39℃13例,39℃以上7例。气管切开15例。所有患者行全身冰毯降温。 降温疗法:降温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降温和局部降温。头部降温通常难以使脑降至亚低温水平,而全身降温方法比较可靠。患者躺在降温冰毯上,通过体表散热使中心体温的脑温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