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人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及培养的方法,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分离培养人胚MSCs,取第4代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CD44、CD34、CD45表达。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含量和不同作用时间的IGF-I对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MSCs呈现成纤维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SCs阳性表达CD44,阴性表达CD34,CD4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IGF-I使S+G2+M期细胞数增加,占细胞总数(29.9±2.3)%(t=10.4,P<0.01)。1μg/LIGF-I促MSCs增殖作用不明显,10μg/LIGF-I即可促MSCs增殖,IGF-I含量为100μg/L时,其促增殖作用达最大值,吸光度为2.95。而当IGF-I含量大于100μg/L时,促细胞增殖作用反而下降;时效关系显示,IGF-I第1天发挥促增殖作用,第5天促增殖作用达高峰,维持时间可达7d。结论:外源性IGF-I能促进MSCs增殖,为实现MSCs体外快速扩增提供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人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及培养的方法,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分离培养人胚MSCs,取第4代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CD44、CD34、CD45表达。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含量和不同作用时间的IGF-Ⅰ对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MSCs呈现成纤维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SCs阳性表达CD44,阴性表达CD34,CD4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IGF-Ⅰ使S+G2+M期细胞数增加,占细胞总数(29.9&;#177;2.3)%(t=10.4,P&;lt;0.01)。1μg/LIGF-Ⅰ促MSCs增殖作用不明显,10M/LIGF-Ⅰ即可促MSCs增殖,IGF-Ⅰ含量为100μg/L时,其促增殖作用达最大值,吸光度为2.95。而当IGF-Ⅰ含量大于100μg/L时,促细胞增殖作用反而下降;时效关系显示,IGF-Ⅰ第1天发挥促增殖作用,第5天促增殖作用达高峰,维持时间可达7d。结论:外源性IGF-Ⅰ能促进MSCs增殖,为实现MSCs体外快速扩增提供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培养小型猪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观察不同浓度地黄低聚糖(RGOs)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及贴壁法从小型猪腹股沟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SCs,流式细胞仪检测ASCs表面抗原CD29、CD31、CD34、CD44、CD45、CD90、CD105、HLA-DR的表达,CCK-8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GOs(0g/L、0.001g/L、0.01g/L、0.1g/L、1g/L、10g/L)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第4代ASCs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105表达呈阳性,CD31、CD34、CD45、HLA-DR表达呈阴性。RGOs在0.01~1 g/L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的小型猪ASCs具有促增殖作用(P<0.05),最佳浓度为0.1 g/L。结论一定浓度的RGOs对体外培养的小型猪ASCs具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
陶艳玲  张颢 《临床荟萃》2008,23(23):1695-1697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向成骨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从足月儿脐血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表面及抗原细胞周期;1.0×10-8mol/L地塞米松,2.0×10-4mol/L抗坏血酸,7.0×10-3mol/Lβ-磷酸甘油的IMDM培养基对MSCs进行诱导向脂肪细胞分化,von-Kossa染色鉴定。结果成功建立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及培养扩增的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贴壁细胞均表达CD105、CD29和CD44,不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34、CD45和内皮细胞表型CD31;经脂肪培养液诱导后细胞间可见黑色矿化物沉积阳性。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并能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方法:采用Ficoll-paque(1.077 g/m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直接贴壁分离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20?S/DMEM培养,培养至48 h换液并将其上清加入另一培养皿继续培养.观察2个时期细胞贴壁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时期细胞.结果:密度梯度法分离来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可观察12 h即可见少量细胞贴壁生长,绝大部分MSCs在96 h内完成贴壁,经传代纯化第1、2个48 h贴壁细胞均可培养出形态呈较均一长梭形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D44 细胞比例占7.1%、CD34 占28.9%,而在第1个48 h贴壁细胞CD44 、CD34 比例分别占47.2%、6.7%;而第2个48 h贴壁细胞CD44 、CD34 分别占53.3%、4.6%.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体外分离培养,贴壁细胞稳定表达MSCs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6.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表型鉴定与标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表型鉴定和标记的方法,为临床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心、肝、脑等器官急性衰竭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股骨、胫骨和腓骨,用冲洗法冲出骨髓,用直接贴壁法分离纯化MSCs,体外扩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对培养的MSCs进行鉴定,并检测第3代MSCs的细胞周期。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MSCs 72h内可见有少量贴壁细胞,7d左右达到汇合。免疫细胞化学示,MSCs CD29、CD44、CD73、CD105、CD166表达阳性,而CD14、CD34、CD45表达阴性。流式细胞仪示,CD14阳性率为0.19%、CD29为64.36%、CD34为0.17%、CT44为86.73%、CD45为0.18%、CD73为90、21%、CD105为74.25%、CD166为54.60%。细胞周期显示,第3代MSCs约有90%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 MSCs在体外很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DAPI标记MSCs敏感性好,标记效率高,可作为标记细胞的一种有效手段,MSCs体外培养成功为细胞移植治疗急危重症器官衰竭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的方法,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建立稳定的MSCs体外培养扩增体系。方法:取正常成人骨髓,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后,进行倒置显微镜观察,测定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培养扩增获取的成人骨髓MSCs形态均一,增殖能力强。所获得细胞CD44表达阳性,CD19、CD15、CD45、CD34、CD38、CD4、CD8表达阴性。结论: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可获取骨髓黏附细胞中一组独特的细胞群,具有MSCs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析其生物学特性;5-氮胞苷(5-Azacytidine,5-aza)定向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采用体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用含有5-aza(1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第二代MSCs24h,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诱导4周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onnexin 43和TroponinⅠ的表达。【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形态主要为纺锤形和长梭形,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表达为阳性,CD34、CD45表达为阴性;经5-aza诱导后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特异蛋白Connexin 43和TroponinⅠ。【结论】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体外经5-aza诱导可以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MSCs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绿荧光蛋白(GFP)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a)与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膜材料复合培养,为后续种子细胞.基因-支架材料-神经营养因子复合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脊髓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 GFP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GFP)转染的rMSCs-GFP按8000个细胞/cm2与PLGA膜材料复合培养,以普通培养板上的rMSC-GFP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噻唑蓝法测定每天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PLGA膜材料上第3天rMSCs-GFP的细胞周期,用FTTC标记的抗体CD34、CD90和用PE标记的抗CD44、CD106、CD45、CD11b对在膜材料上培养的第3天rMSCs-GFP进行流式细胞鉴定.结果 rMSCs-GFP在PLGA膜上贴壁生长,绝大多数MSCs可见绿色荧光,为成纤维细胞样形态,散在分布,第3天时细胞增多,开始变为多角形,第7天时细胞基本铺满膜,多为多角形和短梭形,与普通培养板上细胞相似,细胞的生长增殖在PLGA膜上与培养板上大致相同,细胞周期也大致相同[G1期细胞占89.7%,132期细胞占3.3%,S期细胞占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在PLGA膜上高表达CDg0(99.48%)、CD44(95.25%)、CDl06(77.12%).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脊髓组织工程适宜的种子细胞,重组GFP的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的后的MSCs与PLGA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进一步复合方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脊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绿荧光蛋白(GFP)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a)与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膜材料复合培养,为后续种子细胞.基因-支架材料-神经营养因子复合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脊髓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 GFP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GFP)转染的rMSCs-GFP按8000个细胞/cm2与PLGA膜材料复合培养,以普通培养板上的rMSC-GFP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噻唑蓝法测定每天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PLGA膜材料上第3天rMSCs-GFP的细胞周期,用FTTC标记的抗体CD34、CD90和用PE标记的抗CD44、CD106、CD45、CD11b对在膜材料上培养的第3天rMSCs-GFP进行流式细胞鉴定.结果 rMSCs-GFP在PLGA膜上贴壁生长,绝大多数MSCs可见绿色荧光,为成纤维细胞样形态,散在分布,第3天时细胞增多,开始变为多角形,第7天时细胞基本铺满膜,多为多角形和短梭形,与普通培养板上细胞相似,细胞的生长增殖在PLGA膜上与培养板上大致相同,细胞周期也大致相同[G1期细胞占89.7%,132期细胞占3.3%,S期细胞占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在PLGA膜上高表达CDg0(99.48%)、CD44(95.25%)、CDl06(77.12%).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脊髓组织工程适宜的种子细胞,重组GFP的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的后的MSCs与PLGA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进一步复合方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脊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 bFGF)对培养兔纤维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培养 1月龄新西兰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以 1, 10, 100 μ g/L的 bFGF作用细胞 , 以四氮甲基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在 10 μ g/L bFGF作用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亚时相分析. 结果在 1~ 100 μ g/L范围内 bFGF对培养纤维软骨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10 μ g/L bFGF即可有显著效果.实验组细胞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DNA合成前期 (G1期 ), DNA合成期 (S期 )和分裂前期及分裂期 (G2M)的时间分别为 14.58, 12.30, 11.43 h,对照组分别为 22.77, 17.90, 20.62 h. 结论 bFGF对培养的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能缩短纤维软骨细胞 DNA合成 G1期及 G2M期,从而缩短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绿荧光蛋白(GFP)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a)与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膜材料复合培养,为后续种子细胞.基因-支架材料-神经营养因子复合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脊髓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 GFP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GFP)转染的rMSCs-GFP按8000个细胞/cm2与PLGA膜材料复合培养,以普通培养板上的rMSC-GFP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噻唑蓝法测定每天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PLGA膜材料上第3天rMSCs-GFP的细胞周期,用FTTC标记的抗体CD34、CD90和用PE标记的抗CD44、CD106、CD45、CD11b对在膜材料上培养的第3天rMSCs-GFP进行流式细胞鉴定.结果 rMSCs-GFP在PLGA膜上贴壁生长,绝大多数MSCs可见绿色荧光,为成纤维细胞样形态,散在分布,第3天时细胞增多,开始变为多角形,第7天时细胞基本铺满膜,多为多角形和短梭形,与普通培养板上细胞相似,细胞的生长增殖在PLGA膜上与培养板上大致相同,细胞周期也大致相同[G1期细胞占89.7%,132期细胞占3.3%,S期细胞占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在PLGA膜上高表达CDg0(99.48%)、CD44(95.25%)、CDl06(77.12%).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脊髓组织工程适宜的种子细胞,重组GFP的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的后的MSCs与PLGA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进一步复合方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脊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优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体外获取及培养增殖的方法并鉴定;观察兔角膜内皮细胞(cornea endothelial cells,CEC)与hUCMSCs共培养后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用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s免疫表型:将CEC分别与hUCMSCs、兔角膜基质细胞在Transwell体系中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采用酶消化法能有效分离纯化hUCMSCs.接种24 h,贴壁细胞形态多为长梭形、多边形或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大小均一.流式细胞仪分析第3代细胞均表达CD29、CD44、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CD34、CD45和HLA-DR.与空白对照组CEC周期比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与基质细胞组角膜内皮细胞S期细胞比例增加.G1期细胞比例下降,干细胞组增加幅度高于基质细胞组.干细胞组角膜内皮细胞S期细胞比例比空白对照组的平均增加近17%,增殖能力显著提高.结论:经鉴定用酶消化法体外能成功分离培养出hUCMSCs,将其与CEC共培养能促进CEC增殖.  相似文献   

14.
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离培养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et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fMSCs),分析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如形态特征、增殖特性、细胞表型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核型分析等,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胎儿骨髓MSCs,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考察各代细胞形态、生长、表面标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核型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等.结果:在扩增过程中,MSCs的增殖能力随着代数增加而降低.在扩增至第3代时,MSCs表现出较高的纯度,表达CD29、CD44、CD105、CD166,不表达CD34、CD45.10代之前核型未发生变异,仍具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其仍具有干细胞特性.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10代以前的细胞生长性状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等临床应用的良好对象.  相似文献   

15.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软骨组织工程寻求一种新的种子细胞来源,对从人骨髓中所分离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进行鉴定. 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表面标志物( CD29,CD44,CD14,CD34,CD45)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细胞表面抗原抗 CD29,CD44抗体为阳性,抗 CD14,CD34,CD45抗体为阴性. 结论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人 MSCs鉴定结果可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获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鼠仔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并进行鉴定。方法取周龄大鼠骨髓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DMEM(含20%胎牛血清)培养、传代,碱性磷酸酶和苏丹Ⅳ染色,流式细胞仪测MSCs表面标志CD44和CD45。结果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苏丹Ⅳ染色阴性,CD44、CD45表达甚微。结论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未分化的具有较强增殖能力的细胞,可认为是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7.
背景:自体软骨细胞来源困难是束缚软骨细胞移植和软骨工程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诱导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如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成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是一种对肢体和软骨的形成及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生长因子。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是否能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和医学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于2003-03/1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因健康原因需终止妊娠的4~6月龄水囊引产的胚胎。方法:采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培养人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D44,CD71,CD34,CD45表达;在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100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内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等方法判断诱导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表达软骨基质的能力。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检测细胞CD34,CD44,CD45的表达,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鉴定。通过观测诱导后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分泌蛋白多糖能力的变化判断其是否向软骨细胞分化。结果:①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现成纤维细胞形态。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鉴定: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细胞均一性较好,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阳性表达CD44,阴性表达CD34,CD45,说明分离获得的细胞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③光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加入软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共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逐渐变圆,15d后可见部分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突起短,呈现软骨细胞的特征。④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细胞在培养后第15天约72.5%的细胞可见棕黄色的颗粒分布于胞浆内,呈弱阳性或较强阳性。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15天的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为阴性。⑤蛋白多糖含量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共培养组培养15d后,细胞内蛋白多糖含量为(8.92±0.91)μg/L,高于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2.56±0.26)μg/L,P<0.05],但低于软骨细胞组[(13.69±1.51)μg/L,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的方法,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建立稳定的MSCs体外培养扩增体系。方法取正常成人骨髓5ml,用Pereoll分离液(密度1.073g/ml)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以2×10^5个细胞/cm^2的密度接种于含10%新生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经培养、扩增后,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MTT法测定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胞周期的检测,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培养扩增获取的成人骨髓MSCs形态均一,为梭形或纺锤形的成纤维细胞样外观,生长曲线示其增殖能力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有90%以上的细胞处于G0/G1期,表面标记物中CD44表达阳性,而造血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7、CD13、CD14、CD15、CD19、CD22、CD33、CD34、CD45和与移植排斥发生密切相关的HLA—DR表迭阴性。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细胞器发达。结论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可获取骨髓粘附细胞中一组独特的细胞群,具有MSCs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方法,观察MSCs体外生长特征。方法取小鼠胫骨和股骨,取出骨髓细胞,用1.073g/ml的Per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培养皿培养、换液除去非贴壁细胞,获得MSCs,通过传代对MSCs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3代MSCs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结果 新分离的MSCs呈小圆形,形态规整。培养传代后,细胞大小均匀,形态较一致,多为梭形。P1、P2、P3代MSCs生长曲线均呈S型。P3代MSCs 75.27%的细胞处于G0-G1期。P3代MSCs CD44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8.71%,CD34表达阴性。结论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在含15%FBS的DMEM-LG培养基中培养MSCs,可获得稳定生长的昆明小鼠MSCs。培养的MSCs细胞系性状稳定,表型稳定均一,适于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两步培养法分离培养人孕中期羊水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观察羊水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 采用改进的两步培养法分离和培养人羊水MSCs,以β-巯基乙醇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并使用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人羊水MSCs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和传代出人羊水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羊水MSCs表达CD44、CD29、CD105,不表达CD45、CD34、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免疫荧光法和RT-PCR检测表明,部分人羊水MSCs表达转录因子Oct-4.两步培养法羊水MSCs集落形成率[(15.0±2.3)%]和Oct-4阳性细胞率[(1.2±0.3)%]均高于一步法[分别为(10.0±1.8)%,(0.9±0.2)%,P均<0.05].羊水MSCs经β-巯基乙醇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伸出突起并呈神经球样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显示(54.76±3.65)%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时(36.28±4.27)%的细胞表达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结论 人羊水中存在MSCs,两步培养法是一种高效、简便、实用而且不干扰常规产前诊断程序的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利用β-巯基乙醇和适宜的培养液可使羊水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