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杜正顺  陈其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333-2334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要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本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发病年龄32岁。肿瘤形态学特征为瘤细胞中等大小,呈卵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略嗜酸性,呈细颗粒状,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巢团和片块状,并可见器官样、栅栏状或菊形团结构,部分区域巢状周围有纤细的纤维血管间质。细胞间界限欠清楚,个别核仁明显,核分裂象5~8个/10 HPF。免疫组化ER、PR、CgA、CK7均阳性,40%肿瘤细胞呈Ki-67阳性。结论:乳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与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细胞形态学相似。其组织学起源支持乳腺干细胞来源学说。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一例骨原发性小细胞性恶性肿瘤,经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提示为骨内原发性小细胞癌,属于骨的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本文还讨论了此瘤与尤文氏(Ewing’s)瘤的关系。它可能是尤文氏瘤的一种特殊亚型,建议将尤文氏瘤分为三个亚型:(1)经典的尤文氏瘤;(2)神经内分泌瘤或称小细胞癌,(3)神经母细胞瘤。本文还讨论了骨的小细胞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3.
夏天  程蓉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S):50-50,67,F0003
目的探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应用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对1例黑色素性神经鞘瘤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学形态主要由多边形上皮样和梭形细胞混合而成。组织化学Fontana阳性。免疫组化S-100、HMB-45、Vim阳性,Ⅳ型胶原和Laminin可显示肿瘤周围基膜物质。结论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少见,病理诊断应结合其病史、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等综合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应用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对1例黑色素性神经鞘瘤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学形态主要由多边形上皮样和梭形细胞混合而成。组织化学Fontana阳性。免疫组化S-100、HMB-45、Vim阳性,Ⅳ型胶原和Laminin可显示肿瘤周围基膜物质。结论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少见,病理诊断应结合其病史、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等综合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学上肿瘤富于细胞,瘤细胞排列成片状和乳头状。乳头中央为宽阔的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被覆一层或几层肿瘤细胞,部分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可见灶性坏死。瘤细胞呈上皮样,细胞界限清楚,胞质空淡或淡嗜伊红,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颗粒状,核仁小,核分裂像高达10个/10HPF。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K、NSE,CK18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0%,而GFAP、CgA、Syn、S-100蛋白阴性。结论: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组织学最显著特征是肿瘤呈上皮样生长模式,光镜下不易与乳头状室管膜瘤、脉络丛肿瘤及转移性乳头状癌等鉴别,应用免疫组化标记可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N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5例NTC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随访及献复习.结果 瘤组织呈弥漫性或片团状浸润,瘤细胞体积小,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分裂象多见,每例均有坏死.2例可见菊形团样构.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K、低分子量CK(358H11),5例瘤细胞均表达CgA、Syn及NSE.电镜观察到菊形团样结构及神经内分泌颗粒.5例NTC中2例为典型类癌,3例方小细胞癌,2例伴鳞癌分化,1例伴腺癌分化.结论 宫颈NTC的组织形态类似于肺的NTC,除典型类癌外,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诊断宫神经内分泌癌必须两项以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或电镜观察到神经内分泌颗粒.病理诊断应与子宫颈内膜闷质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小细胞型低分化鳞癌等鉴别.免疫组化及电镜对这些肿瘤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例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1)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结果 3例患者平均年龄5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包块,生长较快,伴有发热、触痛。3例均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其组织学特点是瘤细胞弥漫性分布,细胞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厚,可见核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20、CD79a弥漫阳性,CD45、CK均阴性。结论乳腺恶性淋巴瘤十分少见,确诊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该病需要和浸润性小叶癌、小细胞癌、淋巴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假淋巴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8.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pPNET,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2例pPNET均发生于软组织,以局部肿块就诊,光镜下瘤组织主要由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纤维组织分隔成结节状,可形成Homer-Wright菊形团,免疫组化染色CD99强阳性及至少1项神经性标记阳性。结论pPNET是来源于神经外胚叶组织的小细胞恶性肿瘤,组织学成分复杂多样,需与多种良恶性肿瘤鉴别,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MALT-ML)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肺MALT-ML患者的穿刺组织及支气管镜刷检物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比分析。结果:4例肺MALT-ML患者中,细胞学诊断提示3例淋巴瘤,1例疑为小细胞未分化癌,MALT-ML不能排除;组织学提示4例患者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瘤细胞CD20、CD79 a为阳性,CD3、CD5、CD10、CD45RO、Ckpan、EMA为阴性。结论:肺部MALT-ML极其少见,鉴别诊断十分困难。细针穿刺、支气管刷检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技术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可得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宫颈小细胞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显示为3种不同分化的细胞区域,小细胞区肿瘤细胞小而圆,胞质少,核染色质深,核仁不明显,分裂相活跃,可见坏死,肿瘤细胞呈片状浸润;合并鳞癌及腺癌分化。免疫组化:小细胞癌CK、NSE和Syn(+),CgA和LCA(-);腺癌CEA(+)。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应与宫颈的小细胞鳞状细胞癌、淋巴瘤、肺转移性小细胞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宫内膜间质肉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1.
胡碧清 《吉林医学》2012,33(31):6727-6729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在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意义和作为小细胞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方法:收集内镜活检或经皮肺肿物穿刺确诊病例:小细胞肺癌(SCLC)66例(其中2例为复合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50例(肺腺癌20例,肺鳞癌2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的病理资料、蜡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56的表达。结果:在50例NSCLC组织中45例呈阴性表达,5例呈弱阳性表达,在66例SCLC组织中,60例呈阳性表达,且33例呈强阳性表达。CD56在SCLC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具有高度显著差异性。结论:CD56对SCLC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能是小细胞癌组织的理想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纤维支气管刷片细胞病理学诊断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玲莎  沈菁  劳明 《广西医学》2005,27(8):1144-1146
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及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和组织学分型。方法205例肺癌及94例肺良性疾病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同时进行刷片细胞学及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诊断肺癌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1.0%、97.9%、86.3%;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学诊断肺癌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5、9%、100%、90.3%,与细胞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符合率为95.1%、96.0%,与单检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仍有97.9%。细胞学组织分型符合率依次为鳞癌97.3%,未分化癌96.7%,腺癌82.4%。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查是一种诊断肺癌的可靠方法,对组织分型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与组织活检病理学联检可明显提高术前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B细胞型淋巴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及文献复习。结果:镜下幼稚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组成,部分像小淋巴细胞,散在转化的中心母细胞及浆样细胞和成熟的浆细胞。瘤细胞浸润肺泡壁和支气管上皮形成淋巴上皮病变,并见反应性淋巴滤泡及瘤细胞侵蚀生发中心(滤泡植入)。免疫组化:CD20(+),CD5(-),CD45RO(-),CD10(-),CyclinD1(-),Cytoker-atin上皮(+),CD21(+)。结论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学检测,应与肺假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恶性小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小细胞肿瘤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以提高恶性小细胞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恶性小细胞肿瘤,观察其对检测标记的反应。结果 26例中小细胞癌占6例,HE特点为核染色质密集,染色很深,核仁不明显,多伴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CK、EMA具有明显特异性。结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6例,LCA均为阳性,1例CK部分阳性,其余标记均为有性。滑膜肉瘤4例,Vim、EMA阳性,部分瘤细胞(小多边形细胞)CK阳性。血管外皮瘤3例,部分瘤细胞SMA阳性。横纹肌肉瘤2例,MG、MSA阳性。Ewing肉瘤2例,Vim、CD99(Mic2)阳性。小细胞骨肉瘤-Ewing瘤样型1例,Vim阳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NSE、CHG-A阳性。恶性间皮瘤1例,CEA阳性。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大部分小细胞恶性肿瘤有较明显的特异性,尤其对小细胞癌与间叶源性小细胞肿瘤间的鉴别。但间叶源性和/或起源未定的小细胞肿瘤间仅凭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尚难以准确诊断,还需仔细寻找HE形态特点,结合组织化学、电镜检查,必须时做遗传学和基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6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比较两组的肿瘤位置、强化、形态、支气管闭塞和肺不张、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大血管受侵情况等。结果小细胞肺癌多为中央型,肿瘤与支气管长轴平行,晚期发生支气管闭塞合并肺不张,而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即可发生阻塞性改变;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者融合、大血管受侵犯发生率高。结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有一些特征性区别.可作出倾向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黏液样肉瘤(primary pulmonary myxoid sarcoma,PPM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因CT偶然发现右肺下叶实性占位行右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检见肿瘤呈多结节状,瘤细胞排列成网状、条索状,间质富于黏液样基质。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波形蛋白弥漫强阳性,S-100及上皮膜抗原局灶阳性而诊断为PPMS。结论:PPMS是一种罕见的肺软组织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发生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尤文肉瘤断裂区域1基因相关易位检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p53抗体、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35例肺癌患者、20例健康人和3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的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P<0.01),且不同病理类型肺癌4种标志物的水平呈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以及与同时发生的输卵管腺癌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例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并输卵管腺癌患者通过其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者为老年女性,57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进行性腹胀。手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卵巢。大体肿块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切开呈蜂房状或海绵样,见多个小的腔隙,质软。光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瘤细胞呈弥散性、巢片状、岛状及梁状排列。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较少,部分呈嗜酸性,有小片状坏死,核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侵入同侧输卵管壁内,输卵管腔内及管壁肌层内见中分化腺癌组织。免疫组化:卵巢肿瘤细胞弥散阳性表达CgA、CD56、Syn、NSE、Ck-pan、EMA;灶性阳性表达CK20、CK7;不表达CD99、vim、S-100、TTF-1、α-inhibin、CA125。结论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是一种组织起源不明的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多数患者在1年内死亡,手术后辅以化疗及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本例患者同时发生的输卵管腺癌为一种重复癌。  相似文献   

19.
章再军 《吉林医学》2012,33(8):1578-1580
目的:探讨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M)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对7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M),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形态学和组织结构特点的观察。结果:肿瘤组织结构上出现束状、巢状、腺泡状、腺样,形态学上出现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横纹肌样细胞、巨细胞、小细胞;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S-100、HMB45、Melan-A阳性,Syn阳性1例,CgA阳性1例,其中1例Ki-67阳性细胞数达10%,CK、LCA、CD68、SMA、CD21、CD34均阴性。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学复杂多样,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更是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