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沼地区垸外钉螺可通过涵闸引水向垸内扩散已被公认,但对湖洲血吸虫尾蚴能否如此扩散的报告甚少。为此,我们于1990年4~8月,在我市鼎城区洞庭乡沙河口闸地段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了解涵闸类型、座落位置、闸底高程,记录气温、水位、水温、流速等。1.2 调查与涵闸连接的闸外湖洲和闸内沟渠的钉螺分布,垸外采用20m×20m机械抽样,垸内5m设框加环境抽样调查。垸内沟渠的有螺段面,用五氯酚钠铲草药浸加喷洒药杀2次,使之成为无螺区。1.3 水体感染性测定:在垸外闸口上游200m范围内和垸内沟渠距闸口100,1000,2000,4000m处各  相似文献   

2.
江洲乡小渡口村秋渍后,垸内钉螺扩散的主要原因是渍水对钉螺的扩散起了桥梁作用;扩散的方向、距离与垸内地形环境及渍水的水流动力学有关;扩散的面积与钉螺密度与雨水持续时间及水渍日数呈正相关。提出了垸内螺情监测中的查螺范围和查螺季节及渍水对沟坡钉螺双梯形构成。  相似文献   

3.
安乡县地处洞庭湖西北部,长江水系的淞滋河中支、东支,藕池河西支,虎渡河及澧水流经境内,将全县分割成安凝、安保、安造、安昌、安化5个大垸。沿堤建有排灌涵闸194座。涵闸引洪灌溉可随洪水带大量的钉螺入垸内,并沿着水系自行扩散,致使垸内钉螺面积迅速扩大,血吸虫病疫情日趋严重。1988年5月我们对该县涵闸扩散钉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调查方法我们和县血防办预防队一道制订统一调查标准和表格,结合查阅历史资料,逐座涵闸进行现场调查。凡是灌溉或排灌兼用型涵闸其外或上游为有螺洲滩,在其内相通的沟渠1000m内发现有钉螺分布的,确定为己造成钉螺扩散的涵闸;1000m以内未发现钉螺分布,即确定为能扩散钉螺尚未造成扩散事实的涵闸。  相似文献   

4.
临澧县原有钉螺面积3068667m~2,分布于8个乡(镇)。1970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90年春季钉螺面积又回升到587333m~2,分布于5个乡(镇)。为了摸清基本消灭地区螺情回升的原因。我们于1990年秋季对位于该县中部、澧水下游北岸的合口镇进行了一次螺情调查。1 调查方法1.1 查阅全镇历史螺情资料,并逐村访问干部、群众,了解历史有螺地点和现在可疑有螺地带,结合现有园田化沟渠,绘制出查螺图、明确查螺范围、地点。1.2 沟渠、堰塘每5m查1框,特殊环境增加查螺框数,草滩、溪流采用5m设框设线;个别复杂地形进行全面搜查。各种方法查获的钉螺分框装袋,带回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湖沼地区洲垸型疫区血吸虫病的防制对策,1985~1992年在安福乡南阳村采用单一人畜同步化疗进行了8年纵向观察,结果如下。1 试点概况.该点位于安乡县西北部,淞滋河中支中下游以东,属湖沼型洲垸型封闭型疫区,临村堤长2km,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249户,1028人,呈线型沿大堤100m内居住,有耕地面积157万m~2,其中旱地74万m~2,水田83万m~2。1970年基本消灭境内钉螺。1984年发现垸内2条抗旱渠有钉螺分布,面积3.33万m~2,活螺平均密度0.003只/0.11m~2,无阳性钉螺。垸外湖洲面积39.73万m~2,由宽5m深2m常年积水打挖带与大堤自然隔开,洲面高程33~36m(吴淞),受一级水位影响,全洲水淹日数8年在31  相似文献   

6.
1988年起,南洞庭湖区的湘阴县弓管子外洲,在防洪大堤外侧约800m处修建低于防汛水位2.5m的矮埂、形成沿防洪大堤的、长条状的矮围蓄水区,使333.5万m~2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年连续水淹8个月以上,3年消灭了钉螺,形成了永久性安全隔离带,解除了沿线居民的感染威胁。围内精养水产,洪水期在埂上拦网防止鱼群散失。养鱼年纯收入由1989年的450元/万m~2上升至1992年的2700元/万m~2。矮埂还可防浪保护防洪大堤;蓄水可为垸内提供安全自流灌溉水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涵闸防螺设施的防螺效果,我们根据室内钉螺饲养的食性,于1991年6月在西湖农场三角堤电排垸内的防螺设施内,前后两次采用牛奶葡萄糖浸布进行了诱螺观察,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牛奶葡萄糖浸布.口服葡萄糖粉、全脂乳粉、清水,按1:2:30的比例调匀,配成牛奶葡萄糖溶液。然后将普通医用纱布浸入溶液内,以充分浸透为度。1.2 幼螺.室内人工繁殖,螺旋4~5旋。1.3 防螺设施.防螺设施分为4部分,即引水涵管、导洪渠、钉螺过滤沉淀池、缓流滞螺池。诱螺观察选在导洪渠和钉螺过滤沉淀池内进行。导洪渠上接引水涵管出口,且呈倒梯形,底宽5.59m,面宽  相似文献   

8.
俞文美  王金荣 《疾病监测》2007,22(6):370-372
目的 分析浙江省嘉兴市1995-2005年血吸虫病流行传播阻断后疫情监测结果,了解本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潜在趋势,为水网型血吸虫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统计、分析1995年以来全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结果 钉螺监测:11年累计查螺面积115 695 590m2,从1996年起在5县(市)区内连续10年查出143有螺点,有螺面积497 590 m2,解剖镜检活螺45 73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传染源监测:11年累计血清免疫学查病752 211人,阳性18 034人,阳性者做粪检9485人,均为阴性;疑似患者血检6921人,阳性者做粪检1189人,结果3例阳性(急性血吸病虫2例、慢性血吸病虫1例),均为外来疫区流动人员.结论 血吸病虫防治成果巩固,但螺情回升,外来输入传染源存在,应警惕局部流行的危险性.应重点做好螺情和外来疫区流动人员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朱素娟  徐卫民  杨洋  金行一  王衡 《疾病监测》2007,22(11):754-756
目的 掌握杭州市达到血吸虫病阻断标准后疫情状况,为制定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浙江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监测巩固技术方案,开展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监测.结果 病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新感染的病人、病畜,共发现输入性病例12例;螺情监测累计查螺面积117 853 218 m2,解剖钉螺15 436只,灭螺面积152 110 m2,未查到阳性钉螺.结论 杭州市血吸虫病疫情稳定,无内源性病例,但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部分县区存在钉螺,存在疫情回升的隐患.应加强对未经环境改造的历史螺区及其延伸环境查灭螺和对来自疫区流动人员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西湖镇属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1954年12月首次在该地发现活钉螺,最高密度达102只/0.11m~2,1958年底垸内查不到活螺,1959年后,由于种种原因,螺情监测欠详,导致部分地区的残存钉螺再次孳生。1983年,省、地联合调查组及本站业务人员在该镇内先后发现有螺单元9处,面积21.3万m~2,钉螺密度最高为13只/0.11m~2,我们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再次在较短时间内消灭了钉螺。1 灭螺方法1.1 土埋灭螺.选择镇区人口密度高、人员接触疫水机会较多的有螺单元,以先铲草药杀灭螺后,再取无螺土填平进行土埋灭螺,有的在填平土上建房屋,达到彻底消灭钉螺,此法灭螺处理4处,面积为4.49万m~2。1.2 开新填旧、清淤灭螺.血防专业人员根据螺情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垸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主要沿防洪大堤外侧呈带状分布,一般宽约500m,是人群和家畜遭受感染的主要疫源地。以往一般采用纯消耗性的药物灭螺方法以降低春季的水体感染性,但收效甚微,且花费多,还严重污染环境。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洞庭湖区消除易感地带感染威胁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3种主要类型易感地带通过水利建设和生产措施,改变其环境,建立预防血吸虫感染的安全隔离带,显著地降低了试区血吸虫病流行程度。1 试区概况1.1 弓管子矮埂蓄水拦网养鱼试区.湘阴县弓管子位于南洞庭湖南岸,地势低洼平坦,为大面积湖泊草滩易感地带。垸内为洞庭乡酬圹村。1988年冬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浙江省嘉兴市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标准后的监测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 每年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查螺法对历史有螺区实行普查、轮查和重点环境抽查,设监测点打捞漂浮物,采用自制细网兜捞刮法对来自外省市船只船体和停靠点查螺等输入性钉螺监测;采用血清学间接血凝试验(IHA)、环卵沉淀试验(COP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对当地遗漏传染源,外来输入性传染源和凝似患者进行筛检,阳性者粪检追查。 结果 在5个县(市、区)62个乡镇(次)67个村(次)查到417个有钉螺条块,面积793.2 km2,捕获并解剖钉螺781 649只,无感染性螺。血清学查病989 783人(次),阳性22 089人,阳性率2.23%,粪检追查到输入性病例4例,无本地病例。 结论 本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存在残存钉螺和输入性病例,流行潜在因素存在。今后监测的重点是对未经环境改造的历史螺区,特别是20年内有螺环境的周围和城市化征迁土地后仍能孳生钉螺环境的查螺;对往返于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员的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3.
湖沼地区,主要指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波阳湖、太湖等地区。湖沼地区按地形可分为湖汊、洲滩、垸(读音同“院”,湖南、湖北省在湖泊地带挡水用的堤圩)内三个类型。湖汊与洲滩型的钉螺,主要分布在冬季枯水位线及夏季洪水位线之间的一定高程的芦、草滩范围内。在一年中被水淹2~4个月的滩地,钉螺密度较高,与有螺滩地相连的河沟、塘、废田也常有螺。水淹在8个月以上以及洪水淹不到的地带,一般无螺。垸内型的钉螺主要分布在其内湖边、荒地、沟渠和田边。湖沼地区有螺面积宽广,约占全国有螺面积90%,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1995-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机环结合查螺法实行普查、轮查、设监测点等方法查螺;用血清学方法对当地遗漏传染源以及外来流动人员、外来的耕牛(菜牛)开展查病.结果 在4个县区38个村查到226个有钉螺条块(次),面积50.46104 m2,捕获并解剖钉螺57 620只,无阳性钉螺.查病74万人,查到输入病例3例,当地无病例.结论 本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存在残存钉螺.今后监测的重点应为未经环境改造的历史螺区及其延伸环境、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员以及医疗单位收治的疑似病例.  相似文献   

15.
汉寿县沅南水利会在沅南垸周文庙乡龙王村的防洪堤外洲滩上,用挖泥船吹填,修筑护堤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我们在1991年4月至1992年11月对平台的灭螺和控制血吸虫病情效果进行了现场观察。1 内容与方法1.1 现场选择1.1.1 观察现场:周文庙乡龙王村防洪堤外的平台,是分两期用挖泥船吹填而成的。吹填前,在距堤26m(平均宽)处,人工修筑长1026m,高6m,面宽1m的围堰,吹填和围堰共用土方17.8万m~3。平台长1000m,平台面高程35m,原地面高程27.9~32.4m,面积2.6万m~2。1991年4月竣工。平台段为灭螺效果和控制血吸虫病情观察现场。  相似文献   

16.
湘西古丈县为斯氏肺吸虫病流行区,过去调查已证实第一中间宿主有拟钉螺、小豆螺、中国秋吉螺,最近又先后发现有格来德拟钉螺(Triculagredleri Kang,sp.nov.)和有齿秋吉螺[Aki-yoshia(Saganoa) odonta Kang,sp.nov.],报告如下: 栖息环境:检获阳性螺的溪沟海拔450~460m,年平均水温15℃左右,pH6.2~7.0,水流缓慢,终  相似文献   

17.
朱培华  徐惠庆 《疾病监测》2012,27(8):650-653
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和流行现状,为制定浙江省水网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每年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螺情、常住居民、流动人员和耕牛病情等情况进行监测,纵向观察、分析水网型地区疫情变化趋势。 结果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08-2011年累计查螺面积261 050 m2,2009年发现复现螺点,活螺密度0.44只/框,活螺率100%,有螺框出现率为8.8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本地居民血吸虫病间接血凝试验监测平均阳性率为2.27%。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79,P0.005)。全区开展输入性传染源监测,2009年查出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患者1例。 结论 监测区2008-2011年间有钉螺复现,外来输入传染源存在,警惕局部流行的危险存在。应重点做好螺情和外来疫区流动人员的监测工作,巩固已经取得的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8.
钉螺的扩散是当前血防工作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我省大量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钉螺不仅局部扩散严重,而且还有远距离的成群扩散,尤其是江、河、湖滩(俗称“三滩”)的芦苇地区,是钉螺扩散的源头,造成许多新淤洲滩形成有螺区,并使一些已经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地区疫情回升。一、钉螺是怎样扩散的? 钉螺属腮螺类,水陆两栖,其扩散的方式很多,可归纳为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两类,但主要是借助其它力量被动扩散。 1.钉螺自身仰游水面随水扩散:洪水期,水下钉螺(尤其是幼螺)顺植物向上爬漂浮于水面,随水漂  相似文献   

19.
我省江湖沿岸的多数流行区,目前尚无法完全消灭钉螺,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来逐步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为了科学地制定防制对策,我们研制了“血吸虫病疫情预测咨询系统”,可以在IBM-286型计算机上快速模拟流行区的疫情,预测防治措施的效果,比较多种组合方案,为选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目标和相应措施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方法。本文以一个中等程度疫情的流行村为代表进行了模似研究,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 代表村的疫情特征.洲垸型疫区,垸内无螺,湖洲易感地带宽1000m,活螺平均密度5.1只/0.11m~2,易感地带高程海拔28.0~30.0m(吴淞),查水位资料该地常年易感水位有123天/年。  相似文献   

20.
调整中心村血吸虫病防制对策后,打破了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连续5年徘徊在15%左右的局面。居民感染率下降了70%以上,已无新感染和急性感染发生。垸内已无活螺孳生。垸外水体感染性也明显降低。表明1992年实施的封闭涵闸扩大化疗等防制措施,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