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综述ICU患者不同部位黏膜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现状、分期、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以供临床实践及进一步研究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归纳ICU患者黏膜压力性损伤在不同部位的发生现状、特征与护理。结果 黏膜压力性损伤在ICU发生率较高,目前临床多关注于口腔和鼻部,对消化道、气道及尿道关注有限。黏膜压力性损伤在不同的ICU人群和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预防护理措施也不尽相同。结论 ICU患者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不容忽视,而对其的临床关注和相关研究仍十分有限,亟需进一步研究来完善各部位黏膜压力性损伤的监测方案,开发科学的分级系统,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和集束化的预防策略等,从而降低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ICU患者难免性压力性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建立个体化预测ICU患者难免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78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难免性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3.4.0软件建立ICU患者难免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进行模型验证,并应用ROC曲线探索列线图模型对ICU患者难免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预测效率。结果共纳入难免性压力性损伤组患者72例,非压力性损伤组患者206例。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全身性水肿、糖尿病、偏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评分、大小便失禁是影响ICU患者难免性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的C-index为0.82,95%CI(0.78,0.89),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稳定性;ROC曲线显示,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5%CI(0.77,0.89),与列线图结论一致。结论 ICU患者难免性压力性损伤的列线图风险模型稳定性、预测准确性良好,可作为预测ICU患者发生难免性压力性损伤的一种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流灌注指标与Braden量表预测在ICU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120例ICU患者,分为压力性损伤组和无压力性损伤组各60例,采用自拟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因素调查问卷对两组一般资料、血流灌注指标、具体症状进行调查,采用Braden量表评估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比较两组血流灌注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与Braden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压力性损伤组MAP、DBP、SBP指标水平均低于无压力性损伤组(P0.01),压力性损伤发生的轻度风险、中度风险、重度风险评分均低于无压力性损伤组(P0.01),Braden量表风险性平均分低于无压力性损伤组(P0.01)。结论:ICU相关护理人员,可通过监测血流灌注指标水平的变化及Braden量表评分结果,对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可相应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和严重程度与传统的压力性损伤有较大区别,其发生机制被认为是器械本身的持续压力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在患者本身方面,与传统的压力性损伤有较多相似之处,而医疗器械使用的时间、数量和种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工具.在预防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实践上,不仅要遵循指南,也要参考厂家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今后ICU护士可进行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大样本临床调研,为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和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CU患者头面部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ICU患者210例,根据头面部是否发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分为发生组(n=50)和未发生组(n=160)。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210例研究对象中有50例患者发生了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2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水肿、俯卧位、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Ⅱ、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是ICU患者头面部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预测头面部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回归方程:Logit(P)=12.399+2.153×水肿+2.217×俯卧位+0.541×APACHEⅡ评分+0.342×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列线图模型AUC=0.945(95%CI:0.926~0.964),提示模型区分度较好;校正曲线显示模型校准度较好;Hosmer-Lemeshow检验(χ2=3.063,P=0.930)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ICU患者头面部器械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对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基本情况、预测模型的比较分析及对未来的启示。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通过评估和筛选高危人群,为医护人员的早期干预、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以期为我国临床护理工作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ICU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8个ICU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纳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0~0.904。模型纳入的预测因子主要集中在年龄、大便性状、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血氧饱和度水平。结论:目前ICU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临床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人员应构建大样本、多中心的预测模型,以期为我国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对 2018年10月-2019年3月ICU患者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情况和产生的原因。结果 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9.63%,其中可见的粘膜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83%;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发生在上肢和头颈部,以1期和2期为主;ICU引起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心电监护仪、保护性约束、氧饱和度探头、和经口气管插管。结论 通过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现状调查,总结其引起主要因素,为ICU护士预防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软件提取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和gCLUTO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 504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共1 239篇,英文文献265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89篇文献,包括中文文献38篇(42.70%)、英文文献51篇(57.30%)。该领域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纳入的文献发表于63种期刊,其中中文期刊25种,英文期刊38种。纳入文献的合著率为91.01%。有基金支持的文献共45篇(50.56%)。研究主要涉及的人群包括ICU患者、手术患者以及老年患者。中文文献共提取98个主题词,英文文献共提取主题词59个。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分为4组:Braden评分、预测、压力性损伤、预测模型。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分为4组:ICU(重症监护病房)、Pressure ulcers(压力性损伤)、nomogrand(列线图) and machine learn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ICU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建立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抽取2017年1—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ICU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采用自制调查表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分别用H-L偏差度检验和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偏差度和区分度。结果 本次研究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6.4%。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糖尿病、乳酸、有创机械通气、性别为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为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依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H-L检验:χ2=4.561,P=0.683)和区分度(AUC=0.886,95%CI:0.749~0.970)。结论 本次研究整合了压力性损伤的7项影响因素,依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依据个体在列线图中各个危险因素的不同水平指导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从而有效预防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Purpos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 small percentage of ICU patients have prolonged length of stay (LoS) and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resource use. Therefore,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longed stay patients can improve unit efficiency. In this study, we performe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 of ICU LoS.Materials and methodsWe searched MEDLINE, Embase and Scopus databases from inception to November 2018. The searching process focused on papers presenting risk factors of ICU LoS.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studies reporting appropriate statistics.ResultsFrom 6906 citations, 113 met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and were reviewed.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six factors from 28 papers and concluded that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ypomagnesemia, delirium, and malnutrition tend to have longer stay, and that age and gender were not significant factors.ConclusionsThis work suggested a list of risk factor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rediction models for ICU LoS, as follows: severity score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ypomagnesemia, delirium, malnutrition, infection, trauma, red blood cells, and PaO2:FiO2. Our findings can be used by prediction models to improve their predictive capacity of prolonged stay patients, assisting in resource alloc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actions, and benchmarking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无创正压通气(NPPV)患者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鼻面部压力性损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ICU收治的行NPPV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0例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压力性损伤组)与179例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未发生压力性损伤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ICU行NPPV患者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调查发现,189例NPPV患者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10(5.29%)例,其中1期8(4.23%)例,2期2(1.06%)例。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高龄、上机形式、面部皮肤潮湿高热、强迫体位及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NPPV发生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龄、上机形式、面部皮肤潮湿高热、强迫体位及患者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ICU的NPPV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应对保护措施,预防和降低NPPV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癌症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及未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聚焦癌症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提取适用人群、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模型构建的方法学、预测因子及性能等信息。 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涉及23个模型,研究人群集中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癌症患者3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发生率为8.2%~19.0%。模型构建的方法多样,但预测性能总体表现欠佳。合并症、肿瘤分期、住院时长、年龄和术后并发症是预测癌症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重要因子。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关注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高危因素,选择性能优良的工具指导临床实践。未来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预测性能佳、可操作性强的模型,并进行广泛的外部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吸气肌训练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机械通气患者吸气肌训练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共1 0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训练后最大吸气压[WMD=7.98,95%CI(7.22,8.73),P<0.001]、训练前后最大吸气压差值[WMD=5.76,95%CI(4.23,7.29),P<0.001]、动脉氧分压[WMD=9.55,95%CI(4.00,15.10),P<0.001]和动脉血氧饱和度[WMD=2.00,95%CI(1.15,2.85),P<0.001];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SMD=-0.33,95%CI(-0.52,-0.14),P<0.001]、脱机时间[SMD=-1.00,95%CI(-1.51,-0.48),P<0.001]和ICU住院时间[WMD=-3.46,95%CI(-5.36,-1.56),P<0.001];并降低病死率[RR=0.55,95%CI(0.33,0.91),P=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最大吸气压,提高呼吸肌肌力与耐力,改善患者氧合状态,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主导执行每日唤醒,观察组由管床医师依据患者病情决定唤醒时机,护士具体执行。观察两组镇静剂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情绪、心率、血压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非计划拔管发生。结论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ICU患儿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ICU患儿谵妄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ICU患儿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发生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检验预测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10月在长沙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转入ICU的304例患者进行调查,并于患者转出ICU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时患者是否发生PICS分为发生PICS组(n=103)和未发生PICS组(n=201),筛选PICS的危险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采用Bootstrap自助法重抽样1 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最终构建的模型为:Logit P=0.722×性别+0.903×年龄+0.968×心理弹性得分+1.073×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0.706×手术时长+0.797×入住ICU时长-3.212。预测模型的ROC下面积为0.817,灵敏度为59.2%,特异度为85.6%。Bootstrap自助法进行内部验证的结果显示,C指数为0.804,提示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PICS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有助于预测PICS的发生,为今后相关干预措施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ICU转出患者心理障碍风险预测工具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ICU转出患者心理障碍风险预测工具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1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  相似文献   

19.
魏丽丽  韩斌如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765-1770
目的 分析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活动方案在神经系统重症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依从性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15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活动方案;选取2018年10月—12月收治的神经系统重症疾病机械通气患者14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试验组的安全性及依从性,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运动前(5 min、10 min),运动中(5 min、10 min)以及运动后(5 min、10 min)颅内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依从性为98.1%,对照组的依从性为7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整体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CU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神经系统重症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活动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依从性,能够改善患者的恢复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贵州省ICU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自行编制的“ICU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贵州省67所医院的I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知识、信念、行为3个维度,共38个条目。结果 共调查392名ICU护理人员,问卷总分为(85.92±13.65)分,其中知识维度为(13.42±2.54)分,态度维度为(40.86±7.41)分,行为维度为(31.65±7.3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学习过相关文献、医院等级、年龄、性别是ICU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ICU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知识与态度较好,但行动力与执行力不足,应重点加强ICU护理人员,尤其是基层ICU护理人员对口渴相关知识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干预行为的内驱动力,进一步提升临床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