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路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患者发生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某三级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尿路造口术的1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分为并发症组(50例)和非并发症组(119例),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并选取2021年1-12月的54例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结果 建模组术后3个月内造口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9.6%(50/169),验证组为31.5%(17/54)。最终纳入模型的预测变量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5(OR=0.101)、BMI 18.5~24(OR=0.134)、是否放化疗(OR=5.531)、造口定位(OR=3.853)、造口部位(OR=5.788)、造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OR=5.211)、造口自护能力(OR=56.296)。Hosmer-Lemeshow检验P=0.77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1,约登指数为0.81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及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Up To Date、BMJ、JBI、RNAO、GIN、NICE、NGC、SIGN、WOCN、PubMed、Web of Science、医脉通、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SinoMe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关于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及护理的相关证据。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6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最后汇总9个方面,共21条证据。结论 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在证据转化过程中应结合临床实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饮食类型对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eristomal moisture-associated skin damage, PMASD)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行肠造口术患者362例。根据患者饮食类型分为普食、软食、半流质、流质4组,定期随访所有患者至术后3个月。采用统一的PMASD评定表和肠造口患者调查表收集结局变量和其他预测变量资料,采用R软件的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饮食类型对PMASD的预测效能并纳入其他预测变量进行校正。结果:共329例患者完成随访,发生PMASD 141例(42.8%),其中普食组37例(26.2%)、软食组48例(34.1%)、半流质组56例(39.7%)。软食及半流质在校正前后均为独立预测因子,校正后OR值分别为6.30(95%CI 3.31~12.32,P0.001)和8.99(95%CI 4.47~18.81,P0.001),模型校正前后的拟合效果均良好,AUC分别为0.767(95%CI 0.718~0.815)和0.845(95%CI 0.804~0.886)。结论:饮食类型是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普食相比,软食和半流质会增加PMASD风险且半流质风险高于软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eristomalMoistureAssociatedSkinDamage,PMASD)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早期预防PMASD的发生发展,并采取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12月于杭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接受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3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者联合面对面访问、电话及云平台对患者进行调查、随访,并由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结合询问情况及患者或照护者上传的照片诊断有无发生PMASD。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预防性回肠造口PMASD影响因素。结果 :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PMASD发生率为36.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造口处手术伤口、坐位时造口周围皮肤褶皱、更换照护者、造口袋类型、造口袋更换周期是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发生PMASD的影响因素。结论 :预防性回肠造口PMASD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造口伤口和周围皮肤褶皱、造口产品等方面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指导,积极鼓励患者提高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以预防PMASD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索、评价并汇总成人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eristomal Moisture-Associated SkinDamage,PMASD)患者自我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的健康指导和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遵循循证医学“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全面地检索国内外PMASD患者自我管理证据的相关文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9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评价和资料的提取,并结合专业人员意见,汇总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包括指南5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5篇、系统评价2篇。从学习相关知识、造口自我管理、饮食自我管理、自我监测、心理调节方面汇总了26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成人PMASD患者自我管理相关证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针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宣教、指导及评估方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地规范成人PMAS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索国内外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汇总,为制订科学合理的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关于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最佳临床实践信息手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标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由2名经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支持1篇、指南3篇、标准1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3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定位、评估、清洗、肠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与使用、肠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健康教育与随访6个方面的20条推荐意见。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证据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儿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危险因素与预防。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肠造口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造口周围皮肤损伤40例。收集其年龄、疾病原因等病历资料,通过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肠造口患儿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口回缩、合并其他并发症、主要照顾者护理能力差、水样粪便、未按时电话随访是肠造口患儿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造口患儿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与造口回缩、并发症、主要照顾者护理能力、粪便类型、电话随访等有关,应据此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肠造口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皮肤损伤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 96 例肠造口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和DET肠造口皮肤评估工具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病人造口周围皮肤DET总分平均值为(5.93±3.94)分,属于中等程度的损伤。90.63% 的肠造口病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其中中等程度的损害占36.46%,其次是重度损害占32.29%、轻度损害占21.88%。肠造口病人 NRS 2002 营养风险筛查总分为(3.96±1.32)分,其中86.46%有营养风险,需要进行营养支持,并结合临床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肠造口病人NRS 2002 营养风险筛查总得分和DET皮肤损伤总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 r=0.926,P<0.01) 。结论:肠造口周围皮肤和营养状况都较差,医护人员需增加随访次数,定期对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以提高造口护理能力和营养支持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Miles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探索减少Miles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110例门诊随访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出现造口周围皮肤损伤62例,对每例患者发生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明确可能影响Miles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Miles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56.36%;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Miles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相关的因素有6个,患者排泄物刺激、造口袋过敏、更换造口袋操作不当、潜在皮肤疾病、过度刷洗/擦皮肤、对造口护理知识不熟悉等是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结论 选用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和粘贴方法,详细指导患者及家属造口护理知识与技能,可明显降低Miles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比较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行负压伤口治疗期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特征及预后,为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行负压伤口治疗患者39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在连云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创面修复病房行负压伤口治疗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完成了预期的负压伤口治疗和个体化标准湿性疗法的随访治疗与观察3个月。负压治疗期间以患者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次要指标为发生时间、皮肤损伤的愈合时间、负压治疗14 d伤口面积和深度缩小率,以及随访3个月的伤口治愈率与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无脱落,两组负压伤口治疗期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7.95%(7/39)和22.50%(9/40),发生时间为(3.86±1.57) d和(3.33±1.12) d,愈合时间为(5.14±1.77) d和(5.44±1.13)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负压伤口治疗14 d伤口面积和深度缩小率、随访3个月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也均接近(P>0.05)。结论在门诊或住院实施负压治疗的患者均有较高的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囊填堵联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肠造口4级粪水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气囊填堵肠造口收集管理粪水后,再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外喷相结合的方法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肤粉护理。结果治疗后第1天两组效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囊导尿管填堵联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应用于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护理,能有效促进粪水性皮炎的愈合,可尝试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认知衰弱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筛查模型。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老年科收治的386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训练集,根据是否发生认知衰弱分为认知衰弱组(n=123)和非认知衰弱组(n=263)。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COPD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筛查模型。于2021年4月—7月选取同一所医院住院的158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训练集认知衰弱发生率为31.9%,验证集为35.4%。年龄、是否每天进行智力活动、是否多病共存、病程、肺功能分级、PaCO2是老年COPD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风险筛查模型内部验证中,Hosmer-Lemeshowχ2检验P=0.328,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3,约登指数为0.481,灵敏度为0.764,特异度为0.703。外部验证中,Hosmer-Lemeshowχ2检验P=0.468,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diarrhea,ENAD)的危险因素,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2021年5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且行肠内营养的537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重共线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NAD的危险因素。再将数据按6:4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基于训练组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ENAD风险预测模型,对危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绘制部分依赖图,分析危险因素的变化对ENAD发生风险的影响。对验证组数据进行混淆矩阵分析,采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 ENAD发生率为38.73%,经单因素分析、多重共线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后初步确定9个危险因素,其中重要性排序前5位的危险因素为口服钾制剂天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平均每日肠内营养量、禁食天数、白蛋白浓度≤35 g/L。验证组中,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率76.27%,灵敏度70.73%,特异度79.7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0.638~0.827)。 结论 该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可为护理人员制订个性化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0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610例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406例)和验证组(204例)。依据肠道准备质量,将建模组患者分为肠道准备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肠道准备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 χ2检验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BMI≥24、合并便秘、合并糖尿病、有结直肠手术史、首次进行结肠镜检查是老年患者肠道准备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应的风险评分依次为2、2、3、2、5、4分,评分≥8分为高风险人群。建模组检验结果显示,Hosmer-Lemeshow χ2=8.969,P=0.25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17(P<0.001),灵敏度为50.89%,特异度为79.59%。验证组检验结果显示,Hosmer-Lemeshow χ2=4.188,P=0.84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0(P<0.001),灵敏度为48.38%,特异度为81.69%,正确率为71.57%。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评估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失败的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致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破损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肠造口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肠造口周围皮肤破损11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经济支持情况、有无造口袋过敏、造口袋位置是否规范、是否过度擦洗皮肤、存在排泄物,造口袋更换是否及时、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是否有潜在皮肤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造口周围皮肤破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操作不规范、排泄物的污染及造口袋过敏等为导致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生破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肠造口患者极易发生造口周围皮肤破损,加重病情,诱发或加重感染,因此,必须明确导致皮肤破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皮肤破损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并应用于临床,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市某三级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264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将术后低体温组116例和非低体温组148例的各项危险因子进行对比,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于2018年1月—12月纳入132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 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建模组为43.93%(116/264),验证组为41.66%(55/132);最终进入预测模型的因子分别为:基础体温(OR=0.296)、手术类型(OR=1.457)、室温(OR=0.521)和麻醉时间(OR=1.009)。H-L检验P=0.123,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1,约登指数为0.867,灵敏度为0.600,特异度为0.867,实际应用的正确率为79.54%。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筛选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两种皮肤保护方法对预防负压伤口治疗相关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纳入具有负压伤口治疗适应证的慢性伤口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6例。试验组采用防漏膏封堵伤口周围皮肤保护法,对照组采用多聚合物无痛皮肤保护膜涂抹法,两组均干预14 d后,使用标准的湿性治疗随访至愈合或3个月。评价指标:负压治疗期间伤口周围皮肤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负压治疗过程中的漏气报警和皮肤浸渍频次、伤口面积、深度缩小率及随访3个月末的伤口治愈率与愈合时间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 共脱落6例,试验组在负压治疗期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漏气报警和皮肤浸渍频次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负压治疗14 d的伤口面积缩小率大于对照组(P<0.05),深度缩小率两组接近(P>0.05)。随访期末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时间接近(P>0.05)。结论 两种皮肤保护法对预防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均有一定效果,防漏膏保护法效果更优,在确保负压治疗顺利进行,改善伤口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慢性伤口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10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43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建模组和验证组.将建模组发生术中低体温患者(407例)和未发生术中低体温患者(323例)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