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益脑通络胶囊配合西药对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并与单纯应用西药者比较。方法:脑卒中患者452例为1999-06/2002-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随机分为补肾益脑通络组270例和对照组182例,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钠和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补肾益脑通络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补肾益脑通络胶囊(人参、何首乌、菖蒲、水蛭、川芎等组成,每粒0.5g)6粒/次,3次/d,15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做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均获参与者知情同意。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386例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补肾益脑通络组治疗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②血脂结果:补肾益脑通络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88&;#177;0.45),(5.25&;#177;0.67)mmol/L,t=6.49;(1.52&;#177;0.32),(1.86&;#177;0.50)mmol/L,t=8.14,P均〈0.001]。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但补肾益脑通络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9.01&;#177;8.16,16.10&;#177;9.86,t=7.7l,P〈0.001)。结论:补肾益脑通络胶囊与西药配合应用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多项指标,可以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电针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方法:①选择2004—08/2005—10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入院距发病时间3-24h,经CT及MRI明确诊断,出血量〈40mL;均对治疗方案和检测指标知情同意。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和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②对照组仅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电针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G6805—2A)治疗2个疗程,针刺以头针为主(选穴以水沟、太阳、百汇、风府、哑门、上星为主),体针为辅(取穴上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中渚;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风市、昆仑),均取患侧。电针参数疏密波,留针20~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间隔3d后进行下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分45分,神经功能缺损轻度0-15分,中度16-30分,重度31-45分)。疗效判定:基本恢复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显效率(%)=(基本恢复患者数+显著进步患者数)/患者总数~100%。按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提供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酶联免疫分析测定盒说明书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④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和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④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53%,X^2=4.800,P〈0.05)。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19.6&;#177;7.8),(18.8&;#177;6.7)分,P〉0.05],治疗2和4周后明显降低[治疗组:(15.8&;#177;6.2),(11.5&;#177;3.5)分;对照组:(16.6&;#177;6.4),(13.6&;#177;4.4)分,F=46.352,22.547,P〈0.01,0.05]。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0458,P〈0.05)。⑧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治疗组治疗2和4周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4.5&;#177;4.2),(12.6&;#177;3.),(19.7&;#177;6-3)分,F=67.56,P〈0.011;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2和4周后治疗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14.5&;#177;4.2),(12.6&;#177;3.5)分;对照组(17.3&;#177;4.6),(14.8&;#177;3.7)分,t=2.4621,2.3659,P〈0.05]。结论:电针可以降低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背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性分子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正常全血中含量很少,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含量增高,元活苏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此有关?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元活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并与复方丹参的治疗效果比较。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3—10乎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90-42岁,平均(69&;#177;11)岁。对照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85—37岁,平均(68&;#177;10)岁。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吸氧、降压、脱水、抗凝等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用药14d.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共14d和元活苏20mL+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14d。①入院时和治疗3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越好)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入院时(时间窗24—72h)以及治疗后3周分别抽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法分析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析两者水平及元活苏干预后神经功能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①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14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79.95&;#177;18.64)分,(59.65&;#177;19.87)分;对照组:(74.66&;#177;15.88)分,(61.25&;#177;18.68)分,(t=2.678-4.351,P〈0.01)1;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②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22.12&;#177;9.52)μg/L,(50.41&;#177;22.35)μg/L;(1.05&;#177;0.24)μg/L,(1.62&;#177;0.50)μg/L;对照组:(26.66&;#177;8.22)μg/L1(48.63&;#177;21.54)μg/L;(1.35&;#177;0.44)μg/L,(1.66&;#177;0.48)μg/L,(t=2.678-4.351,P〈0.001)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结论:元活苏能显著能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1-11-27/2004-09-30在安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连续入院,年龄>60岁的老年脑卒中患者54例为观察对象,将其按脑梗死和脑出血分层后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急性期(病后21d内,病情稳定48h)至病后6个月进行规范连续的康复治疗,分别在神经内科病房、康复科病房和社区或家庭进行,内容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所有患者在入组和6个月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0-45分,0-15分为轻度缺损,31-45分为重度缺损)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共10项,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综合评定量表(18项,每项评分1-6分,6分为完全独立,1分为完全依赖或无法进行测试,总分108分)评估综合功能,采用WHOQOL-BREF中文版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5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功能综合评定量表得分: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无差异(43.93&;#177;14.67,5241&;#177;1892,P〉0.05),6个月后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4.93&;#177;10.95,84.41&;#177;18.81,t=2.51,P〈0.05)。②WHOQOL-BREF中文版评分: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无差异(58.07&;#177;12.20,59.30&;#177;12.70,P〉0.05),6个月后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9.89&;#177;9.37,70.63&;#177;10.39,t=3.44,P〈0.05)。③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无差异(18.59&;#177;11.96,25.74&;#177;14.32,P〉0.05)。6个月后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8.85&;#177;16.57,68.33&;#177;20.89。t=2.27,P〈0.05)。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无差异(27.30&;#177;5.06,24.93&;#177;6.63,P〉0.05),6个月后康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0.63&;#177;6.63,14.70&;#177;6.54,t=2.05,P〈0.05)。⑤未发现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论:神经内科、康复科、社区及家庭连续规范化的综合康复模式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4周末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为4,4&;#177;1,9分及59.3&;#177;6.0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为6.9&;#177;2.4分及37,8&;#177;4.2分,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卒中昏迷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变化对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评估的敏感性能。方法:以2004—01/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昏迷患者和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人院后即刻、对照组在清晨空腹时抽静脉血,以放免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患者的意识状态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进行评分,并应用直线相关法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治疗15d后,应用功能独立性评测(共18项,总分126分,108-126分为独立;72-107分轻度依赖;54-71分为中度依赖;36-53分重度依赖;18-35分为完全依赖)法评估功能恢复程度;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共11项,满分432分:〉90分者为A级,智力正常;70~89分者为B级,智力低于平常;〈69分者为C级,智力缺损)评估智力;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共9项,总分45分,其中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为重型)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10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卒中昏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9.8&;#177;6.7),(3.6&;#177;2.1)μg/L,t=20.9,P〈0.001];脑出血患者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32.3&;#177;2.3),(27.7&;#177;3.5)μg/U,t=6.85,P〈0.0110②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90,P〈0.001)。⑧日常生活能力测评结果:功能独立性评测得分越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越低。④智力测评结果:A,B,C级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分别为(18.1&;#177;3.1),(25.4&;#177;1.8)和(33.7&;#177;2.9)m。⑤神经功能缺损测评结果:轻、中、重型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分别为(19.7&;#177;2.1),(28.3&;#177;1.7)和(36.4&;#177;1.2)μg/L。结论:脑卒中昏迷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升高,是判断脑损伤程度和评价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2/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有记忆障碍临床表现的脑卒中患者6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①经皮神经电刺激:脊髓部位治疗(治疗输出调至患者肌肉有跳动感且患者能够忍受的程度);患侧肢体治疗(治疗输入调至肢体有轻度抽动,患者能耐受的剂量),以上治疗1次/d,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②常规康复训练:1次/d,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记忆能力评定采用临床记忆量表,所测原始分换成量表分后再换算成记忆商数(以85分为界,划定记忆异常为记忆商数≤85分)。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进行测评(上肢66分,下肢34分,总分100分)。记忆能力及运动功能测评分别在治疗前、出院前各进行1次,比较两组患者记忆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6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记忆商数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记忆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80.2&;#177;12.1,70.6&;#177;0.5;61.2&;#177;11.0,62.8&;#177;12.0(t=3.90,6.70,P〈0.01)].治疗后治疗组记忆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4.50,P〈0.01)。②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上肢:23.12&;#177;4.20,21.46&;#177;4.35;16.20&;#177;5.20,15.23&;#177;4.50;下肢:24.12&;#177;5.20,17.30&;#177;4.30;10.05&;#177;4.20,9.24&;#177;5.80(t=5.1~5,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下肢Fud—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32,P〈0.01)。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记忆功能及肢体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8.
早期介入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及其对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病情稳定在l周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药物治疗相同,康复组由专业治疗师给予系统的连续30d训练。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简式Fugl-Meyer评分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在入组时、入组后30d进行评估。评估由康复医师在不知评估对象的组别情况下进行。结果:两组病例在入选时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统计分析,t值分别为0.076,0.1702,0.625,P均&;gt;0.05。入选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入选30d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康复组为9.80&;#177;4.25,对照组为18.48&;#177;9.89,t=4.0316,P&;lt;0.01;Fugl-Meyer评分:康复组为72.12&;#177;22.34,对照组为49.12&;#177;17.69.t=4.0357,P&;lt;0.01;Barthel指数评分:康复组为76.00&;#177;20.18。对照组为45.20&;#177;16.43,t=5.9179,P&;lt;0.01。结论:早期运动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促进功能恢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buflomedil)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82例康复科住院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丁咯地尔150~2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血栓通15~20mL静脉滴注。上述药物均1次/d,连续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FMA),ADL能力Barthel指数(BI)等量表进行评定。结果:NFD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16.7&;#177;6.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4.2&;#177;5.5)分(t=5.77,P&;lt;0.01)和对照组治疗后(20.1&;#177;7.2)分(t=2.27,P&;lt;0.05);FMA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66.5&;#177;8.1)分,明显高于治疗前(36.8&;#177;7.2)分和对照组治疗后(45.7&;#177;9.3)分(t=1778,10.83,P均&;lt;0.01);BI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79.4&;#177;9.5)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5.7&;#177;8.9)分和对照组治疗后(58.3&;#177;8.6)分(t=16.77,10.55,P均&;lt;0.01)。丁咯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53,P&;lt;0.05),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应。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2例为2002—01/2004—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所有患者脑卒中病程均〉2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评分均〉17分,并排除既往有精神异常史者。32例患者随机抽签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7d。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抗抑郁药物。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治疗期间无显著不适应现象。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平均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5.9&;#177;5.2,15.4&;#177;6.7),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也明显降低(22.4&;#177;7.1),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97,3.43,P〈0.01)。②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分治疗后(12.6&;#177;4.6)较治疗前评分(18.3&;#177;4.8)明显降低(t=3.43,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16.6&;#177;4.7)也有所降低(t=2.43,P〈0.05)。③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治疗后抑郁症状改善有效率88%(14/16),对照组为12%(2/1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意义明显(x^2=-31.64,P〈0.01)。结论:0.5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患者无特殊不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4.
15.
论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与“慎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当君子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众"则是指在许多人违反原则时,君子却不随波逐流,不盲目  相似文献   

16.
17.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injuries of the hip joint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has been a major area of interest for surgeons treating injuries and non-traumatic conditions of the organs of locomotion. The work of prominent Polish surgeons and orthopaedists has contributed to progress in this branch of medicine over the l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