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逐步解决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种基本医疗保障救助形式,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千山风景名胜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调查为基础,对当前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示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政务公开形式.我国自2003年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公示制度,对于切实降低参合农民的医疗总费用,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公示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可行、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为保障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方法 安徽省从2003年开始实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本文对安徽省2003-2012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实施情况,通过深入调查、资料收集、整理汇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结果 经过近10个年度的开展实施,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得到广大参合患者的欢迎与一致肯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新农合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新农合管理模式单一,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混乱等,尤其新农合法律制度的缺失.结论 制定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邹姗珊 《九江医学》2008,23(2):63-65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保障农民健康,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然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有很多影响因素,在具体实施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江西省瑞昌市南义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个案,主要从主体视角下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对策和建议,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起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卫生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这项制度成为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议题。本文针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健康,有效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从以往的农村合作医疗逐渐发展成当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创新的制度,并在全国试点中不断的完善。其基本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经成型,并逐渐转入全面推广阶段。本文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范畴和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未来展望,以便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路径选择,应当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统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立法滞后,中央财政对中西部支持不够,流动人口的保障问题没有落实等。通过比较中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泰国“30株”计划,研究两种制度的特点,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是为了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建立的有效的健康保障制度,管理的完善是制度的保障,单病种管理是完善此制度的一种途径。本文针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的现状,提出了单病种管理控制住院费用的理念,阐述了单病种管理的定义、范畴及其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中实际操作过程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农民解决了看不起病的问题,起到了防止农民因病致贫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现实来看,还有很多阻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挥作用的问题难以解决,其中基金制度不合理也是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难以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实践为例.探讨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制度设计与农民的现实需要不符的深层次原因,探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制度的改进措施,以达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医界快讯     
我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评估受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今年3月至7月,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组成的评估工作组,对2003年启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近日,卫生部对外专题发布了评估结果,评估组作出了评估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制度成功、可行,符合农村实际和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应该加快推行。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质量,我国从2003年起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目前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10个县(市)开展了试点,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实际“参合“农民6899万人,“参合“率为72.6%。当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一些地方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试点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何国平  王婧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461-1462
农民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统筹城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以及实施现状出发,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于增加我国人力资本、刺激消费产生内需、健全基层公共卫生网络、缓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国家对农村实行的一项惠农政策,钟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4年10月1日启动以来,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农民自愿的原则,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推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钟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以来的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对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析,提出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官波 《当代医学》2005,11(12):90-93
镇江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白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不仅完善了镇江市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初步建立了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而且也适度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医疗,缓解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但认真分析当前镇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对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平稳运行及健康发展皆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点推行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伴随着新农合筹资标准的逐步提高,制度的受益人次、基金使用效率和实际补偿比也明显提高。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最低达到人均每年150元的标准,对制度的补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必须通过科学调整补偿模式、合理分配基金的使用比例、加大对重大疾病的补助等来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现状,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政府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性入手,立足国情、把握趋势,就进一步推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让农民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标服务的、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筹集起来的资金。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等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33号),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提出的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政策措施。为了实现“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行动,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