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低温治疗仪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中枢性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脑卒中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8例,采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对照组7例,采用冰帽、冰袋、酒精或温水擦浴、药物降温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8%,对照组有效率43%。结论:亚低温治疗仪降温较常规物理及药物降温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中枢系统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使脑组织代谢率增高、缺氧加重,使脑损害加剧,并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降温治疗措施实施越早,脑保护作用就越明显,效果越好[1]。我科2011年1-12月确诊为中枢性高热的患者20例(体温38.5~42.0℃),经采用物理降温包括擦浴、冰帽、亚低温脑保护及冰冻输液等方法配合,降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滴注低温液治疗中枢性高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和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49-1650
中枢性高热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我院于2002年10月-2003年9月采用静滴低温液体治疗中枢性高热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中枢性高热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病波及丘脑而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引起的一种持续高热[1]。患者往往在发病48 h体温可骤然升高至39℃以上。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3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对其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损伤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的体温升高 ,最高可达 39~ 4 1℃ ,持续高温可加重脑损害程度 ,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我科自 1 997年以来收治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数例 ,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1 降温1 .1 冷降温 :1 .1 .1 冰帽及冰袋的使用 :在冷水中加少量酒精装入冰帽或冰袋 ,放入冰箱后具速冻、冰碎的特点。使用冰帽头部降温可保护大脑 ,防治脑水肿。使用前剪短发 ,颈部受压点填以海绵 ,两耳用不脱脂棉花塞住以防水流入耳内。将冰袋置于体表大动脉位置 ,如腋下、颈外侧、腹股沟及关节腹侧面。冰帽、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亚低温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6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亚低温护理组两组,每组8例患者。对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日常临床护理;对于亚低温护理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临床综合护理,按照PDCA程序,在降温方法、症状监测与护理、并发症的防护、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亚低温临床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亚低温护理组治疗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发生率0%;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0%,不良反应发生率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护理组患者对于亚低温临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为87.5%,常规护理组患者对于常规临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为50.0%,亚低温护理结果更能获得患者的认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进行亚低温护理,帮助患者制定有效降温计划并实施降温和复温,能够有效将患者的体温降至人体正常体温范围,并且能够防止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低温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8.
亚低温(MildHypothermiaMHT)技术广泛应用于脑外伤,在动物实验方面也证明对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我们采用这一技术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亚低温组为2001年10月至2003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共2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42~74岁(平均63岁),其中大面积脑梗塞7例,脑出血14例,SAH1例。脑出血经手术治疗8例。常温组为未行亚低温治疗的1999年12月至2001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9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44~72岁(平均64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冬眠低温疗法在高热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护理观察。方法对我院诊治的80例高热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降温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亚冬眠低温疗法,患者均给予相同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体温控制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护理方案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高热发病率较高,且诱因复杂,临床上采用亚冬眠低温疗法降温效果显著,治疗时加强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治疗仪在中暑高热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暑高热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由于病人体内有大量热量积蓄 ,体温升高对机体有广泛的损伤 ,高热持续时间愈长 ,对脑、肝、肾、心等器官的损伤愈重 ,脱险后后遗症的机会也愈大[1] 。因此 ,我科借鉴重度颅脑损伤用亚低温综合治疗成功的经验 ,将亚低温治疗仪应用于中暑高热病人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我科自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10月收治中暑病人 16 7例 ,符合重度中暑病 82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4 0例 ;年龄最大85岁 ,最小 18岁 ,平均为 5 1 5岁。病人体温均在 39 5℃以上 ,其中最高一例高达 4 2 5℃。病人均有颜面灼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7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性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24例给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实验室指标以及治疗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体温由(38.6±0.5)℃下降至(36.7±0.3)℃,治疗时间为(4.0±1.1)h;治疗组,体温由(38.7±0.3)℃下降至(36.8±0.4)℃,治疗时间为(2.0±1.3)h,两组对比,治疗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I生发热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亚低温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高热病人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亚低温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0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护理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护理组采取亚低温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进行亚低温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升亚低温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重型颅脑损伤属于预后效果不佳的病症,采取何种方法能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尽快使身体稳定性得到控制,避免并发症严重出现才是治疗损伤的关键。有数据资料表明,亚低温(28~35℃)状态下实施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症状,加快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使颅内压得到明显控制,加速颅脑损伤症状的恢复。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合并中枢性呃逆患者采用氯丙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合并中枢性呃逆患者62例,将6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氯丙嗪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1例无效,占3.22%,有效18例,比例为58.06%,12例显效,占比38.70%,疗效为96.77%;中1例无效,占3.22%,有效18例,比例为58.06%,12例显效,占比38.70%,疗效为80.64%,比对有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合并中枢性呃逆患者采用氯丙嗪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患者多病情危重,常可引起高热,致继发性脑细胞受损。我科从2008年9月—2011年9月对3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河南省华氏生产的YZK-I医用低温电子冰帽治疗仪持续头部降温,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亚低温疗法的护理及其并发症的有效防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亚低温治疗是利用对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低温状态,对外界各种病理性刺激反应减弱,降低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耗氧量,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总结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护理,从基础护理、呼吸监测护理、消化系统护理等介绍了护理措施,并就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其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作了讨论。认为亚低温具有肯定的保护脑细胞作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地采用亚低温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21例,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