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对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200例PLI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臭氧组:120例,采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的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并用腓总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及远端潜伏期(DL)变化来客观地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臭氧组120例中,优76例(63.3%),良27例(22.5%),中13例(10.8%),差4例(3.3%),总有效116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80例中,优35例(43.8%),良23例(28.8%),中9例(11.3%),差13例(16.3%)。总有效67例,有效率为83.5%。两组患者治疗前双侧腓总神经、胫神经的NCV、DL延长。经治疗后,两组NCV均增快,DL缩短,但臭氧组变化更显著,且接近于正常值。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120例患者腓总神经、胫神经NCV以及DL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可使PLID患者NCV增快,DL明显缩短,从而客观地说明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与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介入臭氧联合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 m及3 m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同时于术前、术后1 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各组术后VAS及JOA评分、IL-17及TNF-α 水平明显改善,以研究组更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治疗较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疗效更佳,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138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在病变椎间盘注射浓度为40μg的医用臭氧,椎间盘内、突出髓核内及椎管内可见臭氧残留。结果138例椎间盘均穿刺成功。术后3月显效89例,有效35例,无效14例,有效率89.86%;术后6月显效92例,有效37例,无效9例,有效率93.48%。患者均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新的介入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方法简便、疗效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对108例﹙160间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盘外胶原酶注射,同时在神经根出口处行药物治疗,术后配合休息及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按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总有效率占84.26%,其中显效64例占63.9%,有效27例占25%,无效17例占15.74%。在随访的患者中,术后复查显示突出或膨出的腰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回缩。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臭氧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5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臭氧组和手法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1年随访,臭氧组院优250例,良45例,好转46例,无效19例,无并发症出现。手法组院优21例,良28例,好转50例,无效51例,无并发症出现。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确诊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54例。在CT引导下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摘除突出髓核,术后注入臭氧到盘外及椎旁肌。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测量患侧直腿抬高角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和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54例均定位准确,无明显并发症。术前患侧直腿抬高(27.54±3.98)o,术后1个月(67.35±4.64)o,术后3个月(68.47±3.75)o,术后6个月(66.35±4.38)o;术前NRS为8.65±1.22,术后1个月为1.75±0.22,术后3个月为1.82±0.52,术后6个月为1.87±0.3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6.4%、95.8%和96.1%。结论CT引导下臭氧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线下经小关节内缘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及突出物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患者在X线下用16G硬膜外穿刺针经小关节内缘穿刺,达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15ml,退针至盘外于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1200U,观察安全性及疗效。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无脊髓、神经损伤。术后随访,其3月时优、良、差率分别为57.1%、35.7%、7.1%。结论小关节内缘穿刺胶原酶臭氧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李进明  张云鹏  傅青 《医学信息》2007,20(12):2126-2127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LDH)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外力、劳损或寒凉等因素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笔者近2年来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O3)在盘内、盘外注射并在术后采取传统保守方法缓解相应症状治疗腰突症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结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疼痛评分及直腿抬高度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74%,明显优于对照组77.0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直腿抬高度数较对照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直腿抬高度数,促使疾病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0.
经皮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45例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臭氧治疗并经临床观察3~10个月,亦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臭氧消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臭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病变椎间盘注射浓度为60mg/L的O3气体5-30ml,术后行CT扫描观察O3气体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状态、量的多少及潴留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0个月,显效者30例,有效者42例,无效者4例;53例气体呈散在分布的疗效优于25例气体呈浓聚型分布的,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T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疗效与O3气体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2.
臭氧(O3)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使用O3盘内注射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成功。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用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和对患者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120例LDH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注射臭氧,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检测二组患者患侧下肢足甲襞微循环。结果:观察组痊愈、显效率85.0%,对照组68.3%,二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4.66,P0.05);二组治疗后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0.01)。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能改善LDH患者的微循环,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与传统注射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而且对患侧下肢微循环的改善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吴泽恒 《医学信息》2009,22(5):779-780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中,共有43个椎间盘突出,中央型26个(74.29%);旁侧型9个(25.71%);伴随突出椎间盘钙化2个,伴有侧隐窝狭窄者20个16例患者,伴椎闻孔狭窄者10个,有明显神经根肿胀者12个。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注射臭氧(0,)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对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影响。方法120例LDH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4.5岁;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5.7岁。正常组15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3.6岁。观察组采用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注射0,至病变椎间盘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0,治疗。于6个月后统计疗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OD、LP0水平。正常组只做SOD、LP0检测。结果观察组痊愈显效率85.0%,对照组68.3%,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SOD、LPO各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SOD活性及SOD/LPO值明显低于正常组,LP0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2组SOD活性及SOD/LPO值均有明显升高且趋于正常,LP0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且趋于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观察组变化显著并更接近正常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O.01),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治疗LDH能明显提高SOD活性,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显著改善自由基代谢紊乱作用,而运用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比常规注射作用更显著,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付元辉 《医学信息》2010,23(14):2394-2394
目的探讨了解护理在CT引导下行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对本组120例行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通过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术后随访120例中,治愈114例,显效6例,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护理技术操作成功率100%。结论经过对临床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保证术后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CT引导下O3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了解护理在CT引导下行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 对本组120例行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 通过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术后随访120例中,治愈114例,显效6例,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护理技术操作成功率100%.结论 经过时临床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保证术后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臭氧联合射频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LDH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纳单纯臭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纳臭氧联合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ODI指数、VA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SOD、NO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观察组术后1月ODI指数显著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术后1月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术后1周TNF-a、IL-6、IL-1β、NO含量显著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术后1周SOD含量显著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显著比对照组(17.07%)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射频治疗可有效减轻LDH患者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提高腰椎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胶原酶溶解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的、有效的方法,但要取得良好效果,围手术期的心理、生理护理是一重要因素,我科采用本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2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前的心理疏导、手术体位的训练及术后饮食、疼痛、功能锻炼等护理重点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药物对照的方法 观察腰痛灵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部和下肢各位点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理.方法 将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腰痛灵栓治疗组(33例)和消炎痛栓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患者腰部和下肢各位点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下肢拇趾关节、二三趾间位点微循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腰部各位点、患侧下肢膝上5cm 位点微循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痛灵栓对腰部的微循环改善不明显,对下肢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微循环的改善可能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