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草种子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4种药用甘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黄甘草(G.eurycarpa P.C.L i)及光果甘草(G.glabra L.)种子的形态、显微特征,并与3种非药用甘草种子进行比较,为保证栽培甘草种子的正确及繁育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草及黄芪种子的醋酸薄膜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杨韬  楚惠媛  周天照  王颖  郑建峰 《中药材》2001,24(3):159-161
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可对甘草和黄芪种子进行鉴别。不同种或同种(野生、栽培)种子的电泳图谱也有差异。用98%的浓硫酸处理甘草和黄芪种子,萌发率随处理时间而不同,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谱带数目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定安国地产黄芪及混淆品种子。方法:对种子蛋白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4种种子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安国地产黄芪及混淆品的种子鉴别。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药材种子质量有明确的认识,我们将陆续对我国主要药材种子的质量开展研究,为种子质量标准化、药材种子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本文报道甘草种子质量现状的研究结果。《中国药典》 收载了 3个甘草种: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 Glycyrrhiza.Glabra L.。目前甘草的药源主要来自野生资源。由于多年的滥采滥挖,对野生甘草生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此国家已开始限制野生甘草的采挖,并实行甘草的专营和许可证制度,同时积极鼓励甘草的人工种植,因此家种甘  相似文献   

5.
中药青葙子及其混淆品的PAGE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江  徐薇 《中成药》1996,18(5):42-43
中药青葙子及其混淆品的PAGE鉴别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430061)陈振江,金涛,袁和平武汉铁路中心医院检验科(430064)徐薇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技术,对青葙子及混淆品进行鉴别分析,所得电泳图谱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青葙子真伪品鉴别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黄芪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芪原植物为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和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野生资源几近枯竭,1970年始有栽培。本研究从查阅文献人手,结合市场产销信息和网络信息,调查重点放在栽培品种、产量、质量、抗性及形态特殊的群体和个体。调查发现黄芪种植区近年发生了很大变化,种子来源复杂、混杂情况严重,野生种质也较难采得。此外,目前品种选育工作薄弱,栽培地区大多缺乏规范的栽培管理和适当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问题,亟待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甘肃乌拉尔甘草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细菌的活性物质。方法:利用HPLC检测,以甘草苷、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为参照,对甘草有效菌株内生细菌JTYB-001、JTYB-053、JTZB-001发酵液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三菌株代谢产物出峰时间分别为(RT=21.071分钟)、(RT=21.041)、(RT=21.067),与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的出峰时间(RT=21.031分钟)相近,采用面积法对其定量,产量分别约为0.033、0.005,0.013mg/mL。结论:甘肃乌拉尔甘草野生与栽培品有效菌株内生细菌JTYB-001、JTYB-053、JTZB-001三菌株分别含有与宿主相同药理活性的甘草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紫河车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紫河车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利用凝胶电泳分析、薄层层析和氨基酸分析探讨鉴别依据。结果:4种样品的电泳图谱差异显著,薄层色谱和氨基酸种类、含量基本一致。结论:电泳鉴别法对紫河车及其混淆品的鉴别快速灵敏,简便可行。4种样品的成分相近。  相似文献   

9.
董红丽 《新中医》2011,(9):127-128
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h或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的干燥根或根茎。处方用名为甘草、粉甘草、炙甘草、蜜甘草。甘草生品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蜜炙甘草甘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nlelnsis Fisc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应用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共分离出11个黄酮和4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一个三萜皂苷(S3)为新化合物。结论:通过ESI-MS,UV,IR和NMR分析,将新三萜皂苷的结构鉴定为22β-乙酰基甘草醛(22β-acetoxyl-glycyrrhaldehyde)。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别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种子,为黄芪药材种植提供品种筛选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与紫外光谱法对种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两种黄芪种子种皮纹饰有差异,紫外吸收峰的数目和位置有所不同。结论:利用扫描电镜与紫外光谱法可准确鉴别两种黄芪种子。  相似文献   

12.
甘肃陇西道地药材蒙古黄芪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志国  马世震  陈桂琛  张鼎新  李毅  周昌范 《中草药》2004,35(11):1289-1293
目的 规范蒙古黄芪种植、加工,使蒙古黄芪生产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的标准,与国际接轨,使中药走向世界。方法 通过对陇西县及其毗邻地区黄芪产区的种植历史、基本生态环境、种质资源、良种选育的调查和试验,并取样对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 改变了产区传统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形成了蒙古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结论 通过规范化种植生产出来的蒙古黄芪具有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历代书籍对黄芪的文献记载,对黄芪进行本草考证,总结黄芪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学书籍以及与黄芪相关的现代书籍与期刊,从黄芪的道地沿革、基源、名称、功效主治、炮制方法、分类品级以及黄芪在现代医学应用研究七个方面进行考证。结果:通过查阅,黄芪道地产区由之前的四川、陕西、宁夏地区逐渐过渡到山西、内蒙古地区,如今以山西、内蒙古地区的黄芪为优,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黄芪的发展历程和应用价值。黄芪作为最常用的中药补药,且应用范围广泛,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结论:黄芪最初以膜荚黄芪为正品,后来蒙古黄芪所替代,但膜荚黄芪仍作为正品被使用,为黄芪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黄芪作为最常用的中药补药,应用范围广泛,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粉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春欣  孙丽霞  许根英 《中草药》2001,32(4):312-314
目的:建立黄芪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对黄芪粉针剂中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65:30:10),测定波长为418nm,结果:回归方程A=1.538C+0.189,r=0.9998,在80-240ug点样量范围内,吸光度与点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2.52%(n=5),结论:本方法使用简单仪器测定,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黄芪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卞云云  管佳  毕志明  宋越  李萍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6):1217-1221
 目的研究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及重结晶等方法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黄芪皂苷Ⅳ(ZD1),异黄芪皂苷Ⅱ(ZD2),黄芪皂苷Ⅱ(ZD3),膜荚黄芪皂苷Ⅱ(ZD4),黄芪皂苷Ⅰ(ZD5),乙酰黄芪皂苷Ⅰ(ZD6),异黄芪皂苷Ⅰ(ZD7);2个为异黄烷类化合物,分别为:2′,4′-二甲氧基-3′-羟基异黄烷-6-O-β-葡萄糖苷(ZD10),(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ZD14);2个为紫檀烷类化合物,分别为:(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ZD11),(6aR,11aR)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ZD12);4个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ZD8),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ZD16),毛蕊异黄酮(ZD13),阿弗罗摩辛(ZD17);其余2个化合物为:β-谷甾醇(ZD9)和胡萝卜苷(ZD15)。结论化合物ZD2,ZD4,ZD6,ZD7,ZD10,ZD1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蒙古黄芪同源四倍体株系皂苷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 9 个蒙古黄芪同源四倍体株系中筛选出皂苷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的株系。 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蒙古黄芪二倍体及 9 个同源四倍体株系的试管苗所含的黄芪总皂苷进行了含量测定,并采用 HPLC-ELSD 对所含的 5 种主要单体皂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 9 个蒙古黄芪同源四倍体株系的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含量均显著高于二倍体株系。 结论 采用多倍体诱导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蒙古黄芪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黄芪的真伪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黄芪正品、伪品的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黄芪作为常用中药,其药材为植物蒙古黄芪及膜夹黄芪的根。伪品黄芪在市场流通比较多,常见到的有:锦鸡儿、大野碗豆、棉花根、白香草、木樨、蓝花辣豆、圆叶锦葵、刺果甘草、紫苜蓿及苦马豆等。正品黄芪,性状鉴别要掌握性味,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断面纤维性,黄色。粉末有石细胞,无草酸钙结晶。  相似文献   

18.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种子形态特征及其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杰  张红霞  金雄 《中草药》2005,36(7):1072-1075
目的为黄芪种子鉴定提供方法,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比较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药用黄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通过萌发试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通过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结论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对两种黄芪种子准确地做出鉴定,种脐、萌发孔、种皮的微观结构可作为鉴别两种黄芪种子的指标;种子硬实率和萌发动态规律可用于两种黄芪种子的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   

19.
广防己肾毒性及配伍解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广防己水煎液的慢性肾毒性及其分别与大黄、川芎、桂枝、茯苓、黄芪等中药配伍后肾毒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测定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碱性磷酸酶(AKP)、尿溶菌酶(Lys)的含量,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及肾脏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探讨广防己慢性肾毒性及不同配伍药物对其的拮抗作用。结果:与空白组对照,大剂量广防己组尿AKP明显升高(P<0.05);与大剂量广防己组对照,配伍桂枝组、黄芪组尿AKP明显降低(P<0.05)。肾病理检查发现大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各组肾脏EGF蛋白的表达基本都是在肾小管呈弱阳性。大剂量组和配伍川芎组个别标本远曲小管TGF-β1蛋白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广防己按药典规定量长期服用未见肾损害,大剂量则对肾小管有轻度损伤;各配伍药物均可减轻其副作用,以桂枝、黄芪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乌拉尔甘草种子种苗分级标准制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为规范中药材种子、种苗供需市场 ,保障甘草药用植物种植后的质量监控。方法 通过对乌拉尔甘草种子、种苗外部形态特征的鉴定和描述、品质检验技术及品质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研究 ,提出甘草种子、种苗的分级标准。结果 制定出乌拉尔甘草种子、种苗相关指标的 、 、 级分类标准。结论 可做为甘草药材生产 GAP的组成部分。供有关部门制定通用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