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以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各种出血表现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出血性疾病,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所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中医辨治支原体肺炎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举验案一例。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减少性癜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理与免疫有关,故又称本病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征性表现为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减少,临床上有皮肤紫癜,粘膜出血等出血现象,血小板存活时间缩短及骨髓中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  相似文献   

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特征(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性或继发性因素)性疾病。周延峰教授在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程中强调预防外感、活血化瘀、滋阴泻火。  相似文献   

4.
古汉养生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会广东省潮阳市河溪镇卫生院(515164)古康德主题词古汉养生精/治疗应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疗法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自体免疫性出血性综合征。临床以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或其它部位出血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5.
孙凤  田飞 《光明中医》2010,25(5):908-909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也叫特发性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梅 《河南中医》2005,25(4):60-6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2002年7月~2003年7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特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属中医学"血证"、"紫癜"、"衄血"等范畴。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将其统一命名为"紫癜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多见于儿童,  相似文献   

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杨宇飞(综述)麻柔周蔼祥张源慧(审校)(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血液病研究室北京10009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临床常见出血性疾病。其发...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出血综合征,或称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减少症中最多见的疾病。笔者自1991~1995年应用神箭牌驴胶补血冲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32例为门诊病人,经县级以上医院西医系统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简。1.2性别与年龄本组32例中,男14例,女18例,男女之比1:1.3;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54岁。1.3临床症状以皮肤和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病灶大多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和瘀斑,先出现于四肢,尤以…  相似文献   

11.
王莒生教授擅长治疗干燥综合征、白癜风、湿疹、痤疮、糖尿病皮肤损害等皮肤科疾病。笔者跟师临诊,受益匪浅,现结合验案将王老师辨治银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新月教授长期从事炎症性肠病的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师临诊,受益匪浅。现介绍老师治疗克罗恩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病例1则,并总结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永明辨治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yclical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TP)是一种临床极为少见的血液病,临床以血小板周期性减少或伴发出血症状为特点,恢复期血小板计数经常超过正常值,血小板数量呈现出规律的、周期性的高峰和低谷交替的波动曲线,其周期大致为20~40天。国内有关本病的报道鲜见,隋涛等应用激素治疗4例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例基本治愈,2例无效,1例因合并纯红再障(PRCA)使用环孢素,疗效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14.
王国才(1942-),男,教授,上海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1961年8月至1979年12月在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工作,1980年1月调至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是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经主编新世纪"十五""十一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先后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六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全国发明展金牌奖、银牌奖各一项;199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一项。  相似文献   

15.
介绍王成荣研究员辨治痛经的临床经验。认为宜首辨寒热虚实,次辨经络脏腑,四诊中尤重问诊;临证可从胞宫虚寒、宫寒瘀滞、气滞血瘀和火热瘀论治。  相似文献   

16.
王翘楚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60余年,建树颇丰。笔者跟师多年,获益匪浅,现将其辨治失眠症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关。急性胃炎起病急骤,邪气盛;慢性胃炎通常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诊断需依据临床症状、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中的检出率为40%-60%,近年来已被认为是溃疡病和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文健教授系上海市名中医,潜心钻研岐黄之术数十年,融中西医学之所长,尤其对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诊治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在侧,聆听教诲,收获颇丰,兹择其典型验案1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原书有乌梅、生姜,现多不用),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基础方。方中半夏苦辛,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药;陈皮辛甘苦,芳香醒脾、疏利中焦、祛痰湿、畅气机、和胃气,为臣药;茯苓甘淡,痰由湿生,淡能渗湿,甘能补脾,  相似文献   

20.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of DT-13 under normoxia and determin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METHODS: MDA-MB-435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adhesion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of DT-13, a saponin from Ophiopogonjaponicus, in vitro.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DT-13 on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in vivo were evaluated by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of MDA-MB-435 cells into nude mice; mRNA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 (CCR5) an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 (HIF-1a) were evalua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CCR5 protein level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ssay. RESULTS: At 0.01 to 1 umol·L -1, DT-13 inhibited MDA-MB-435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adhesion significantly in vitro. DT-13 reduced VEGF and CCR5 mRNAs, and decreased CCR5 protein expression by down-regulating HIF-1 a. In addition, DT-13 inhibited MDA-MB-435 cell lung metastasis, and restricted tumor growth slightly in vivo. CONCLUSION: DT-13 inhibited MDA-MB-435 cell proliferation, adhesion, and migration in vitro, and lung metastasis in vivo by reducing VEGF, CCR5, and HIF-la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