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综合治疗对兔腰椎间盘退变中炎性因子TNF-α的影响,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0只,雌雄各半,平均6月龄,体重平均约2.5 kg。通过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9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贴敷组、中药+贴敷组。正常对照组18只不造模,余72只行造模手术,各组分别于治疗后2、4、6周各处死6只,取髓核组织检测TNF-α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中TNF-α的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明显升高;所有治疗组2周后椎间盘组织中TNF-α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中药+贴敷组2周后TNF-α的含量与单独内服中药及贴敷比较有明显降低。结论:退变后的椎间盘中释放的炎性因子TNF-α含量会增加;所有干预组在2周后均能降低退变椎间盘中炎性因子TNF-α的含量;综合运用2种干预(中药+贴敷)2周后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贴敷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X线透视下纤维环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椎间盘内注射构建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3月龄清洁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各32只。C组大鼠在X线透视辅助下,利用0.6 mm穿刺针穿刺尾椎5~6椎间隙(Co5/6),穿刺成功后,以微量注射器向椎间盘内注入TNF-α(10 ng/μL)25μL。B组大鼠在椎间盘穿刺成功后注入25μL生理盐水,A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采用50%机械性撤足阈值、椎间隙相对高度、椎间盘组织学改变及椎间盘聚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评价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造模后,C组大鼠50%机械性撤足阈值明显降低,椎间隙相对高度逐渐下降,HE染色显示椎间盘出现明显退变表现,椎间盘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下降,表明模型构建成功,与B组大鼠相比,C组大鼠诱发的椎间盘退变过程出现更早,进展更快,程度更重。结论 X线透视下纤维环穿刺结合TNF-α椎间盘内注射是一种可行的建立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方法,其所诱发的椎间盘退变过程出现更早,进展更快,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五福饮对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血清及椎间盘炎性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MMP-3(金属基质蛋白酶-3)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6只,即正常对照组、退变模型组及五福饮干预组;应用细针穿刺纤维环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椎间盘内注射的方法构建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及五福饮灌胃治疗8周。分别摘除各组大鼠目标椎间盘,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椎间盘TNF-α、IL-1、IL-6、MMP-3的含量。结果:病例观察可见五福饮干预组和退变模型组的目标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五福饮干预组椎间盘退变程度相对较轻。退变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椎间盘内的TNF-α、IL-1、IL-6、MMP-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 0. 05);五福饮干预组与退变模型组相比血清及椎间盘内的TNF-α、IL-1、IL-6、MMP-3显著降低(P 0. 05)。结论:五福饮可通过降低TNF-α、IL-1、IL-6的表达抑制MMP-3的表达,延缓椎间盘内基质的降解,防治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4.
黄异飞  张斌  刘岩路 《新中医》2011,(7):131-133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兔腰椎间盘退变中炎性因子的活性的影响,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0只,雌雄各半,平均6月龄,体重平均约2.5kg。通过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9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行造模手术,所有组处死后取髓核组织以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及髓核含水量。结果:模型对照组中TNF-α、MMP-3的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1),髓核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4、6周后椎间盘组织中TNF-α、MMP-3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髓核含水量略升高(P〉0.05)。中药加贴敷组4、6周后TNF-α、MMP-3的含量与单独内服中药及贴敷比较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退变后的椎间盘中释放的炎性因子TNF-α、MMP-3含量会增加,髓核含水量明显降低;所有治疗组在治疗一定时间后均能降低退变椎间盘中炎性因子TNF-α、MMP-3的含量,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恢复髓核组织部分含水量,阻止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医药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贴敷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腰椎间盘退变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为延缓或阻止椎间盘退变提供客观评价指标。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24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法建立衰老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补肾活血汤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以Elisa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组织中TNF-α的含量,以光密度OD值表示。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TNF-α的表达来减缓椎间盘的退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五福饮对大鼠退变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五福饮组各16只,模型组及五福饮组大鼠应用细针纤维环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椎间盘内注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及五福饮灌胃治疗8周。采用Micro-CT检测脊柱退变情况,HE染色观察椎间盘退变特征,RT-PCR检测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椎间盘出现明显退变特征,表明造模成功。灌服五福饮8周后,大鼠造模椎间隙相对高度及组织学退变均有改善。五福饮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mRNA表达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五福饮可防治椎间盘退变,提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退变椎间盘中NLRP3/Caspase-1炎症小体的影响并探究补肾活血汤改善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Ⅰ组50只进行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Ⅱ组10只作为空白组(A组),Ⅲ组10只作为假手术组(B组)。验证造模成功后,Ⅰ组取4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C组)、抑制剂组18只(D组,Caspase-1抑制剂灌胃)及中药组18只(E组,补肾活血汤灌胃)。各组于喂养2周后随机处死组内半数大鼠取出其L3/4至L5/6椎间盘组织,4周后将剩余大鼠全部处死取L3/4至L5/6椎间盘组织,样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PCR检测NLRP3、Caspase-1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IL-1β、TNF-α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LRP3、Caspase-1、IL-1β、TNF-α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壮督方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及对椎间盘三磷酸腺苷(ATP)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利用针刺纤维环的方法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壮督方组、塞来昔布组,在模型建立8周后检测椎间盘组织超微量ATP酶活性和TNF-α含量,电镜扫描椎间盘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补肾壮督方组、塞来昔布组、模型组均出现明显的病理退变;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壮督方组的病理退变较轻。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腰椎间盘的ATP酶活性降低,TNF-α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壮督方组腰椎间盘的ATP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壮督方组椎间盘的TNF-α含量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补肾壮督方具有抑制椎间盘退变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椎间盘组织ATP酶活性和降低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对大鼠中重度退变腰椎间盘髓核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8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2只。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中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身痛逐瘀汤、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喂养20 d后检测灌胃后不同时间椎间盘髓核内TNF-α、IL-1β的表达。结果西药组和中药组在灌胃后椎间盘髓核内TNF-α、IL-1β表达与灌胃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后两组炎性因子的表达呈缓慢上升趋势,西药组灌胃后2周与灌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中药组与灌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西药组和中药组灌胃后4周与灌胃前比较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在灌胃后2周和4周髓核内TNF-α、IL-1β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能明显降低中重度退变椎间盘内TNF-α和IL-1β的表达,抗炎止痛效果稳定而持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芪麝颈康丸抑制颈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分成4组,切除其中36只(A、B、C 3组)颈后部浅、中层肌,造成颈椎间盘退变模型,D 组为正常假手术组。分别给予芪麝颈康丸(A)及对照药颈复康(B)等药物治疗,C、D 组不给药。4个月后将动物处死,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 在大鼠颈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芪麝颈康丸对两者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各组椎问盘退变程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空白(C)组椎间盘退变明显,与 A、D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TNF-α mRNA 阳性信号各组均在椎间盘终板有较高表达,4组程度相似。除 C 组椎间盘髓核软骨样细胞中有明显表达外,其余各组髓核中未见 TNF-α mRNA 阳性信号表达。IL-6mRNA 阳性信号零散地见于各组椎间盘终板,且数量均很少。结论:TNF-α与颈椎间盘退变关系密切,而 IL-6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大。芪麝颈康丸抑制髓核细胞 TNF-α mRNA 的表达可能是其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活血方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中OP-1及IL-1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腰椎间盘纤维环穿刺法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第1天,实验组予益气补肾活血中药浓缩液灌胃,术后第4、8周,每组各取5只大鼠,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观察椎间盘中OP-1、IL-1含量。结果:HE染色结果可见实验组大鼠椎间盘退变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造模后4、8周椎间盘中OP-1含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IL-1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大鼠腰椎间盘中OP-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IL-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方可调节大鼠退变腰椎间盘中OP-1及IL-1的含量,减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中TGF-β1、MMP-3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假手术组(C组),每组20只;从腹后外路腰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第1 d,实验组开始给予益气活血中药浓缩液灌胃,术后第4 w,8 w,每组取5只观察各组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其余5只取标本检测各组退变椎间盘中TGF-β1、MMP-3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较轻,大鼠腰椎间盘中TGF-β1含量减多(P0.05)、MMP-3含量减少(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GF-β1、MMP-3的含量,而影响椎间盘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来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测电针委中穴干预后大鼠腰椎间盘中Akt活化及凋亡因子(Bcl-x L、Bax和Fas、Fas L)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委中穴抑制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三月龄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和电针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电针组予电针委中穴,连续4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Bcl-x L、Bax、Fas、Fas L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是假手术组、电针组、模型组。Akt蛋白表达量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退变,可能与上调P-Akt蛋白、Bcl-x L蛋白表达,并抑制Bax蛋白、Fas蛋白及Fas L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个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靠性高的脊柱轴线力学失稳诱导椎间盘退变的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手术去除小鼠棘上和棘间韧带致其脊柱轴线力学失稳来诱导构建椎间盘退变(IDD)模型,并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腰椎样本,通过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IDD过程中椎间盘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椎间盘基质代谢相关蛋白(Col1,Col2和基质降解酶Mmp13)和Hif信号关键蛋白(Hif1α,Vegf)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椎间盘番红O/固绿染色表明,对照组椎间盘组织形态结构完整,内外层纤维环排列整齐,细胞外基质染色均匀;而IDD模型组纤维环出现撕裂、纤维排列紊乱等状况,番红O染色变浅。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对照组椎间盘纤维环中Col1,Col2,Mmp13在正常椎间盘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纤维环中Col2表达显著降低,而Col1和Mmp13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信号检测发现,在正常椎间盘组织中,Hif1α于外侧纤维环中呈低表达,后期表达逐渐降低,而Vegf表达于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与对照组比较,造模4周IDD模型组纤维环组织中Hif1α表达升高,同时伴随Vegf表达的增加,尤其是在内侧纤维环区域,而造模6~8周后,Vegf在纤维环内外侧的表达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去除棘上和棘间韧带方式使小鼠脊柱轴线力学失稳,成功建立力学异常IDD小鼠模型。该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为进一步揭示IDD的病理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椎间盘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手术切开皮肤,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成模4周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行等条件固定处理,电针组电针"委中"治疗,20 min/次,每日1次,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Western blot、RT-PCR检测Fas、FasL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Fas、FasL蛋白和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Fas、FasL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委中"可降低Fas、FasL的表达,起到抑制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巨噬细胞极化研究枳壳甘草汤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针头刺破大鼠尾椎椎间盘造模。中药组采用枳壳甘草汤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时间为20天。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大鼠椎间盘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椎间盘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 r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13,MMP-13)、解聚蛋白样金属基质蛋白酶-5(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ase-5,ADAMTS-5)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13、ADAMTS-5基因表达。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椎间盘组织纤维环排列紊乱,髓核与纤维环界限模糊,伴随大量...  相似文献   

17.
仇湘中  张信成  蒋盛昶  严敏  唐皓 《新中医》2014,46(12):191-193
目的:观察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退变大鼠椎间盘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造模组35只、假手术组15只、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成功后分组,分别给予补肝健腰方、腰腿痛丸或生理盐水喂养。分别于术后20天、40天和60天收集造模节段椎间盘组织,RT-PCR检测AQP1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试剂检测AQP1表达与分布。结果:各组AQP1表达比较,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模型组、腰腿痛丸组、补肝健腰方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术后20天、40天、60天补肝健腰方组与腰腿痛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0天腰腿痛丸组、补肝健腰方组与同组术后20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鼠腰椎间盘退变后,AQP1的表达明显下降。在补肝健腰方的干预下,退变椎间盘细胞AQP1的表达有明显上调,推测AQP1的表达增减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间盘退变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间盘退变大鼠椎间盘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及NF-κB(Nuclear Factor-Kappa B)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腰痹通组、芬必得组、补肝健腰组,每组各15只,成功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给予腰痹通胶囊、芬必得、补肝健腰方药物灌胃,检测各组干预前、干预第20天和第40天时椎间盘TNF-α及NF-κB表达,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第20天和第40天,腰痹通组、芬必得组、补肝健腰组椎间盘TNF-α及NF-κB表达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痹通组、芬必得组、补肝健腰组在干预第20天和第40天时椎间盘TNF-α及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肝健腰组在以上各时间点与腰痹通组、芬必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肝健腰方能降低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椎间盘TNF-α及NF-κB表达,这可能为该方可以防治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芪麝颈康丸对颈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芪麝颈康丸抑制颈椎间盘退变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分成四组,切除其中36只(A、B、C三组)颈后部浅、中层肌,造成颈椎间盘退变模型,D组为正常假手术组.分别给予芪麝颈康丸(A)、颈复康(B)等药物治疗,C、D组不给药.4月后将动物处死,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观察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情况及芪麝颈康丸等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各组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空白组(C)椎间盘退变明显,与A、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正常组D组椎间盘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其余各组,分别与A、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C组细胞凋亡指数偏高,A组、B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C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动物颈椎间盘退变与椎间盘细胞凋亡有关.A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C组,差异虽无显著意义,却预示芪麝颈康丸有抑制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五福饮对大鼠尾部退变椎间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12周龄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五福饮组,每组16只。针刺模型组、五福饮组大鼠尾部椎间盘并向椎间盘内注入肿瘤坏死因子-α,空白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造模开始后4周)五福饮组以20 m L·kg-1剂量的五福饮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分别于造模成功后及药物干预8周后从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采用麻醉过量法处死后,完整取下Co5~6椎间盘及其相邻两侧椎体,行Micro-CT扫描测量椎间相对高度,采取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椎间盘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s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Ⅰmotifs,ADAMTS)-5基因的表达。结果:(1)椎间隙相对高度。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56.37±11.32)%,(55.63±12.76)%,F=22.148,P=0.000];空白对照组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高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P=0.000,P=0.000);模型组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与五福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药物干预8周后,3组大鼠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50.35±10.72)%,(80.84±9.43)%,F=31.492,P=0.000];空白对照组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高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P=0.000,P=0.000),模型组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低于五福饮组(P=0.001)。(2)椎间盘组织形态。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大鼠Co5~6椎间盘均明显退变,表现为髓核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环排列紊乱且出现裂隙,纤维环与髓核交界区变窄。药物干预8周后,模型组大鼠Co5~6椎间盘退变更明显,而五福饮组大鼠Co5~6椎间盘退变情况明显改善,可见较多髓核细胞,细胞排列尚均匀,纤维环胶原走向清楚,纤维环与髓核交界区较宽。(3)椎间盘组织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Co5~6椎间盘组织β-catenin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0.21,2.87±0.41,2.73±0.42,F=18.806,P=0.001);空白对照组Co5~6椎间盘组织β-catenin基因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P=0.000,P=0.001);模型组Co5~6椎间盘组织β-catenin基因表达量与五福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药物干预8周后,3组大鼠Co5~6椎间盘组织β-catenin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0.17,2.64±0.33,1.51±0.31,F=26.616,P=0.000);空白对照组Co5~6椎间盘组织β-catenin基因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P=0.000,P=0.002),模型组Co5~6椎间盘组织β-catenin基因表达量高于五福饮组(P=0.001)。(4)椎间盘组织ADAMTS-5基因的表达。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Co5~6椎间盘组织ADAMTS-5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0.14,2.34±0.25,2.42±0.28,F=47.786,P=0.000);空白对照组Co5~6椎间盘组织ADAMTS-5基因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P=0.000,P=0.000);模型组Co5~6椎间盘组织ADAMTS-5基因表达量与五福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药物干预8周后,3组大鼠Co5~6椎间盘组织ADAMTS-5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0.27,2.45±0.29,1.38±0.13,F=6.053,P=0.022);空白对照组和五福饮组Co5~6椎间盘组织ADAMTS-5基因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00,P=0.027);空白对照组Co5~6椎间盘组织ADAMTS-5基因表达量与五福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五福饮可缓解大鼠尾部椎间盘组织退变,恢复椎间隙相对高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下调椎间盘组织中β-catenin和ADAMTS-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