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对针灸临床及其他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中医针灸人才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繁杂、难理解。本文通过针灸学《手太阳小肠经》的说课设计,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析、课堂总结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针灸》2012年第4期刊登了《〈针灸学〉"先刺灸,后经穴"的优势与教学体会》(以下简称《体会》)[1]一文,看后觉得说出了我多年想说的话.现将在《针灸学》教学中的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灸学》是高职医学院校全日制专科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康复治疗专业的骨干课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逐渐体现出多样性、开放性的优势。信息化教学在《针灸学》中的应用,如运用网络精品资源课、3D解剖软件、"摇一摇"提问、"直播"平台、弹幕软件、"扫一扫"答题,突破了传统中医教学的壁垒,攻克了高职教育中的多种缺陷,提高了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习《针灸学》的效果,作者在针灸点穴课中注意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小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军事医学高等院校学员学习《针灸学》的效果,作者在针灸点穴课中注意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小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与创新也势必要紧随时代的步伐,近几年新兴的角色互换和"微课"教学模式即是其发展的产物。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得出经验,将角色互换和微课教学法结合在一起,应用于针灸学教学中会取得更为显著的学习效果。两者完美的结合将成为针灸学教学领域中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分析两种教学的特点、具体结合方案和实践体会的基础上,倡导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下,结合灵活高效的微课教学是针灸学较好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中药学》教材中补气"四参"为例探讨说课思路,从课程分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具有简短化、视频化与网络化等特点,以其简短、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特征挑战着传统的针灸学教学模式。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针灸学专业时间紧而课程多、内容广泛而知识点零散、抽象等问题,对于针灸学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复习以及远期学习均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微课尚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但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针灸学中教学难点"经脉循行"为例,探讨了如何开展"微课"资源建设及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智能手机APP进行学习成为移动学习的主流方式。目前的硬件和软件均支持在《针灸学》中引入这种学习模式。文章从课前准备、课后反馈、课余互动、课外拓展四个方面探索了在《针灸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移动学习,并认为其具有双向交互、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性,同时也强调了传统教学的核心地位。基于手机APP的双向交互式移动学习模式可以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师生交流,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在《针灸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王珑  邹伟  于学平 《中国针灸》2008,28(12):925
从《针灸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本质要求,也是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从而切实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为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针灸学》《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讨该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以我校2009级中医学临床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2009级1班为对照班,主要采用目前教师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2009级2班为试验班,在《针灸学》教学中引用《伤寒论》的六经理论,主要采用类比教学法进行教学。两班以统一的问卷调查和针灸综合能力测试结合的方式进行客观定性定量的分析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班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班(P驥0.05),针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班(P驥0.02)。结论本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针灸学》教学的不足,对提高《针灸学》教学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构建《针灸学》中英双语网络课程的对象与目标、主要内容、效果与评价以及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出,应建立"分析-评价-完善"的动态循环模式,进而构建出一个具有引导性、协同性、交互性、开放性的《针灸学》中英双语网络课程的现代化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3.
结合《针灸学》的课程体系,从混合式学习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混合式学习下注重教学资源的创建和推广,以及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等方面,分析其应用于《针灸学》教学的可行性。混合式学习的开展,对丰富课堂文化、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师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的一项改革举措,《针灸学》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传统中医类课程,已在许多中医药院校相继建设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针对国家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和初衷,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增加了针灸学国际化内容的讲授,在"绪论""经络腧穴""针灸技术""针灸治疗"各章节补充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针灸相应内容。针灸国际化内容的讲授既扩展了学生国际化视野,也增强了学习《针灸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思政教育融入针灸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方法在开学第一讲《针灸学》绪论章节,进行主题为"厉害了,我的针!--针灸极具中国特色的世界名片"的报告,从针灸历史发展、国内外应用、世界影响等不同角度介绍针灸疗法。结果通过调研发现,开学第一讲树立了学生专业自信,增强了学生国家荣誉感、历史责任、以及艰苦奋斗的事业心。结论《针灸学》"开学第一讲"是思政融入针灸学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灸学》是本校中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主干课。在以往的针灸学教学中,出现了部分学生上实训课不积极和不主动、上理论课不认真甚至逃课等现象,不少学生忽视平时学习,认为只要能通过期末笔试就可以。目前以期末笔试为主的考核形式,难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7.
《针灸学》这门课程包含了针灸推拿专业的《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三门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感到任务较重、课时数较少、知识点多。《针灸学》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及未来各类等级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雨课堂应用于《针灸学》教学过程中,可使得教学过程多元化,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性教学在《实验针灸学》课程中的实践和评估。方法引入Sandwich教学模式,尝试研究性教学在《实验针灸学》课程中的运用,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观察实际课堂中研究性教学维度,采用研究性教学课堂观察维度量表和学生满意度评价,分析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反馈建议。结果 Sandwich教学法在《实验针灸学》教学中的引入,能较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研究性教学特征。与传统教学法相比,Sandwich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特征维度明显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课程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Sandwich教学法能更好地体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学实验指导》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方法将针灸本科2002级83人随机分为用《针灸学实验指导》的实验组42人和不用《针灸学实验指导》的对照组41人。结果实验组实训成绩优秀率达98.5%,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P〈0.05)。结论《针灸学实验指导》在针灸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诞生于民国时期的澄江针灸学派,在"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针灸科学化实践,不仅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中国针灸讲习所、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针灸疗养院等科研、教学和医疗机构,还创办《针灸杂志》、出版《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学讲义》等学术专著和教材,尤其培养了大批根植于临床、兼具现代科学素养的针灸人才,对现代针灸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