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癌骨转移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胃癌骨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对131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核素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对影响骨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胃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达41.2%,随时间的增加有明显守高的趋势;胃癌骨转移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形态学类型有关。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临床Ⅲ,Ⅳ期与Ⅰ,Ⅱ期胃癌间,浸润,扩散型与赘生,溃疡型胃癌间骨转移发生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3~6h后进行。结果58例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中有13例最后经临床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7%,假阴性率15.4%。病灶主要集中于脊椎、肋骨和骨盆。骨显像与X线、CT检查对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61.5%和69.2%,核素骨显像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P<0.05)。本组病例中,患者有疼痛主诉者骨显像的阳性率高;N分期晚者其阳性率也高。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有无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骨显像阳性率的高低与疼痛主诉及N分期密切相关,在病例筛选中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核素骨显像与 X 线平片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X线平片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对82例肺癌病人分别进行99mTc-MDP骨显像及X线平片检查。③结果核素骨显像阳性者55例(60.07%),检出骨转移病灶124个;骨X线平片阳性者34例(41.46%),检出骨转移病灶49个。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1,P<0.01)。在34例骨X线平片阳性者中,有4例骨显像为阴性,示骨显像假阴性为11.76%.对21例骨显像阳性而X线平片阴性病人的随访结果表明,从骨显像阳性至骨X线平片示该部位骨质异常改变的最早期限为96d,最迟为240d,中位数为135d.④结论骨显像有早期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价值。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血清骨钙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时,其所造成的骨质损害与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核素全身骨显像扫描,将7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检测分析。结果:骨转移组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01)及正常对照组(P<0.02);非转移组血清骨钙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显著降低(P<0.001);骨转移病灶数目与血清骨钙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2,P<0.001)。结论:结果提示,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呈增高趋势时,应警惕骨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用血沉方程、细胞电泳及红细胞聚集形态学观测等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铅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铅红细胞相比较,加铅红细胞:①沉降K值变化显著(P1h<0.05,P2h<0.05),并与铅浓度相关(r1h=-0.86,P<0.05,r2h=0.74,P<0.05);②电泳率减小(P<0.05),与铅浓度相关(r=-0.95,P<0.05);③最大聚集体平均直径增大(P<0.05),与铅浓度相关(r=0.98,P<0.05)。提示用铅处理过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大,并与加铅浓度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加重期及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各30例。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组(下简称肺心加重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及P〈0.05),且ET水平与ANP及PaCO2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而与PaO2及pH呈负相关(r=-0.95P〈0.01;r=-0.53P〈0.05);肺癌组ET,ANP亦较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比较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和门控心血池显像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壁运动测定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对4例正常人和29例冠心病病人分别进行了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和门控心血池显像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③结果冠心病病人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得LVEF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68,P<0.05);门控心血池显像也得到相同的结果(t=5.00,P<0.05)。两种方法对不同LVEF状态下29例冠心病病人检出例数差异无显著性(χ2=0.08~0.13,P>0.05)。两种方法对左心室LAO45°位置3个部位的不同幅度和类型的室壁运动判断结果差异无显著性(χ2=0.12~0.70,P>0.05)。33例受检者两种方法测定的LVEF呈高度正相关(r=0.81,P<0.01)。④结论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病人LVEF测定和左心室壁运动判断,与门控心血池显像一样可提供较准确、直观的结果,并且本法可准确定位梗塞区大小、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8.
我们将1980年5月至1993年3月由内镜确诊的633例胃癌病人按照不同时期分为2组。Ⅰ组,1980年5月~1986年10月(n=237);Ⅱ组,1986年11月~1993年3月(n=396)。研究结果表明,Ⅱ组病人贲门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胃窦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25)。而BorrmannⅠ型、Ⅱ型胃癌的比例明显降低,而Ⅲ型胃癌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Ⅳ型和不定型胃癌的比例也相对提高。提示,近年来胃癌的部位和类型可能发生了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9.
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各30例。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组(下简称肺心加重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及P<0.05),且ET水平与ANP及PaCO2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而与P3O;及pN呈负相关(r=-0.95P<0.01;r=-0.53P<0.05);肺癌组ET,ANP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ET与ANP呈正相关(r=0.79P<0.01)。此结果提示在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形成和发展、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ANP分泌调控中,内皮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缺氧和高碳醚血症可能是ET合成、分泌的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ColⅣ)含量变化及其与肿瘤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例胃癌患者血清ColⅣ含量,并探讨其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组血清Col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NM分期中,Ⅱ,Ⅳ期组血清ColⅣ含量显著高于I期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ColⅣ含量变化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