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对21例患者的足背、内外踝、小腿中下段、胫前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同时观察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走行特点.结果 完全成活20例,部分坏死1例.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切取简便,成功率高,最远可达足前中部,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及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对21例患者的足背、内外踝、小腿中下段、胫前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同时观察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走行特点。结果完全成活20例,部分坏死1例。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切取简便,成功率高,最远可达足前中部,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及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3.
王俊波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9):122-123,127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方法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踝部、足跟及足背部外份胜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14例.皮瓣切取面积(8cm×5cm~14cm×9cm).结果经1~2a随访,14例皮瓣成活及外形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10例皮瓣全部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皮瓣切取方便,为修复足跟、踝周及小腿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远端为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段、踝关节软组织缺损共65例,于外踝水平行小隐静脉吻合33例,腓肠神经缝合10例.结果 65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臃肿,随访10-24个月,小隐静脉未作特殊处理有明显色素沉着者3例,其余皮肤颜色及质地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解剖恒定,是修复小腿远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以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踝、跟腱和戏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方法:对22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行急诊或延期行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19例全部成活,3例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自愈。结论: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操作简便,成活率高,风险低,损伤轻,是修复足跟、踝、跟腿外和小腿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7.
踝周围、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踝周围、足跟部及远端营养血管为蒂的外踝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30例踝周围、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最大5 cm×6 cm,最小为3 cm ×4 cm;对20例足背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外踝上皮瓣修复,皮瓣面积最大9 cm×6 cm,最小5 cm×4 cm.结果50例皮瓣完全存活,随访3周~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及远端营养血管为蒂的外踝上岛状皮瓣分别为修复踝周围、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21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为主配合植皮的治疗方法进行局部创面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 cm×10 cm,最小8 cm×6 cm.结果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未见血管危象,19例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伴水泡形成,经清创换药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肌腱、骨骼外露均覆盖.随访3个月-3年,转移后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足跟部、足背侧中部近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踝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创面 2 3例 ,皮瓣大小为 ( 3cm× 5cm)~( 8cm× 1 5cm)。结果  1 9例完全成活 ,3例出现水泡及边缘 0 .5cm左右皮肤坏死 ,经换药愈合 ,1例远侧部分皮肤坏死 ,移植游离皮片得以修复。 2 1例获随访 3~ 6个月 ,1 6例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 ,另 5例感觉无恢复。无溃疡、瘘管、骨髓炎出现。结论 此皮瓣不损伤小腿重要血管及神经 ,血供可靠 ,解剖容易 ,是修复小腿中下部、踝部和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崔邦胜  陈棉智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1-111,13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跟、踝部肌腱、骨外露创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21例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创面修复。结果本组21例术后皮瓣血运良好,19例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诊6个月-1年,皮瓣质地、肤色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小腿下段足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15例,慢性溃疡4例,疤痕切除术后2例.皮瓣面积最大13cm×9cm,最小5cm×3cm.结果19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5个月~1.5年,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跟、内外踝、跟腱区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10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 10例皮瓣中11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0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 cm处,9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1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10例中有9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1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3.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或隐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28例,其中伴跟腱断裂或缺损9例。皮瓣切取面积8~26cm×4~9cm,旋转点可达踝上2.0cm,跟腱损伤则同时修复。结果:经3~12月随访,28例皮瓣全部成活且外形美观。跟腱修复成功且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可同时修复跟腱,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相对切取范围更大,成活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10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 10例皮瓣中11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0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 cm处,9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1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10例中有9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1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8 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设计带筋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8例,同时观察皮瓣可切取的范围血供及静脉回流情况。结果18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水疱,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6个月后全部得到了随访,皮瓣外形、血运良好,感觉较差。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是理想的修复足跟、内外踝、足跟腱区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瞄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00年起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足跟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切取皮瓣范围3cmX4.5cm~8cmx15cm,血管蒂长6~15cm。结果术后52例皮瓣成活,5例部分边缘坏死。其中28例伤口I期愈合,7例经换药后愈合。55例均获随访,时间2~24个月,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质地接近正常,6个月后感觉大部恢复。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转移范围大,损伤小,操作简便,可用于修复踝部及足跟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部,对已有主要血管损伤的病例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经验,探讨小隐静脉的不同处理方法对该皮瓣成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段、踝周及足部软组织缺损16例,小隐静脉未作特殊处理10例;分别于外踝水平行小隐静脉结扎3例及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3例.结果对小隐静脉未作处理的病例,术后皮瓣部分坏死3例,均有较明显臃肿;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臃肿.随访6个月~1年,前者有明显色素沉着者4例,其余皮肤颜色及质地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解剖恒定,是修复小腿远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对小隐静脉的不同处理方法对该皮瓣成活及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足跟及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皮瓣血管长度及营养,血管走行特点。结果:随访平均16个月,8例皮瓣完全成活。质地优良,且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蒂长,旋转范围大,切取方便,血供恒定,成功率高。修小腿下1/3足踝、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小腿远段、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0cm×8cm,最小5cm×3cm,皮瓣血管蒂长6~13cm,蒂宽2~3cm。结果:临床应用16例,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小部分坏死。结论:此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便安全,覆盖范围大,可有效地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解剖基础上,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缘小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结论该皮瓣供区恒定可靠,变异少,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