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脏猝死的病因病理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摔死(SCD)是临床最危重的急症之一,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病人既往可有或可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h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新近不完全统计表明,在全部摔死病例中,SCD达70%,其中1h内死亡者约80%,以室额为触发因素达75%~90%。晚近认为,凡发病后1h内死亡者多可归属于SCD[1,2]。本文旨在将近年来有关心脏摔死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研究情况作一综述。1病因、病理1.1发病特点SCD的高峰期发生于出生后0~6个月和45~…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急剧增加,与运动有关的非创伤意外的发生率也在增多,根据国内外文献近年来运动员和普通人运动猝死的报道,特别是年轻人因体育运动造成的意外事例,普通人在体育锻炼中的非创伤性意外发生率比运动员更高,本文旨在提醒运动者警惕运动猝死,增强防范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加强医务监督,科学锻炼身体,预防运动猝死。  相似文献   

4.
运动猝死的预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孟昭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89-378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急尉增加,与运动有关的非创伤意外的发生率也在增多,根据国内外献近年来运动员和普通人运动猝死的报道,特别是年轻人因体育运动造成的意外事例,普通人在体育锻炼中的非创伤性意外发生率比运动员更高,本旨在提醒运动警惕运动猝死,增强防范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加强医务监督,科学锻炼身体,预防运动猝死。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猝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琛 《新医学》1991,22(2):99-101
心脏猝死,一般是指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的死亡;大约1/3病例由于AMI所致。AMI后心脏猝死机理,多数由于室速/室颤所致;其病理基础则常是心肌缺血。防治措施主要是发病后早期抗缺血和抗心律失常,部分病例需要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黄晓琴  糜敏鸽 《护理研究》2007,21(4):983-984
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我院外科2001年10月-2005年12月发生围手术期SCD11例,现对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外科护士对老年病人围手术期SCD的早期发现及防护救治,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8.
心脏猝死以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最常见。在西方国家的心脏猝死中占80%以上。在我国,心脏猝死的年死亡人数已突破100万例,它的发生涵盖了每个年龄段。由于无法预测,95%的心脏猝死发生在院外(如家中、公共场合等地)。识别具有较大心脏猝死危险的人群及高危病人,对预防心脏猝死具  相似文献   

9.
急诊医生处理急性酒精过量或中毒问题时,需认识到饮酒可以造成患者猝死。WHO定义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稳定者,在1~6h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本文对近12年在我科14例患者饮酒后猝死原因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治,为避免医疗失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51例心脏猝死史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AICD治疗,3例患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采取三腔AICD治疗,手术后每3个月行一次AIVD遥测检测与一般检查,对AICD工作状况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观察,并对AICD工作参数、临床用药作适当的调节。结果经术后3年随访,AICD成功实施低能电5次,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84次,成功64次。高能电除颤91次,成功复律82次。共发现室颤、室速142次,非持续165次。安装三腔AICD者,术后6个月发现EF值有明显改善,心衰症状缓解。对心脏猝死史患者采取AICD作二级预防,安全性高,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而三腔AICD是对伴有心力衰竭者出现恶心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心力衰竭症状。适当对患者作AICD参数调整,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2000~2004年急救中心诊治的心脏猝死18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猝死的高危因素,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探讨猝死的预防,从而减少猝死发生。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急诊收治的288例猝死患者的性别、年龄、死亡时间、季节、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共6方面的猝死原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猝死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74∶1,其中40~79岁男性占55.2%。猝死发生时间在24h分布有2个高峰,分别在7∶00~9∶00和19∶00~21∶00。猝死发生季节以第一、四季度较高。猝死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占76.4%。有明确诱因的猝死病例119例,其中因过度劳累引发的猝死占12.8%,其次与情绪、饮酒、吸烟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占猝死原因的68.8%。结论: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40岁以上男性是猝死高危人群,应加强这类高危人群在冬末春初的猝死预防,包括戒烟戒酒,保持良好心情,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体育锻炼及健康教育与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13.
运动与猝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英杰  刘昭强 《现代康复》2001,5(7):109-110
运动猝死是运动医学领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特别是一些优秀运动员的猝死常常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给开展体育运动及全民健身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本分析了运动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17例心脏病患者猝死的原因,其中6例由腹泻所致。发生原因与腹泻时电解质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限制摄入量致心肌缺血缺氧而致心搏骤停及药物的副反应有关。护理上应加强心电监护及电解质监测,注意药物的副反应,合理进食。  相似文献   

15.
孕产妇肺栓塞与猝死的高危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点阐述了孕产妇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症状及体征的评估。指出对高危人群应严密监测 ,产后或剖宫产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抬高下肢、增加下肢运动可防止血栓形成。早期发现 ,及时处置是防止猝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也称摇篮死亡,系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突然意外死亡,1969年在北美西雅图由Beckwith等[1]在第二次国际SIDS会议规定其定义为:婴儿突然意外死亡,死后虽经尸检亦未能确定其致死原因者。  相似文献   

17.
洗胃与猝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洗胃是抢救口服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服入毒物后不管有无症状或病情轻重均应及早洗胃。以减少毒物吸收,为进一步抢救病人提供时间保证。与其它操作一样.洗胃过程中出现意外或引发病人死亡的病例也有发生。本文收集国内杂志公开报道洗胃后24h内死亡的资料共13篇“-‘’‘.总结524例插管洗胃中发生摔死14例.就其发生原因.如何防治进行讨论。1造成猝死的原因1.1操作者未经严格专业训练或实习.机器性能不熟练刘敦贵报道[1].洗胃操作者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未曾实习和见习洗胃机操作过程,操作中未及时关闭排出管钮.排出管将胃内液体…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及其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最近在体育场上发生的一系列运动性猝死事件令世人震惊,再次引起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重视,文章分析了运动性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Sport Science Review 1995/199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udden death.spor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4/2004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运动,猝死”。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运动导致猝死及与预防猝死紧密相关的文献,然后筛除与运动无明显相关关系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7篇与运动性猝死有关的文章,其中有16篇被本文直接引用,其余文献虽未有直接引用,但对于全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资料综合:大多数运动性猝死是在体育运动中,涉及人群较广泛,有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干部、工人、大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绝大多数是心脏性猝死和脑性猝死。结论:运动性猝死的诱因有很多种,不可一概而论;虽然运动性猝死比较可怕,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多级预防来降低运动性猝死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17例心脏病患者猝死的原因,其中6例由腹泻所致。发生原因与腹泻时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限制摄入量致心肌缺血缺氧而致心搏骤停及药物的副反应有关。护理上应加强心电监护及电解质监测,注意药物的副反应,合理进食。  相似文献   

20.
陈陵  刘国清 《新医学》1994,25(2):102-108
小儿心脏性猝死山东滨州卫生学校陈陵,刘国清,孙言平概述猝死是指意外性突然死亡,一般指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近年来由于急救措施的提高,经积极救治者在48小时内死亡亦称猝死。据统计在全部猝死病人中,心脏性猝死(SCD)占72%,其中1小时内死亡者占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