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药物复律和直接电复律治疗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41例临床资料,根据复律方法分为药物复律组21例和电复律组2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电复律组复律成功率100%,高于药物复律组的66.67%(P<0.05).电复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药物复律组的28.57%(P<0.05). 结论 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电复律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可优先选择电复律.  相似文献   

2.
韩成浩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23-124
目的:进一步了解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的临床特点,更好地掌握其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正确选用药物,有助于提高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患者1、2的发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对药物的反应进行分析,做出预激综合征伴房颤与室速及一般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并正确选用有效的药物。结果:2例患者实施同步电复律成功,得到及时救治。结论: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是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易演变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速而致死,是心脏急症,应及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使其复律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静脉药物终止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起效时间、不良反应.以指导临床小儿PSVT的药物复律,提高复律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收集7年来我院住院患儿中,经腺苷三磷酸(ATP)、心律平、西地兰治疗的PSVT病人共58例,比较各种药物的复律时间、成功率覆不盘反应。结果:ATP复律时间3~30s,成功率为86.67%.不盘反应发生率63.33%;心律平复律时间5—30min,成功率73.68%,不盘反应发生率15.78%;西地兰复律时间20min-5h.成功率59.09%,不良反应发生率4.54%。结论:对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严重并发症的小儿PSVT,复律应首选ATP,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程度较轻且消失快;心律平疗效好且不盘反应少,与ATP一样.可作为一线药,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尤其应首选心律平:合并明显心力衰竭者首选西地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的临床转复治疗。方法 分别应用口服奎尼丁、乙胺碘肤酮和直流电复律等转复房颤。结果 奎尼丁转复率达80%以上,电复律成功率为93.75%,乙胺碘肤酮为75%。结论 电复律作为房颤转复的首选;奎尼丁疗效优于乙胺碘肤酮、心律平等,且在严密观察下可避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通过对28例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回顾性分析,提出了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其QRS<100ms时,极易诱发室颤而死亡;提出了在治疗中应首选电击复律,其次是应用心律平或胺碘酮,禁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异搏定。  相似文献   

6.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通常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型房颤和永久型房颤三种。对于永久型房颤患.治疗主要围绕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这两个环节:而对于阵发型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则通过急性复律治疗或预防性治疗以控制心律.同时应当注意预防血栓。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方法有电复律和药物复律.药物逆转房颤具有更简单、更方便的特点,易于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普罗帕酮(心律平)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高,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心律平对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应用国产心律平静脉注射治疗55例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即时疗效。治疗结果,转复为窦性心律显效者82%、有效者18%,总有效率100%。房颤、房扑与室上速未转复者心室率均有明显降低。作用出现快,转复窦律者大多数在8min内。临床观察表明,本药对阵发性室上速及伴预激综合征者疗效最好,显效率各为97%和83%;对窦房结起搏频率的抑制较轻。本药副作用小,但个别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引起心肌抑制。因此,本药可作为中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WPW)伴房颤属临床急症,是一种危险性颇大的心律失常,临床可出现血液动力学障碍,或发生房颤而猝死。WPW伴发房颤,应首选直流电转复,无此条件者可用药物转复。我们采用普罗帕酮抢救8例,均转复为窦性心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房颤动 (房颤 )的患者 ,当心率大于 180次 /分时 ,如诱发心室颤动常有潜在致猝死的危险性。近年来文献〔1 ,2〕多主张首选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电复律、射频消融治疗。但是 ,在缺少必要仪器设备情况下无法实施 ,笔者用普罗帕酮 (心律平 )治疗 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房颤患者 ,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病例来源  12例患者均来自近年收治的病人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4 0~ 6 0岁。1.1.2 诊断依据符合文献〔3〕预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快速房颤(或室上速 ) ,P R间期 <0 .12 S,QR…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物方法和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复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非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PSVT采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进行复律(刺激咽喉部、压迫眼球和压迫颈动脉窦),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PSVT采用药物方法复律(静脉注射心律平、异博定、胺碘酮、西地兰、ATPT和心得安).结果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转复率在50%以下;药物复律疗效依次为:ATP100%、胺碘酮92.4%、异博定85.2%、心律平81.3%、西地兰58.3%、心得安41.7%.结论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转复效果较差,转复率在50%以下,压迫眼球及压迫颈动脉窦会出现短暂性晕厥,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方法仅用于年青人心脏无器质性病变及部分单纯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PSVT不提昌应用.应用胺碘酮转复效果较好,副作用少,不易复发,可作为PSVT的首选药物;心律平次之,较安全,但易复发,加用静脉点滴维持可使复发率明显降低.ATP组的转复率虽高达100%,但有引起短暂性心脏停搏的危险,建议仅作为抗心律失常的二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对房颤病人电复律及维持窦律的作用159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吴敏广州南方医院心内科陈厚柏体外直流电同步转复房颤疗效迅速,成功率高,且较安全,为房颤复律的首选方法〔1〕。胺碘酮(Am)对房颤病人电复律的影响及转复后维持窦律的远期疗效尚有争...  相似文献   

12.
28例预激综合征并室上性心律失常不同药物复律对比分析福州市第一医院杨挺陈玉华预激综合征(WPW)常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其中以阵发性室上速最常见(约占85%),房颤10+%,如心率大于200次/分,处理不及时易导致室颤猝死。本文就28例预激综合征并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急诊复律时的药物选择。 方法  将 12 6例PSVT者按所有复律药物分为ATP组、心律平组、异搏定组、西地兰组 ,观察其复律时间、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  复律率以ATP( 87 5 % )最高 ,依次为心律平 ( 84 6% )、异搏定 ( 81 8% )、西地兰 ( 71 4% )、复律时间以ATP最快 0 2± 0 12min ,西地兰最慢 12 3± 3 82min ,而副作用ATP最高达 75 %。 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复律首选心律平和异搏定 ,次选ATP和西地兰。  相似文献   

14.
李素花 《河北医药》2011,33(12):1841-184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房颤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少数为原因不明的孤立性房颤,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及时将房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心搏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但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引起心动过缓,故心动过缓伴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使用受限。为进一步了解电复律对心动过缓伴长RR间期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例心动过缓伴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给予电复律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例经西地兰、地高辛、心律平、异搏定等药物治疗未能复律的房颤患者,口服长效二氢奎尼丁300mg/q12h,3天,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与持续性二组观察,结果:阵发性房颤者11例中9例在48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有效率为81.8%;持续性者8例中4例在3天内转复,有效率为50%。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预激综合征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辅助检查,总结病例特点及其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预激综合征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16例,分析其心电图表现、治疗反应。结果小儿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3例是顺向折返型,仅3例是逆向折返型,治疗上顺向型应用西地兰、逆向型应用心律平转律效果均理想。结论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使用转律药物时,心电图为顺向型首选西地兰,逆向型首选心律平,转律效果均好,但复发率高,故转律后的维持治疗及病因治疗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希 《中国药业》2007,16(5):54-55
目的总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最,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12例患者心电图特点为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80~210次/min、RR节律不等;12例胺碘酮静脉注射后11例转为窦性心律,1例心室率控制;胺碘酮转复率为91.7%,有效率为100%。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有心室率极快、QRS波宽大畸形、RR节律不齐等特点,易引发室颤、猝死危险。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电复律,对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选胺碘酮等延长旁道不应期的药物静脉注射,避免使用洋地黄及异搏定等缩短旁道不应期的药物,有条件的患者可采用射频消融根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患者用阿拉明、异搏定、西地兰、心律平四种药物进行选择性复律。结果 :有效率 ,阿拉明 87.5 % ,异搏定 88.9% ,西地兰 10 0 % ,心律平 83.3%。结论 :提示血压正常或偏低健康人 PSVT首选阿拉明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PSVT首选异搏定 ;风心病 PSVT首选西地兰 ;预激综合症合并 PSVT首选心律平  相似文献   

19.
静脉应用普罗帕酮治疗254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静脉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治疗254例(295例次)心律失常患者的即时疗效。结果属显效者210例次(71.2%),有效者44例次(14.9%)及无效者41例次(13.9%),总有效率86.1%,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伴预激综合征者效果显著,对阵发性房颤及频繁房性早搏也确有较好效果,对室性心动过速效果较差。本药静脉应用奏效迅速,可作为中止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乙吗噻嗪治疗房颤复律报道甚少,我们选择30例经数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病例,应用乙吗噻嗪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无明显副作用,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近四年住院房颤30例,所有病例曾用过心律平、奎尼丁、胺碘酮等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