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才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97-1198
目的探讨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护理效果。方法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为6.43±2.70h,对照组为4.33±1.35h;观察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脉冲推注式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使药液在肠腔保留时间延长,疗效显著,更有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2.
牛学红 《护理研究》2005,19(22):2011-2012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组采用先开塞露灌肠,再进行药物保留灌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可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娟 《中国临床护理》2010,2(5):381-382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膝胸卧位组38例,采用膝胸卧位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左侧卧位组38例,采用左侧卧位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膝胸卧位中药保留灌肠总有效率为92.1%,左侧卧位治疗总有效率为76.3%。结论 膝胸卧位中药保留灌肠能使药液更足量、更长时间在肠道内停留,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对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的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用结肠透析仪行结肠灌洗,再注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肠道内药物保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透析; 中草药; 保留灌肠中图分类号:R473.5;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48-02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目的 :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对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 ,治疗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管 ,用输液吊筒控制注药速度 ,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来进行保留灌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 ,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 ,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 ,扩张肠壁 ,加快药物吸附速度 ,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 ,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结肠透析后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肝性脑病患者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后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清醒时间、NCT及血氨的改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肠透析后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李丽  李君  李娟 《当代护士》2021,28(1):113-114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应用于临床小儿中药保留灌肠的可行性.方法 对本科住院的103例中药保留灌肠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推注灌肠组(对照组)和改良微量注射泵灌肠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灌肠方式,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对照组21例药液保留时间<30 min,11例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2 h,观察组仅3例药液保留时间<30 min,37例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2 h.肠内中药液保留时间的评分结果 表明,观察组的保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微量注射泵应用于临床小儿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延长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讨保留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灌肠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1例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观察组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留灌肠药液150ml, 观察组1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20ml, 观察组2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00ml。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的药液量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01),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时,调整药液量的方法可以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保留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需行保留灌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留灌肠药液150 mL,观察组1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20 mL,观察组2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00 mL.比较3组患者灌肠药液保留时间及药液外溢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及观察组2的药液量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观察组2优于观察组1(P<0.001).观察组1及观察组2灌肠药液外溢构成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低于观察组1(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时,调整药液量的方法可以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后的体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次性改良灌肠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改良医用高分子(PCC)灌肠袋,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灌肠袋灌肠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清洁灌肠提高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时直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组治疗时先进行清洁灌肠,再行中药保留灌肠疗法。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吸收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先行清洁灌肠术,再行中药保留灌肠,使中药与结肠充分接触并有足够的吸收作用时间,从而提高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