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进性鉴别诊断,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的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唇皲裂、杨梅舌、结膜充血、四肢肢端硬肿/恢复期脱皮和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不完全川崎病低于典型川崎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全身炎性指标均明显升高,但仅有血小板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0.05).心电图检查两者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应该在观察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CAL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川崎病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的声像图特征为:(1)冠状动脉内径正常,血管壁回声增粗增强,内膜毛糙不平整;(2)冠状动脉管壁回声增厚增强、管壁变窄;(3)冠状动脉轻度扩张,管壁回声不均匀增粗增强;(4)冠状动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策略。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不典型川崎病20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住院20例患儿均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患儿均具备包括发热在内的川崎病的2~4项诊断标准、外周血WBC、PLT、CRP、ESR、PCT不同程度增高等实验室检查,2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形成。不典型川崎病典型临床表现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对具备川崎病2~4条临床诊断标准,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早期诊断,尽早使用静注丙球预防状动脉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漏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对10例冠状动脉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观察5例典型病例清晰显示瘘管/漏口内血流频谱,1例只显示漏口血流信号,未能显示完整瘘管及频谱,余4例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筱 《淮海医药》2012,30(2):115-116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早期诊治,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61例,其中典型川崎病(KD)45例和不完全川崎病(IKD)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KD中男36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44:1,其中5岁以下发病占80.3%I,KD占26.2%。典型KD和IKD 2组病例在皮疹、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四肢硬肿脱皮、颈淋巴结肿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KD与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川崎病患儿按常规心脏扫查,重点在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上,仔细观察冠状动脉情况。结果:本组54例患儿中有35例属于正常范围,19例冠状动脉内径及管径回声有不同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及左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52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诊断的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2例患者均应用64层螺旋CT行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附带在其他医院所做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比分析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检出情况;并对比分析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LV-EDV、LV-ESV、LVEF各项心功能参数的评价情况。结果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狭窄检出情况相当,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价情况相当,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能够取得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当的诊断准确性,并且能够对患者的左心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比,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单的临床优势,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方式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超声监测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川畸病的二维超声表现。结果 14例川畸病患儿所有的冠状动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为:①14例川畸病患儿8例冠脉内径扩张,2例冠状动脉瘤形成;②14例川畸病患儿均有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③合并二—三尖瓣返流6例(轻—中度返流),2例一过性心功能降低。结论 川畸病冠状动脉损害对诊断具有相对的特异性,而超声心动图对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38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冠状动脉损害情况。结果 38例患儿经超声心动图检查20例有冠状动脉病变,病变发生率52.63%,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6例(80.00%),包括左冠状动脉扩张11例(68.75%),右冠状动脉扩张2例(12.50%),双侧冠状动脉扩张3例(18.75%);冠状动脉瘤4例(20.00%),其中左冠状动脉瘤3例(75.00%),右冠状动脉瘤1例(25.00%)。合并二尖瓣反流6例(15.79%),合并心包积液3例(7.8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早期诊断川崎病,并可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给予及时指导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F)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部分病例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或手术证实的CCAF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9例CCAF中右冠状动脉瘘2例,左冠状动脉瘘6例,双冠状动脉瘘1例。其中4例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并经手术证实;5例超声心动图漏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有冠状动脉扩张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明显的CCAF有确诊价值,而冠状动脉不增宽、瘘口小、分流量少的CCAF较易漏诊,这些病例还有赖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对5 737例孕12~15周的孕妇经腹部进行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必要时经阴道进一步检查。结果超声检出胎儿畸形60例,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9例。结论超声检查对胎儿神经系统结构畸形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杨冬  袁鹏  徐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81-182
目的:探讨三尖瓣闭锁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结果,并分析其特征性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2例患者资料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均有特征性改变。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及超声造影法有助于诊断本症,对本病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术前及早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王刚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116-117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血清β-HCG测定在不典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不典型宫外孕患者41例,术前二维超声结合血清β-HCG检测来判断诊断符合率。结果 41例宫外孕患者血清β-HCG水平>5μg/L40例,血清β-HCG水平<5μg/L1例,血清β-HCG阳性符合率97.56%。二维超声检查确诊为宫外孕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68%。二维超声检查误诊为宫内妊娠囊胚胎停止发育1例,输卵管炎1例,盆腔脓肿1例,误诊率为7.32%。结论二维超声结合血清β-HCG测定可以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在47例冠心病中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二维超声诊断冠心病准确率较低,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较能客观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的一种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个月以下小婴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帮助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小婴儿川崎病64例的临床表现,其中不典型川崎病43例,典型川崎病21例.结果 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川崎病以不典型病例较多见,且临床表现以卡疤红斑、肛周潮红、蜕皮多见,颈部淋巴结肿大少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特异性,冠状动脉损害率较高,应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林慧  吴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30-1731
目的通过分析冠状动脉瘘的血流动力学及彩色多普勒心动图像特征的规律性,探讨其诊断冠状动脉瘘的准确性。方法总结1997年至2005年间8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及近年来核心期刊报道的145例共153例冠状动脉瘘的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对其进行荟萃分析,寻找冠状动脉瘘的血流动力学及图像特征的规律性。结果根据图像特征,彩超对133例可作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87%。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频谱特征明显,可显示受累冠状动脉开口、内径、追踪其走行至瘘口破入哪个房室腔,对手术及介入治疗均具有指导作用。结论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丽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17-1118
笔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60岁以上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120例,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120例SDHVD病患者,均为我院1997年11月-2002年4月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60岁以上1069例中的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和研究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患儿不同阶段冠状动脉病变的演化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2 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发病的3~7d 内及20~28d 内分别进行两次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探查,在第2 次探查中发现存在冠状动脉病变者则于发病后80~117d 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第一次检查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者占5.77%(3 例);第二次检查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者占40.38%(21 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7 例,冠状动脉瘤4 例;第三次检查的21 例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扩张1 例,冠状动脉瘤2 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安全、详细、可靠地观察和记录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以及转归情况,是监测此类病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CHD)患者左室功能的检测。方法收集因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170例患者,且均在同期内(间隔小于2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两组,其中冠心病患者89例,对照组81例,应用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左室容量变化及左室瓣口血流情况,据此判断左室的收缩舒张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能较好地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冠心病(cAD)的诊断方法。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介入治疗的HCM患者88例,其中男60例,女28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磁共振检查,并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HCM的诊断以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作为标准,并除外能够引起心室肥厚的其他疾病。结果:两组在性别、胸痛、心功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室肥厚的部位、心电图ST—T改变及异常Q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M合并CAD临床诊断困难,其鉴别有赖于冠状动脉造影,建议对年龄大于45岁和(或)合并高血压的HCM患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