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老在临床上,多取仲景、东垣、叶桂诸家之长,调理脾胃重在升降相宜而顾其润燥.升脾阳,降胃气,勿劫胃阴,勿伤脾阳,临证中常以羌活、防风,升麻、葛根、柴胡合健脾益气之品以升脾阳:而用杏仁、杷叶、苏子、竹茹、赭石合清养胃阴之品以降胃气;藿香有芳香化湿,悦脾和胃,升清降浊之功;半夏既化湿又降胃,经常选用,并可少酌大黄,使腑气一通,胃气自降,若脾阳不足,又兼胃阴亏虚,则既不可过于温燥,复劫胃阳,亦不可过于凉润,重伤脾阳.临床灵活变通,方可用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博采诸家学说,在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脾胃当分析而论,强调"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创立养胃阴说,重视脾胃治疗当分阴阳而治,濡养脾阴,温运脾阳,清养胃阴,温通胃阳。本文通过对叶氏著作《临证指南医案》的研读,对其临证从脾胃特性出发治疗脾胃病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脾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此。脾病辨治时,不仅要考虑到本脏的病理变化,尚须注意其与其他脏腑的联系,其中尤与胃、肝、肾关系甚密。 脾胃同居中焦,有经脉相互络属。脾虚易湿滞,湿盛反困脾,用药宜略刚燥;胃燥易化热,燥热反损胃阴,用药宜偏柔润。临诊所见,脾病多虚,胃病多实,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阳明病的白虎、承气之类系从胃为治;太阳病的理中辈却是从脾为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互为转化。胃实而攻下太过,脾阳受损,可转为虚寒;脾虚渐复,饮食不慎,又能转为胃实、故虚实之间,必须详察,以免误治。  相似文献   

4.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六淫、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劳逸过度而致,脾为阴土其气主升,脾气上升是靠脾阳的鼓动;胃为阳腑其气主降,胃气下降而可受纳腐熟水谷。二者一升一降共同发挥对饮食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5.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血证医案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诊疗血证的学术思想。其治疗血证多从脾胃入手,分阴阳而治,拟升阳健脾、甘温益营、甘润养阴、通补胃阳等法,尤重胃阴;脾胃同治,采用健脾养胃、补脾疏胃之法;主张“上下交病,治在中焦”“肝木犯土,调肝治中”;注重调养脾胃,药寓食疗。  相似文献   

6.
益火补土理论主要包括君火论、补心生脾论、命门火论、两火论、脾胃火论等。君火论指温心阳助脾阳的治法;补心生脾论是根据心脾两脏生理病理关系,补心养脾;命门火论是着眼肾阳、脾阳联系,温肾阳壮脾阳的治法;两火论则是根据“脾胃分治”原则,以肾阳、心阳分补脾胃之阳的治法;脾胃火论即直接补脾胃之阳以恢复脾胃功能的治法;另有从用药角度诠释益火补土理论,即根据“脾得阳始运”用温热药补脾阳,或根据“泻心火、实脾土”采用甘温佐以苦酸的用药之法。  相似文献   

7.
从本虚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癌前病变,病位在胃,和肝脾相关,病理变化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脾胃气虚和胃阴亏虚,标实多是痰凝、血瘀。病因多和现代饮食及生活习惯相关。治疗上多以补虚去实为大法,但更注重于补虚,以期达到养正则积自除,脾胃气虚多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阴不足多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本病时,病证结合,并借用现代医学手段,从整体出发着重调整人体状态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血证医案(卷二吐血、卷七便血、卷八衄)体现了叶天士诊疗血证的学术思想,结合各家经验,对《临证指南医案》中诊疗血证的病案及方药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诊疗血证多从脾胃着手,脾胃分治,重视胃阴,以甘寒之品滋养胃中阴液;不忽视脾阳,用燥湿之药理脾,顾护脾胃的同时亦不闭门留寇。脾胃同治,以甘淡薄味养胃补脾,助脾胃升清降浊,恢复中焦受纳运化之权。  相似文献   

9.
历代医家治脾胃,多重脾阳而忽脾阴,新安医家吴澄较系统地阐述了理脾阴之说。徐经世根据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结合前贤“理脾阳”“养胃阴”的思想,提出“补不峻补,温燥适度;益脾重理气,养脾用甘平”的理脾阴观点,弥补李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备,与叶桂“养胃阴”之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及胃阳一词的案例颇多,将其归纳分析,觉得所论所治,尚有独到之处,现略析如下。 (一) 胃主纳食,脾主运化;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这是叶氏脾胃分治的主要观点。胃能顺利地纳受、消化水谷,行其通降之功,除胃阴的濡润之外,尚须胃阳的协助。这里因为:其一,胃阳是化谷之火。一旦胃阳衰微,轻则不  相似文献   

11.
据文献与古解剖图分析,中医的脾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今之脾或胰或脾与胰,其认识随时代、学者而不同,应将其视为一个历史演变过程。从形态论:内经之脾当为今之脾,难经之脾当为今之脾与胰,但其后医家并未认识到“散膏”是一重要器官,不过视为息肉而己。晋唐以降医家已发现动物胰脏并以为药物,直至李时珍、王清任始将胰作为一个器官加以描述,并知其重要。从功能论:内经早有较完备之论述,其核心不外运化与生血,而主为卫等功能均由此派生;难经“襄血”之论,后人发展为统血之说亦属重要。几千年来中医通过临床实践运用黑箱方法探索脾的生理、病理,其功能实包括多个系统,不能简单以消化吸收论。其中对脾阳、脾阴、胃阳、胃阴功能的区分与疾病时的辨证论治,实为脾胃学说之精华。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属祖国医学的"胃脘痛"、"痞症"范畴,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病症。其发病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忧思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致肝胃不和;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胃郁热,热蕴伤阴,而致胃阴不足;  相似文献   

13.
阳虚体质是九种基本体质类型之一,脾胃阳虚是阳虚体质的一种主要证型,在临床多种脾胃病证治中广泛出现。历代医家或以中阳统称脾胃阳气,或重脾阳而略胃阳,但是脾、胃的生理病理和治法方药各不相同。叶天士倡导脾胃分治,且尤其注重体质。本文从阳虚体质角度,对叶天士以经方辨治胃阳虚不同汤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具体医案详细阐释了阳虚体质胃阳虚不同层次的治法,如"通补胃气"的大半夏汤法,"通补胃阳"的附子粳米汤法等。从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角度,对胃阳虚证辨治规律进行总结,以供脾胃病的临床诊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临症中由于阴精不足而失于濡养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症,与脾失健运、统血,及其所主部位、经脉、窍道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联,有自身独立的病理特点,其临床表现又有一定规律,它不同于胃阴亏虚,更异于脾阳胃阳不足。脾气不足等,而属于古医籍中的脾阴虚症。  相似文献   

15.
1.1 一般资料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究其致泻之因,不外伤风,感寒,受暑,夹食。小儿肠胃嫩脆,脾气未充,易受风寒侵袭,食物停滞,以致肠胃正常消化功能失调,脾阳被扰,清气下陷,症见肠鸣水泻,知为风寒犯脾,“久风人中,则为肠风飧泄”。胃阴被遏,浊气上干,症见胸膈痞胀,知其积滞在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俱伤,胃纳脾运皆失常度,升降乖违,腹  相似文献   

16.
分析孙一奎《赤水玄珠》妇人五卷从脾胃论治妇人病的病案及方药,总结归纳其特色诊疗理论.认为孙氏脾胃分治和脾胃合治思路清晰,分别从情志和痰饮论治脾,从胃阴胃阳论治胃.养阴、升阳二法抓住了从胃论治妇人病的本质,调动自身气机代替药物促阴血的化生,以滋养全身.脾胃同治的运用以及从脾胃状态探究用药禁宜更是值得深研之处.  相似文献   

17.
据文献与古解剖图分析,中医的脾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今之脾或胰或脾与胰,其认识随时代,学者而不同,应奖其视为一个历史演变过程.从形态论:内经之脾当为今之脾,难经之脾胖当为今之脾与胰,但其后医家并未认识到“散膏”是一重要器官,不过视为息肉而己.晋唐以降医家已发现动物胰脏并以为药物,直至李时珍,王清任始将胰作为一个器官加以描连,并知其重要.从功能论:内经早有较完备之论述,其核心不外运化与生血,而主为卫等功能均由此派生;难经“裹血”之论,后人发展为统血之说亦属重要.几千年来中医通过临床实践运用黑箱方法探索脾的生理、病理,其功能实包括多个系统,不能简单以消化吸收论.其中对脾阳、脾阴、胃阳、胃阴功能的区分与疾病时的辨证论治,实为脾胃学说之精华.  相似文献   

18.
李杲脾胃观重视脾胃元气在人身的主导地位;强调阳气当升,阴火糟粕当降;病因病机重视元气虚损为病;症以倦怠乏力、纳呆食少及阴火上冲诸症为主;治疗要点在于益气升阳,重视脾胃阳气的上升,脾胃多同治。叶桂脾胃观在李杲的基础上,重点阐发了脾宜升而胃宜降,脾以气为主而胃以阴为要;病因病机着重阐发了脾胃阴阳病证之异同;明确胃阴不足之典型表现为饥而不欲食;治疗要点在于甘凉濡润以养胃阴、降胃气,力主脾胃分治。  相似文献   

19.
从湿困脾土,化湿更重醒脾;乳食积滞,开胃必兼调脾;脾阳不运,温脾不忘扶运;胃阴不足,养胃还须助运4个方面阐述汪受传运用脾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相似文献   

20.
浅论脾阴虚与胃阴虚辨证论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纳一化,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脏,属阴,藏精气而不泄;胃为腑,属阳,传化物而不藏.脾阴主升,胃阴主降,脾阴主营血,胃阴主津液.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诸病,胃阴虚多为阳热诸病.脾阴虚则不纳而便难,胃阴虚则津液受劫而口渴.脾阴虚重在育阴和营,胃阴虚则偏于增液.脾阴虚多用甘淡之品,如怀山药、薏苡仁、扁豆、茯苓之类,胃阴虚多用甘寒之属,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藕汁之类.从临床上看,脾阴虚若纯以增液,而腻滞脾运,若胃阴虚单用补脾阴之法,则缓不应急.因此,脾阴虚不能统约胃阴虚,胃阴虚不能等于脾阴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