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治疗Budd-Chiari's综合征五例报告王斌坤,张昌庆,唐大千,梁志强,董军,赵国宏,张重光Budd-Chiari's综合征(B-CS)是指肝静脉和(或)肝后段下腔静脉(IVC)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和(或)合并IVC高压的症状群。我...  相似文献   

2.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文林  张玲霞 《肝脏》1999,4(3):165-166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niari综合征)系指肝的主要静脉和/或邻近肝部的下腔静脉非闭塞性狭窄而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等症侯群。本病最初由Budd于1854年报道,当时认为系原因不明的肝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疾病。其后Chiari通过病理学检查明确了肝静脉阻塞性静脉炎为其病因。以后又发现下腔静脉也可存在阻塞,并逐渐形成了现在完整的定义。一、流行病学据日本1990年的全国调查,接受诊治的患者约300人,患病率为2.4人/100万,解剖检查发现该病的概率为0.019%,(473~520例中发现92例)[5…  相似文献   

3.
Budd -Chiari综合征系由肝静脉和 /或肝静脉出口以上的下腔静脉 (inferiorvenacava ,IVC)阻塞所致 ,但Budd -Chiari综合征合并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syndrome ,HPS)鲜见报道 ,本文报道二例 ,并就HPS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病例 1:患者男 ,31岁 ,农民 ,因双下肢浮肿 3年 ,胸、腹壁静脉曲张 2年 ,劳力性呼吸困难 6月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和不良嗜好。体查 :一般情况可 ,皮肤巩膜无黄染 ,未见蜘蛛痣和杵状指 ,口唇及甲床微绀 ,腹壁及双侧胸下壁可见显著的静脉曲张 ,血…  相似文献   

4.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为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性疾病,病变部位发生于肝段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以往诊断主要依赖于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CT等.近年来,磁共振血管成象(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在诊断血管疾病方面已显示出其图象清晰且无创伤的优势[1].现就MRA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作一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本院199510/199707拟诊门静脉高压症收治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6岁~79岁,平均62-…  相似文献   

5.
肝段下腔静脉不完全性阻塞的诊断及扩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段下腔静脉阻塞是指下腔静脉在左右心房入口处以下肝静脉开口以上部位的梗阻 ,伴有或不伴有肝静脉阻塞称Budd chiari综合征。完全性梗阻常为隔膜型 ,或由栓塞而致下腔静脉闭塞。临床特点为右上腹痛、肝肿大、腹水、腹壁广泛浅静脉曲张及下肢水肿等 ,易误诊为肝硬化、心包炎、肾脏疾病等。近年来发现的病例日益增多。材料和方法一、病例资料本组 6例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为 2 8~ 6 4岁 ,平均 46岁 ,病程 2个月~ 4年。 6例胸腹壁静脉曲张 ,以侧腹壁及腰背部、大腿、臀部静脉曲张为显著 ,血流方向 2例具备向上回流特征 ,4例回…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下行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引导下行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并内支架置入术治疗Budd-Chiari(布-加)氏综合症31全,其中膜型阻塞13例,节段型阻塞18例,成功30例。术后原阻塞外直径达1.5-1.8cm,IVC压力由3.29kPa降至1.26kPa。  相似文献   

7.
PTA治疗Budd_Chiari综合征3例杨鸿梅赵云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24001主题词血管成形术,气囊肝静脉血栓形成/治疗Subjectheadingshepaticveinthrombosis/therapyangioplast...  相似文献   

8.
大静脉受累的白塞病七例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白塞病(BD)累及大静脉的影像表现与介入治疗。方法 确诊为BD37例患者,7例经血管造影证实有大静脉受累,其中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2例,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3例,2例同时合并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7例患者先行溶栓、活血治疗,并对5例有下腔静脉阻塞患者.在狭窄及阻塞区行扩张成形或植入支架。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阻塞始于右锁骨下静脉者2例,左右锁骨下静脉均阻塞及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阻塞者各1例,同时合并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狭窄阻塞及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合并肝静脉闭塞。经治疗全部患者症状改善,部分患者血流复通。结论 BD引起的大静脉阻塞是一种少见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上下腔静脉系统的狭窄、阻塞及继发血栓形成,经溶栓、激素治疗,结合血管成形及内支架置入,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布加综合征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布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 ,BCS)是指肝静脉流出道和 (或 )肝静脉出口以上或肝段下腔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及下腔静脉高压而产生的综合征。虽然目前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 ,但临床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从 1983年至1998年 2月共收治本病 99例。其中资料较详细者共 90例。现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90例均经超声、下腔静脉造影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 5 5例占 6 1 1% ,女 35例占 38 9% ,男女之比为 1 5 7∶1,年龄 6 6 3岁 ,其中 2 0 40岁者 6 2例 ,占6 8 9%。病程 15天至 30年不等。…  相似文献   

10.
Budd_Chiari综合征引起暴发性肝衰竭1例郑恬金慧君福建省漳州市医院363000主题词肝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肝功能衰竭,急性/病因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531病例报告男,33岁.因进行性腹胀、皮肤黄染2周于1996-04-06入院.无...  相似文献   

11.
柏查氏综合征(BuddChiarissyndrome,BC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小叶静脉以上、右心房入口处以下、肝静脉(HV)主干和/或肝段下腔静脉(IVC)任何性质的阻塞,造成HV或和IVC回流受阻,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使肝脏出现肝窦瘀血、出血、坏死,食管、胃底、双下肢、胸、腹壁静脉曲张等一组临床症候群[1]。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们1985年3月~1996年5月间收治BCS共66例,男48例,女18例,男∶女2.7∶1,年龄12~56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年。其中合并肝炎的8例,合并肝癌、大量吸烟酗酒者及静脉炎者各4例,…  相似文献   

12.
Budd-Chiari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所引起的肝窦扩张,淤血伴有肝肿大,大量腹水,下肢浮肿的临床综合征[1]。我院4年来先后收治了 10例,本文作一临床分析,目的是为了提高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10例均为住院患者,时间从1995年6月一1998年2月,部分患者曾多次住院,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6-75岁,平均53.10岁,入院后被误诊为肝硬化或其他疾病者3例。所有病例经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别是磁共振血管显影(MRA)等明…  相似文献   

13.
Lu X  Xu K  Zhang QQ  Yang C  Li SD  Li JS  Rong YT  Zhu MH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2):923-926
目的 评价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端形态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44例下腔静脉阻塞的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进行MRV检查,评价下腔静脉阻塞端形态,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进行对比.采用配对x2检验并计算Kappa值,对比MRV及DSA对下腔静脉形态显示的一致性.结果 44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中包括下腔静脉完全阻塞37例,不完全阻塞7例;MRV显示其中不完全阻塞4例.37例完全阻塞中,MRV显示近心端圆锥形36例,平台形1例;远心端圆锥形30例,平台形4例,不规则形3例.以DSA为金标准,MRV诊断下腔静脉完全阻塞的灵敏度为100% (37/37)、特异度为57.1% (4/7);阳性预测值为92.5% (37/4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MRV成像有利于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端,尤其是远心端的观察,有助于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4.
黄志亮 《心脏杂志》2015,27(1):123-003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于2011年2月因双侧上肢、颈面部肿胀,活动后喘憋2年于外院行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上纵隔占位,压迫上腔静脉,诊为"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行"右锁骨下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搭桥术"。患者术后上肢及面颈部肿胀减轻,1个月后开始出现胸腹壁迂曲团块,复查心脏超声和MRI检查提示上腔静脉-右房人工血管吻合口闭塞,右心室可见不规则混合回声与右室游离壁相连,直至右室流出道,大小约5 cm×4 cm,表面不光整,右室内可探及负向血流,右房轻大,下腔静脉增宽约2.4 cm,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15.
王凤铭  王欣  王树春 《山东医药》2003,43(25):66-67
患者男 ,76岁。因头、面、颈、上肢、躯干高度水肿伴静脉怒张住院。10年前患者患急性下壁心梗 ,4年前患腔隙性脑梗死。 CT检查示上腔静脉主干及颈、两上肢多条静脉腔内多部位不规则低密度影。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及上腔静脉于右心房入口处回流至右心房的血流几乎消失。两次上肢静脉声学造影示右房、室腔内均不显影 ,确诊为血栓性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 ,进行溶栓治疗。用生理盐水 5 0~ 10 0 ml+尿激酶 2 0万~ 30万 U持续静滴 ,30~ 6 0分钟滴完 ;其后用极化液5 0 0 m l+异舒吉 10 mg+普通肝素 5 0~ 10 0 m g持续静滴 ,4~ 5小时滴完 ;然…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NCCOM3型无创心血管监测仪,观察5例Budd-Chiari综合征分流术人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流开放后下腔静脉压和门静脉压降至正常界限,上腔静脉明显增高,术毕血流动力学有变化但不明显,术后10h为其变化高峰,SV,SI,CO和CI明显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升高;术后36~72h胸腔液体指数明显下降,且伴射血速率指数和CI降低,提示术后10h是围手术期循环变化高峰,低心排高阻力是其变  相似文献   

17.
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布 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BCS)为肝静脉或(和 )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阻塞引起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而无特征性 ,易造成误诊。本文对 2 5例BCS进行临床分析 ,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 ,提高治疗水平。一、一般资料2 5例BCS均为 1992年 6月~ 2 0 0 1年 5月在我院诊断明确的患者 ,男 16例 ,女 9例 ,发病年龄 2~ 6 3岁 (平均 2 9岁 ) ,误诊时间 1个月~ 19年 (平均 3年 )。二、结果临床表现详见表 1。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胃镜与X线检查结果见表 2。表 1  2 5例B…  相似文献   

18.
宁厚法  武善菊 《山东医药》1999,39(23):21-22
节段性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是BCS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以往,对此类型的BCS均采用人造血管下腔静脉右房转流术治疗,但该手术创伤大,且再狭窄率高。介入技术为治疗节段性闭塞型BCS开辟了新的途径。自1996年以来,我院通过介入疗法治疗该型BCS患者6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17~55岁,平均29.2岁;病程3个月至12年,平均5.3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2例,肝脏肿大3例,腹胀、乏力、食欲减退5例,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窦阻塞综合征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评估超声在肝窦阻塞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由我院临床诊断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患者超声声像图,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特点、肝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下腔静脉内径及血流情况、脾脏大小、胆囊壁厚度及腹腔积液量。结果 8例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回声减低,分布不均匀。8例肝静脉内径变细,4例流速减低。6例出现门静脉增宽,5例血流速度减低。2例出现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2例患者出现脾脏体积增大。8例患者伴有腹腔积液。8例出现胆囊壁水肿增厚。4例患者下腔静脉肝后段变细。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窦阻塞综合征有很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泰璜 《山东医药》2001,41(21):54-55
转流术是将人工血管 (涤纶 Dacron,聚四氟乙烯 PTFE)吻合在肠系膜上静脉或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之间 ,以恢复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 ,解除肝脏和下肢淤血 ,降低门脉压力 ,防治消化道出血和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手术方法。1 肝前腔房转流术手术目的是解除下腔静脉阻塞 ,恢复下腔静脉血流 ,同时使肝脏淤血改善、门静脉压力降低。其适应症为 :1下腔静脉阻塞而肝静脉通畅者 ,或肝静脉在肝内形成丰富的侧支血管、相互交通与阻塞远端下腔静脉交通者。 2下腔静脉阻塞位于膈肌裂孔水平者。其手术禁忌症为下腔静脉广泛阻塞、狭窄或肝静脉完全阻塞者。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