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用药后均表现为宫缩增强,出血减少。结论米索前列醇对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的重要内容。为了寻找一种防治产后出血简易而高效的方法,我科采用于第三产程早期向产妇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首位病因。大多继发于宫缩乏力,临床多采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但这两种药物对部分病人效果不显或有禁忌症,为寻求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择100例足月妊娠分娩者在第三产程早期给予米索前列醇肛门直肠用药,以预防产后出血,与肌肉注射催产素100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防治方法简易、安全、效果显著。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正常分娩,单胎头位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并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使用米索前列醇组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子宫收缩明显加强,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在正确掌握米索前列醇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米索前列醇给药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简易、安全。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产妇死亡。多年来临床采用缩宫索或麦角新碱以增强子宫收缩,但缩宫索必须注射给药,且作用时间短。本文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简易、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贾祖卫  孙建丽 《临床医学》2001,21(12):50-51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米索前列醇具有强烈的子宫收缩作用,我院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自1999年11月~2000年11月共观察300例产妇,孕周为37~42W,头位,单胎,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均为阴道自然分娩孕妇。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分娩的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米索前列醇或缩官素对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实验组10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刻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对照组80例、胎儿娩出后立刻肌肉注射缩宫素10u。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31min(p〈0.01),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120ml(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缩宫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病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实验组)和催产素组(对照组)。实验组于胎儿娩出以后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0^u,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0^u。比较两者的效果及副作用。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用药前后对血压影响小(P〉0.05)。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对血压影响小,尤其适用于高危孕产妇。  相似文献   

11.
1资料与方法 在我院住院的产妇中,选择近期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无前列腺素禁忌证、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共168例.其中研究组96例,对照组72例,各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等条件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和正常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静脉予缩宫素20 U。观察两组产后2 h阴道出血情况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168.47±60.53 ml)显著少于对照组(188.74±95.33 ml)(P〈0.05)。研究组第三产程(5.20±2.08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8.51±3.86 min),且不良反应轻。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给药方法简便、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平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0):950-950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探讨一种简易、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 ,1999年 6月~ 1999年 12月以我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 ,对第 3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足月妊娠 ,正常分娩 ,单胎头位 ,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 ,近期内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的自然临产者共 181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 90例和对照组 91例。两组的年龄 ,孕周 ,产次 ,新生儿体重 ,第 1、2产程及会阴侧切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1.2 方法  1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即服用米索…  相似文献   

14.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一次性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结果试验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4.8min,(P<0.01),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101.5ml,(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在本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米索组和缩宫素组,两组均于产后分别直肠放置米索和静脉注射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米索组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产后1h、2h子宫底高度明显低于缩宫素组。两组用药后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仍为当前产科而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我院采用了米索前列醇肛门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产后出血效果。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 12 4例 ,随机分成 3组。米索前列醇组 (Ⅰ ) 4 0例、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 (Ⅱ ) 4 1例、催产素组 (Ⅲ ) 4 2例。Ⅰ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或肛塞米索前列醇 6 0 0ug。Ⅱ组米索前列醇用药方法同Ⅰ组 ,于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催产素 2 0IU。Ⅲ组于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催产素 2 0IU。以上各组观察产后 2小时出血量。结果 产后 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 ,Ⅰ组为 (170± 5 0 )ml;Ⅱ组为 (16 5± 5 3)ml;Ⅲ组为 (2 85± 76 )ml。Ⅰ组与Ⅲ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Ⅰ组与Ⅱ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8.
郑秀玲  马楠 《临床医学》2004,24(7):65-66
我们选择118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在敏感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并与肌注催产素106例对照,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 384例高危产妇分为两组 :试验组 194例 ,第二产程末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 ;对照组 190例 ,第二产程末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 2 0U。观察产后 2小时出血量。结果产后 2小时出血量 ,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 (16 8.73± 89.78)ml、(2 6 2 .31± 10 1.4 6 )ml,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 ,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 ,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并且用药简单方便 ,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而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 ,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又占首位 ,约占产后出血的 2 /3。因此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我院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 ,通过增强子宫收缩来预防产后出血 ,与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经临床观察效果明显。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 0月在我院分娩并有产后出血因素的 1 0 2例产妇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5 4例 ,平均年龄 2 6 8±1 2岁 ,平均孕周 3 8 1±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