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控制饮食钠的摄入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体液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直接测定患者的钠摄入有一定困难 ,一般通过测定钠清除来反映钠摄入。本课题拟对钠清除代表钠摄入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 4 0名稳定的CAPD患者在开始时和 3个月后分别进行饮食钠摄入的调查 ,测定腹膜透析液及尿中钠清除量 ,并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液容量水平。结果 根据饮食中钠摄入量变化患者被分为 2组 :钠摄入增加组 1 5例和下降组 9例。2组间钠摄入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体液容量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 2组间腹膜透析液钠清除、尿液钠清除及总钠清除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透析液及尿中钠清除皆不能如实反映CAPD患者饮食中钠摄入 ,因此 ,对CAPD患者利用测定钠清除来反映钠摄入不够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的个体化透析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透析时间1~36个月,透析剂量平均8.5 L/d.通过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肌酐清除率(Ccr)来评价患者的腹膜透析充分性,并观察透析时间、残余肾功能(RRF)、体表面积、单位透析剂量(PV/S)对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尿素KT/V和Ccr,高于平均转运组或低于平均转运组的患者明显高于高转运组、低转运组患者.RRF和PV/S,透析不充分组明显低于透析充分组,而透析时间和BSA透析不充分组明显高于透析充分组.结论 影响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因素为腹膜转运功能、残余肾功能、透析时间、透析量,应根据病情变化制订合理的个体化透析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患者水盐清除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水盐清除量和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将我院170例腹膜透析水肿程度不同的患者,分为3组:①无水肿组(n=65);②轻度水肿组(n=80);③中度水肿组(n=25)。测定患者的总液体和钠的清除,以及测定患者的细胞外液(ECW)、细胞内液(ICW)、总体液量(TBW)、及相关资料。结果3组患者水盐的排出和血压有统计学差异:水肿程度越重的患者,其总液体的清除和总钠的清除量越多,血压越高ICW和TBW越高。结论本研究提示腹膜透析患者更多的水盐清除并不说明更好的血压控制,控制腹膜透析透析患者水盐摄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水钠控制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1日~2020年6月1日收治的6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干预前)给予患者常规护理,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1日(干预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跨理论模型水钠控制护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水钠摄入情况、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患者每天液体摄入量、每天食盐摄入量、体重、24 h尿量低于干预前(P0.01,P0.05);干预后,患者依从性高于干预前(P0.05),ESCA中依从性、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血液透析知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生活质量中躯体疼痛、身体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给予腹膜透析患者跨理论模型水钠护理可有效控制其水钠摄入,提升患者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首次腹膜炎的诊治情况。按透析龄3年、5年为界,将所有首次PDAP分为长透析龄组(≥60月)、中透析龄组(36~59月)以及短透析龄组(<36月),对比不同透析龄患者首次PDAP的临床特征与治疗预后。结果 (1)近15年期间,166名患者发生了首次PDAP,其中男性83例(占50%),发病时年龄(63.33±12.14)岁,中位透析龄30(13,57)月。主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59例(35.5%)。(2)长透析龄组36例(占21.7%),发生首次腹膜炎时的中位透析龄79(68,102)月。随着透析龄延长,3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占比逐渐下降(62.1%、45.7%、30.6%,χ2=11.068,P=0.004),首次PDAP的治疗失败率、腹膜炎相关死亡率逐渐升高(χ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功能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肾病终末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膜功能及残余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腹膜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24 h超滤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 h透出液/血清尿素水平比、4 h透出液/血清肌酐水平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余肾功能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厄贝沙坦,可有效改善腹膜功能,保护残余肾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腹膜透析对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测定21例腹膜透析病人空腹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透析液、尿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测定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及其他相应生化指标。结果 该组病人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5.21±10.21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腹膜透析同型半胱氨酸的清除率为41.72±87.46L/(wee·1.73m~2),与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相关性无显著性(P>0.05)。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腹膜透析同型半胱氨酸清除率与腹膜透析总Kt/V和总肌酐清除率之间相关性元显著性(P值均大于0.05)。结论 腹膜透析病人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但腹膜透析对同型半胱氨酸的清除作用并不能有效地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血压的变异和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但腹膜透析患者的诊室血压变异与残余肾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目前仍罕见报道.方法 入组515例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收集患者随访期间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入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变异值(最小值:3.85,最大值:48.80)的四分位数12.40(9.43,16.40)将入组患者分...  相似文献   

9.
董捷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2006,5(11):807-808
1病例摘要患者男,32岁。发现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5年,行维持腹膜透析2年,食欲减退、乏力3个月。患者2000年前体检发现尿蛋白,血压160/90mmHg(1mm Hg=0.133kpa),血肌酐250umol/L,肾活检提示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及降压等治疗。2003年9月血红蛋白8g/d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5—09~2003—10对腹膜除水能力下降的腹膜透析(CAPD)26例应用长期腹膜休息法治疗.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保护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透组34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给予间歇性腹膜透析,每日4000~6000 ml,每周4~5 d;对照组34例,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每3个月行残存肾功能测定(RRF)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研究前后检测肌酐清除率(Ccr)、血钾、血红蛋白,并记录血压和24 h尿量.结果 研究结束时,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透组Ccr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较腹透组减少明显(P<0.05).前6个月两组RRF的明显下降,6个月后腹透组下降变缓,研究结束时腹透组RRF较对照组高(P<0.05).而从第3个月时腹透组CRP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早期使用低剂量腹膜透析可以延缓尿毒症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丢失及降低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能否延缓残余肾功能(RRF)的丢失。方法选取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以外的降压药;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片80mg/d,观察时间1年,定期检测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Kt/V、总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素(iPT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残余肾功能(RRF)。结果研究结束时,两组Hb均明显升高,iPTH均明显下降,总Kt/V则无显著改变。组间比较,hs—CRP值替米沙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HOMA—IR较研究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HOMA—I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24±1.41VS.4.37±1.93,P〈0.05),两组患者RRF均显著下降,但替米沙坦组较对照组RRF下降延缓[(3.25±1.31vs.2.35±1.20)ml/min,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并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丢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25 (OH)D缺乏与不足的患病率,探讨血清25 (OH)D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2月(冬季)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访、病情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 (OH)D水平.记录其一般资料、户外活动情况,检测其25 (OH)D水平与矿物质代谢指标(白蛋白校正后的血钙、血磷、iPTH水平)、营养指标(血白蛋白、体质量指数)、血肌酐(SCr)、有无残余肾功能、总尿素清除率(K t/V)等.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5(OH)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101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选,其中男性49例,女性52例,年龄(61.8±14.1)岁,透析龄(25.9±21.7)月,原发病以糖尿病居首位,占40.6%.血清25 (OH)D的水平为(9.92±2.44)ng/ml(5.60~17.83 ng/ml),其中不足的患者占3.96%(4/101),缺乏占96.04%(97/101).原发病为糖尿病的腹膜透析患者25 (OH)D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的患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有无户外活动(β=0.223,P=0.026)、血清校正钙水平(β=0.203,P=0.048)以及有无残肾功能(β=0.267,P=0.012)是25 (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北方冬季CKD5期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患病率极高.应该注意腹膜透析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尤其在糖尿病、残肾功能丧失、低钙血症、户外活动较少的患者中.对于维生素D缺乏/不足者,应该尽早、合理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容量控制对于腹膜透析至关重要.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可以评估腹膜小分子溶质转动功能,对优化腹膜透析存腹时间提供依据,但是不能预测腹膜液体转运功能.所以,本研究使用计算机拟合对不同超滤功能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液体转运功能进行评估.方法 纳入研究患者包括每天使用3~4袋2.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超滤功能差组)和使用3~4袋1.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功能好组),两组患者在上述透析处方下都能达到足够的液体清除.所有入组的患者都要求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腹膜透析换液情况,以评估腹膜液体转运功能.结果 本研究包括了17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其中9名为超滤功能差组,8名为超滤功能好组.与超滤功能好组相比,超滤功能差组的患者每天更多的处于高葡萄糖(P<0.01)环境中,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值(D/Pcre)更高(P<0.05),有更高的腹膜液体吸收率(Ke)(P<0.01). 结论 与超滤功能好的患者相比超滤功能差的患者的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率更高,更为重要的是,超滤能力差的患者腹膜液体吸收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重型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8年6月间共8例确诊为重症LN合并多脏器功能受损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 8~54岁,全部患者符合以下特点:①因狼疮活动、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无法继续应用免疫抑制剂;②合并严重浮肿、心功能不全及严重的营养不良;③严重消化道症状。采用外科开放式手术置管,常规透析2000 ml/次,3~4次/d,待上述情况好转后及时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大于4个月。观察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情况、营养状况、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标、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①临床疗效:8例重症LN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改善,浮肿消退,心功能改善,精神、体力明显好转,其中5例肾功能恢复而摆脱透析,另3例肾功能亦有明显改善。②营养指标:所有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③免疫学指标:在腹膜透析后继续使用强的松及其他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共有5例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滴度明显下降,2例无变化,1例抗核抗体滴度增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均明显降低。④并发症:共有1例发生腹膜炎。结论重症LN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时可以及时腹膜透析。腹膜透析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浮肿、心力衰竭、氮质血症等症状,对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腹膜透析过程中需及时、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进一步治疗原发病,从而可使LN患者的肾功能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状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了所有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至少3个月以上的患者容量负荷状况,分析容量负荷与24小时超滤量、尿量等的关系.结果 2002年5月至7月间共58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 20例;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NDNESRD) 38例.两组患者年龄、身高、性别分布以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DNESRD 组体重、透析液糖浓度、糖总量、透析液总量、超滤量及总清除量均大于NDNESRD 组,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DNESRD 组水肿程度较NDNESRD 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DNESRD与NDNESRD两组患者均存在容量超负荷状况,DNESRD组尤为严重.腹膜透析患者应严格限制水盐的摄入,维持良好的水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非卧床腹膜透析不同透析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残肾功能较好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透析模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日间小剂量递增组(26例),透析液总量每日4.5~8 L,夜间不留腹;持续标准透析剂量组(24例),每日透析液量8 L,夜间留腹,比较两组研究开始与终点的营养指标、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残肾功能、胱抑素 C。结果两组患者至观察终点血浆白蛋白、24 h尿量、残肾功能、胱抑素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K+、血P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4 h超滤量、透析充分性指标每周总尿素氮清除率(Kt/V)、每周总肌苷清除率(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后1个月内导管堵管、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每日透析液总量和透析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残肾功能较好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置管后早期采用日间小剂量递增式腹膜透析可使患者尽早得到治疗,并且不增加早期导管堵管与渗漏;(2)初期应用小剂量递增式腹膜透析可减少残肾功能的丢失,并维持相对较好的营养状况。(3)与持续标准剂量组比较,小剂量递增式腹膜透析可减少腹膜透析初期透析液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北京医院肾内科57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同时评估患者的血压、透析充分性、营养、残余肾功能、心功能指标及相应的生化参数,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及分层分析. 结果 PD患者血清lnNT-proBNP水平与血磷(p=0.020)、MQSGA评分(P<0.001)、肌钙蛋白T(P=0.002)、收缩压(P=0.010)、平均血压(P=0.013)、收缩压指数(P<0.001)、左心房内径(P=0.001)、左心室重量指数(P=0.001)呈明显正相关;与白蛋白(P=0.008)、24h尿量(P=0.005)、残肾Kt/V (P=0.001)、残肾Ccr (P=0.010)、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P=0.001)、心脏射血分数(P<0.001)、上臂围(P=0.031)、三头肌皮褶厚度(P=0.037)呈明显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与lnNT-proBNP相关的因素依次为:MQSGA评分(β=0.470,P<0.001)、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β=-0.389,P<0.001)、收缩压指数(β=0.287,P<0.001)、左心房内径LAD(β=0.236,P=0.006),这些指标是PD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R2=0.722,F=37.342,P<0.001).PD患者血清NT-proBNP中位数为5240.00 pg/ml (699.90~35000pg/ml),以中位数为截点将本组患者分为A组(NT-proBNP水平较低组)和B组(NT-proBNP水平较高组).B组在收缩压(P=0.010)、平均血压(P=0.009)、收缩压指数(P=0.001)、MQSGA评分(P<0.001)、血磷(P=0.022)、肌钙蛋白T(P=0.037)、左心房内径(P=0.002)、左心室重量指数(P=0.003)方面均显著高于A组;在白蛋白(P=0.010)、三酰甘油(P=0.029)心脏射血分数(P<0.001)方面明显低于A组.分层分析显示:总Kt/V≥2.0患者的ln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Kt/V<2.0的患者(P=0.030);总Ccr≥60L/周患者的ln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腹膜透析在儿童肾衰竭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手术切开植入Tenckhoff管,采用"O"装置和双联系统,应用IPD和CAPD对20例儿童急慢性肾衰进行腹膜透析.结果急性肾衰13例、慢性肾衰7例;透析时间ld~30个月,腹透后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酸中毒3d内基本纠正,高容量综合征l~2d纠正,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从透析前的(930.28±379.73)μml/L和(37.92±10.40)mmol/L降为透析后的(383.55±292.64)μml/L和(14.75±6.17)mmol/L.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移位、腹透液渗漏、纤维凝块堵管,未发生感染性腹膜炎.7例维持透析患儿中4例发生低蛋白血症(57.1%).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儿童急慢性肾衰的一项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