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在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个性化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对疾病认知度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对疾病认知度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度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肺癌拟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7年9月—2018年2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共40例;2018年3—8月入院的患者为试验组,共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等呼吸功能指标,采用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术后1周,试验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42.1±8.4)分,对照组(36.8±1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9,P<0.05)。术后1周,试验组患者FEV1%(63.8±12.1)、FVC%(57.5±11.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67、-2.617;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作业指导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将8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参照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及要求进行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锻炼依从性、肺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再次住院率。结果研究组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锻炼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3个月及12个月内再次住院率则降低(P0.05)。结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可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降低再次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和呼吸功能锻炼的现状,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疾病认知和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3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患者78例。分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36例,实验组运用多元化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评,了解患者对COPD知识的认知与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情况。结论 运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疾病认知和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和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真正达到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COPD住院患者236例,采用自行设计及BCKQ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和评估,应用卡方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影响呼吸功能锻炼的因素。结果 236例COPD患者中,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者80例(33. 9%),其影响因素主要与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个人收入有关,同时COPD知识掌握情况与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呈正相关(r=0. 847,P 0. 001)。结论 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整体较差,应加强COPD相关知识和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健康教育,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督促和鼓励,调动其锻炼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知信行(KAP)模式健康教育联合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COPD)患者自我效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5月1日收治的14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取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KAP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功法锻炼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COPD中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共15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六字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功法锻炼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良呼吸困难指数,COPD患者自我症状评估测试以及呼吸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RC评分、CA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锻炼依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功法锻炼模式运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缓解呼吸困难,提升CAT评分相关症状,改善肺功能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132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患者均采用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出院4个月后采用电话随访,未坚持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有65例作为对照组,坚持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有67例作为观察组,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4个月时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4个月时肺功能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呼吸功能锻炼有利于改善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肺癌手术患者病例资料,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健康信念模式护理,持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性、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性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EF、FEV_1%、FEV_1/FVC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ACT-L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护理能够提升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谢晓红 《全科护理》2013,(28):2604-2604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活动受限的作用。[方法]将40例住院治疗的COPD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即缩唇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COPD稳定期病人的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4例COPD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理论,通过对COPD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出院12周后,比较两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采用加州大学圣迭戈呼吸困难问卷(SOBQ)]、COPD自我效能评分[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CSES)]。结果:出院12周后,两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 0. 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1);出院12周后,观察组SOBQ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同组护理前(P 0. 01);出院12周后,观察组CSES高于对照组和同组护理前(P 0. 01,P 0. 05)。结论:PDCA循环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3月在本院呼吸科入住诊断为COPD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电话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加入本科的随访微信群,接受为期6个月的出院随访,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正确掌握呼吸功能的锻炼方法(84.09%)明显高于对照组(27.27%);(2)对功能锻炼的认可态度(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5.91%);(3)坚持呼吸功能锻炼(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组建微信群可以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联合微信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3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伸护理服务联合微信平台。统计两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对比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健康行为、生活质量(CAT)评分。结果试验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联合微信平台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可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健康信念的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健康信念模式量表,对11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为(34.05±6.62)分,其中84.82%的患者处于中、低等依从水平;健康信念得分为(106.42±13.57)分。功能锻炼依从性与健康信念总分、感知到的益处、健康动力、自我效能呈正相关,与感知到的障碍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可通过增强患者的健康信念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知晓度,随机抽取活动实施前的COPD患者(对照组)40例,观察组同样随机抽取活动实施后的COPD患者(观察组)42例,比较两组呼吸功能锻炼知识知晓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知晓度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知晓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结合规律锻炼是否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痰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方法 对38例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规律锻炼.实施教育及锻炼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呼吸困难自我感党评定(采用改良的Brog量表)、静息肺功能检查、6min步行试验(6MWT)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教育及锻炼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后,Brog呼吸困难评分较训练前未见明显改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训练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患者6MWT距离增加(P<0.01);CPET中最大功率增加(P<0.01),最大功率下通气量增加(P<0.05)、呼吸储备下降(P<0.05)、呼吸困难指数上升(P<0.05),最大功率下千克摄氧量、氧脉、心率、心率储备较训练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结合规律锻炼,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联合营养支持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自我效能及呼吸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处于稳定期的COPD老年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信念模式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  相似文献   

18.
经络锻炼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络锻炼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观察了30例COPD稳定期患者经络锻炼呼吸操治疗6个月后对生活质量的疗效。结果: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SGRQ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在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总评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锻炼呼吸操可以显著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效果优于传统呼吸操,同时坚持经络锻炼呼吸操的锻炼还可增强患者的体力和活动能力,改善焦虑、抑郁倾向,调节情志,从而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锻炼状况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蔡忆  田小京杨晶 《现代护理》2004,10(10):894-895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呼吸锻炼现状 ,提供开展呼吸锻炼相关教育及护理依据。方法 对住院的 5 0名COPD患者呼吸锻炼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对呼吸锻炼知识了解不深 ,应用方法不正确 ,绝大多数患者不能系统的锻炼。结论 患者不能得到完整有效的呼吸锻炼相关知识 ,须采取多种形式 ,普及相关知识 ,在实践中规范锻炼方式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确定主题为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品管圈活动,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质控、考核,修订呼吸功能锻炼流程,完善健康教育资料。选取实施品管圈前(2017年11月)的40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实施品管圈后(2018年4月)的40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6 min步行试验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6 min步行试验距离、Barthel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自理能力,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