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医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中就有"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的记载,到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已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历朝历代诸多医家的发展,现在舌诊已成为中医诊断体系中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部分。对舌象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中医诊断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舌象在内科临床研究及  相似文献   

2.
望舌与诊病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临床上对于各种疾病,都常结合辨舌来决定诊断和治疗,是中医临床占重要地位且不可缺少的检查常规。  相似文献   

3.
正新安医家精于"察色按脉",清代叶天士创立温病舌诊辨证,发明舌诊燥湿诊法,辨分受邪轻重、病位浅深、证候属性、预后转归并确定治法方药,还补充了验齿、辨斑疹、辨白等法,独具匠心,发挥出了舌诊的真正作用,被后世奉为准绳;汪宏编著《望诊遵经》,系统归纳总结望诊内容,发明"相气十法",作为纲领而与"五色主病"合参,已成为现代《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新安医家尤重脉诊,视脉为医之关键,诊治上分析病机、判断证候、确定治法、遣方用药均以脉为据,形成了"温补重脉诊"、"辨顺逆、辨证情总切于脉"、"推崇张仲景平脉辨证"、"脉证无有不应"及"不失古法"等独特的学术经  相似文献   

4.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及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到机体的某些疾病.<灵枢·本脏篇>日:"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望诊可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在临床治疗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难经>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使用测色仪、色差仪、红外热像仪等设备,使传统的望诊方法和范围不断拓宽,并为临床提供了愈来愈有效的诊断价值.下面就近年来望诊的几种主要临床研究作一概括.  相似文献   

5.
舌诊与辨证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包括触诊)”四诊来诊断疾病。舌诊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舌苔、舌质的观察,了解病邪之所在,正气之盛衰。由于舌诊方便、易行,故对中医儿科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为什么望舌可以辨证中医认为舌与内脏、经络、气血有密切联系。“心主舌”,“在窍为舌”,说明舌是受“心”支配的。舌又是  相似文献   

6.
脉诊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方法。与望诊、闻诊、问诊三者密切配合,是非常有利于识别病症和推断病情的,它在中医诊断学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素问&#183;五脏生成篇》上说:“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相似文献   

7.
邵晓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116-2116
摸法又称摸诊。通过医者的手对损伤局部进行认真触摸,以了解损伤的性质程度,判断有无骨折、脱位,以及骨折、脱位的移位方向等。摸法的用途极为广泛,在伤科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把摸法冠其首,加以详述,说:“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正……以及表里虚实。可见摸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工作中,忽视“摸法”容易误诊,延误病情,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依我的临床实践经验,谈谈摸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舌诊,又称“望舌”、“辨舌”,是祖国医学特有的诊断方法之一。它不仅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有许多经络循行均“络舌本”,“舌苔”又为胃气所生,因此许多外感或内伤疾病的病变可引起舌部的变化。认识和利用这些变化来帮助诊断疾病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公洁  程丽 《护理研究》2008,22(10):2716-2716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依据之一。《临证验舌法》中云:“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开窍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肺、脾、肝肾无不系根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可见人体气血之盛衰,病体之虚实,病位之深浅,病情之进退,都可以从舌象的变化上客观地反映出来,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观察舌象尤为重要,从舌象中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亏盛以及外邪的性质,舌诊对病情观察、饮食调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儿科古称哑科,有疾不能自述症状,而以代述为主,其所提供的病史可靠与否,亦须四诊合参为大法。其中望诊在儿科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历代医家把儿科望诊列为四诊之首,认为“病在内。必形于外”。望诊主要包括体质神色,形态苗窍,皮疹二便,察看舌象,观其指纹等内容。虎口三关纹,中医学属手太阴肺经支络。《内经》云“十二经络始于手太阴肺经”。《幼幼集成》日“支者,即旁支也。从手腕后出食指之端,而交通荣卫于手阳明大肠之经,  相似文献   

11.
龚菊梅  胡燕 《护理研究》2001,15(3):169-169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实践证明 ,舌象的变化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进退。正如《辨舌指南》所说 :“辨舌质 ,可辨内脏之虚实 ,视舌苔 ,可观六淫之深浅。”前人将舌视为“外露之内脏。”采用炎喘平合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以下简称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过程中发现 ,随着病情的控制和改善 ,病人舌质、舌苔也有明显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0例病人 ,均为我院住院或急诊观察的COPD病人 ,均符合COPD诊断标…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把主客观诊察所得,加以综合分析,对疾病的原因、病情的属性、病位的深浅、病机之进退、正邪的盛衰等种种变化,最后通过辨证,作出正确的诊断。那么,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把辨证施护与四诊相结合呢?在实践工作中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医学中对疾病的预防问题早已有深刻的认识和措施,其内容丰富.《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对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曰:"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徐复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也……"这里含两个意义:一是无病先防,二是有病防变.完全相同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  相似文献   

14.
面诊属于中医学望诊的范畴,具备极大的临床意义。活用面诊,能够以无创、便捷、直观的方式从患者面部获得大量辨证资料,用于辅助诊断,发扬了中医“简便廉验”的优点。但是,传统的中医诊断通常是“定性的”,容易受到医生“主观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而产生诊断信息的遗漏或诊断结果的误判等;而通过面诊客观化可以实现“定量”诊断,扬长避短,有利于中医面诊的发展和推广,因此面诊客观化研究可行且必要。一直以来,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通过中医面诊及其客观化研究,有望在癌症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价、三级预防等方面拓展新的思路和方向,这也是今后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该文从中医面诊及其客观化研究的角度出发,查阅古代及近现代的相关文献,概括了近年来面诊及其客观化在肿瘤疾病诊疗及预防中的重要价值,为中医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及其面诊客观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舌诊数字化培训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洁  程丽 《护理研究》2008,22(29):2716-2716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依据之一.<临证验舌法>中云:"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开窍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肺、脾、肝肾无不系根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  相似文献   

16.
望诊作为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仍不乏有其重要性,特别对条件简陋的地方更具重要意义。望诊不受条件限制,反映病情较为可靠。所以说,小儿本身特点决定了望、闻、问、切四诊中以望诊最为重要。一、面部颜色变化与病理反应面部色诊,主要是根据五色主病来诊断小儿疾病的。正常小儿气血调和,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疾病状态下,则出现青、赤、黄、白、黑的病理变化。《幼科全书》中说:“色红者热,主外感;色青多惊;色白者主虫;色青黑腹痛;色白者主疳;色黄者脾虚。”  相似文献   

17.
四诊八纲     
正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法,是秦医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所谓"望诊",就是通过对病人总体和局部的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的诊视,观察病人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  相似文献   

18.
骆文斌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38-1139
脉诊是中医诊法的特色和精华,同时也是中医诊法教学的主要难点内容之一。对初学者来说,掌握好脉诊技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不论古代的师承教育,还是现代的中医高等教育,均非常重视诊脉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本文结合笔者的个人经验与心得,就脉诊教学方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马洪玲  王世贵 《全科护理》2013,11(13):1238-1239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士奎就《内经》"辨病"与"辨病论治"的讨论提出:●有学者讲:"在中国医学书籍里始终没有讲到‘病’这样东西。"其实,《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也是中医防治疾病及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内经》中的"治未病"、辨病诊断、辨病因病机、辨病论治、专病专方、专药等中医临床医学论述,是《内经》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