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患儿采用肘前外侧切口,骨折断端切开复位并行神经探查术。结果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根据桡神经功能评定标准,优19例,良4例,可2例。25例骨折于术后12周行X线检查,均示骨性愈合;2例肘关节屈曲受限20°~30°,1例轻度肘内翻(P〈5°)。结论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不仅有利于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而且可以避免因保守治疗使神经损伤加重或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肘关节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3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时间6~28个月,35例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尺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损伤.无一例出现肘内翻及肘外翻畸形.结论 肘关节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袁宏民  曹月荣 《吉林医学》2006,27(10):1174-1175
目的:探讨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16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患儿采用肘前外侧切口,骨折断端切开复位并行神经探查术。结果:16例神经损伤多数在4周以内恢复,2例在3个月左右恢复,1例在4个月后恢复,无1例近期发生肘内翻畸形。结论:在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患者中,以挫伤为主,嵌压伤次之,部分断裂及完全断裂伤少见。手术不仅有利于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而且可以避免因保守治疗使神经损伤加重或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4.
胸大肌移位代脓二头肌重建屈肘功能为臂丛神经损伤中常见手术,注意术前及术后护理能为手术成功提供良好的保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5年8月至今共收治胸大肌移位代肽二头肌重建屈肘功能患者23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其中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16岁。1.2手术方法胸大肌移位代防二头肌重建屈肘功能的手术是将胸大肌下半部肋骨附着处切断并与胸壁分离,形成有血管神经相连的肌瓣,用细丝线缝成管状,通过上臂内侧皮下隧道至肘前与肽二头肌键在屈肘90”、前壁充分旋前位缝合固定,恢复屈肘功能。1.3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屈肘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内侧入路3枚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9例,均采用肘内侧入路、3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依据Flynn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09例患儿均随访13 a,平均(2.1±0.7)a;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按照Flynn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8.2%。所有患儿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移位,术后无肘内翻畸形、骨化性肌炎及Volkmann肌挛缩等并发症。4例术前尺神经损伤患儿均在术后5个月内恢复。结论肘内侧入路3枚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直视下复位保护尺神经,骨折断端稳定性高,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手术治疗的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同时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开放性损伤1例,闭合性损伤7例;4例经肘前侧入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一期血管神经探查术,4例经肘外侧小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扩张血管、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3~4周拆除石膏功能锻炼。结果术后4~6周骨折愈合良好。随访3月~2年。8例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肘内翻及肘外翻畸形;1例正中神经功能恢复不良,7例正中神经功能完全恢复;8例患侧上肢发育正常。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因肘关节解剖的特殊性,常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术前根据肢端血运及活动情况,可选择经肘前侧入路行骨折复位固定、血管神经探查术,或经肘外侧小切口单纯行骨折复位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0年~1997年,对82例儿童防骨膜上骨折行切开复位,单枚克氏针斜形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fiR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性60例,女性22例。左侧52例,右侧30例。血管损伤5例,神经损伤l{1例。开放不稳定性骨折10例,陈旧性32例。屈曲型10例,伸直尺偏型72例。l,2手术方法。10岁以下儿童行氯胺酮全麻,10岁以上儿童行臂丛麻醉。于伤肢上臂上1/3处置气囊止血带,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取肘后外侧切口,自肘上4cm至肘下Zcm分层切开,分离直达骨折处,清除血肿、剥离骨痴及少许骨膜,小心分离骨折端,再行牵引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分别应用肘关节后侧S形切口及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对56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采用肘关节后侧S形切口及内侧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后2枚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固定,屈肘90°石膏外固定3~6周。结果:56例患儿全部随访,根据Flynn标准,其中肘后侧S形切口恢复优良率达67%,肘内侧切口优良率为92%。结论:肘内侧切口是手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切口。切口软组织损伤较少,很好地显露内髁,有利于准确复位,能够避免神经损伤,后期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外观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明确诊断为伸直型髁上骨折的24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Ⅰ型骨折60例,其中尺偏型28例,桡偏型32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Ⅱ型骨折56例,其中尺侧损伤偏重25例,桡侧损伤偏重31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Ⅲ型骨折12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63例行肘内侧入路手术,32例行肘外侧入路手术,33例行内外侧小切口双侧入路手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23例,无血管神经损伤221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肘内翻发生率.结果 Ⅰ型骨折尺偏型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偏型(P<0.05);Ⅱ型骨折尺侧损伤重者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桡侧损伤重者(P<0.05);Ⅲ型骨折外侧入路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内侧入路及双侧入路(P<0.01).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术后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神经损伤者(P<0.01).GartlandⅡ型骨折术后肘内翻率高于Gartland Ⅰ、Ⅲ型(P<0.05).结论 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原因复杂,合理有效的治疗可降低肘内翻发生率,但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0.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随访28例,按Gartland分型:Ⅰ型3例;Ⅱ型11例;Ⅲ型14例.患儿平均年龄7.5岁(2~13岁).手术方法为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穿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并用上肢石膏固定肘、腕关节于功能位.结果 随访4~12个月,28例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出现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畸形,无因内侧穿克氏针而至尺神经损伤.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防止Volkmann挛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桡神经内移在内固定肱骨中段及中下段粉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内固定肱骨中段及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时,将桡神经经位于中段的骨折断端移至肱骨内侧,防止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方法:分析桡神经在肱骨段的走行,桡神经各分支的发出点,确定桡神经在绕过肱骨时无分支发出的安全区段。术中将此安全区段分离、游离,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将桡神经移至肱骨内侧。有效防止首次手术后内固定物压迫或支撑桡神经及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产生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果: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3例肱骨中段及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人内固定治疗时,将桡神经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移至肱骨内侧。2000年12月至2004年11月将16例骨折愈合病人内固定物取出,手术入路安全有效地避开桡神经。未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论:以钢板等固定物内固定肱骨中段及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时,将桡神经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内移,可有效防止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我院骨科自1963年至1983年问对50例不能手法复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随防25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3~31岁,>10岁35例,10~17岁8例,17~18岁3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50例中伸展型44例,其中尺偏型34例,桡偏型10例;屈曲型3例;粉碎型3例均为成人。手术与结果: 本组50例肱骨髁上骨折均行切开复位,22例采用肘外侧切口,24例采用肘后切口,4例采用肘内侧切口,均能在直视下复位。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时内翻多见,髁上骨折畸形愈合及肘内翻均不影响关节功能,仅保留难以接受的外观畸形,因而手术切开复位还是手法整复仍有不同意见。我们对一次性整复失败及肘内翻畸形者行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十伸直型石膏外固定,随防结果满意。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包括肘内翻8例。年龄7~17岁。男40例,女16例。48例均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失败后入院择期手术。手术时限:伤后3~7天。手术切口:均适用肘外侧入路。左挠侧拇长伸肌、肱桡肌与肱三头肌之间进入骨折端,以骨膜剥离器将肌肉牵开,于尺侧保护以避免克氏针及肘内翻截骨…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94~1996年对31例难以手法复位的肱骨课上骨折的患儿,采用肘内、外侧双切口,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治疗,解决了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必须外加石膏外固定的问题,有效地防止因肌肉收缩以及早期功能锻炼关节活动而发生骨折再移位或分离,减少了肘内翻、肘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5~14岁。伤后施术时间1~7天。1.2手术手法:取肘外侧及肘内侧双切口,内侧切口应游离尺神经加以保护。显露骨折端,清除血块,分开嵌顿组织后,骨折解剖复位,分别从内上联及外上腴…  相似文献   

15.
张力带法内固定是近10年A0学会承认并推荐的一种治疗疗法。近年来,我们应用张力带技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内翻1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应用张力带技术治疗具备手术指征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0例,肘内翻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15岁,平均8岁;左侧7例,右侧9例。手术后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者5年,平均3.5年。1.2 手术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内翻外侧入路,常规显露骨折或髁上截骨部位。如为肘内翻,根据术前X线片测量畸形角度,决定术中楔形截骨范围;如为髁上骨折,显露骨折端,清除积血和两骨折端嵌…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俯卧位结合肘后经皮克氏针辅助骨折复位治疗Gar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 方法 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X线机透视下,采用俯卧位结合肘后经皮克氏针辅助复位的方法,治疗Gar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2~11岁,左侧28例,右侧40例,68例均为Gartland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无血管损伤,其中6例正中神经损伤,3例桡神经损伤,受伤后1~5 d内手术。 结果 68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术后随访6~12个月,临床评价优秀率为95.6%,骨折愈合良好。 结论 俯卧位结合肘后克氏针辅助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有效地、安全的、实用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肘后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经肘后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个月。本组术后4~6周复查X线片示骨折均已愈合。所有病例末次随防时无肘部畸形,无血管神经损伤表现。肘关节功能参照Flynn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76例,良21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7%。结论经肘后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对局部组织损伤小,术后可以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防骨髁上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治疗多采用闭合复位,但对有些病例也要考虑切开复位。反复多次的闭合复位会加重血管、神经和肌肉的损伤,有时也达不到满意的对位6我们近四年来手术治疗小儿肱骨课上骨折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2例,女26例,年龄4~12岁,平均8岁,均为闭合性骨折。伸展型63例,其中尺侧移位52例,烧例移位11例;屈典型15例。二、合并损伤:合并血管损伤5例;合并神经损伤《例,其中正中神经2例,烧神经1例,尺神经1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2例。三、手术方法:多采用肘…  相似文献   

19.
肱骨髁间骨折并发尺骨鹰嘴骨折在临床上少见,其受伤机制及处理上有其特殊性。我院1986年7月~1998年3月共收治11例,均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41~62岁,平均44.8岁。致伤原因:坠跌伤8例,车祸伤3例。骨折情况:闭合骨折10例。开放骨折1例。左侧7例,右侧4例。躲间骨折皿度8例,IV度3例。尺骨鹰嘴骨折均为横断骨折。1.2治疗方法11例均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臂丛麻醉,上充气止血带。取肘后“S”切口,游离保护尺神经,将鹰嘴骨折近端连同防三头肌位向近端游离,并分离三头肌两侧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肘关节纵切口与横切口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新鲜的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并得到随访的106例患儿的资料,男67例,女39例,年龄7.3~16.2 岁,平均年龄12.7 岁。61例手术采用肘内侧纵切口和45例采用横切口进行切开复位骨折,并用克氏针、空心钉或可吸收钉、棒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5周后行功能训练,待骨折完全愈合后再取出内固定。结果:获得随访106例,随访时间7~60月,平均随访时间25月。纵切口组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60.00±3.60) min;手术切口6~9 cm,平均(7.50±0.18) cm。横切口组手术时间20~30 min,平均(23.00±2.66) min;手术切口2.0~2.5 cm,平均(2.20±0.13) cm。1例术后发生骨不连,105例患儿术后2~3月随访X片显示骨折骨性愈合,无迟发性尺神经损伤表现。2种方法各有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拔针后神经损伤很快恢复,症状消失,无需进行二次手术。肘关节内侧无压痛,外观无明显外翻畸形,外翻应力试验稳定。肘关节功能评分:99例优,6例良,1例中。结论:经肘关节2种切口都可以用于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手术治疗,但肘内后横切口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易操作、花时少、愈合后瘢痕小的优点,是一种更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