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杨婷  张玮  杨德兴  夏婧  钱传云 《重庆医学》2018,(7):896-898,901
目的 研究肺部超声评分(LUS)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早期识别拔管失败高风险率患者,指导拔管后序贯治疗.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超过48 h,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准备拔管患者81例,拔管前进行床旁肺部超声评估,拔管后根据患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拔管前LUS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拔管失败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81例患者中,27例患者拔管失败,出现不同程度呼吸窘迫征象:呼吸频率(RR)增加,心率(HR)增快,氧饱和度(SpO2)下降等,需要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或经鼻高流量给氧方式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拔管失败组中1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无效后需要再插管,1例在拔管24 h内死亡.54例患者成功撤机拔管.LUS评分除了与HR、pH值无相关性(r=0.15、0.02,P>0.05)外,与RR(r=0.43)、经皮指脉SpO2(r=-0.76)、PaP2(r=-0.58)、PaCO2(r=0.62)指标均有相关性(P<0.05).LU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0.90(95%CI:0.84~0.95),可以认为LUS预测拔管失败率准确性较高,其中灵敏度0.84,特异度0.80,诊断界值15.00,即LUS评分超过15分,拔管失败率明显增高.结论 LUS评分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判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根据LUS评分能够早期识别拔管失败高风险率患者并指导拔管后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2.
3.
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呼吸衰竭与呼吸停止患者重要的救治方法。长时间机械通气会引起呼吸性相关肺损伤的发生,而过早拔管脱机也会增加再次插管的概率。因此,脱机时间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如何准确判断脱机时间成了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床旁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判断脱机拔管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床旁超声预测IMV患者脱机指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尚彪  覃夏川  刘学彬  田鹏  刘娟  张鸿  何刚  白静  丁小燕 《西部医学》2018,30(5):720-723+731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动态肺部超声监测早产儿(<34孕周)机械通气治疗围拔管期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1月~2017年7月125例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4孕周的早产儿进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超声指导组57例和非超声指导组68例,分析比较两组间机械通气拔管的成功率、安全性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非超声指导组(930% vs. 765%,P=0014),其中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拔管显效明显高于非超声指导组(561% vs. 324%,P=0011),非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拔管无效率高于超声指导组(220% vs.70%,P=0024)。拔管后不良反应比较,超声指导组拔管后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喂养不耐受明显低于非超声指导组(分别为53% vs. 162%,P=0048,35% vs. 147%,P=0032 和191% vs. 70%,P=0042),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连续动态肺部超声监测能评估<34孕周早产儿肺部病变的进程,可辅助机械通气量和拔管时机的选择、指导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药物剂量应用于拔管,并能提高拔管成功率,降低拔管中和拔管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在挽救患者性命的同时,还带来了很多负面作用,因此积极的脱机显得非常重要。当患者病情改善,就应准备进入自主呼吸试验(SBT)。脱机参数尤其是浅快呼吸指数和呼吸道闭合压对脱机有很好的指导价值。目前常用的脱机方法有SBT法、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法和电脑智能法。其中SBT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脱机方法,它又包括压力支持通气、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和T管试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法适用于拔管后呼吸窘迫的患者,并且拔管后立即使用才能获益。电脑智能法便于操作,临床效果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试验能否预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监护病房2010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重症PCP且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脱机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G试验水平.结果 共入选49例患者,脱机成功组9例,失败组4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白蛋白、CD4计数、G试验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成功组G试验水平显著低于失败组,分别为331.0 ng/L(299.0~488.7 ng/L)和267.0 ng/L(236.0~294.5 ng/L).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试验水平是影响艾滋病合并重度PCP患者能够脱机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0R=0.978,95%CI:0.959~0.998,P=0.032).结论 G试验可以作为一项脱机结局预测指标,用来预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撤机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膈肌超声相关指标膈肌动度浅快呼吸指数(DD-RSBI)、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RSBI)与传统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并行撤机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131例。SBT过程中使用超声测量并计算膈肌移动度(DD)与膈肌增厚率(DTF),代替传统RSBI中的潮气量计算出新的DD-RSBI和DT-RSBI。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比较各指标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患者97例,撤机失败组患者34例。撤机失败组患者的RSBI、DD-RSBI及DT-RSBI均高于撤机成功组(均P<0.05)。RSBI、DD-RSBI及DT-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AUC分别为0.796(95%CI:0.712~0.903)、0.865(95%CI:0.798~0.931)、0.872(95%CI:0.801~0.942),以46.3次/(ml·min)、1.65次/(min·mm)、66次/min为阈值,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分别为85.3%、73.5%、88.2%,特异度分别为56.7%、88.7%、5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DD-RSBI(OR=5.46,95%CI:1.54~19.37)、高DT-RSBI(OR=1.06,95%CI:1.02~1.1)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膈肌超声指标DD-RSBI、DT-RSBI较传统RSBI预测撤机结果更准确,是指导撤机时机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用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易产生脱机困难或依赖,且可带画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笔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地为14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认为VD/VT、PAV、C、Pao2/Fio2可作为敏感的脱机监测指标,而合理地调节呼吸机通气模式及参数、控制肺部感染、营养支持是脱机成功的必要保证。中药清肺化痰、益气活血的治疗在脱机过程中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脱机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比较.方法 将128例采用机械通气后符合脱机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T管脱机法、压力支持通气(PSV)法、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A)+PSV法进行脱机,比较其脱机时间及再插管率. 结果 T管脱机法脱机时间(3.0±1.2)d较PSV法(5.0±1.7)d和SIMV+PSV法(4.5±1.6d)均显著缩短(P均<0.05);而采用PSV和SIMV+PSV法的再插管率则较T管脱机法显著下降(P均<0.05). 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不同的通气方式有不同的效果,要选择合理的方法以尽早顺利脱机.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究超声评估膈肌增厚分数(DTF)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机械通气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测量膈肌移动度(DE)、吸气/呼气末膈肌厚度(DTi/DTe),计算DTF,并搜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资料,依据脱机结局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分析相关指标对脱机结局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共50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脱机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分别为35例和15例。脱机成功组患者年龄低于脱机失败组患者(P<0.01),DE、DTi、DTF指标均高于脱机失败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TF增高(OR=0.879)为脱机成功的保护因素(P<0.01),矫正年龄因素后仍为脱机成功的保护因素(OR=0.875,P<0.01)。DTF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ROC曲线显示,其截点值为23.5%,AUC及95%CI为0.825(0.706~0.943)(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和73.3%。结论: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对机械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SBT)前B型脑钠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达到撤机标准并行撤机的66例患者,在患者达到撤机条件行SBT前抽血检测BNP水平,而后进行SBT,后予撤机拔管。根据48 h内的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撤机前BNP水平及其对数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itc curve,ROC曲线),评价撤机前BNP水平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66例患者中,12例(18.2%)撤机失败,失败病例中有4例通过了SBT但撤机失败。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年龄相对较轻(P〈0.05)。撤机失败组SBT前BNP水平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P〈0.01)。 SBT前BNP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0.059),95%可信区间为(95%CI 0.751~0.932),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截点值为263 pg/mL,在此截点值下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75%。结论:撤机前BNP水平对撤机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撤机筛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呼吸支持手段,应用机械通气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渡过呼吸衰竭,而早期脱机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目前,有很多种脱机方法,对于采用何种方法更有利于脱机,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有不同的观点。本研究观察了二种不同脱机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罗伊适应模式指导下程序化脱机拔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ICU机械通气住院患者9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程序化脱机干预,实验组46例采用罗伊适应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谵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而对照组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长于实验组(P <0. 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指导下程序化脱机拔管策略有效降低了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减少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对比不同SBT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肺通气影响。  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收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首次SBT的机械通气患者69例。随机分入T管组、PSV组及ATC组后进行30 min的SBT。SBT成功后24 h内拔除气管插管。所有患者SBT开始前(T0)、结束时(T1)及拔管后30 min(T2)用超声观察患者肺通气状态。  结果  3组患者首次SBT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成功拔管的患者中:T1时3组患者LU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从T1到T2,T管组患者LUS变化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PSV组及ATC组患者LUS增加(P < 0.05)。  结论  有压力支持的SBT策略有利于患者通过SBT,同时在SBT过程中保证肺部通气量;然而,T管法SBT似乎更能预测患者拔管后的肺通气量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金鑫 《中外医疗》2010,29(26):42-4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脱机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3例困难脱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3例呼吸表竭患者上机后发生脱机失败者94例次.发生脱机的失败原因可分为两类,由原发病恶化而脱机失败者22例次(23.4%);由生理学指标变化而脱机失败者72例次(76.6%).结论 脱机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应寻找所有可能引起脱机失败的原因,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可逆的原因,是使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重症监护室COPD患者机械通气困难脱机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桓台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对成功脱机组与困难脱机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得数据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6.43)、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20分(OR=10.39)、白蛋白<25 g(OR=3.86)、BNP>6000 pg/L(OR=25.67)、感染因素(CPIS)评分>10分(OR=5.17)、PCO2>90 mmHg(OR=2.89)为影响AECOPD患者顺利脱机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8.39)、白蛋白(OR=5.96)、BNP(OR=28.92)为影响AECOPD患者顺利脱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在ICU行机械通气COPD患者中,年龄、白蛋白、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BNP均是影响患者脱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孟超  范志强  佟庆  田颖  穆永茂 《西部医学》2021,33(1):124-129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行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法与T管试验法的脱机成功率,并比较两种综合脱机参数[用力呼吸指数(CORE指数)、浅快呼吸指数(RSBI值)]预测患者脱机成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秦皇岛第一医院内科ICU收治的106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