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黎伟  廖蕴华  薛超  杨桢华  黄燕林 《广东医学》2007,28(8):1292-1294
目的 探讨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药敏,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腹膜透析患者感染腹膜炎发生的可能原因,并分析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 腹透中心腹膜炎的发生率为每个月1/28患者(0.5次/患者/年),操作不规范、营养不良和合并有糖尿病是引起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主要原因,营养状况好、家居环境较好、文化程度高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不易发生感染性腹膜炎.腹膜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大部分(71.4%)对头孢唑林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为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对哌拉西林(71.4%)及庆大霉素(44.4%)耐药率较高.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操作不规范、营养不良和合并有糖尿病有关,加强透析患者管理以及再培训非常重要.腹膜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大部分对头孢唑林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及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施钊钰  王聪  李海燕  商芳芳  吴建华  黄希  袁莉 《重庆医学》2021,50(14):2389-2392
目的 探讨气候因素对长江中下游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DAP)的影响,为腹膜炎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腹膜透析(PD)及发生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气候因素(包括季节、梅雨季节、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降雨量)对PDAP影响.结果 春夏秋冬的发病率分别为每100例患者月发生19.2、35.8、21.6、18.2例次,夏季发病率最高,与其他3个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AP与平均湿度,平均温度及平均降雨量无明显相关性(r=-0.53、-0.56、-0.43,P>0.05).梅雨季节发病率为每100例患者月发生36.6次,高于非梅雨季节的21.6次(P<0.05).梅雨及非梅雨季间致病菌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球菌比率均大于50%,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PDAP与季节有相关性,夏季发病率最高,梅雨季节PDAP发生率高于非梅雨季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和致病菌及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腹膜透析患者的资料,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主要由革兰阳性茵引起,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应尽量减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几率。对已经发生的腹膜炎,结合临床和药敏结果科学地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进行腹膜透析的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未发生组(104例)和发生组(84例),确诊后24 h内,无菌留取透析液进行致病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统计患者转归情况。结果 8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61.48%),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44株(36.06%),真菌3株(2.46%)。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合并糖尿病及胃肠道紊乱、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90 g/L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84例发生组中治愈78例,治愈率为92.86%(78/84),退出腹膜透析治疗6例,发生率为7.14%(6/84),均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且3例合并真菌感染。结论年龄大、合并糖尿病及胃肠道紊乱、白蛋白低、贫血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革兰阴性菌或者真菌感染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临床应根据患者致病菌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但PD相关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病例及报道非常少,诊断难度大,治疗复杂、周期长,经抗感染及抗结核治疗后可治愈。本文结合1例PD相关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D相关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特殊性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操作的再培训对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的影响、以减少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技术生存率探讨新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腹膜透析中心正在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90名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换液操作的检查,分析他们操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及培训,并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及质量控制,追踪培训及观察2年.统计分析再培训2年中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并与本腹膜透析中心过去3年中的资料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对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的影响.结果 2年中本中心的腹膜炎发生率为原来的27.8病人月上升到31.2个病人月.致病菌谱由原来的头三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转变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通过加强操作再培训、明显地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因患者操作因素减少,故致病菌谱发生了变化,由G+阳性菌为主,变为G-阴性菌为主.说明了再培训的重要性,可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腹膜炎的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将患者分成低浓度组(<15 μg/mL)和高浓度组(≥15 μg/mL),分析2组患者性别、发病特征、年龄、透析龄、各项常规生化检测指标,以及尿量、腹膜透析退出率、体质指数、住院日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因素.结果:近3年共发生10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0.19次/风险年.透出液致病菌培养阳性共72例次(67.92%),其中革兰阳性菌39株(54.17%),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且均对万古霉素敏感.万古霉素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间体质指数、尿量、住院日存在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密度脂蛋白(OR=2.240,P=0.038)、体质指数(OR=1.981,P<0.001)、尿量(OR=1 3.749,P=0.010)是影响万古霉素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为腹膜炎治疗提供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腹膜炎的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将患者分成低浓度组(<15 μg/mL)和高浓度组(≥15 μg/mL),分析2组患者性别、发病特征、年龄、透析龄、各项常规生化检测指标,以及尿量、腹膜透析退出率、体质指数、住院日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因素.结果:近3年共发生10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0.19次/风险年.透出液致病菌培养阳性共72例次(67.92%),其中革兰阳性菌39株(54.17%),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且均对万古霉素敏感.万古霉素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间体质指数、尿量、住院日存在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密度脂蛋白(OR=2.240,P=0.038)、体质指数(OR=1.981,P<0.001)、尿量(OR=1 3.749,P=0.010)是影响万古霉素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为腹膜炎治疗提供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腹膜炎组(24例)和对照组(11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肠源性细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Hb)水平、血清清蛋白(Alb)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合并糖尿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腹膜炎组患者共发生肠源性细菌感染27例次,其中最多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3例次,占48.2%),其次为粪肠球菌(5例次,占18.5%)。肠源性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50.0%,而对丁胺卡那、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考拉宁耐药率≤20.0%,未发现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Al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为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肠源性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且其耐药率高;对于存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高龄、Al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推荐使用万古霉素联合丁胺卡那作为经验性初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疗效以及转归。结果 6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腹透流出液培养,48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9.6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9例(39.59%),革兰阴性杆菌18例(37.50%),真菌11例(22.91%)。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0.00%,对苯唑西林和左氧氟沙星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63.64%和52.63%。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75.00%,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仅为18.75%,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真菌中以近平滑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预后较好,真菌感染预后差。结论虽然革兰阳性球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但是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所致腹膜炎的比例明显增加。真菌感染临床预后差,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患者腹膜炎发生与低血钾的相关性。方法:进行规律随访的145例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规律腹膜透析至少半年以上。根据是否合并有腹膜炎发生分为合并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最近一次随访血钾的检测结果。结果:合并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透析龄等一般情况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的低血钾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10.7%,合并组的低血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血钾与腹透患者发生腹膜炎有相关性,腹透患者合并低血钾者易致腹膜炎;同时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在低血钾患者中肠源性杆菌监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正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related peritonitis,CAPDrp)是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腹膜透析中心住院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0例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范围、初始方案选择、后期治疗,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7月~2009 年7月间收治的35例CAPD患者 43例次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以及致病菌培养加药敏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操作不规范、营养不良、感染、治疗不当等因素可导致腹膜炎的发生或复发;致病菌培养革兰阳性球菌18例次(56.25 %),革兰阴性杆菌10例次(31.25 %) , 真菌4例次(12.50 %)。药敏结果表明: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对万古霉素以及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经药物治疗后,35例次(81.40 %) 感染治愈;8例次(18.60 %)退出腹膜透析,其中6例(13.95 %)改行血液透析,2例(4. 65 %) 行二次腹膜透析置管术。结论:加强腹透管理、患者培训、增加营养、保持卫生、增强免疫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护理是降低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谱及其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61例次(46例),回顾性分析其透析流出液培养结果、耐药情况、初始治疗方案、疗效和转归。结果:61例次腹膜炎患者中42例次透析流出液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67.85%,其中革兰阳性菌23例次(54.8%),革兰阴性菌16例次(38.1%),真菌3例次(7.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100%敏感;对莫西沙星无耐药,但有3例次(13.0%)不很敏感;对头孢唑啉、苯唑西林、氯洁霉素耐药30.4%;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耐药17.4%;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3.0%。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100%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50%以上;对头孢他啶、氨曲南耐药18.8%;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匹美、头孢唑啉、头孢替坦耐药12.5%。3例真菌为假丝酵母菌。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腹膜炎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培养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本中心针对腹膜炎的经验性治疗革兰阳性菌可选择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革兰阴性菌可选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对反复发作腹膜炎患者应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G-菌)与革兰阳性菌(G+菌)所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指导腹膜透析,为预防G-菌腹膜炎的发生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8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G-菌与G+菌感染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作比较。结果:8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57例次为细菌性腹膜炎,其中G-菌腹膜炎(G-菌组)20例次(占35.1%),G+菌腹膜炎(G+菌组)37例次(占64.9%),G-菌组治愈率低(65%vs 89%,P<0.05)。两组间血清钾、C反应蛋白、透析龄、透析液有核细胞数及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糖尿病比例、血白蛋白、血尿素氮及血钠、氯、磷、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8例,40%)、肺炎克雷伯菌(4例,20%),阴沟肠杆菌(3例,15%),弗劳地柠檬酸杆菌(3例,15%),对亚胺培南和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分别为0和5%;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G-菌所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较G+菌炎症反应重,治愈率低,丁胺卡那可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8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耐药性及转归。结果:在78例次CAPD腹膜炎患者中,病原菌培养阳性共有52例次,阳性率为66.67%。共培养病原菌55株,其中3例患者为混合感染,培养出2种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占58.18%;革兰阴性菌18株,占32.72%;真菌5株,占9.0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最低的分别为利奈唑胺(0)、替考拉宁(3.13%)、万古霉素(4%);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83.33%。78例次患者共有4例死亡,其中2例为真菌感染,1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例混合感染(死亡率5.13%);11例拔管改行血液透析,其中3例为真菌感染(总拔管率14.1%);其余患者均治愈(治愈率80.77%)。结论:革兰阳性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腹膜炎的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腹膜炎经验治疗可选用头孢唑林联合氨基糖甙类药物;头孢唑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效果较差,应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17.
<正>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RD)的治疗方式[1]。腹透相关感染性腹膜炎(PD-related peritonitis)是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及影响其生存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防止腹膜炎发生,或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进而提高PD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退出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腹膜透析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67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25.7%)退出PD,43例中死亡20例(46.5%),转血液透析(HD)治疗21例(48.8%),肾移植1例(2.3%)及失访1例(2.3%),调查其死亡及转HD治疗的原因。结果:20例腹膜透析死亡患者主要原因为感染(35%),其次为心血管疾病(30%),经济因素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21例腹膜透析患者转HD的首要原因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47.8%),医保政策也是转血透的重要原因(17.4%)。结论:①感染及心脑血管疾病为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与全身营养状况不良,钙磷失调有关。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仍为腹膜透析患者退出转HD治疗的主要原因。③经济因素及医保政策也是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药敏及临床转归。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了腹膜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没有发生腹膜炎,观察组患者发生了腹膜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分析,并对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病菌和感染原因进行检验。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整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情况更差,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中感染的原因最多为操作不规范,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原因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营养状况不好也会促进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式,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相对于血液透析有着独特的优势。腹膜透析技术日益成熟,但腹膜炎仍是PD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退出PD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PD患者死亡的重要促成因素,因此了解PD相关性腹膜炎的细菌谱、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腹膜炎保护腹膜功能从而提高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