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n,FAR)、抗SSA抗体及抗u1-RNR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ematosus,SLE)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21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初诊SLE患者258例,根据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结果有无肺间质病变分为SLE-ILD组和SLE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血清学指标、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SLE-ILD组中,患者年龄、吸烟史、咳嗽、雷诺现象、NLR、FAR、抗SSA抗体阳性率、抗RNP抗体阳性率均高于SLE组(P<0.05), 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NLR(r=1.611,P=0.005,95% CI:1.155~2.246)、FAR(r=2.044, P<0.001,95%CI:1.407~2.967)、抗SSA抗体阳性(r=4.495, P=0.01,95% CI:1.436~14.067)及抗RNP抗体阳性(r=4.263, P=0.014,95% CI:1.348~13.486)是SLE患者并发ILD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NLR、FAR、抗SSA抗体阳性及抗RNP抗体阳性诊断SLE-ILD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821、0.624、0.652;NLR与FAR联合检测诊断SLE-ILD 的曲线下面积为0.850。SLE-ILD的高分辨CT分型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多见,寻常型间质性肺炎次之,各HRCT分型间NLR、F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NLR、高FAR、抗SSA抗体阳性、抗RNP抗体阳性是SLE-IL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NLR、高FAR、抗SSA抗体阳性以及抗RN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应密切随访,早期筛查胸部HRCT,早期治疗,从而改善SLE-ILD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吉恒东  邹红梅  林静  路峰 《疑难病杂志》2011,10(12):909-9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87例PS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ILD组24例和无ILD组63例,分别对其发病时间、病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LD组年龄大于无ILD组,且病程长于无I 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D组ESR、CRP水平及RF、抗SSA抗体、高球蛋白血症、抗U1 RNP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ILD组(P<0.05)。ILD组患者肺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均存在异常,均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6个月,20例患者临床症状和(或)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无改善,2例病情进展。结论对PSS早期行肺HRCT检查和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提高其并发ILD的诊断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pSS-ILD)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4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胸部HRCT是否伴有间质性改变分为ILD组(39例),对照组(109例),比较2组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肺功能差异,分析ILD组影像学特点。 结果 ①ILD组患者平均年龄及发病年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ILD组干咳、气促、乏力及精神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③ILD组抗核抗体、抗SSA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④ILD组患者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D组平均肺动脉压及肺动脉高压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⑤pSS-ILD患者以磨玻璃影为最常见影像学表现,其次为网格影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结论 pSS-ILD发病年龄较晚,临床症状更为多样;pSS-IL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SSA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高;pSS-ILD患者更易出现肺动脉高压;pSS-ILD患者影像学表现以磨玻璃影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皮肌炎(DM)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寻找DM合并ILD的血清标志物,帮助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自2015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新诊断的DM患者49例,对其中23例合并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血清肌酶水平,分析其与DM-ILD的关系。结果 49例DM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3例合并ILD,发生率为46.9%,DM-ILD患者更易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肌肉疼痛、肌无力、velcro啰音、雷诺现象等;HRCT特征性病灶多位于下叶及胸膜下,主要表现为毛玻璃影、实变影、网状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蜂窝肺等;DM-ILD组中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较单纯DM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自身抗体、血清肌酶水平较单纯DM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M合并ILD发生率高,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具有多样性,肿瘤相关抗原CA153、CA125血清水平可以考虑作为DM合并ILD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陈晓芳  杨敏  赵进军  赖伟男  郝鹏 《重庆医学》2018,(11):1460-146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间质性肺炎(SLE-IP)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明确诊断的SLE-IP病例40例,并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未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结果,分析SLE-I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该研究SLE-IP的高分辨CT分型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多见,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次之.NSIP以两肺磨玻璃样阴影多见,UIP以网格状影、蜂窝影多见.两组间干咳、胸闷/气短、雷诺现象、湿啰音、三酰甘油升高、Sm抗体阳性率、U1-nRNP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干咳、胸闷/气短、雷诺现象、湿啰音、三酰甘油升高、Sm抗体阳性、U1-nRNP抗体阳性是发生SLE-IP的危险因素.结论 干咳、胸闷/气短、雷诺现象、湿啰音、三酰甘油升高、Sm抗体阳性、U1-nRNP抗体阳性是发生SLE-IP的危险因素,及时完善HR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物标记物--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关系.方法 选取123例RA患者,根据患者肺部高分辨CT(HRCT)判定有无ILD,将患者分为ILD组(60例)和非ILD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GPI水平间的差异.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ILD组患者血清RF及GPI水平[(385±645)U/ml与(1.42±1.32)μg/ml]显著高于非ILD组[(273±496)U/ml与(1.06±1.23)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3.05±2.45)与(3.03±2.36)]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RF水平与GPI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RF与GPI水平异常增高提示发生ILD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不同亚型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及ASS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RP-ILD)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AS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亚型ASS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并着重分析ASS合并RP-ILD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78例ASS患者分为5组:抗Jo-1抗体阳性组33例(42.3%),抗PL-7抗体阳性组15例(19.2%),抗PL-12抗体阳性组16例(20.5%),抗EJ抗体阳性组11例(14.1%),抗OJ抗体阳性组3例(3.8%).ASS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ILD)发生率高达84.6%.ILD中有7例(9%)为RP-ILD,其中,2例抗PL-12抗体阳性(12.5%),4例抗Jo-1抗体阳性(12.1%),1例抗PL-7抗体阳性(6.6%).7例RP-ILD患者中,6例为非特异型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1例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6例RP-ILD类型为NSIP的患者使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5例经治疗后病情缓解,1例失访.1例RP-ILD类型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的患者死亡.结论:ASS临床表现中,ASS合并ILD发生率最高.抗PL-12抗体阳性RP-ILD发生率较高.对以NSIP为主的RP-ILD,可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不同亚型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及ASS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RP-ILD)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AS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亚型ASS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并着重分析ASS合并RP-ILD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78例ASS患者分为5组:抗Jo-1抗体阳性组33例(42.3%),抗PL-7抗体阳性组15例(19.2%),抗PL-12抗体阳性组16例(20.5%),抗EJ抗体阳性组11例(14.1%),抗OJ抗体阳性组3例(3.8%).ASS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ILD)发生率高达84.6%.ILD中有7例(9%)为RP-ILD,其中,2例抗PL-12抗体阳性(12.5%),4例抗Jo-1抗体阳性(12.1%),1例抗PL-7抗体阳性(6.6%).7例RP-ILD患者中,6例为非特异型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1例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6例RP-ILD类型为NSIP的患者使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5例经治疗后病情缓解,1例失访.1例RP-ILD类型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的患者死亡.结论:ASS临床表现中,ASS合并ILD发生率最高.抗PL-12抗体阳性RP-ILD发生率较高.对以NSIP为主的RP-ILD,可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93例RA-ILD及93例未合并ILD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及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SSA/SSB抗体、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进行比较。结果 RA-ILD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多数以咳嗽为首发症状。RA-ILD组患者年龄、RF滴度、吸烟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无ILD的RA组,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ILD组病程、性别、ESR、CRP、ANA、抗SSA/SSB抗体,以及服用甲氨蝶呤与无ILD的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后退法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93,95%CI 1.053~1.136,P<0.05),年龄每增大1岁,危险性增加0.093倍。结论年龄增大是RA发生ILD的相关因素,高龄的RA患者应警惕I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肺脏受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确诊的53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所选病例分为肺脏受累组(n=26)和非肺脏受累组(n=27),两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血清学检查和肺CT结果,从而探讨其肺脏受累的相关因素.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肺脏受累在CT上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病(ILD),肺脏受累组CRP、补体C3和抗SSA抗体水平与非肺脏受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stic回归分析,CRP、补体C3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肺脏受累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CRP、补体C3、抗SSA抗体与ILD的发生有关,CRP、补体C3与病情的活动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抗U1RNP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SLE患者,其中抗U1RNP抗体阳性者48例,分析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并与90例同期住院的抗U1RNP抗体阴性者进行比较.结果:抗U1RNP抗体阳性的患者光敏感、关节炎、雷诺现象的频率较高,抗Sm、ENA、CRP的阳性率明显增高,SLE疾病活动性指数(DAI)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两组在口腔溃疡、脱发、肌痛肌炎、心电图变化、指趾末端血管炎、血液系统受累、肺脏受累、皮疹、发热和肾脏损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抗U1RNP抗体是SLE患者血清学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抗U1RN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疾病活动性较大,抗U1RNP抗体与SLE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具有相关性,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庄莉  殷松楼 《广西医学》2020,(15):1950-1953+1958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和抗核抗体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PM/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ILD将其分为PM/DM组(n=50)和PM/DM-ILD组(n=5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肺部高分辨CT(HRCT)评分,以及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抗核抗体、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M/DM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癌胚抗原和抗核抗体对PM/DM患者合并ILD的诊断价值。分析PM/DM-ILD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和抗核抗体水平与HRCT评分和一氧化碳弥散率的相关性。结果 PM/DM-ILD组的患者年龄、血清癌胚抗原和抗核抗体水平、HRCT评分均高于PM/DM组(均P<0.05)。年龄增加、血清癌胚抗原和抗核抗体水平升高是PM/DM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均P<0.05)。癌胚抗原、抗核抗体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诊断PM/DM患者合并IL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788、0.844,两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  相似文献   

13.
石宇红  周润华  莫汉有  许佳 《重庆医学》2012,41(11):1111-1113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5例确诊为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合并IL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ILD的相关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大于60岁,男性,雷诺现象、肾损害,肺动脉高压,关节炎,神经损害,抗SSA、抗R0-52阳性者。Cox分析表明,发病年龄大于60岁(OR=3.051,95%可信区间1.185~7.855,P=0.003)、男性(OR=5.684,95%可信区间2.215~15.585,P=0.000)、肾损害(OR=2.635,95%可信区间1.031~6.737,P=0.042)、肺动脉高压(OR=7.091,95%可信区间2.631~18.087,P=0.000)、SSA(OR=3.765,95%可信区间1.193~11.878,P=0.024)是pSS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于60岁、男性、血清抗SSA阳性、合并肺动脉高压、肾损害等是pSS合并I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相关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继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7年6月间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CTD ILD 278例患者资料,分为CTD ILD组(233例)和CTD ILD PH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 CTD继发ILD的发病率为189%,CTD ILD继发PH的发病率为162%;TD ILD患者原发病患病率:SLE30%,RA352%,pSS189%,PM/DM69%,MCTD43%,SSc47%;CTD ILD PH原发病患病率:RA467%,pSS89%,PM/DM67%,MCTD67%,SSc67%;CTD ILD PH组气短、呼吸困难、雷诺现象和皮肤硬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TD ILD组(P<005);CTD ILD PH组AN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CTD ILD组(P<005);CTD ILD PH组FVC%pred、D1CO%pred显著低于CTD ILD组(P<005);CTD ILD PH组右室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内径显著高于CTD ILD组(P<005);CTD ILD PH组网格影、实变影、肺动脉增粗、心影增大的发生率较CTD ILD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CTD ILD患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雷诺现象、皮肤硬化、ANA抗体阳性,需完善肺部CT/HRCT、心脏彩超等检查;肺部CT/HRCT提示网格影、实变影、肺动脉增粗、心影增大或心脏彩超提示右室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内径增大,需考虑继发PH,及时监测肺动脉压力,给予临床干预治疗;CTD ILD患者肺功能提示FVC%pred、D1CO%pred显著下降,需警惕P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153例雷诺现象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表现,以关节炎、肌炎和手肿胀发病率高,分别为86.9%、35.5%和31.4%;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抗RNP抗体(71.2%),其次是抗Sm抗体(38.5%)和抗dsDNA抗体(37%)。在SLE患者中,雷诺现象阳性组(79例)患者的手肿胀,抗RNP抗体和抗Sm抗体的阳性率高于雷诺现象阴性组(145例)患者(P<0.005)。讨论了抗RNP抗体和抗Sm抗体雷诺中现象在的发病机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U1RNP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187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抗U1RNP抗体阳性的患者62例为观察组,抗U1RNP抗体阴性患者1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结果抗U1RN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口腔溃疡、发热、关节炎和雷诺现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抗U1RNP抗体阴性的患者(P0.05);抗U1RNP抗体阳性可伴有抗ds DNA抗体阳性率增高,C3和C4含量降低(P0.05)。结论 SLE患者抗U1RNP抗体阳性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抗U1RNP抗体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是PM/DM主要致死因素,致死率在50%以上。目前国内对PM/DM合并ILD(PM/DM-ILD)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尚缺乏有效证据证实哪些因素与PM/DM-ILD的发生有关。目的 探讨PM/DM-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01-01至2018-06-30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19例PM/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ILD组与非间质性肺疾病(NILD)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结果及预后情况。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PM/DM-ILD的影响因素。结果 ILD组患者年龄,关节炎首发、呼吸道症状首发、技工手、雷诺现象、干咳、咳痰、活动后气促、发热、关节炎发生率,红细胞沉降率(ESR)、球蛋白(GLOB)水平,抗Jo-1抗体阳性率高于NILD组,肌无力首发、肌酸激酶(CK)、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水平低于NILD组(P<0.05)。ILD组中60例患者肺部HRCT以条索影(68.3%,41/60)、斑片影(68.3%,41/60)、网格状影(45.0%,27/60)、磨玻璃样(31.7%,19/60)、云絮状影(15.0%,9/60)、蜂窝状影(10.0%,6/60)等表现多见,可单独或同时出现;NILD组25.4%(15/59)的肺部HRCT也会出现少量条索影、斑片影、磨玻璃影等,但其病变部位、分布范围和病变程度均不满足ILD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多属既往疾病的陈旧性改变。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干咳、活动后气促、关节炎、GLOB、抗Jo-1抗体水平是PM/DM-ILD的影响因素(P<0.05)。ILD组患者重复住院率(χ2=5.275,P=0.022)、肺部感染致重复住院率(P=0.010)高于NILD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2,P=0.909)。结论 年龄大,干咳、关节炎、活动后气促症状,血清抗Jo-1抗体阳性,GLOB水平升高是PM/DM-ILD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表现上述症状及血清学结果的高龄患者需密切检测其肺功能及肺部HRCT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87例SLE患者(SLE组)和98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对照组)的抗核抗体(ANA)、抗ds 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谱,并将SLE组患者按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观察两组SLE患者疾病活动性与自身抗体表达的关系。结果 SLE组患者ANA、抗ds 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Sm抗体、抗U1RNP抗体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9%、43.9%、51.9%、26.7%、33.2%和44.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s DNA抗体、Anu A、抗Sm抗体特异性较高,均大于90%,但灵敏度低,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灵敏度。SLE活动期患者抗ds DNA抗体、Anu A和抗U1RNP抗体阳性率高于SLE非活动期患者(P0.05)。结论抗ds DNA抗体、Anu A和抗Sm抗体对SLE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灵敏度较低,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SLE患者抗ds DNA抗体、Anu A和抗U1RNP抗体可能参与了疾病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 pSS)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的影像特征。方法 研究纳入 2014年1月~2020年12月经HRCT证实存在ILD的pSS患者54例,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其胸部HRCT异常表现、病变分布及ILD分型。结果 在54例pSS-ILD患者中,肺窗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为磨玻璃影(45例,83.3%),其次为网格影(39例,72.2%),蜂窝影(3例,5.6%)、囊状影(14例,25.9%)、胸膜下实变(6例,11.1%)、牵拉性支气管扩张(21例,38.9%)、肺下叶体积减小(14例,25.9%)相对少见。病变轴向分布以外周分布(23例,42.6%)为主,纵向分布以下肺区分布为主(37例,68.5%)。病变分型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32例,59.3%)最常见,其次为淋巴间质性肺炎(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12例,22.2%)和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7例,13.0%),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1例,1.9%)和不能分类型(2例,3.7%)最少见。结论 pSS-ILD患者HRCT最常见的异常表现是磨玻璃影,病变以为下肺区、外周分布为主,NSIP为最常见的ILD分型,UIP最少见。  相似文献   

20.
刘艺 《西部医学》2016,28(11):1514-1517
目的 分析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甲襞微循环改变的特征,了解其在诊断SSc合并ILD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SSc患者55例,按照是否合并ILD分为SSc合并ILD组(SSc-ILD,n=38)以及SSc未合并ILD组(n=17),记录其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常规、血沉、生化、免疫、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肺部HRCT表现,肺功能检查,以及甲襞微循环的典型图片及结果等。结果 SSc-ILD组与SSc未合并ILD组在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SSc确诊时间、雷诺现象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等指标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高滴度抗核抗体(ANA≥1∶320)、肺功能检查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以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这五项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襞微循环表现上,SSc-ILD组与SSc未合并ILD组相比,SSc-ILD组管袢清晰度较差,管袢模糊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ILD组,两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