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肺部严重炎性反应伴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继发于多种疾病,现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其认识尚不十分明确,致使ARDS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文章就ARDS的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肺脏保护性通气、反比通气、体外生命支持、俯卧通气、液体通气、液体控制,给予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烯丙哌三嗪、表面活性物质、皮质激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这些措施对改善ARDS之肺循环,肺氧合功能有一定作用,但对ARDS最终转归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 syndrome,ARDS)是一种灾难性疾病,从其提出至今,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1994年美欧联席会议(AECC)上对该综合征的定义达成了共识,并提出其本质是肺部炎症和通透性增加的综合征,使人们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有了一个大的飞跃。现就近年ARDS的主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炎症刺激损伤导致肺泡屏障破坏,液体渗出,导致低氧血症。ARDS的死亡率极高。虽然ARDS的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行之有效的方法十分有限,故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及避免恶化因素十分重要。本文就ARDS定义、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及目前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王建奎 《当代医学》2012,18(24):80-81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的病因、诊断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规范化诊疗策略.方法 对2001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果 ARDS是由多种病因和诱发因素引起、以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结论 危重病患者特别是多发性创伤和肺创伤容易发生ARDS,感染是ARDS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积极主动地监测此类患者的动脉血气和PaO2/FiO2有利于ARDS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机械呼吸选择反向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可以减少气压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容易撤机.糖皮质激素应在炎症控制后较长时间使用.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综合性评价,及时处理多脏器功能障碍,尽早消除或减少原发病对肺部的损伤,纠正低氧血症.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康复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崔红 《中级医刊》2010,(12):15-1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疾病中极为危重的疾病之一,也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980年日本学者Fujiwara首先报道用PS治疗RDS取得成功,1990年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常规使用,2001年中国开始常规使用,以及辅助呼吸治疗,  相似文献   

7.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常见疾病,其处理措施涉及产前及产后多方面,包括产前的预防处理、产前和产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呼吸机的使用以及慢性肺损伤的防治等方面;治疗的目的也从最初的挽救患儿生命扩大到防治肺损伤、脑损伤等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焦安芬 《中外医疗》2010,29(33):147-14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胞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在新生儿出生后4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三凹征和呼吸衰竭等症状。多见于早产儿、宫内窒息等,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但随着机械通气及外源性PS的应用,结合有效的护理,患儿生存质量和预后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陈文彬 《四川医学》1997,18(3):180-18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10041)陈文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对液体和溶质的通透性增加,肺血管内与间质之间液体交换障碍,使液体聚积于肺泡和间质间隙,引起肺顺应性降低,功能残气量减少,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ARDS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本病认识,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20年1—12月住院治疗的54例ARDS患儿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孕周相近选择54例非ARDS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新生儿ARDS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通许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8例,根据转归将患儿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所有患儿的胸部X线特点、诊断方法、呼吸机应用参数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儿顺利治愈,14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20.59%;绝大部分患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存在斑片状阴影,部分显示为弥漫性浸润影;心脏彩超检查显示高达83.82%的患儿合并PPHN;存活组患儿的Pa O2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Fi O2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呼吸机辅助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症状,其中入院血气参数评估有利于对患儿的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重点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讨论,提出本病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病因、病理生理方面的不同,但同是新生儿急危重症,应及时诊治并积极防治原发病,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12例患儿,9例治愈、2例死亡、1例家长放弃治疗.结论 早期诊治、气道管理、合理氧疗、保证营养和预防感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引起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76例ARDS足月新生儿病历资料,以1∶1比例随机抽取产科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病历资料,分析引起新生儿ARDS的相关因素。结果足月新生儿ARDS的发生与分娩方式、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有关(P〈0.05或P〈0.01),与新生儿性别、分娩孕周、胎位、脐绕颈无关(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是引起足月新生儿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引起足月新生儿ARDS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反应、氧化/抗氧化失调有关。细胞凋亡逐渐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点。细胞凋亡的调控主要是Bcl-2、Bax以及Caspase-3蛋白,通过检测ARDS患者体内相关蛋白的表达,可以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查阅相关文献,从Bcl-2及其同源体促凋亡的Bax基因及凋亡通路因子Caspase-3进行综述,阐明与ARDS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凶险,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师实行肺保护性策略(压力、容量限制性通气、最佳PEEP、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俯卧位通气和侧卧位通气).并加强气道管理、液体平衡的管理、生命体征监护、心理疏导、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常见的对患者影响极大的急性肺损伤(ALI)综合征,近年来已对其定义得到了更一致的认识,并且在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设计和试验出了很多新的方案。这里仅对其定义、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扼要讨论其在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以及预防感染等方面。结果36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和有效的临床护理后,其中总有效率为88.8%,无效率为11.2%。结论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采取密切的病情观察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一种常见的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提高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LUS)在RD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就肺部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