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晁祥嵩  王强  陈秉魁 《吉林医学》2022,(9):2346-2349
目的:探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三角吻合技术进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进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病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粪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端切缘、远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染色剂标记切缘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临床分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染色剂标记切缘,借助染色剂浸润性浸润出适当范围,沿着染色组织外切缘切除肿瘤,根据保乳治疗实践指南完整肿瘤切除,并完成3年随访,比较两组术式切缘阳性率,术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精神健康、躯体疾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SAS、SDS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1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切缘阴性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染色剂标记切缘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病理中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与患者总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低位直肠癌患者6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进行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进行常规腹壁小切口标本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3 d、5 d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术后肛门功能、术后美观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 d、3 d、5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数量(7.78±4.92)枚、切除结肠长度(21.06±7.05)cm、切除直肠长度(15.33±4.18)cm、切缘阳性为negative、肿瘤大小(4.82±2.63)cm;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量(8.62±4.51)枚、切除结肠长度(19.47±7.24)cm、切除直肠长度(15.84±5.36)cm、切缘阳性为negative、肿瘤大小(4.87±2.39)c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21.3±41.40)min、术中出血量(98.5±51.20)mL、切口长度(5.8±1.60)cm、术后排气时间(3.01±1.62)d、术后疼痛程度(5.26±1.07)分、下床活动时间(3.06±0.85)d、住院时间(15.9±4.20)d与对照组(174.5±52.70)min、(156.8±86.50)mL、(16.9±1.80)cm、(4.18±1.71)d、(8.75±1.43)分、(4.26±0.96)d、(21.3±8.10)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梗阻、肠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而观察组术中高碳酸血症发生率为16.0%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疗效更佳,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治疗男性直肠癌的肿瘤学疗效及生存率。方法 纳入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笔者医院接收的84例直肠癌患者(男性)为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行TAMIS术,对照组42例接受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术中出血量、肿瘤距肛门距离、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远期疗效(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分别为4.76%、2.38%、95.24%,对照组依次为2.38%、2.38%、92.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MIS可获得与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相似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改善,但其手术微创性更佳,术后恢复更快,可作为优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军友 《当代医学》2013,(17):75-77
目的探讨保肛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观察组给予保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Miles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并发症、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及患者生存率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每日排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每日排便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肛手术能够在保证根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肛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阴道瘘(RVF)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40例RVF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采用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治疗的20例RVF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传统术式(经会阴、经阴道及经肛门括约肌途径修补术)治疗的20例RVF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传统术式与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对RVF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采用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治疗RVF一次补修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术式(P<0.05);两组术后各项应激指标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可有效治疗中低位RVF,并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在中低位RVF治疗中较传统术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袁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513-514
目的探讨改良Stark术式小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经改良Stark术式小切口子宫切除87例为观察组,与同期传统纵切口子宫切除术87例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术式患者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为(72±15)分钟,对照组为(99±16)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观察组(90±50)ml,对照组(150±60)ml,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25±8)小时,对照组(40±9)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5天,对照组7.5天。结论改良Stark术式小切口子宫切除术损伤小、出血少、手术简便、快捷、术后恢复快、疤痕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中采取直肠冲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112例,分为常规组和直肠冲洗组各56例,直肠冲洗组在对肿瘤进行切除前进行直肠冲洗。观察2组近期、远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直肠冲洗组冲洗液收集进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癌细胞检出率为85.71%;2组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3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中直肠冲洗可以有效减少肿瘤细胞脱落造成的种植,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联合腹腔镜手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5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辅助治疗组(观察组)和直接手术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采用导入静脉化疗1疗程,用药后第3天行腔内后装放疗,放疗后1周根据WHO制定的近期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妇检、B超或CT对肿瘤病灶评估,决定是否行第2次腔内后装放疗或化疗,术前辅助治疗结束后2周手术。两组手术方式均采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宫颈阴道旁组织切缘距肿瘤病灶的宽度、术后病理资料。结果:观察组肿瘤病灶完全消失3例,部分缓解16例,总临床有效率86.36%。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标本宫颈阴道旁组织切缘距肿瘤病灶的宽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18.18%,脉管癌栓阳性率22.73%,对照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47.82%,脉管癌栓阳性率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辅助治疗可有效缩小病灶,改善宫旁条件,有利于宫颈旁及阴道旁组织的广泛切除,降低术后病理情况,联合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Dai Y  Jiang JB  Zhang XM  Ma Z  Jin ZT  Bi D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822-825
目的探讨单吻合器联合外翻脱出技术在早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及其适应证和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43例,按手术技术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外翻脱出式单吻合器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吻合器吻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下缘与肛侧切缘的距离、局部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控便功能以及手术费用等。结果远切缘长度:实验组为2.2 cm±0.2 cm,明显大于对照组1.9 cm±0.4 cm(P=0.006)。齿状线与远切线的距离:实验组1.3 cm±0.3 cm,对照组1.9 cm±0.5 cm,后者明显大于前者(P<0.001)。实验组无局部复发而对照组有3名患者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器械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肛门控便、控气功能无明显差异,实验组1例夜间肛门周围有少量粪便污染,清醒时控便控气功能均好。结论直肠外翻脱出式单吻合器技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具有手术切除彻底、安全性高、局部复发率低、肛门控便功能好、手术费用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早期低位直肠癌。  相似文献   

12.
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132例高位肛瘘患者分为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组(观察组)66例和肛瘘切开挂线组(对照组)66例,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和瘢痕大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术后创面感染率、大便失禁率和肛门变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能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具有愈合快、感染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治疗门静脉受累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5例门静脉受累的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行胰腺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治疗,对照组20例行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5年,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门静脉阻断时间和术中失血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手术并发症11例(31.4%),对照组5例(2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胰腺癌患者门静脉受累时,胰腺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比姑息性旁路手术,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直吻术式,观察组给予袋吻术式,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失禁次数、便秘人数、排便排气感障碍及排便不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直肠压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直肠压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近期应用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比较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与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经手术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主要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肛门功能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1.26±2.27)min、创面愈合时间(22.43±4.11)d、VAS评分(3.55±1.03)分.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33.65±4.22)min、创面愈合时间(29.89±4.63)d、VAS评分(7.03±1.2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良好43例,无肛门部分失禁和肛门完全失禁患者,对照组术后肛门功能良好37例,肛门部分失禁5例,肛门完全失禁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操作简便,治疗彻底,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术后肛门功能良好,值得向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疗效及对肛门失禁评分、肛管直肠测压的影响,为痔疮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传统术式组与PPH组,每组50例,分别行传统痔切除术、PPH术式治疗,观察疗效及术后1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对术前、术后1个月时肛管直肠压力进行测定,对结果 进行统计.结果 传统术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分别为(35.44±5.84)min、(32.19±12.70)mL、(9.97±3.65)d、(3.21±1.39)分,PPH组分别为(23.14±3.77)min、(24.56±8.52)mL、(5.48±2.30)d、(1.83±0.75)分,P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5),术后1月时肛门失禁评分小于传统术式组(P<0.05);传统术式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肠最大容量阈值术前分别为(143.90±29.63)mmHg、(78.53±21.35)mmHg、(70.45±5.29)mL、(198.46±6.76)mL,术后分别为(130.28±12.33)mmHg、(51.13±17.40)mmHg、(63.96±5.20)mL、(162.65±7.25)mL,PPH组术前分别为(145.13±30.41)mmHg、(77.94±23.70)mmHg、(69.82±5.38)mL、(197.23±6.61)mL,术后分别为(124.06±13.73)mmHg、(35.76±19.03)mmHg、(62.10±5.67)mL、(186.49±7.13)mL,两组术后1个月时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及直肠最大容量阈值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PPH组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直肠最大容量阈值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术后直肠感知阈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术式治疗痔疮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更利于保护肛垫、降低肛管高压,减少肛门失禁发生,对直肠功能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安全性,以及对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则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比较二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宫旁组织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除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除尿管后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而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0.04±5.09)h、排便时间(93.52±8.32)h;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78.42±6.83)h、排便时间(120.39±10.4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性功能0级22例、Ⅰ级16例和Ⅱ级2例,对照组0级12例、Ⅰ级18例和Ⅱ级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膀胱及直肠功能的恢复,最大程度保留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志贵  邱钧  吴鹏飞 《安徽医学》2017,38(12):1537-1540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乙状结肠癌切除手术的65例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等资料.根据外科术式,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乙状结肠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指标、切除标本的测量指标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输白蛋白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除肠管长度长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肿瘤浸润肠管环周宽度、肿瘤浸润肠管长度及清扫肠旁组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和累计无瘤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乙状结肠癌切除术相比,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长,但手术安全性良好,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解剖式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对宫颈癌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RPLND的3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解剖式RPLND,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传统RPLND,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除淋巴结总量为(25.42±6.27)个,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总量(17.56±6.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引流液总量为(1017.59±1302.37)mL,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平均引流液总量(2208.26±1546.27)mL(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主要术后并发症有发热、淋巴囊肿、下肢水肿以及深静脉血栓等,两组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6.52±2.47)d,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2.06±3.81)d(P<0.05);观察组EORTC2C30评分为(16.36±3.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ORTC2C30评分(14.28±2.47)(P<0.05).结论 腹腔镜下解剖式RPLND术野清晰,解剖层次清楚,清扫淋巴结彻底,恢复快,有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NSRH)与传统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RH)对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远期生存状态,以期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宫颈癌患者137例,随机分为NSRH组(n=67)和RH组(n=70)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膀胱及直肠功能并进行随访,计算其3年生存率。结果 NSRH组与RH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主韧带切除长度、宫骶韧带切除长度、前壁切除长度、后壁切除长度及盆腔淋巴清扫个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膀胱功能方面,NSRH组导尿管拔除时间短于RH组10日后残余尿量少于RH组,两组差异经检验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直肠功能方面,NSRH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短于RH组,两组差异经检验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NSRH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93.9%,RH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95.2%,两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NSRH手术安全可靠,对改善患者并发症尤其是膀胱障碍和直肠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加速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