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老年肺部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 GGO)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1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GGO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GGO最大径均值为(13.3±7.5)mm。Ⅰ型GGO病例97例(34.5%),Ⅱ型GGO病例119例(42.3%),Ⅲ型和Ⅳ型病例分别为51例(18.1%)和14例(5.0%)。术后病理报告:30例(10.7%)为良性病变,75例(26.7%)浸润前期病变,65例(23.1%)微浸润腺癌,111例(39.5%)浸润期肺癌。对GGO影像学特征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依据GGO影像学特征所进行的GGO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r=0.365,P<0.01);GGO分型与肺癌病理亚型存在可能的关联(P<0.05,r=0.276),且与肺癌发生STAS(P<0.05,r=0.175)和胸膜浸润(P<0.01,r=0.236)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老年患者的GGO影像学分型与术后肿瘤性质、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信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n=44)与三孔组(n=45)。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三孔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会增加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28例行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癌17例,肺部良性疾病11例(结核病灶4例、支气管扩张3例、炎性假瘤2例、肺囊肿2例)。手术全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均为解剖性肺叶切除,对于癌症患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患者术程顺利。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切除左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4例,右肺上叶7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4例。手术时间125~215min,平均14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05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110ml/d。平均住院日为10天。结论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性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微创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均顺利手术,手术切口选在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约3.5~4.5 cm,无增加切口或改开胸手术。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后康复出院。全组手术时间(217.0±46.0)min,术中失血量(92.5±50.3)mL,术后总引流量(732.2±413.9)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4.3±1.7)d,术后第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9±0.8)分,术后住院时间(6.8±3.6)d; 全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总数(24.3±11.7)枚,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4.5±1.0)站,纵隔淋巴结清扫数(16.3±9.5)枚。 结论 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站数、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9~350(158.0±52.8)min,术中出血量50~400(125.8±84.4)ml,清扫淋巴结3~38(19.7±7.4)个,清扫淋巴结站数1~11(6.9±1.6)站。有2例患者中转开胸。术后无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以及大片肺不张,拔管后出现胸腔积液11例,房颤9例,气胸8例,肺部感染7例,切口延迟愈合5例,乳糜瘘1例。有2例术后死亡。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风险基本等同于一般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彻底清扫淋巴结,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切口美观,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单孔组(n=32)与三孔组(n=28).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3 d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P<0.05);术后3 d,单孔组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三孔组(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手术效果一致,且安全性高,但可明显减轻术后炎性反应,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57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27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为肺段切除组,30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肺叶切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无患者死亡;肺段切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平均引流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平均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VC%、FEVl%、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肺段切除组患者的FVC%、FEVl%、MVV%分别由术前的(95.42±10.84)%、(95.41±9.64)%、(95.83±11.46)%降低到(85.76±8.27)%、(84.73±8.62)%、(83.07±8.68)%,肺叶切除组患者的FVC%、FEVl%、MVV%分别由术前(95.13±9.62)%、(94.87±8.29)%、(94.38±10.24)%降低到(78.29±6.27)%、(76.22±8.27)%、(77.54±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FVC%、FEVl%、MVV%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近期疗效与肺叶切除术基本相同,但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术后对肺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叶或肺段切除手术的≥60岁的387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7(60~87)岁,其中男性171例(44.2%),女性216例(55.8%)。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估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87例患者中共有66例(17.1%)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0.3%)患者死亡。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2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1.5 L(P=0.017)、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iffusion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 as a percentage of the predicted value, DLCO%pred)<80%(P=0.016)、伴有肺部合并症病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52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2例)和单操作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单操作孔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86±1.04)和(1.68±0.72)分,均低于单操作孔组[(5.67±0.99)和(2.13±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6/22),低于单操作孔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78.5±42.6)min、(210.3±62.5)mL、(6.3±1.8)分、(6.3±1.7)d、(6.8±2.4)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49.8±80.4)min、(308.9±105.6)mL、(7.8±2.6)分、(9.8±2.9)d、(10.3±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为胸腔镜手术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肺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病例516例,男性282例(54.7%),女性234例(45.3%),年龄35~70岁,平均(55.9±8.1)岁。术后348例(67.4%)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168例(32.6%)为良性病变。48例(9.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死亡4例(0.8%)。23例(4.6%)患者术中转为常规开胸手术。手术时间(P=0.0257,OR=1.0150,95%CI1.0018~1.0284)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对其中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26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发现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76.5%、54.7%。结论对需手术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而言,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同样具有微创优势,但患者选择十分重要。胸腔镜手术应注意控制手术持续时间,否则将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30mm磨玻璃肺结节(GGO)的影像学征象及病理特征。方法 对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9例20~30mm磨玻璃肺结节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结果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29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64.7岁(49~78岁)。随访观察时间4~2190天,平均随访观察时间为261.76天。病变最大径21~30mm,平均病变最大径为24.7mm。形态规则的GGO为21例(72.40%),分叶状21例(72.7%),胸膜牵拉16例(55.2%),血管征象18例(62.1%)。术式包括亚肺叶切除3例、肺叶切除术26例。术后病理报告硬化性血管瘤1例,微浸润癌 7例、浸润腺癌21例,其中腺泡为主型、贴壁为主型和乳头状生长为主型分别为7例(29.17%)、15例(62.5%)和2例(8.33%),这3种亚型的ki-67值分别为11.86%、8.53%和12.50%;发现肿瘤细胞累及脏层胸膜4例(19.05%),肺泡内浸润4例(19.05%),脉管浸润2例(9.52%)。结论 GGO的形态、边缘征象、内部征象、PETCT所反映的病灶代谢征象和动态观察征象,与肿瘤细胞的ki-67值的关系更为密切。应该考虑把20~30mm GGO的最大径纳入TNM分期中“T”分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讨肺癌患者在胸腔镜技术下单操作孔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48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手术依照无瘤原则实施,术中由易到难逐步操作,最后对手术效果做评估,记录相关数据。结果:48例患者中,除5例中转开胸手术外,余者4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占89.6%(43/48)。手术时间、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各(158.4±23.2)min、(3.2±0.7)d和(9.3±1.5)d,术中出血量(188.7±58.0)ml,淋巴结清扫数目(13.8±2.6)枚。患者术后均未产生严重并发症,且无患者围术期死亡。结论:术前严格掌握肺癌适应证,对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手术微创、安全,效果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肺CT检查发现的磨玻璃结节(GGO)的外科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肺GGO患者,总结其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GGO的外科诊治特点。结果共纳入663例患者,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者614例,恶性比例为92.6%。良性GGO组病变直径小于恶性GGO组〔(0.8±0.2) cm vs. (1.5±0.8) cm,P<0.001〕。恶性GGO组患者在胸部CT出现边界不清征象的比例高于良性GGO组(93.8% vs. 20.4%,P<0.001),而两组患者在空泡征、胸膜牵拉、毛刺和分叶征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2例(98.3%)患者行胸腔镜手术,仅11例(1.7%)患者行开放手术。336例(50.7%)患者行肺叶切除术,226例(34.1%)患者行肺段切除术,101例(15.2%)患者接受肺楔形切除术。共60例(9.0%)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0.2%)患者死亡。结论由经验丰富的医生筛选的GGO病例,恶性病变比例高,可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资料、年龄、身体状况和心理等情况决定是否行手术切除。手术以微创为主,行亚肺叶或肺叶切除,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与双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33例为单孔组,同期接受双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且一般资料与单孔组均衡可比的42例患者为双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双孔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双孔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单孔组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明显高于双孔组(均P0.05)。单孔组术后1 d、3 d、7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双孔组(均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低于双孔组的33.33%(P0.05)。结论与双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量相近,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前瞻性分析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各50例.肺段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带管时间方面较肺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肺段组较肺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早期NSCLC,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疗效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当甚至更优.另外,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使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三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胸管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胸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7%)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0,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以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时,选择单孔操作术式可减轻创伤和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为其在胸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经验。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9月本科采用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行肺切除手术(肺叶切除术和限局性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100例,对全部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100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54.6±10.9)岁;成功行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2例,限局性肺切除术44例,4例分别因肺门黏连严重(1例)和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叶间肺动脉破裂2例,肺静脉破裂1例)而中转开胸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37例,平均手术时间(124±6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65) mL,平均胸腔引流时间(4.1±3.0)d,平均住院时间(8.3±3.6)d,术后无围术期并发症,无术后30 d内死亡,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新方式,值得在胸外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1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 例,女性5 例,肺癌9 例,支气管扩张2 例,肺炎性假瘤1 例,年龄33 ~ 78 岁,平均66.5岁,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术,良性病变行单纯肺叶切除术。结果 12 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1 例患者因胸腔粘连较重,改行单操作孔手术,术后无胸腔积液发生,1 例患者术后持续漏气>1 周。结论 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安全等优点,对腔镜操作熟练的术者可作为肺叶切除的首选 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胸腔镜和开胸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接受开胸亚肺叶切除术(开胸组),105例接受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随访至术后18个月,评估所有患者的死亡、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病理分型、分期、直径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37±12)min vs(149±9)min]、住院时间[(11±3)d vs(15±2)d]、失血量[(186±22)mL vs(212±12)mL]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胸腔镜组全因死亡人数(9例)少于开胸组(19例),胸腔镜组肺癌致死例数(6例)少于开胸组(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总人数、局部复发人数、远处复发人数、心脏、肺部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而且减少了全因死亡例数和肺癌致死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