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李莹  杨波  张競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4):554-557,576
  目的  探讨宫颈癌ⅠA2~ⅡA2期患者治疗前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宫颈癌ⅠA2~ⅡA2期的患者196例。求患者NLR、PLR、LMR、SII的最佳截断值,并分高、低值组。观察高、低值组4项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比较高、低值组生存时间(OS)差异。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检验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度,建立列线图。  结果  NLR与组织学类型和淋巴脉管间质浸润(LVSI)相关、PLR与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大小相关、SII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SII高值组及LMR低值组的OS 3.5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LR、SII、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效度:PLR>SII>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AUC:73.2%>71.9%>65.1%>37.0%)。列线图预测准确度较高(OS 3年、OS 5年AUC为90.7%、79.1%)。  结论  治疗前PLR、SII值可成为术前预测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病人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接受根治性放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NLR和PLR在外照射结束后(内照射前)计算,分析NLR和PLR与病人生存、复发情况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外照射结束后NLR和PLR中位值为2.62、114;选取NLR=2.62和PLR=114分别作为截断值。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外照射结束后NLR值和PLR值是影响宫颈鳞癌病人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和P<0.05)。结论:炎症标志NLR和PLR是监测根治性放疗病人的治疗反应和评估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胃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54例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胃癌患者,采用ROC曲线分析cutoff值,X2检验、U检验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独立风险因素。结果:随访154位患者中失访患者12位,纳入生存分析的患者共142位,其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9%、32%。单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P=0.025)、分化类型(P=0.021)、浸润深度(P=0.007)、淋巴结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率(P<0.001)、TNM分期(P<0.001)、PLR(P<0.001)、NLR(P<0.001)、手术方式(P=0.013)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转移率(P=0.004)、TNM分期(P=0.005)、PLR(P=0.001)可能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NLR可以用来评价患者预后,PLR可能为影响预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1 061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证实,计算初次诊断为食管鳞癌时NLR、LMR和PLR,分析 NLR、LMR和PLR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以 NLR =2. 46、LMR =200. 26 和 PLR =3. 88 为界,高 NLR 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9. 10%,低NLR组的5年生存率为 47. 07% (P< 0. 001),高LM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 57. 00%,低 LMR 组的 5 年生存率为 26. 00% (P =0.006),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 15%,低PLR组的5年生存率为42. 98%(P=0. 28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标志物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水平、食管癌分期、NLR水平、PLR水平、LMR水平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 0.05).用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NLR水平、LMR水平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LR和LMR是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NLR≥2. 46、LMR <200. 26 者生存期较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免疫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转归和生存期限的关系。方法 选取102例行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5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免疫治疗前NLR、PLR指标,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取最佳截断值将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患者生存情况的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病理分期、NLR、PLR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最佳截断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组,低NLR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为58.47%,高NLR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为31.75%,低NLR组患者的1年累积生存率高于高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LR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为60.82%,高PLR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为34.26%,低PLR组患者的1年累积生存率高于高P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肺鳞癌患者初治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6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依PLR、NLR值的高低分为高组和低组。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描述、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低PL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5.8%和18.9%,高PLR组为62.9%和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22和15.3个月;低NL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6%和15.9%,高NL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21.3和13.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有吸烟史、KPS评分>2分、远处转移、未行放疗以及化疗>4周期提示患者预后不良。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吸烟史、远处转移、PLR>161.76及NLR>3.33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以及NLR为影响晚期肺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肖献秋  芮小平  王力  莫淋 《安徽医学》2021,42(7):795-798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答率,以及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变化对预测应答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确诊的80例TNBC患者临床资料,TNM分期II~III期,无直接手术切除指征,应用新辅助化疗并评估临床应答率.比较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特征和化疗前血清NLR和PLR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应答的主要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和PLR预测临床应答的准确性.结果 80例患者中65例(81.25%)患者判断为临床应答,应答组TNM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血清NLR和PLR水平比无应答组低,肿瘤最大直径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NLR和PLR水平是影响临床应答的相关因素(P<0.05).NLR和PLR预测临床应答的敏感度分别为80.513%、76.124%,特异度分别为73.612%、77.421%,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44和0.886.结论 TNBC患者新辅助化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答率,TNM分期、淋巴结转移、NLR和PLR水平是影响临床应答的相关危险因素,血清NLR和PLR水平升高可能是临床不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87例NSCLC患者各项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在化疗治疗前均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并计算NLR与PLR,评估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NLR与PLR在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结果 NLR、PLR水平与患者吸烟史、肿瘤分期、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患者接受两个周期化疗后治疗有效率为71.26%,有效组患者NLR与PLR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NLR、PLR及两者联合用于评估患者化疗疗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785、0.926;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2.18%,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PLR、NLR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 外周血NLR、PLR与患者多项临床特征有关,不仅可用于患者评估患者化疗疗效,还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郑强  赖佳敏  刘旭东  杜鹏  赵斌  程志斌 《重庆医学》2023,(11):1639-1644
目的 探讨手术前后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对胃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到2017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08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根据其各自ROC曲线的最佳截断值,将其分为术前升高组/降低组及术后升高组/降低组。分析手术前后各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前PLR与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有关,且术前PLR升高组在侵犯深度为T3~4、伴淋巴结转移、>5 cm肿瘤的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术前PLR降低组(P<0.05)。术后PLR升高组与降低组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生存分析显示,术前PLR升高组5年生存率低于术前PLR降低组,术后PLR升高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术后PLR降低组,将术前PLR与术后PLR联合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后PLR均升高组5年生存率最低,手术前后PLR均降低组5年生存率最高。多因素分析影响胃癌预后因素,结果显示手术前后PLR均升高、全胃切除、伴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联合检测手术前后PLR水平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且手术前后PLR均升高...  相似文献   

10.
牛秋丽  张鑫  王晶  王长远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9):124-126,132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收治14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访30天,根据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32例和生存组115例。分别比较两组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PLR、NL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的区别;比较PLR、NLR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比较PLR、NLR和PCT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别。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死亡组PCT、NLR、PLR和APACHE Ⅱ评分均大于生存组(P<0.05);PLR、NLR与APACHE Ⅱ评分均有相关性(r=0.334,0.248,P<0.01)。PLR预测死亡的AUC为0.705(95% CI:0.619~0.791),PCT的AUC为0.728(95% CI:0.634~0.822),NLR的AUC为0.716 (95%CI:0.620~0.811),NLR、PLR的AUC与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0,0.726),NLR、PLR预测死亡的AUC均小于APACHE Ⅱ评分(P=0.006,0.001)。结论 PLR和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PLR和NLR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但预测价值仍小于APACHE Ⅱ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9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A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B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C组)、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组(D组)。收集各组相关资料,分析NLR、PLR、MLR在各组间的差异;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B、C组NLR、MLR、PLR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NLR、MLR、PLR均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NLR、MLR、PLR预测2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703和0.7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MLR、PLR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NLR、PLR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等外周血炎症指标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百色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7例初诊MM患者和7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NLR、MLR、PLR并比较差异。再以均值为临界值将初诊MM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高MLR组、低MLR组、高PLR组、低PLR组,比较各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time,OS)的关系。结果 初诊MM患者的NLR、MLR、PL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NLR和高MLR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较低NLR和低ML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高MLR组和高PLR组患者OS较低NLR组、低MLR组和低PLR组患者短,预后较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分期体系(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肌酐(creatinine,Cr)、β2-MG、白蛋白(albumin,ALB)、NLR、MLR及PLR与总生存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MLR、PLR不是影响初诊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患者伴有影响预后的炎症指标(高NLR、高MLR、高PLR)数量,将患者分为0或1个危险因素组,2个危险因素组和3个危险因素组,3组患者OS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伴有的预后危险因素数量越多,OS越短。结论 初诊MM患者炎症指标升高与患者OS短、预后差有关,它们可能作为评估初诊MM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魏若愚  黎春红  叶进军 《海南医学》2022,(18):2337-2339
目的 研究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糖类抗原724 (CA72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在术后复发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行胃癌ESD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3年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41例)和复发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A724、NLR、MLR、PLR水平,以及不同TNM分期患者的术后复发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3年复发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及术后是否化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的CA724、NLR、MLR、PLR水平分别为(22.63±3.07) U/mL、2.86±0.69、0.48±0.11、170.73±34.17,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4.86±1.43) U/mL、1.72±0.48、0.19±0.05、136.97±3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中的TNMⅢ期、中低分化比例分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外周血中MDSC所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的比例,使用IL-6试剂盒检测血清IL-6,采用Pearson法检验相关性。结果 NLR和PLR与喉鳞癌的预后相关(P<0.05)。NLR、P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2、744.17,高NLR、高PLR的喉鳞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生存率更低;喉鳞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及血清中IL-6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NLR、PLR越大时,外周血中M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肠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经化疗诊治的结肠癌患者90例,采集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NLR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效果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当NLR≥1.987时,判断结肠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敏感度为0.7800,特异度为0.6750,AUC为0.805,95%CI为0.717-0.893,阴性预测值为0.7105,阳性预测值为0.7500;当PLR≥153.740时,判断结肠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敏感度为0.8600,特异度为0.5000,AUC为0.729,95%CI为0.624-0.834,阴性预测值为0.7407,阳性预测值为0.6825;高NLR组和低NLR组、高PLR组和低PLR组在化疗效果和肿瘤分期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Ⅳ期)、NLR≥1.987、PLR≥153.740是影响结肠癌患者PFS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内NLR和PLR对结肠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应密切监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联合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01例APE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等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并根据住院期间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结果 预后不良组31例,预后良好组7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红细胞分布宽度、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升高、右心室功能不全、肺动脉收缩压和中央型肺栓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NLR、PLR、右心室功能不全和中央型肺栓塞均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NLR、PLR、NLR联合PLR对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58和0.833(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NLR和PLR是APE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NLR、PLR、NLR联合PLR对住院期间预后不良有中等程度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萌  姚莉  王菁  陈城  赵晶晶 《安徽医学》2020,41(4):463-46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16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NLR、PLR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筛选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I评分、SOFA评分、PCT、NLR、PLR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NLR最佳截断点为5.7,灵敏性为62%,特异性为95%,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93~0.945)。PLR最佳截断点为189,灵敏性为75%,特异性为77%,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693~0.945)。结论 NLR、PLR可能有助于早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CRC根治术的患者157例,收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进行比较,结合随访记录分析炎症标志物对患者5年生存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1、2、3、12个月LM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4~6个月NL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3~5个月PL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2~6个月SII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LMR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后12个月LMR预测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717)。Kaplan-Meier曲线显示,无论术前LMR水平如何,术后12个月LMR高的患者生存率长于LMR低的患者(P<0.001)。术后12个月低LMR组患者肿瘤直径、神经受侵率、TNM分期、辅助化疗比例与高LM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放疗前血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头颈放疗科行放化疗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依据ROC曲线,放疗前NLR和PLR的最佳截取值分别为1.99、154.94。在单因素分析中N分期、临床分期、放疗前NLR及PLR与患者预后相关(均P<0.05);放疗前低NLR组的生存时间为(62.26±1.88)个月,优于放疗前高NLR组[(51.17±3.94)个月,P=0.048];相较于放疗前高PLR组,放疗前低PLR组生存时间更长(P=0.014);而Cox多因素分析中临床分期、N分期、放疗前PLR水平是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  结论  放疗前PLR水平可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患者独立预后预测因子,推荐其作为辅助手段参与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 M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357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炎症标志物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研究炎性标志物高值组与低值组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PLR、MLR、NLR、SII值高与患者白蛋白值低均明显相关(P<0.05)。PLR、MLR、NLR、SII高值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值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PLR、MLR、NLR、SII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CEA水平、MLR、SII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MLR及SII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高MLR、高SII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